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17年明朝灭亡,而这个国家却把明朝国号延续了下去

崇祯17年明朝灭亡,而这个国家却把明朝国号延续了下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3/12/31 15:21:46

中国的明清时代对应的朝鲜王朝为李朝(1392-1910年),事实上,李朝的创建就是朝鲜忠诚于大明的一个最好例证。朝鲜高丽王朝在与朱元璋发生领土争端之后谋划进攻辽东,不愿伐明的高丽大将李成桂先是苦谏国王遭拒,之后便发动政变推翻了高丽王朝,这才建立了李朝。李成桂称王之后,迅速确立了“事大主义”的国策,并且上书朱元璋要求天子赐予“国号”,此举在朝鲜历史上也就仅此一次,朝鲜自此也在朱元璋的赐名后堂堂正正地成为了“朝鲜”。

朝鲜“大报坛”共祭祀了三位明朝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万历皇帝朱翊钧、崇祯帝朱由检。朝鲜李朝的历史观中,正是这三位皇帝的“皇恩”奠定了朝鲜对大明万世不易的忠诚。

朱元璋的“赐名”被朝鲜王朝认为是“大造之恩”,而万历的“抗日援朝”则被朝鲜认为是“再造之恩”,事实上,这也正是“大报坛”的修建初衷。在朝鲜君臣的心目中,万历皇帝的出兵援朝更是带上了“舍己救人”的悲剧色彩,“皇朝之速亡,未必不由于东征”,朝鲜的肃宗国王甚至“内疚”地认为,如果不是出兵朝鲜而损耗了国力,明朝就算亡国,至少也可以像南宋那样偏安江南百年。

如果说朝鲜对于明朝有着超出寻常的“忠诚”,那么朝鲜对于清朝的仇恨与蔑视也同样深入骨髓。从大的方面说,朝鲜深受程朱理学儒家正统观的影响,满脑子的“华夷之辨”、“尊王攘夷”、“春秋大义”,在朝鲜主流意识形态中,只有作为东夷的朝鲜才实现了“由夷变华”,成为“小中华”,满清即使入主中华始终还是“夷狄”。

但朝鲜可能另有始终无法抚平的隐痛。满族曾被朝鲜视为“家奴”,可是家奴不但跑了,最后反倒成了自己的主人,这让朝鲜如何能忍。明朝中前期,满族的前身建州女真曾寄人篱下栖身朝鲜北部,朝鲜以“天朝上国”的姿态对待女真诸部,双方完全处于尊卑不平等的关系。

明清战争爆发后,朝鲜国王光海君曾想采取“中立国”态度,在关键的萨尔浒大战中(1619年)还密令参战的朝鲜将领出工不出力,最后竟临阵降清(那时还叫后金)。但光海君这一政治态度显然不见容于朝鲜的王室和士大夫阶层,被加以“忘恩背德,罔畏天命,阴怀二心,输款奴夷”的罪名,最终被宫廷政变(1623年)废掉了。这对于之后的朝鲜国王无异于一次血的教训:谁放弃了“尊明攘清”的国策,王位基本保不住。

在光海君之后即位的仁祖国王显然接受了这一教训,在明清战争中立场坚定地站在了明朝那一边。但问题是,正如清朝在鸦片战争后遭受的教训一样,在“蛮夷”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礼义做不了干橹,忠信更不是甲胄。1627年,朝鲜骜不驯的态度终于惹怒了皇太极,命阿敏率军进攻朝鲜,兵锋所至,朝鲜军队溃不成军,开战十几天就丢掉了平壤,只得求和,这也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丁卯胡乱”。

战场上虽然一塌糊涂,但朝鲜在停战谈判中却自认“春秋大义”在手,表现得无比强硬,对于后金提出和明朝断绝关系的要求坚决抵制,仿佛在战场上取得压倒性优势的是自己,后来阿敏竟然也服软了,还称赞对明朝忠贞的朝鲜是“节义之国”。

在谈判桌上“大获全胜”的朝鲜之后对后金仍然是爱理不理,对明朝则仍然是热络有加。1636年,皇太极称帝建立清朝时,朝鲜非但不朝贺,连清朝使臣都不接待,这让皇太极勃然大怒,随即亲征朝鲜,这就是朝鲜史上的“丙子胡乱”。对于这场战争,2011年的韩国电影票房冠军《最终兵器:弓》将朝鲜军民描绘得可歌可泣,箭术天下第一,还击毙了清朝的太子,但实际上呢,这次朝鲜败得比上次还惨,12天就丢掉了都城,曾有4万守军被300清军骑兵大败的经典战例。

最后,连仁祖国王都被困南汉山城。在这次的城下之盟中,朝鲜也曾一度放出“所争者义也,成败存亡不论”的狠话,但皇太极这次显然吸取了上次憋屈的谈判教训,咬死了逼朝鲜与明朝断交这一条,要求朝鲜转而向清朝称臣。最后,朝鲜君臣只得屈服,还被迫将朝鲜的世子送到沈阳当人质。可就是这样的无奈之举,仁祖晚年还是遭遇了叛乱(后被镇压),而理由还是老样子,谁让你臣服清朝来着。

皇太极可能不知道,他竟然一手“栽培”了朝鲜历史上最痛恨清朝的国王。1649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后的第5年,曾在沈阳度过了8年人质生活的孝宗国王即位,屈辱的人质生涯让孝宗对清朝恨之入骨,还在做人质时就写下了“我愿长驱百万兵,秋风雄镇九连城”的“反诗”,即位后便正式动了他反清复明的政治蓝图。

尽管此时朝鲜官方文书的纪年在明亡后早已采用清朝的年号,但在私下里,无论是私人文书,还是皇室的祭祀中,一概都是沿用明朝纪年,用清朝年号反而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当时朝鲜的主流是采用崇祯的年号,以至于出现了“崇祯两百多年”的奇事,19世纪下半叶还有朝鲜儒生自豪地说“唤我作大明人”。

到了乾隆时代,朝鲜对于清朝的态度终于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对于清朝皇帝不再背后称为“胡皇”,对康熙也是如此,而称“皇帝”,对清朝皇帝的评价也公允起来,不再动辄“荒淫”“虐民”,也不再天真地认为“胡人无百年之运”,清朝随时可能灭亡。然而,一直到20世纪初,朝鲜国王对于“大报坛”的祭祀才在延续了200年之后最后停止,这在实质上已成为了朝鲜王室的“家法”。

“朝鲜乃大明之朝鲜也”,朝鲜始终践行了这一承诺,一直到1909年,也就是“崇祯265年”,朝鲜才在历书上最后结束了崇祯纪年。此后一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亡国。朝鲜与大明,也算是“与国同休”了。

标签: 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8年被称“史上最热夏季”,当时到底有多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现代的气候越来越严酷,比不上古代的清凉自然,不过有载在乾隆八年的夏季,曾出现过“史上最炎热的一天”,即是公元1743年7月20日~25日,当时的大清日常气温高达40度,然而25号那天最高气温逼近45度,在石头上砸个鸡蛋都要被煎熟,而此时的水异常紧张变得比油还要昂贵,据说京城内外被热死的肥仔多达1万余

  • 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李益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益,唐朝,历史解密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李益祖籍陇西狄道,后迁居河南郑州。约生于天宝十

  • 揭秘:铁木真为什么能从乱世中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按照我写历史的习惯,总会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来讲。可在写铁木真的时候不能这样,因为在铁木真的相关记载中,从他十八岁到三十五岁这十七年的时间里,总共只发生了三件事。所以我在讲完抢亲、称汗和十三翼之战以后,不得不直接跳跃到铁木真三十五岁之后。但从铁木真三十五岁开始,这段历史变得愈发精彩起来,因为铁木真的事业

  • 她出身名门世家,16岁封王妃,一辈子无子无女,谥号却和皇帝相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潘氏,宋真宗赵恒的第一任老婆。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父亲为潘美(真宗章怀潘皇后,《宋史·真宗章怀潘皇后》记载是潘美之女,而《宋史·潘美传》记载是潘美之孙女。《潘氏族谱》也同样存有这两种说法)。潘美,官拜忠武节度使,在宋代节度使这个官职还是很大的。从这一点来说,潘氏也算是出自名门。公元983年,潘氏十

  • 曹操为何偏偏容不下孔融?他们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孔融大家都知道,那可是东汉的大儒也是有名的大臣,孔融的名号在当时非常响亮,但是就是这么有声望的人,在公元的208年竟然被曹操给诛杀了,杀了还不算,还把孔融的全家甚至是他的两个小儿子也给杀了。曹操真的是做的非常的绝,按理说曹操当时是挟天子令诸侯,他当时最需要团结的就是这些名臣,也是为了堵上天下人的口舌

  • 士贞伯是怎么劝说晋景公不要杀荀林父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荀林父,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596年,晋国和楚国爆发了邲之战,晋国失败了。晋军的中军元帅荀林父主动承担责任,请求晋景公赐死自己。晋景公也很无奈,他的本意是不想杀掉荀林父的,但是荀林父打了败仗,必须给国民一个交代,当他正准备下令处死荀林父的时候,士贞子却给晋景公讲了一个发生在晋文公身上的故事。最后的结果就是,晋景公不但没有

  • 永嘉学派简介 其背景以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宋,历史解密

    永嘉事功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学的一个儒家学派,是南宋浙东学派中的一个先导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现代温州地区)人,故名。于北宋庆历年间王开祖、丁昌期等人开创学术思想,到南宋,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等形成学派,叶适则集前辈

  • 揭秘:汉朝的车骑将军和骠骑将军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骠骑大将军,西汉,历史解密

    车骑将军比骠骑将军出现的要早,但是地位要低。在汉朝的官制中,有“三公九卿”三公者“西汉末至东汉初期演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司徒、司空。”比如曹操就是汉臣,人称“曹司空”,位列三公。后拜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后来曹睿在位时,曹真和司马懿都做过大司马,总掌军事大权

  • 雍正称帝后,“四爷党”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可谓是清朝最为勤奋的一位皇帝。对待政务兢兢业业,每天的奏折都会亲自批阅,且数量庞大。据说,雍正为了批奏折,每天只睡4个小时。雍正皇帝之所以少子,正是因为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处理政务上,故而忽视了后宫的妃嫔。虽然雍正帝的政绩优越,但他继位的过程可谓是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的斗争,当年九子夺嫡何其的惨烈

  • 韦小宝的俄国情人索菲娅公主到底长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俄国,历史解密

    “韦小宝见那女子一头黄金也似的头发,直披到肩头,一双眼珠碧绿,骨溜溜地转动,皮色雪白,容貌甚是美丽,只是鼻子却未免太高了一点,身材也比他高了半个头。韦小宝从来没见过外国女子,瞧不出她有多大年纪,料想不过二十来岁。她笑吟吟的瞧着韦小宝,说道:“你,小孩子,摸我,坏蛋,嘻嘻!”看过原著的这段的朋友肯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