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杀子婴?子婴只是大秦帝国的替罪羊?

项羽为什么杀子婴?子婴只是大秦帝国的替罪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4/1/14 23:05:32

项羽为什么杀子婴?子婴只是大秦帝国的替罪羊?,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子婴是大秦帝国最后一位统治者,史称秦王子婴。子婴的出生和小时候的事情在历史中没有太多的记载,只有在后来秦始皇去世之后,历史上关于子婴的笔墨才开始多起来。秦二世胡亥篡改遗诏,坐上了皇位,还把蒙恬蒙毅两位大将圈禁。子婴就向胡亥谏言,不该听信奸臣的谗言,而委屈了真正效忠于国家的重臣。但昏庸无能、刚愎自用的胡亥还是杀死了蒙氏两兄弟。之后,胡亥还在赵高的谗言下,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但是子婴却有幸活了下来。此时的子婴就知道,胡亥身边的赵高是一个奸佞小人,巧言令色祸害国家。

在使胡亥一人孤立无援,又不得人心的情况下,赵高杀死了胡亥,还拥立子婴当上了皇帝,当上皇帝之后的子婴就诛杀了赵高。子婴杀死赵高之后,刘邦的大军就兵临咸阳了。子婴也识趣,眼见大势已去,就拖家带口,身着白服,还带着皇帝的玉玺,兵符投降于刘邦。刘邦一时仁慈,就没要了他的性命。但是在一个多月之后,项羽又率军杀进了咸阳,此时的子婴就没有这么好运气了,他还是死在了西楚霸王项羽的手中。随着秦王子婴的死,秦始皇拼命打下的江山也都付之一炬,秦灭六国时的帝王之气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一个千疮百孔、战火纷飞的乱世。子婴在短短几天之内,经历登基、投降、死亡,人生跌宕起伏,各种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我们都知道当时子婴杀了赵高之后,刘邦就带着部队进入了咸阳,这个时候的大秦帝国已经早就风光不再了,子婴也很清楚,很快就会有人取秦朝的江山而代之。所以这个时候子婴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就是投降。刘备进城之后子婴就拖家带口,穿着白衣素服,拿着传国玉玺还有伏虎等来向刘邦投降了。尽管樊哙一再的劝说刘邦要把子婴给杀了,但是刘邦依旧没有这么做,只是把子婴交给了随形的吏官看管起来的。大概是刘邦觉得子婴投降了,而且态度还这么诚恳,所以不愿意杀他,把他留着日后还有其他的用处。

但是一个月之后,项羽也带着兵马进入了咸阳城。项羽二话不说的就把子婴给杀死了,还在咸阳城内进行了大肆的屠杀和纵火,秦朝的都城也就这样付之一炬了。很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项羽会这么痛恨子婴,一定要这样马不停蹄地杀了他。

其实项羽痛恨的并不是子婴,而是任何带有秦国符号的人。因为秦国是致使他祖国覆灭之人,是杀了他的祖父项燕和叔父项梁的人,是项羽的仇人,背负着这样的血海深仇项羽怎么可能不痛恨秦国的人。我们从后来项羽的行为中也能分析出来,项羽杀了子婴之后他还进行了屠杀,还放火烧了咸阳,项羽的做法已经是在泄愤了,而不是任何政治或者军事上的需要。他需要用杀了子婴、烧了咸阳城这种方式,来覆盖自己心中对秦朝的那种痛恨。

历史上对于子婴的评价褒贬不一,司马迁和贾谊都认为,只要子婴能够有一点点才能,都能守住大秦的江山,不用投降刘邦。但班固却认为,经秦二世胡亥之手,秦朝已经走向末路,纵使天赐英才也不能挽救秦朝的颓势了,所以子婴做了自己能做的所有事情,后来投降自保也是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其实从子婴劝谏胡亥不可诛杀忠良之臣就能看出,子婴是个英明之人,知人善用。后来子婴有能够联合众人,设计将赵高杀死也说明了子婴不是一个庸惰之人,必得是深谋远虑,思虑周详的人才能杀了赵高这种心思缜密、心狠手辣之人。在最后刘邦攻入咸阳,子婴审时度势,做出了投降之举,虽不是什么大义之举,却也是人之常情。而且经过胡亥和赵高的一番折腾,秦国早已经气数已尽。另一方面,刘邦和项羽两个阵营,不管哪边都比摇摇欲坠的秦国来的更强大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揭竿而起的诸侯国的许多起义军。

子婴是个怎样的人,历史自有评说。可是对于子婴来说无论如何他的人生都是失败的,当时的情况大秦大势已去,人心涣散,秦朝江山气数已尽已成定局,这个时候被推上历史舞台的子婴,必然会成为这个国家的亡国君主。所以无论历史怎么评说,子婴命中注定都是一个失败之人,因为曾经歼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倾覆在了他的手中。

要理清楚子婴和秦始皇之间的关系,就要从子婴是谁的儿子开始聊起了。我们都知道子婴能够被拥立为秦王,一定是秦始皇的后裔,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关于秦王子婴究竟是谁的儿子,历史上也并没有定论,但是史学家们基本认定子婴是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的儿子,所以称之为秦三世。因为在《史记》中有过这样的记载,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历史学家把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立秦二世的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也就是说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所以子婴就是秦始皇的孙子了。而且当时胡亥是私自篡改了秦始皇遗诏,所以原本可以做皇帝的是扶苏,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子婴能够第一个被选来立为秦王,因为如果子婴是扶苏的儿子,那么子婴被拥立为秦王这一切都是名正言顺的。

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说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在《李斯列传》中也有记载,说赵高看群臣都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只能把秦始皇的弟弟子婴给叫来,给他传国玉玺,立他为皇帝。但是秦始皇的弟弟,名字叫成f,而并不是叫子婴,所以这个说法也就没能得到后世的普遍认可。其他也有两外的一些说法,也都只是后世的猜测和讨论罢了。所以我们基本上就能够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子婴是公子扶苏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

推荐阅读:

最有资格成为大将的滕代远,为什么无缘接授此等殊荣?

张学良后代张闾琳不会说中国话

【炉火纯青】的意思是什么?【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第1节 焚书坑儒: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焚书坑儒

    第1节焚书坑儒: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思想是统治的工具,掌握政权的帝王谁都不会忽视文化思想方面的治理。而这种治理只是为了满足当时统治的需要,因帝王的性情和国家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秦始皇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风暴,把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涤荡一新。汉武紧接

  • 揭密:孟姜女庙门口的那对“天下第一奇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揭密

    揭密:孟姜女庙门口的那对“天下第一奇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孟姜女庙是长城文化衍生出的民间民俗文化的产物。初临孟姜女庙的人,常常会感慨于108级石阶深深地寓意,更感叹这小小庙宇历经千年的顽强“生命力”。庙内前殿供有孟姜女的塑像,陇上横额“万古流芳”,两边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

  • 揭秘秦始皇不立后之谜 或因其母通奸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谜

    揭秘秦始皇不立后之谜或因其母通奸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千古帝王秦始皇有许多秘密,让后世不断进行探索!其中秦始皇不立后之谜,更是众说纷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难道真是因其母跟人通奸而产生了心理影响吗?其实,秦人在秦孝公之后对立后及立太子之事已经制度化了,而秦始皇在13岁即位,22岁亲政,中间

  • 秦朝帝国的九大逆天黑科技,个个堪称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

    秦朝帝国的九大逆天黑科技,个个堪称奇迹秦直道: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穿越14个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由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

  • 秦始皇去世前“怪事”连连难道是天要亡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怪事

    秦始皇去世前“怪事”连连难道是天要亡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去世前“怪事”连连难道是天要亡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人生充满着传奇。无论是出生,还是功业,甚至是死亡,秦始皇自始自终都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当司马迁写《史记》时,距离秦朝灭亡的时间并不远,却

  • 农民起义领袖吴广简介 吴广的智谋表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广

    农民起义领袖吴广简介吴广的智谋表现在哪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农民起义领袖吴广简介吴广的智谋表现在哪里吴广(?-公元前208年),字叔,秦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

  • 秦始皇死之谜:秦始皇是死于非命还是疾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始皇

    秦始皇死之谜:秦始皇是死于非命还是疾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或许秦始皇注定是一名历史上的争议颇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样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

  • 揭秘秦始皇皇后是楚王女 说赵高是宦官乃是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楚王

    我们历来都说赵高是宦官,实际上这是一个冤案,起码有一千年的冤案,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一直不知道。我做了一个破解,皇后应该是楚王的女儿。破解不完的历史谜案雷天:《复活的历史》以一段战争疑案开篇,就是陈胜、张楚政权的周文部队为何在破咸阳指日可待之时突然停止了进攻。司马迁的《史记》却没有翔实的记载,而您用合理

  • 揭秘秦惠文王残忍车裂商鞅的惊人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车裂

    揭秘秦惠文王残忍车裂商鞅的惊人内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即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于,

  • 第4节 智胜东方朔:第一个文化另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第一个

    第4节智胜东方朔:第一个文化另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交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交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