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帝国的战争:驱逐匈奴,收复赵国故地

秦帝国的战争:驱逐匈奴,收复赵国故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6 更新时间:2024/1/13 17:33:37

秦帝国的战争:驱逐匈奴,收复赵国故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匈奴乃秦国边防之患

>“匈奴”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本纪》:“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也就是公元前318年,公孙衍组织的五国攻秦。匈奴骑马善射,战斗力强,但没有完备的军事组织,虽然能对中国构成威胁,尚不能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入侵。而中原各国正在忙于混战,也无心理会匈奴,秦、赵、燕三国都修筑边墙(后来才叫长城),向北及西北(月氏、匈奴、东胡)做保守防御。

>

>从战国中期开始,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匈奴各部由零散而聚集,逐渐成为中国北方劲敌。他们是在中国忙于内战时候强大起来的。

>

>赵国最先感受其压力。因为有赵武灵王和李牧,匈奴才不敢过分南下。

>

>在秦始皇扫荡六国之时,匈奴部落也出现了一位英雄,名字叫头曼单于(单于的意思是像天一样广大的首领)。他率先统一匈奴各部,使匈奴成为与东胡、月氏齐名的草原民族。

>

>从秦始皇十一年第一次伐赵算起,到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出兵击匈奴止,在这22年里,头曼单于领导匈奴各部恢复至李牧之前的水平,骑兵不少于20万。蒙恬打败头曼单于,匈奴再次退到阴山以北(赵武灵王第一次,李牧第二次,蒙恬第三次,汉武帝则取得更为巨大的成功)。

>

>趁着敌人内乱,抓紧时间发展自己,只有高明的生存专家才能捕捉到这种良机。这就要求领导者深刻洞察形势变化,为众人指明方向。

>

>赵武灵王向草原民族学习胡服骑射,向西、向北发展,设置云中郡、雁门郡、代郡,实际控有河套地区。秦国日益攻伐三晋,由蚕食而为鲸吞,秦、赵无暇顾及边备,匈奴开始越过阴山,止于黄河北岸。到秦国吞并赵国,全力攻取魏、燕、楚、齐四国时,边备趋于空虚。匈奴大胆渡过黄河,势力已达鄂尔多斯高原,还时常劫掠秦国边地。

>

>秦始皇统一中国,咸阳正北设上郡、北地郡,而真正能控制的地区,大概是今日陕西榆林往北的一些地方。再往北的毛乌素沙地至黄河南岸的广大区域,只是在名义上属于秦国版图。更经常的时候,它是匈奴的游牧区和劫掠区,或者可以叫做两国的中间地带。而靠近黄河西北拐弯处的大片土地,当时叫河南地,是匈奴的实际控制区。这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的“北据河为塞”的实际情况。直到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之后,“北据河为塞”的边疆规划才成为事实。

>

>这块中间地带的最南端距咸阳四五百公里,中间隔着陕北高原,基本上没有险峻隘口。以匈奴骑兵的脚程,不过十天,可以抵达城下,严重威胁咸阳及关中的安全。赵武灵王当年设想的直袭咸阳的大谋略,也在这个方向上。此时的匈奴,比起李牧时国力已经恢复,是中国最强劲的对手。

>

>关中乃国家根本,竟然被匈奴威胁。如何巩固边防,保障帝国安全,消除悬在咸阳头上的隐患,成了新帝国的重大课题。

>

>二、战争起因

>

>秦始皇十八年(前229年),赵国灭亡,秦始皇去了邯郸,又经太原郡、上郡(在陕西榆林南部)返回咸阳。九年之后,也就是吞并六国的第二年,秦始皇巡视陇西郡、北地郡。这两次行走离边境还远,目的不是为了巡查边防,但多少了解到一些情况,对匈奴有一个认识。

>

>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到碣石(今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境内有碣石山,多数学者相信它就是秦始皇所去的碣石宫)观海,派燕人卢生入海寻找古仙人,然后沿北部边境,经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雁门、云中、上郡返回咸阳。

>

>回来以后,帝国君臣对是否出兵匈奴展开了一场争论。跟秦始皇保持高度一致的李斯,这回也坚决反对出兵。

>

>就在议而未决时,寻访神仙的卢生回来了。这个人貌似儒生,其实是一个文化骗子,一个方术之士,算不得正宗书生。他找不到神仙,一路盘算着,该如何回来交差。回到咸阳,听说朝廷在争论匈奴的事,灵机一动,想出一个鬼点子。他编造了一本有关神仙鬼怪的奇书,加人“亡秦者胡也”这句话,进呈给秦始皇。这就是《史记》写的:“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

>国家大事莫过于政权安危,李斯再不敢说话。于是,秦始皇派蒙恬发兵30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

>卢生炮制出“亡秦者胡也”这个谶语,目的是让秦始皇把注意力转移到打击匈奴上去,而不再追究神仙事。卢生的谋略术只能算小巧。

>

>像秦始皇这种发奋作为、自负刚毅的领导人,在对内外形势还保持着高度清醒判断的时候,决不会迟到有人说“亡秦者胡也”,才对匈奴产生警觉,也不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派出30万人马去打仗。北击匈奴、开拓边疆是一项壮举,如果真是从一个骗子开始,岂不是在侮辱秦始皇、李斯、蒙恬的伟大智慧?卢生是一个高明的骗子,他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与谶语的神秘形式,巧妙制造混乱,成功转移了秦始皇的视线。秦始皇一心想着远方,而忽视了眼前,英雄人物大都没能逃过此劫。

>

>两大帝国在此遭遇,除了战斗,别无选择,这就是蒙恬北击匈奴的起因。卢生绝不是纵火犯,不过是在火种蔓延至油库时恶意地划燃了一根火柴。

>

>三、战斗的经过

>

>蒙恬出身将门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秦国名将。先学狱法、文学,后从武。传说毛笔也是他发明的,堪称文武全才。

>

>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是一名青年将军,攻齐,大破之,有功,拜为内史,专力负责北部边防。秦始皇对北部边患有一个长远考虑,在兼并战争刚刚结束,就赋予蒙恬经营北部边防的使命。再过六年,六国故地基本稳定,秦始皇回转身来,准备收拾匈奴。

>

>黄河是一个“几”字形,顶上一笔横穿河套。黄河南岸、“几”字形内的地域,当时叫河南地,纵横三四百千米,草原辽阔,苍茫无边,适合骑兵长途奔驰,而难以发挥车战优势。今天的河南地,出榆林而北望,黄沙青草起伏交错,绵延万里;再向北望,沙漠横亘,苍凉悲壮,行人至此,不觉泪下。千里草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广袤的毛乌素沙地和浩瀚的库布齐沙漠。黄河长卧于此,显得苍老而孤独。

>

>头曼单于率领的匈奴骑兵多在黄河以北活动,河南地的匈奴部落分散而居,形不成战斗力,但他们有精良的骑乘技术,有无数骏马,如何压制其流动性,做彻底之打击,一战即胜,而不是四处追逐,这是对匈奴作战的谋略关键。

>

>蒙恬经营边防六年,对匈奴多有了解,针对河南地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东西分进、南北包抄、断敌归路的大规模穿插、流动攻击战术。

>

>秦始皇三十二年初秋,草原变黄,马儿肥壮,蒙恬率主力从今日陕西榆林出发,克服大兵团、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困难,于河套东部由南而北,迅速攻击至黄河岸边,截断敌人归路。另一部秦军从北地郡和陇西郡出发,由西而东,攻击河套南部。匈奴殊无准备,在南北两路秦军的包抄之下,损失大半,残部由西北渡河而去。秦军将匈奴部落扫荡净尽,完全收复河南地,在黄河南岸过冬。

>

>来年春夏,秦军再度发起攻击。这一次的谋略目的是把匈奴全部逐出阴山地区,恢复赵国故地,使匈奴不得越阴山而牧马。蒙恬率主力渡过黄河,先打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阴山山脉横贯内蒙中部,在此中断成谷,望之若阙,故叫高阙),再占狼山。另一部渡河西进,攻取贺兰山。西北方向的山地都控制在秦军手中,后路安全有了保障,可放手与匈奴决战。

>

>头曼单于一开始就落了后手,加上各部还没彻底统一,无法快速地大规模集结部队,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匈奴东有东胡,西有月氏,头曼单于迫于蒙恬的压力,东西又有强敌,只好撤出阴山,向北逃逸,奔回漠南。秦军顺势追击,尽复赵国故地。至此,阴山南北十余年不见匈奴踪迹。《史记》说蒙恬威震匈奴十余年,就是这么来的。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晁错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简历

纳兰性德简介,纳兰性德怎么死的?

标签: 帝国

更多文章

  • 揭秘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

    揭秘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揭秘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首霸王别姬,唱得山河为之动摇,世人不禁为霸王项羽的凄凉结局而悲恸。很多人更是认为,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边的结局

  • 陈胜为何会狠心杀了当年一起种田的哥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杀了

    陈胜为何会狠心杀了当年一起种田的哥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当年过苦逼日子时,曾向穷哥们许下一个肥诺,这就是有名的“苟富贵,勿相忘”然而,一旦称了王,他就改成了“苟富贵立相杀”他的穷哥们中有脑子好使的,没有到宫里来找他,乐得一命。脑子不好使的,进宫来找陈大哥的,白白丢了性命。《陈涉世家》这样

  • 秦始皇算经济账:修长城比打匈奴更省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匈奴

    秦始皇算经济账:修长城比打匈奴更省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算经济账:修长城比打匈奴更省钱[核心提示]: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经济

  • 揭秘: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焚书坑儒

    揭秘: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焚书并非始于秦始皇,早在秦之前,便有焚书。秦始皇焚书,起因并非因为儒生反对他,儒家本以投靠权势侍奉君主为本能,以歌功颂德取悦于君主为本领。但有一位儒生对这位新发迹的君主“尽忠”太急切了,要秦始皇效法古人,分封他的儿子到各地为王,像周朝那样有千年的

  •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历史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作用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历史作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要肯定秦始皇统一文字功不可没,主观加强统治,客观上大大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地方太大,方言众多,听不懂,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全能懂。就弥合了方言带来的障碍。秦始皇统一文字使文字成了跨越时空的载体,发挥了巨大作用。秦始皇统一文字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就

  • 残暴荒淫皇帝胡亥有何结局?秦二世胡亥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荒淫

    残暴荒淫皇帝胡亥有何结局?秦二世胡亥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冤杀蒙恬兄弟。扶苏已死,开始胡亥还想放了蒙恬,不料赵高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胡亥。鬼迷心窍的二世不听兄子子婴之言,把代秦始皇祈祷山川才回来的蒙毅囚禁在代,更改法律,按图索骥,故意赐死。蒙毅在指责了胡亥滥杀无辜之后被杀,之后又逼死了蒙恬,

  • 看看西方人是怎么评价秦始皇的,不可思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是怎么

    看看西方人是怎么评价秦始皇的,不可思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方人论始皇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

  • 秦始皇把母亲软禁在胶南 因恋母所以极度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胶南

    秦始皇把母亲软禁在胶南因恋母所以极度残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传说秦始皇把母亲关在这里斋戒比起秦始皇斋戒出海的故事,当地人更愿意讲述另外一个传说。赵姬和吕不韦的故事。吕不韦费尽心机帮秦始皇坐上皇位,对于既是臣子又是恩师的吕不韦,秦始皇充满了敬佩。直到有一天,他听到外面的人说,自己其实是吕不韦的

  • 秦朝的官员选任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

    秦朝的官员选任制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为了加强“吏治”,秦法对官吏的爵制、禄秩、任免、调动、考核、奖惩等方面作了严格的规定。任官的标准与限制。秦朝对官吏的选任有严格的道德和才能标准:第一,道德方面。秦简《为吏之道》规定了官吏应具备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并将其概括为&ldq

  • 秦始皇陵:秦陵地宫水银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地宫

    秦始皇陵:秦陵地宫水银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陕西省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其中,秦始皇陵地宫庞大的水银库存背后隐藏这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