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1节 焚书坑儒: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

第1节 焚书坑儒: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80 更新时间:2024/1/9 5:13:17

第1节焚书坑儒: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思想是统治的工具,掌握政权的帝王谁都不会忽视文化思想方面的治理。而这种治理只是为了满足当时统治的需要,因帝王的性情和国家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秦始皇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风暴,把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涤荡一新。汉武紧接其后,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在中国国家文化中长达两千的统治地位。

>在军事上前无古人的这两位帝王,同样是文化领域的破坏者和创新者。

>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

>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

>

>——《史记·秦始皇本纪》

>

>说到秦始皇的残暴,世人不免会想起他干的那几件大失人心的的勾当。这其中最令天下读书人痛恨的就是焚书坑儒。

>

>焚书坑儒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说就是把所有的反动书籍烧了,把那些对政治方针指手画脚的儒生们挖个坑活埋了。

>

>但是事实却没这么简单。

>

>还是从头谈起好了。

>

>前文说到李斯这个大文学家写了一篇《谏逐客书》,赢政看了觉得说得有道理,当即宣布向天下招揽人才。

>

>于是,天下所有的真贤士和假贤士都跑到咸阳来混饭吃。

>

>赢政完成了自己统一六国的历史使命,建立了空前强大的大秦帝国。这是转眼间的事情,之后的赢政有些骄傲自得,干了些没人性的勾当。

>

>但是这期间赢政不是反感儒生,而是很看好这群读书人的。

>

>他一方面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同时招聘70多位老学者,2000余名诸生,让他们做一些图书整理的工作。

>

>但是赢政的目的不在于此。

>

>他命令禁止那些反动刊物在市面上流行,奖励那些对秦政权有利的书籍。

>

>可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按照秦始皇的设想进行。

>

>这些博士和诸生都是旧时代的产物,满脑子都是旧文化旧思想,在他们眼里孔子就是圣人,他的话就是圣言,比你秦始皇的话管用多了。

>

>所以,他们不但不搞配合,还唧唧歪歪时不时地发几句牢骚,顺便褒贬一下时政。

>

>赢政看得这种情况,心里藏着一肚子气没,正愁没机会发泄呢,机会就来了。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召开酒会上。

>

>那70名老家伙为始皇帝祝寿,仆射周青臣趁机也大拍马屁,说什么“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等等。

>

>呆子型博士淳于越听不下去了,当着赢政的老脸就骂他小人奉承,淳于越(就像大话西游上的那个里八嗦的唐僧)也是个蠢蛋。在赢政的兴头上大唱反调,搞得大家下不来台。

>

>李斯同志是法家的人物,讲究雷厉风行,这下看不过去了。

>

>李斯向赢政痛陈利害关系,说什么“语皆道古而害今,饰虚言以乱实。”“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不便。”

>

>看到赢政暗暗点头,李斯就说出了那句让天下所有读书人恨他一辈子的提议:非秦史书皆烧之,其它先秦古籍只在朝廷收藏,民间不许收藏。

>

>秦始皇恰恰是个蔑视儒家、推崇法家思想的人。这条建议说道赢政心窝子里去了,他就趁机下达焚书令。

>

>如有违令不烧者,脸上刺字罚作苦役;有敢聚众议论者,处以暴尸之刑;命令下达后30天之内不烧者,判刑服劳役。

>

>下令今后如还有人敢于议论诗书,判死刑;以古非今者全族处死。

>

>此令颁布后,全国到处是焚书的浓烟烈火,不到30天,秦以前的古典文献,尽皆化为灰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事件。

>

>这是焚书坑儒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坑儒。

>

>秦始皇知道,书虽然焚了,但人的思想无法焚掉。要灭掉这些反动思想,就必须灭掉这些反动文人。

>

>以什么为借口呢?

>

>秦始皇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开始后,觉得皇帝的日子实在是爽,可惜自己就一条命,怎么办呢。

>

>想办法把这条命延长吧,于是他就迷上了神仙方术。甚至不惜巨资,派人去远海深山寻求长生不死之药。

>

>有两个替赢政寻求长生不老仙药的方士,一个叫侯生和另一个叫卢生。

>

>他们可没赢政那么傻,一个比一个猴精。人家没白读书,唯物主义的思想还是有的。知道仙药是编出来骗有钱人的鬼把戏,这辈子是不可能找到了,还不如趁这机会骗几个小钱化化。

>

>骗吃骗喝很长时间了,寻找仙药的事一直没有结果,秦始皇有些着急。

>

>侯生和卢生害怕事情败露了,自己跟着倒大霉。于是溜之大吉。借口是“秦始皇你太专横残暴了,吃了长生不老药,人民还怎么活啊?”

>

>始皇听了这一消息,龙颜大怒。

>

>心想我供你吃供你喝,花了那么多银子也没给我办成事,倒头来反说我没有仁德。

>

>一怒之下,逮捕了一批早就恨得咬牙切齿的儒生。赢政在人名单上大笔一圈,这一圈的结果是被圈到的460人统统被活埋。

>

>干完了这些事情,赢政为了吓吓那些读书人就让宣传机构对这件没人性的事大肆宣传,一时间人心惶惶。

>

>赢政埋人埋上瘾了,以后又接连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坑儒事件。

>

>从此,秦始皇就成了文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

>点评:

>

>秦始皇之所以焚书坑儒,就是因为受到法家思想毒害太深。其实,法家的那一套理论,你用来打打仗,玩玩政治还可以。用来统治国家,简直就是胡闹。

>

>你统治国家没有错,你统一思想也没什么可埋怨的。毕竟思想领域才是文化的主阵地吗,统一了思想其他事就好办不少,这个赢政明白。但是,文化思想工作和用兵打仗不时一回事啊。把你用兵打仗的那套玩意儿拿来统治文化,这不是胡闹是什么?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珍贵的反义词

日本天皇家族成员的男女关系

皋陶】的意思是什么?【皋陶】是什么意思?

标签: 焚书坑儒

更多文章

  • 揭密:孟姜女庙门口的那对“天下第一奇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密

    揭密:孟姜女庙门口的那对“天下第一奇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孟姜女庙是长城文化衍生出的民间民俗文化的产物。初临孟姜女庙的人,常常会感慨于108级石阶深深地寓意,更感叹这小小庙宇历经千年的顽强“生命力”。庙内前殿供有孟姜女的塑像,陇上横额“万古流芳”,两边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

  • 揭秘秦始皇不立后之谜 或因其母通奸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谜

    揭秘秦始皇不立后之谜或因其母通奸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千古帝王秦始皇有许多秘密,让后世不断进行探索!其中秦始皇不立后之谜,更是众说纷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难道真是因其母跟人通奸而产生了心理影响吗?其实,秦人在秦孝公之后对立后及立太子之事已经制度化了,而秦始皇在13岁即位,22岁亲政,中间

  • 秦朝帝国的九大逆天黑科技,个个堪称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

    秦朝帝国的九大逆天黑科技,个个堪称奇迹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穿越14个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由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

  • 秦始皇去世前“怪事”连连难道是天要亡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怪事

    秦始皇去世前“怪事”连连难道是天要亡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去世前“怪事”连连难道是天要亡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人生充满着传奇。无论是出生,还是功业,甚至是死亡,秦始皇自始自终都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当司马迁写《史记》时,距离秦朝灭亡的时间并不远,却

  • 农民起义领袖吴广简介 吴广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广

    农民起义领袖吴广简介吴广的智谋表现在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农民起义领袖吴广简介吴广的智谋表现在哪里吴广(?-公元前208年),字叔,秦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

  • 秦始皇死之谜:秦始皇是死于非命还是疾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始皇

    秦始皇死之谜:秦始皇是死于非命还是疾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或许秦始皇注定是一名历史上的争议颇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样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

  • 揭秘秦始皇皇后是楚王女 说赵高是宦官乃是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楚王

    我们历来都说赵高是宦官,实际上这是一个冤案,起码有一千年的冤案,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一直不知道。我做了一个破解,皇后应该是楚王的女儿。破解不完的历史谜案雷天:《复活的历史》以一段战争疑案开篇,就是陈胜、张楚政权的周文部队为何在破咸阳指日可待之时突然停止了进攻。司马迁的《史记》却没有翔实的记载,而您用合理

  • 揭秘秦惠文王残忍车裂商鞅的惊人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车裂

    揭秘秦惠文王残忍车裂商鞅的惊人内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即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于,

  • 第4节 智胜东方朔:第一个文化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第一个

    第4节智胜东方朔:第一个文化另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交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交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

  • 秦朝有一项人性化的律法,如果放到现在,那我们每个人都在犯罪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都在

    秦朝有一项人性化的律法,如果放到现在,那我们每个人都在犯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有一项人性化的律法,如果放到现在,那我们每个人都在犯罪我国的许多刑法都堙没在了史书当中,但是自秦代起就有一种刑法不时传播了下去。那就是将性命看做高于一切的刑法。在战国期间有人问孟子说,假如嫂子落入水中,是救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