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常理说,燕国离秦国比较远,历史上两国交战的次数也比较少,对秦国的威胁也比较小,两个国家应该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然而,历史就是这么奇怪,秦对于燕,燕对于秦,都如同斗红了眼的公鸡,必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公元前228年,秦大将王翦和羌(qiān)(huì)攻灭赵国,俘虏了赵王。占领了赵国领土后,王翦等人马不停蹄,挥兵北上,屯兵中山(今河北省平山县东北),准备灭燕。面对秦军压境,燕国上下,人心惶惶。尤其是燕国的国君喜,更是一筹莫展。>>燕王喜是燕国的末代国君,他虽然有一个喜庆的名字,但是燕国的困境却让他一生都喜庆不起来。本来,在战国七雄中,燕国就比较弱,经过几百年的征战兼并,等到平庸懦弱的燕王喜从父亲燕孝王手中接过君位的时候,贫困不堪的燕国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对于一个弱国而言,处于大争之世,本来应该是内修政治,励精图治,外睦邻邦,不起战端。然而,这个本来就没多少治国才能的燕王喜,却有点不自量力,对于邻国的土地垂涎三尺。据《战国策·燕策三》记载,就在秦国即将发起统一战争的前夕,愚蠢的燕王喜看不清天下形势,不听大臣们的苦谏,还发动了一场与赵国的大战。>>其时,秦赵长平大战刚刚结束,损失惨重的赵国虽然国内空虚,但赵国是个多战之国,民众都尚武习兵,燕国如果仅凭一己之力想要消灭赵国,或者想沾什么便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燕王喜利令智昏,他一方面派出使者带着黄金“慰问”赵王,探听虚实,一方面却准备趁火打劫。当时,昌国君乐间极力表示反对,大臣将渠也说,燕赵是友好邻邦,我们刚刚送给赵君黄金表示友好,使者刚回来我们就又出兵攻打人家,这在道义上就输了一筹,如果硬要去打,一定会失败的。可是燕王喜一意孤行,派栗腹率40万大军攻赵国的,庆秦率军20万大军攻代。结果,燕国的两路大军遭到了廉颇和乐乘率领的赵军的迎头痛击。栗腹和庆秦大败而归,被赵军直追500里,就连国都也被赵军包围了。引火烧身的燕王喜面对赵国大军无计可施,只好派出使者求和。然而,赵国并不接燕王喜这个茬,提出只接受将渠为谈判代表的谈判。燕王喜无奈,只得赶紧拜将渠为丞相,去和赵国和谈。赵国得理让人,于是撤了重围,引军而去。>>按说这次大败之后,燕王喜应该接受教训,偃兵修文,一心一意谋发展,安安静静过日子。但是,这位燕王似乎记吃不记打,过了三五年,就好了伤疤忘了痛。燕王喜十二年的时候,燕国有个名叫剧辛的大将,看到赵国多次被秦国围攻,赵王又削去廉颇的兵权,让庞统率军队,就想趁着赵国内外交困之际再次攻打赵国。于是就应和燕王喜的心思,怂恿他出兵攻赵。燕王喜本来就想占赵国的便宜,一听剧辛说有机可乘,就贸然作出攻打赵国的决定,派剧辛领兵攻赵。赵国一看燕王喜想趁火打劫,就派庞率军迎击燕国军队。这一战,赵军引诱燕军轻敌冒进,轻易地消灭燕军两万人,而且俘虏了其主帅剧辛。燕王喜吃过这次大亏之后,终于明白自己不是当君主的材料,对于燕国的国政,也不太打理了。及至到了秦军灭燕的时候,燕国国政实质上转移到了太子丹的手中。>>燕太子丹应该算个不简单的人物。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攻势,燕太子丹虽然也很恐慌,但他并未束手待毙,而是剑走偏锋,想出一个劫杀秦王、根除隐患的主意。按照燕太子丹的想法,如果能够除掉秦王,即便是不能彻底改变燕国灭亡的命运,最少也能延缓秦国灭亡燕国的步伐。>>其实,这位太子丹如此仇恨秦王政,其中有国仇,也有私怨。秦国攻灭韩国前夕,燕王喜为了向秦国表示友好,就将太子丹送到秦国做人质。我们知道,作为人质的公子王孙,在质押国的日子都不好过。可以想象,燕太子丹在秦国,其命运自然也不会比其他国家的公子王孙好到哪里去。据说,燕太子丹曾经多次要求秦王政放他一马,让他回到燕国。可是,秦王政执意不肯,不但不肯,而且说出:“你如果要回去,那么除非晚上出太阳,天上下谷子,乌鸦头发白,马头上生出角,厨门和木象生出长肉的脚来。”当然了,这些都不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据说大概是天神不愿意让燕国灭亡,秦王政所说的这些事,都不可思议地发生了。这使秦王政感到非常惊讶,认为天佑燕国,于是不得不放了燕太子丹。但是,秦王政派人在桥上做了手脚,想让桥垮塌下来,压死燕太子丹。然而,太子丹过桥的时候,桥并没有垮。夜里,太子丹过关门的时候,关门不开。太子丹学鸡鸣叫,引得所有鸡都鸣叫,关门为之而开,燕太子丹这才得以顺利回国。>>那么,燕太子丹想用什么办法杀死秦王政,从而挽救燕国覆亡的命运呢?我想,大家都知道“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即用暗杀手段延滞秦灭燕国。>>不过,搞暗杀这一险招,并不出自燕太子丹之手。就在燕太子丹千思百虑之际,有个叫田光的处士,把荆轲引荐给了他。按照《史记·刺客列传》里的说法,这个田光也是一个侠士,为了让荆轲下定刺秦王的决心,他自己把荆轲引荐给太子丹之后,伏剑自杀。太子丹见到荆轲之后,并没有直接提出让他担当刺秦重任,而是向荆轲分析天下形势说:如今秦国已经俘虏韩王,把韩国的土地悉数纳入秦国,而且现在又举兵南下伐楚,向北威胁赵国。秦国的大将王翦率领数十万秦军到达了漳、邺两地,李信已经兵临太原、云中。我估计赵国一定不会支持长久,过不了多久就会被秦吞并。果真如此的话,那么燕国就会大祸临头。燕国弱小,根本就不是秦国的对手,而且天下诸侯都害怕秦国,不敢联手抗秦。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派遣勇士出使秦国,设法胁迫秦王归还侵占各国的领土。如若无法实现,不妨刺杀秦王。这样一来,秦国就会发生内乱,君臣相疑。如果能达到这个效果,那么诸侯各国就有机会得以合纵,破秦之事也就指日可待了。我估计,荆轲也并非雄才大略之人,对于太子丹的这番深机,也不见得就能领会得很深刻。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荆轲也就一个忘生轻死、刚健敢为的侠士而已。看见太子丹屈太子之尊,把自己看做知己,委以匡救天下之重任,所以也没有多想,事实上也不容他多想,便慨然允诺。太子丹见荆轲答应出使秦国,行刺秦王,当然非常高兴,立即尊他为上卿,优礼备至,并送上奇珍异物、车骑美女供荆轲恣意享受。>>也许是荆轲沉溺于温柔富贵之乡,抑或是还没有做好最后牺牲的准备,在接受了太子丹的请求之后,他并没有实质性的行动。而这时,也就是公元前228年,果如太子丹所料,秦大将王翦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挥兵北上,抵达燕国南界,寻找机会渡易水伐燕。燕国上下震动,太子丹更是如蹈火炭,敦促荆轲尽快赴秦。这时,荆轲请求太子丹给他两样东西,一是燕地督亢的地图,二是樊於(wū)期的首级。荆轲的理由是,秦王政不但急于夺取燕国领土,还以“金千斤,邑万家”悬赏缉捕樊於期。所以,只要献上这两样礼物,就可以获得秦王的信任,才能接近秦王,实施暗杀计划。就情理而言,这时的太子丹没有什么不能答应的,现在不给荆轲献给秦王,秦国灭燕后什么东西也是秦国的。因此,太子丹当即答应提供地图,但对于樊於期的人头,实在是有些不忍于心。因为樊於期是劝诱秦公子长安君成叛乱的秦国将领,曾经替长安君写檄文,把秦王政母亲奸情昭示天下,使秦王政蒙羞。荆轲见太子丹不忍心,于是就亲自面见樊於期,向他说明如此做的动机,是求得亲近秦王,实行刺杀。樊於期报仇心切,毫不犹豫,当即自刎而死。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七节 荆轲刺秦――穷途末路上的绝望一击
更多文章
秦二世竟腰斩了助自己登上帝位的李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帝位
秦二世竟腰斩了助自己登上帝位的李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斯出于惧怕而变节,后又为得到新君恩宠,不仅对秦二世与赵高滥杀公子公主、功臣良将装聋作哑,还怂恿二世纵情享乐,暴虐百姓,推行严厉的督责法,“轻罪重罚”,把这种专制体制造成的恐惧变本加厉地施加到人民头上。结果两年不到便激起势如燎原的反秦大起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去了
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海外的探索: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一代英主秦穆公:虞国君贪贿亡家国 秦穆公礼贤得良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家国
一代英主秦穆公:虞国君贪贿亡家国秦穆公礼贤得良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国西临诸戎,东接强晋。秦穆公晚年称霸西陲,大大拓展了秦国的疆域,奠定了秦国长期发展的根据地。但是,秦国要想成为诸侯中的大国,偏安西方一隅肯定不行,东扩是秦国的必然选择。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有三十六年在与东方诸国周旋,想要东
焚书坑儒,禁锢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禁锢思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焚烧诗书春秋战国以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各门学派百家争鸣,不同的学说广泛流行。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北方的匈奴被远远驱逐,南方的百越也渐次平定,秦朝的疆域大大超过夏、商、周三代,统一帝国的梦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现,秦始皇心里自然很得意。适逢
破解兵马俑八大谜题主人竟不是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兵马俑
破解兵马俑八大谜题主人竟不是秦始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NO.1谁是兵马俑的主人“秦俑坑是谁的陪葬坑?这是秦俑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的重大学术问题。”被誉为“秦兵马俑之父”的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著名考古专家袁仲一告诉记者,有人认为兵马俑坑是宣太后墓的陪葬坑。宣太后葬芷阳(今临潼区韩峪乡),墓
巨鹿之战故事经过 巨鹿之战项羽战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巨鹿
巨鹿之战故事经过巨鹿之战项羽战绩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巨鹿之战故事秦朝末年,秦军上将章邯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认为楚地已不足以为患,便渡过黄河,会和前来增援的王离军队,打败了赵军,赵王等人逃进了钜鹿城,章邯命王离、涉间,自己则驻扎在钜鹿城以南。无奈之下,赵王求救于楚怀王,然而秦军强大,
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农民起义
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末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
秦帝国的战争:驱逐匈奴,收复赵国故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帝国
秦帝国的战争:驱逐匈奴,收复赵国故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匈奴乃秦国边防之患“匈奴”一词最早见于《史记·秦本纪》:“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也就是公元前318年,公孙衍组织的五国攻秦。匈奴骑马善射,战斗力强,但没有完备的军事组织,虽然能对中国构成威胁,尚不能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入侵。
揭秘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
揭秘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揭秘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首霸王别姬,唱得山河为之动摇,世人不禁为霸王项羽的凄凉结局而悲恸。很多人更是认为,霸王项羽自刎乌江边的结局
陈胜为何会狠心杀了当年一起种田的哥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杀了
陈胜为何会狠心杀了当年一起种田的哥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当年过苦逼日子时,曾向穷哥们许下一个肥诺,这就是有名的“苟富贵,勿相忘”然而,一旦称了王,他就改成了“苟富贵立相杀”他的穷哥们中有脑子好使的,没有到宫里来找他,乐得一命。脑子不好使的,进宫来找陈大哥的,白白丢了性命。《陈涉世家》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