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高的故事:宦官小人赵高乱秦政

赵高的故事:宦官小人赵高乱秦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58 更新时间:2023/12/12 1:54:56

赵高的故事:宦官小人赵高乱秦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古到今,君子与小人都是永远对立的冤家。君子人人景仰,小人则人人痛恨。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按理说,只有像君子这样人格高尚的人,才能成就大事,而小人就该越沉论。但是,在传统社会里,情况则刚好相反,小人搞政治更容易成功,而君子却沉论下潦。这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说到小人,当然得首推宦官赵高,首推赵高,并不是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小人,而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中的一员,他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了秦朝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一段历史。

>

>

>赵高(?-207),是赵国国君的家族,后来秦始皇灭了赵国,赵高也就被掳往秦国成为秦朝一名宦官。后来他通过各种手段逐渐爬上了丞相高位,从而也改变了中国的一段历史。

>

>赵高是一个极有心计的人,他发现秦始皇非常疼爱他的小儿子胡亥,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近讨好胡亥,很快博得了胡亥的欢心。胡亥处处依赖于他,他也就成了胡亥的心腹,秦始皇帝见他很有才干,就提拔他当了中车府令,掌握皇宫中的车马。以后秦始皇每次出游,除了要带左丞相李斯帮助处理政事以外,还要带这个赵高去管理车马。

>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游是在公元前210年,随行的有丞相李斯、小儿子胡亥以及宦官赵高等一班大臣。在回来的路上,走到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的时候,秦始皇病倒了。随行的医官给他进药,都不见效,病情越来越厉害了。秦始皇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赶紧叫赵高代笔立下遗嘱,命令太子扶苏回咸阳为他办丧事,并接替皇位。遗嘱写好之后,还没有来得及送出去,秦始皇就咽了气。

>

>赵高和李斯商量,为了防止发生内乱,决定先密不发丧,等到回咸阳再对外公布。于是秦始皇的尸体仍旧放在车里,并且紧闭车门,窗帘也放下来,外面什么人也看不见。随行的人除了李斯、赵高等几个内臣知道外,使得其他人都不知道。而车队还是向咸阳出发,文武百官也还是照常车外请示。

>

>赵高觉得掌握大权的时机来临了,因为胡亥是他的学生,对他言听计从。如果胡亥接替皇位的话,他就可以慢慢熬成宰相,控制朝政。可是太子扶苏,平时就看不惯赵高的所作所为,他一旦即位,赵高势必失宠。于是他对胡亥说:“皇上没有分封诸位公子的遗嘱,只是给大公子扶苏写了一封信,叫他前来咸阳安葬,扶苏与大将蒙恬一起带兵,又素有威信,如果他来到咸阳,肯定会即位当皇帝,而您却没有一寸封地,那该怎么办呢?”赵高就把秦始皇写给扶苏的信拿给胡亥看。

>

>胡亥倒颇有一副书生气,他对赵高说:“父亲去世了,没有分封给我土地,我也无话可说。人言了解臣下莫若他的君主,了解儿子莫若他的父亲,父亲既然这样安排了,我还能怎么办呢?”

>

>赵高这位老师也真循循善诱。他耐心地对胡亥说:“统治人与被人统治,是截然不同的。现在,信和御玺就在我和丞相这里,谁即位当皇帝,就是我俩说了算。您可要好好考虑啊!”

>

>胡亥听了十分害怕,他说:“弟弟废掉哥哥,这是不义;不遵父命而怕死,这是不孝;无才无德而投靠别人拥戴成功,这是无能。如果犯了不义、不孝、无能这三条,老天是不会饶恕的。不仅自己会丧命,就是祖宗也会断祀。”

>

>赵高见胡亥还不明白,就直言劝说道:“顾小事而忘大事,必定有后患;犹豫不决,也必定后悔;果断决断,连鬼神也要躲避。况且古有先例,高汤、周武杀他们各自的君主时,天下人都说他们仁义,而不说他们不忠,只说他们诛除了一个暴虐的人,而不说他们是冒上弑君。卫国的君主杀了自己的父亲,连孔子都大加赞扬。可见,干大事,是不必顾及小节的,有大德行的人,也不计较小的责备之辞。至于你和你哥哥,这本来就不是谁取代了谁的问题,又不是你哥哥早已做了皇帝。还是请你快拿主意吧!”

>

>胡亥终于动心了,他隐晦地说:“现在父亲的丧事还未办完,甚至连消息也还未发,怎能为这种事去麻烦别人呢?”赵高斩钉截铁地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你一切都准备好了,恐怕时机就晚了。”胡亥终于同意了赵高的意见。

>

>于是他和胡亥商量如何改写遗嘱,夺得皇位。这个时候,李斯就成为摆在他们眼前的惟一障碍。

>

>赵高找到丞相李斯,对他说:“现在玉玺和遗诏都在我们这里,让谁当皇帝就是你我二人的事了。”李斯听了这么大逆不道的话,吃了一惊:“说这种话可是要掉脑袋的。”赵高突然又问他:“您自认您的功劳能盖过蒙恬吗?您跟扶苏的关系也会好过蒙恬吗?”李斯听着一愣:“自然都比不上。”赵高就接着说:“要是扶苏当了皇帝,肯定会任命蒙恬当作丞相。他们一直戍守边疆,定会对我们朝堂上的大臣恨之入骨。这样的话,您肯定没有好果子吃,而公子胡亥的人很好,要是他做了皇帝,管保你丞相之位无忧。”

>

>这些话正中李斯的下怀,虽然他对秦始皇及其一手建立的帝国一直忠心耿耿,但当个人的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明哲保身”。于是他和赵高、胡亥合谋,假造了一份遗诏给扶苏,说他在边疆没有尽到太子的责任,反而心中怨恨父皇,又同时宣布蒙恬意图和扶苏谋反,即可赐死,将兵权交与副将王离

>

>扶苏接到这诏书后,异常悲痛,就想马上自杀。蒙恬怀疑这份诏书是假造的,劝扶苏面见秦始皇,如果真是父皇的命令再自杀也不迟。扶苏是个老实人,哪里想那么多,就朝着咸阳的方向拜了几拜,然后就自杀了。与此同时,赵高等人回到咸阳之后,才向天下公布了始皇帝的死讯,然后拿出假造的遗诏,宣布胡亥为继承者。在赵高的一手策划之下,胡亥沿秦始皇当年东巡的路线出游,并沿途刻石纪念,以证明胡亥是秦始皇选定的接班人,遮掩天下人的耳目。赵高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去掉异已分子,让胡亥实行严刑峻法。在赵高的亲自主持下,撤换了朝中的大多数大臣,并分别将其处死,蒙恬的弟弟蒙毅当然首当其冲,对于胡亥兄弟姐妹,也绝不留情。仅一次就杀掉胡亥的12个哥哥,关押至死3个哥哥,车裂了10个姐妹,其家属受株连而死的不计其数。这样,朝中的大权差不多全掌握在赵高一人手里,只有丞相李斯,因拥立有功,才未被废。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严肃的反义词是什么?严肃的近义词是什么?

用渐渐造句

经典成语故事:凿壁借光?|成语故事

标签: 宦官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老家是泰山吗?秦始皇祖籍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始皇

    秦始皇的老家是泰山吗?秦始皇祖籍在何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当年就迫不及待的封禅泰山,举行了封泰山禅梁父的旷世大典,在岱顶竖立代表秦文化理念的石阙,设置专司泰山工程的泰山司空,立石以颂秦德。其后又多次东巡泰山周围。秦始皇为何不选定其首都附近的终南山或华山作为其封禅

  • 秦始皇到底姓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姓什么

    在《史记》中,司马迁谈到秦始皇的姓氏,有三个:第一个姓嬴,见于《史记·秦本纪》。司马迁引用周孝王的话,说:“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接着,司马迁又说:“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叙述了秦的世系,包括秦始皇、二世和子婴之

  • 第八章 西汉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汉

    第八章西汉转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稳定政局整饬吏治——昭宣时期的政治汉武帝死后,刘弗陵继位,这就是汉昭帝。因弗陵年幼,由霍光、金日、上官桀共领尚书事,辅助幼主。但是,只过了一年多时间,金日病死,当时的朝政,实际上由霍光执掌。汉昭帝像此后六七年间,汉廷内部政见分歧,又发生争权的斗争,政局一

  • 秦始皇为啥不立太子:如果扶苏继位秦国也许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

    秦始皇为啥不立太子:如果扶苏继位秦国也许不会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始皇帝带着他的大秦强兵,一扫六合、吞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可是在始皇帝死后,秦二世登基之际几百个冒充公子扶苏的逃兵就搅得天下震动。随即没几年咸阳便被刘邦攻破,项羽更是火烧阿房宫,大秦帝国从一统天下到飞灰湮灭不过才14年

  • 秦始皇墓为什么无人敢碰 原因或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人敢

    秦始皇墓为什么无人敢碰原因或是这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第一位皇帝。让人好奇的是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想要看看这样一位集大成者皇帝的陵墓长什么样子。秦始皇陵地宫有78个故宫那么大,工程量之巨大至今没有陵墓能比,这也是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的原因之一。文

  • 秦始皇后宫的女人们为何在史书上集体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史书

    秦始皇后宫的女人们为何在史书上集体失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秦始皇生母之谜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

  • 中国秦朝军队战斗力曾是世界第一!论秦朝的国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朝

    中国秦朝军队战斗力曾是世界第一!论秦朝的国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秦朝军队战斗力曾是世界第一!论秦朝的国力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灭六国、秦朝的军队歼灭了所有能够找到的敌人――秦军是一支真正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强军。就当时的生产力条件而论,秦军所取得的军事上的成功是真

  • 他是秦国的大将,经历了八代王朝更替,最终他也成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

    他是秦国的大将,经历了八代王朝更替,最终他也成了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我国的历史当中,皇帝的平均寿命都不会超过40岁,但是却有这么一位皇帝活到了103岁,他这一生经历了八个朝代,这个人就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南越武帝赵佗了。赵佗在公元前240年出生,在自己还不到20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秦国

  • 日本人的始祖是秦朝的徐福吗?徐福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福

    日本人的始祖是秦朝的徐福吗?徐福的来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日本人不敢考古,为什么呢?因为一考古就原形毕露了,因为日本人真正的始祖,很有可能是秦朝的时候,奉秦始皇的命令,东渡寻药的徐福。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徐福的来历徐福是中国兵家泰斗鬼谷子先生的徒弟。鬼谷子先生曾任楚国宰相,后归隐卫国授徒,鬼

  • 第三节 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第三节

    第三节商鞅变法――奖励耕战重农抑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孝公和商鞅都是大智慧人。他们在制定变法方案的时候,很自然地会考虑到变法决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所以,秦孝公和商鞅就把变法分为两个阶段,次第推进,逐步深入。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三年),商鞅先后颁制了一系列奖励耕战的法令。商鞅认为,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