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七节 武公三伐――杀三父行人殉首立郡县开新制

第七节 武公三伐――杀三父行人殉首立郡县开新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2 更新时间:2024/1/9 22:51:21

第七节武公三伐――杀三父行人殉首立郡县开新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武公秦宪公的大儿子,秦穆公的伯父,公元前697年至公元前678年在位。相比较而言,秦武公是秦国历史上战功卓著、政绩斐然的一位国君。

>秦武公继位后,继续执行他的父亲宪公制定的建国战略,挥兵东向,伐戎扩土,拓展疆域。秦武公在继位的当年(前697),就发动了对彭衙(今陕西省白水县)境内一支戎人(彭戎氏)的战争。彭戎是盘踞在关中地区的最后一支戎人势力,经过迂回作战,奋勇追击,秦武公终于把彭戎氏消灭在华山脚下。至此,秦人完成了在关中驱逐戎人的历史使命,使关中地区的军事格局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

>公元前688年,秦武公不满足于已经全部占领关中平原的战绩,经过短暂的休整,又回师西进,征服了盘踞在西方的(uī)戎(今天甘肃省水市南)和冀(jì)戎(今甘肃省武谷县南),在凯旋的路上,又一举摧毁了位于平阳城以北的小虢势力。从此,秦武公在平阳完成了立国大业,在秦国统治范围内,割据势力基本上被消灭净了。自秦襄公以来,历经四代四公的艰苦创业和军事斗争,使以雍地为中心的秦国的势力范围东至关中东部的华县附近,西达甘肃天水地区,给秦国争得了立国之地,拓展了秦国的发展空间。

>

>此外,秦武公在平阳还成功地平息了一场由三父等人导演的宫廷政变。前面讲过,代表守旧势力的三父等人在宪公逝后任意废立国君,先是废了武公拥出子继位,后来他们又阴谋杀了出子再拥武公继位。这是秦人立国后第一次严重的宫室争夺权力的斗争,三父等人不除,很可能断送先公开创的基业。于是武公在荡平了东西部的戎族之后,就作出了整肃秦国宗室纲纪的决定,他不但毅然决然地处决了三父等人,而且灭了他们的三族,为巩固政权,维护秦国的根本利益作出了重大贡献。

>

>如果从秦国的政权建设角度来看,秦武公的历史贡献不仅仅是开疆拓土,而是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疆域的扩大,在占领区不实行分封,而直接实行县制。《史记·秦本纪》载:(武公)“十年,伐、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即在(今甘肃省天水)、冀(今甘肃省天水西,一说是今甘谷冀县)、杜(西安市雁塔区杜城)、虢和郑(陕西省华县)地设立了县。“初县之”,意思就是最初开始实行县制。“县”即“悬”,《说文》曰“系也”。实际上,它还有“边”、“远”之义。《淮南子·泰族训》“县烽未转”这句话的后面,就注有“县烽,边侯”四字,其中的县,就有边远的意思。《主术训》“其于御兵刃县矣”,注云“远也”,也是用作“边、远”之意。由此可以看出,“县”在最初是指直接隶属于中央政府的边远城邑,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直辖市,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除这个特点而外,“县”在最初还大多指的是新开拓的领土。春秋之时,一些诸侯国每每在新占有的领土上设县,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实施统治和保证领土安全。所以,秦国县的设置,实际上是为适应征战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军政合一、军事性质极为突出的政权区划单位。

>

>秦武公实行县制的意义是在于,这是一项力度至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政治体制改革举措,它一举改变了秦国以往以“裂土”而封的形式解决宗亲勋贵内部争斗的方式。在秦德公以后,虽然也有秦国贵族的内部争斗,但是都不以重新“裂土”为结果。个中原因,就是因为有了来自武公时代的县制,即政权形式中有了常设的中央与地方官员,征战得来的新国土,不再是宗亲或功臣们的采邑领地;由秦国国君派出的官吏只是管理者,不是所有者,只有管理权,而没有所有权,权力集中到了中央政府,即国君一人手中。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秦国的国家机器在秦武公时代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而设县制,可以看做这个过程完结的标志。秦武公的县制,开创了郡县制的先河,不仅对秦国的国家管理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建设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

>与实行县制同样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兴起于秦武公之时的“人殉”制度。秦武公卒于公元前678年,葬于平阳,从死殉葬者66人。人殉制度这时在东方各国早已成为历史,但此时才在秦国实行,说明秦国的奴隶制实行得比较晚,社会进步的脚步要比东方各国慢得多;其次,秦武公实行人殉,还说明了秦人主动向中原文化学习,吸纳其社会礼仪制度文化,标志着秦人已经在文化上走出了游牧文化圈,迈进了农业文化的门槛。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徐组词_用徐组词大全(5-300个)

一边一边造句_用一边一边造句大全

与世隔绝的意思_成语“与世隔绝”是什么意思

标签: 郡县

更多文章

  • 第十节 造父为御――皋狼之孙助王中兴受赐赵姓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中兴

    造父有何德何能而为周穆王所宠信,而且赐姓为赵呢?我们先看看赵字的本义。汉代的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是这样解释“赵”字的:“趋赵也,从走,肖声。”他解释“走”说:“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他又解释“肖”说:“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依据许慎的考证,“走”与“肖”二字结合

  • 40年不敢挖!秦始皇陵地宫藏如此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地宫

    40年不敢挖!秦始皇陵地宫藏如此秘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74年2月,一群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世界最大的地下王国展露在世人面前。至今40年过去了,关于秦始皇陵地宫何时打开却一直没有答案。秦始皇陵地地宫为什么不能

  • 白登之围,和亲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匈奴

    白登之围,和亲匈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白登被围,巧计脱困韩王信出身旧贵族,祖上为战国时期的韩襄王。秦末,汉高祖率军征战于河南,韩王信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占领关中后,拜他为太尉,让他率军攻打韩国故地,并在不久后赐封他为韩王。但是,韩王信在荥阳战败后,投降了楚军,很快又逃回汉营。刘邦没有计较,再次

  • 中国历史上的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上

    中国历史上的秦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兵器上面的这些纪年标志着它们准确的生产日期。毫无疑问,这些兵器都是在秦始皇时期铸造,在秦始皇死后作为陪葬品被埋入地下。站在袁仲一和他的同事面前的,竟然是那支被历史的迷雾笼罩、消失了2000多年的无敌军队。突然间,司马迁笔下模糊的秦军形象,一下子就变得具体、

  • 胡亥发假诏篡位读史感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胡亥发假诏

    胡亥发假诏篡位读史感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三十七年,即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在平原津这个地方病倒了。秦始皇对“死”字很忌讳,于是群臣中没有人敢提始皇死后的事。不久,秦始皇病情加重,他才命令中军府令掌管符玺的赵高给长子扶苏写诏书,说:“回来治丧,到咸阳会合后安葬我。”诏书已经封好,

  • 秦始皇陵新发现两类陶俑 身上有宫藏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藏文

    秦始皇陵新发现两类陶俑身上有宫藏文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秦始皇帝陵“百戏俑坑”考古工作近期基本结束,新出土两类陶俑,其中一类俗称“泡钉俑”。俑身上首次发现的“宫藏”文字表明其身份尊贵,为研究“秦俑家族”和秦宫制度、尤其是娱乐艺术和时尚生活等提供了鲜活的珍贵资料。秦始皇陵兵马俑根据考古修

  • 司马欣的扮演者是谁?司马欣扮演者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扮演者

    司马欣的扮演者是谁?司马欣扮演者照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欣的扮演者电视剧中司马迁的扮演者有吴晓东、沈雪炜。《楚汉传奇》中司马迁的扮演者是吴晓东,最新上映的电视剧《秦时明月》中司马欣的扮演者是沈雪炜。司马欣在剧中的戏份虽不多,但也缺其不可。二人在剧中对司马欣这个角色诠释的非常到位。司马欣的

  • 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吕不韦对秦朝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为什么要自杀?吕不韦对秦朝有什么贡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未期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行政管理思想家。吕不韦原为大商人,在赵国邯郸经商时,结识了在赵作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得到此人是奇货可居,这样就开始了他的政

  •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尽灭六国,事在公元前221年,自此至公元189年,董卓行废立,东方州郡,起兵讨卓,海内扰乱分裂,共400年,称为中国的盛世。在这一时期之中,中国的历史,情形是怎样呢?“英雄造时势”,只是一句夸大的话。事实上,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

  • 张良简介 张良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下场

    张良简介张良的下场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良简介张良的下场如何?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今河南禹州)任过五代韩王之相。张良简介,张良的下场,下面就由天气网万年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