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太监多数都不识字,那他们怎么宣读圣旨呢?

古代太监多数都不识字,那他们怎么宣读圣旨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24 更新时间:2023/12/11 0:55:16

太监是封建社会下的产物,在很多人看来,太监就是贬义词,不过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古代太监可是尊称,被阉割的人不等同于太监,太监在古代是官名,而且还属于正四品的官职,所以历史上有数不清的公公,内宦等,但是却被称之为太监的不多,所以能被称呼太监的,都是宫中的厉害人物。

太监又叫内宫宦臣,他们的权利别的官员也不一样,主要职责是管理宫内事宜,而且想要成为太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这些太监们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进入皇宫,他们被净身成功也不一定就成为太监了,就例如参加高级管理职位面试一样,需要经过层层筛选,而且所有的考核都通过后,最后再有皇帝亲自面试,只要皇帝觉得这个人顺眼,那么他才可以正式成为太监。

再说说读圣旨这回事,首先大家要明确的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有读圣旨的机会,甚至有些太监,连摸圣旨的资格都没有,千万别被电视剧骗了,圣旨等同于皇帝的意思,但是写圣旨的都是有专门的人,而且宣读的圣旨的都是朝中正品官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古代影视作品时,不要信以为真,而大多数太监最大的任务就是传达一些嫔妃的口谕。

老陈带大家聊一下圣旨传达的流程,首先皇帝要传圣旨,那么先有宫中翰林院起草书把皇帝的意思表明出来,圣旨写完要先给皇帝过目的,没有问题后,才可以盖章,最后皇帝专门任命的钦差大臣去读圣旨,在整个过程中太监都不参与,所以说,他们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因为宣读圣旨和他们也没有关系。

不过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后宫的太监并不是都大字不识一个,很多太监的家庭背景也是不错的,而且许多太监都是朝中大臣的嫡系,而且想要在后宫混的好点,肚子里没有点墨水也是不一行的,但是关于读圣旨的问题,它不是太监来完成,即便是有那些目不识丁的太监,干的也是些脏活累活,圣旨和他们没关系。大家这下明白了吧?

标签: 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制定的规矩为何却给了朱棣的篡位正当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明朝建文帝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向京城应天皇宫里的侄子建文帝宣告自己终于要反了。随后建文帝宣布废除朱棣的燕王之位,贬为庶人,带领群臣百官祭拜太庙,将朱棣从

  • 中国人过年为什么要给压岁钱?压岁钱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压岁钱,汉朝,历史解密

    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厌胜钱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当时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些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的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压岁钱的的来历有两个寓意,一种为压“祟”。祟是传说中的小妖,

  • 爱才如命的曹操,为什么不把诸葛亮抢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有人就说了,爱才如命的曹操呢?他这个时候在干嘛,他不知道要打嬴这场人才争夺战吗?抢到诸葛亮,哪怕自己不用,那对于刘备阵营也是损失巨大的事情。毕竟拥有诸葛亮前后,刘备的实力马上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一直是在狼狈逃窜,而此后很快就建立了自己基业,具备了与曹操抗衡的实力。其实原因一点也不复杂。首先,就

  • 什么是断袖之癖?它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断袖之癖,汉朝,历史解密

    《板桥自叙》现收藏与故宫博物院,该书体现了不拘小节不做粉饰又真实坦荡的郑板桥,就连“又好色,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这等越轨的风流亦赫然写下,让后人看到了板桥人性的本色,其中郑板桥就提到了自己有“断袖之癖”,说自己“酷嗜山水,又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指的就是同性

  • 古代免死金牌起源于什么时候?真的可以免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汉朝,历史解密

    一、汉代起源免死金牌属于民间称呼,官方称其为“丹书铁券”,或者“丹书铁契”,是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笼络手底下那帮帮他打江山的布衣将相,首次发明了丹书铁券。《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载,“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于是申以丹书之信,

  • 关于亚莎·海菲兹的评价是怎样的?对世界音乐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亚莎·海菲兹,历史解密

    童年海菲兹童年生活在严酷的训练中度过。他的父亲陆文(Reuven Heifetz)是优秀的小提琴家,像许多优秀音乐家的父亲一样,陆文对天赋出众的儿子仍然非常严苛。甚至到亚莎自己成为家中唯一养家糊口的人时,他的父亲还是会挑剔他的每场演出。婚姻1928年,海菲兹与离异三年的默片演员佛罗伦萨·

  • 尧舜禹征三苗之战,奠定了夏王朝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尧舜禹,夏朝,历史解密

    经过尧舜禹三代100多年的征伐之后,最终大禹的威望大增,“四方归之,辟土为王”,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一、内忧外患,酋邦联盟形成五帝末期,中国大地上先后形成了几十个以城堡为中心的大小部族联合体,它们都已成为发展阶段不同的酋邦。当然,还有大量的部落联盟和独立的部落和酋邦同时存在于中国大地上,正是

  • 蒙古灭金用23年,为什么灭南宋却花费了45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蒙古,历史解密

    蒙古征宋主要是三个阶段,分为三次南征,第一次南征开始于端平二年(1235),借口南宋发动端平入洛从而正式开启了南征的步伐。1279年,崖山之战,南宋战败正式亡国。从1235年到1279年南宋灭亡,整整45年。对比金和西夏的亡国速度,南宋似乎打破了蒙古帝国的魔咒?内部权力交接,兵力分散西夏和金亡国快,

  • 崇祯17年明朝灭亡,而这个国家却把明朝国号延续了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的明清时代对应的朝鲜王朝为李朝(1392-1910年),事实上,李朝的创建就是朝鲜忠诚于大明的一个最好例证。朝鲜高丽王朝在与朱元璋发生领土争端之后谋划进攻辽东,不愿伐明的高丽大将李成桂先是苦谏国王遭拒,之后便发动政变推翻了高丽王朝,这才建立了李朝。李成桂称王之后,迅速确立了“事大主义”的国策,并

  • 乾隆8年被称“史上最热夏季”,当时到底有多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现代的气候越来越严酷,比不上古代的清凉自然,不过有载在乾隆八年的夏季,曾出现过“史上最炎热的一天”,即是公元1743年7月20日~25日,当时的大清日常气温高达40度,然而25号那天最高气温逼近45度,在石头上砸个鸡蛋都要被煎熟,而此时的水异常紧张变得比油还要昂贵,据说京城内外被热死的肥仔多达1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