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世凯在临死时连呼“他害了我” 他指的是谁?

袁世凯在临死时连呼“他害了我” 他指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4/1/24 4:53:12

袁世凯称帝,或许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可笑的历史。据当时的票据统计,各省国民代表共1993人,赞成君主立宪票正好1993张,没有一票反对,也没有一张废票。感觉浮夸吗?感觉虚假吗?

各省的推戴书上一致写着:“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并以国家最上完全主权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当场杨度和孙毓筠提议说:“本院前由各省委托为总代表,尤应以总代表名义恭上推戴书。”秘书长拿出准备好的推戴书当众朗读,要求袁世凯“俯顺舆情,登大宝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经纶六合”。参政全体起立,一致通过。11点半,在欢呼声中散会。

当天中午,袁世凯接到推戴书,立即发回,并申令“另行推戴”。他首先表示:“查约法内载民国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惟推戴一举,无任惶骇。本大总统从政垂三十年,……上无裨于国计,下无济于生民,追怀故君,已多惭疚,今若骤跻大位,于心何安?此于道德不能无惭者也。制治保邦,首重大信。

民国初建,本大总统曾向参议院宣誓,愿竭力发扬共和,今若帝制自为,则是背弃誓词,此于信誉无可自解者也……望国民代表大会总代表等熟筹审虑,另行推戴,以固国基。”

下午5点,参政院再次开会,孙毓筠等提议说,此事既属全国一致,元首亦未便过拂舆情,理应由本院以总代表名义呈递第二次推戴书。众赞成。

秘书厅仅用15分钟就拟成2600余字长文,参政院继续开会,众人对推戴书均无异议,乃于当晚进呈给袁。在这个推戴书里,称颂袁有经武、匡国、开化、靖难、定乱、交邻等六大“功烈”。文中说:“前此之宣誓,有发扬共和之愿言,此特民国元首循例之词,仅属当时就职仪文之一。

当日之誓词根于元首之地位,而元首之地位,根于民国之国体。国体实定于国民之意向,元首当视乎民意为从违。民意共和,则誓词随国体而有效;民意君宪,则誓词亦随国体力变迁。今日者,国民厌弃共和,趋向君宪,则是民意已改,国体已变,民国元首之地位已不复保存,民国元首之誓词当然消灭。凡此皆国民之所自为,固于皇帝渺不相涉者也。”固请袁世凯称帝。

12日一早,袁世凯申令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予之爱国,讵在人后?但亿兆推戴,责任重大,应如何厚利民生,应如何振兴国势,应如何刷新政治,跻进文明,种种措置,岂于薄德鲜能所克负荷!前次掬诚陈述,本非故为谦让,实因惴惕文萦,有不能自己者也。乃国民责备愈严,期望愈切,竟使子无以自解,并无可诿避。”为了“救国救民”,只好当皇帝了。

1915年12月,在国会、民众请愿团(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筹安会和各省国民代表的推戴下,恢复了君主制。袁世凯多次揖让,最终接受皇帝之尊号,建立中华帝国,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行君主立宪政体,把总统府改为新华宫。12月23日,袁世凯身着衮冕在天坛祭天,并拟定于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即位后,拟定《新皇室规范》,其中包括“亲王、郡王可以为海陆军官,但不得组织政党并担任重要政治官员;永废太监制度;永废宫女采选制度;永废各方进呈贡品制度;凡皇室亲属不得经营商业,与庶民争利。”然而,孙中山、梁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北洋将领段祺瑞冯国璋等也深为不满,段祺瑞致电袁世凯:“恢复国会,退位自全”。12月25日,蔡锷、唐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3月份袁世凯被迫宣布退位,恢复“中华民国”年号,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军事行动。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从万众期待到千夫所指,袁世凯本有机会成为“中国之华盛顿”,却最终成为举国唾骂的“窃国大盗”,在众叛亲离中羞恨而死。相传袁世凯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他害了我。”“他”是谁?有人说是一心想当“皇太子”的袁克定,有人说是一心想做“帝王师”的杨度,也有人说是袁世凯自己的帝王思想。

标签: 袁世凯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的男人三妻四妾 历史上第一个提倡一夫一妻制的皇后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在那个强烈的男权时代,女人只是附佣的工具。然而,在一个朝代有一位勇敢的女子却萌生女性主义,撼动旧制度,提倡一夫一妻制。显然,这位女子提倡的没有成功,往后代来看,到了新中国才有一夫一妻制。那么这位勇敢的女子是谁呢?一起来看看隋朝初期的独孤皇后,曾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

  • 日本人为什么谋杀自己一手扶持的傀儡 张作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作霖,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张作霖在当时 不仅是大军阀,还是日本人的傀儡。然,皇姑屯事件,的却也表明了 日本人作战走向。作为日本代理人的卖国贼,在皇姑屯事件前后,他被一部分日本人视为仍有价值,可以在现有国际秩序下继续为日本效力,却被另一部分日本人视为可以一脚踢开以达到同时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目的。这就是张作霖被炸背后的

  • 1992年故宫显现宫女灵异事件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座古老而充满阴气的城堡里,总是会发生一些令人无法解释的事情,如:游客在游玩故宫时看到宫女在拍照。后来,专家称,是因为当年故宫宫女故宫太监路过那里时在打雷,墙壁才留下影象的,如今又打雷,才放出影象,墙壁类似录像机。在国外也有在古老建筑中显现灵异现象的事例,据解释是因为在行进特殊的夜晚,比如打雷的时

  • 极具残忍刑罚 揭秘清代八刀酷刑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八刀刑是中国封建时代极其血腥残忍的刑罚,据说凡触犯叛君之最、伦常之罪者皆会受到八刀刑的伺候,到底八刀刑有多恐怖,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八刀刑,侩子手利用一篓编上号码的锋利刀具:第一刀,胸口(一律从左侧开始,下列其他部位亦然);第二刀,二头肌;第三刀,大腿;第四刀和第五刀,切手臂至肘部;第六刀和

  • 清代秘闻 袁世凯与裕隆太后情爱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世凯,裕隆太后,历史解密

    在清末年间,大家比较感兴趣是慈禧太后在宫中的奇闻异事。殊不知,在偌大的清宫里,风风雨雨如此多的事情岂止只发生在慈禧太后一人身上,在清朝末年,动荡不定的时局,大势已去。窃国大盗袁世凯却在此时与隆裕太后有过一段不可告人的秘闻故事。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之时,隆裕太后哪里情愿将大清的江

  • 康熙十三子胤祥被谁圈禁十年 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胤祥,爱新觉罗·胤祥,历史解密

    康熙有多少个孩子,被记录下来的也有二十几个,在众多的孩子中,爱新觉罗·胤祥的一生颇具戏剧性。历史上的十三阿哥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就章佳氏为康熙生儿育女的数量和时间看,她还是挺得宠的。他活了45年,在这45年中前36年他一直都默默无闻,在后来还卷入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

  • 刘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百姓恨不得吃他的肉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瑾,明朝,历史解密

    在大家的印象中,皇帝是最好的职业了。不仅高高在上,受万民跪拜,更操纵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个人叫刘瑾,历史上称为是一名站皇帝,为什么这么叫,因为他虽然不是真正的皇帝却代理了皇帝的一切大权,即使这样他都还不满意,对百姓想着法的敛财来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对皇帝更是没有表现的忠心就等着机会取

  • 汉高祖刘邦死后的做了哪些人事安排,竟能安定江山三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汉高祖,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为何死后的人事安排能安定刘氏天下?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16-17] 。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问高祖曰:陛下百岁之后,

  • 揭秘北宋李师师:名妓也能和皇帝宋徽宗打好“政治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李师师,历史解密

    李师师本是汴京城内染坊的王寅的女儿。王寅在她三岁时,将其寄名佛寺,寺院里的老和尚认为她与佛门无缘,而佛门弟子被人们称为“师”,所以。李师师这个名字便由此得来。后来,王寅因获罪死于狱中,李师师便无家可归,被一个经营妓院的人收养,从此流入风尘。但是李师师琴棋书画、歌舞诗赋样样精通

  • 北魏冯太皇太后盛年守寡 宫廷演绎的“绝色”二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魏,历史解密

    冯太皇太后公元452年,拓跋溶登基为皇帝,是年13岁,为文成帝。登基不久,选中冯氏为贵人,是年冯氏11岁。太安第二年(456年),冯氏被立为皇后,这一年冯皇后14岁。文成帝在14岁时,曾与李贵人生子名叫拓跋弘。文成帝在位14年,北魏基本上稳定,社会发展,边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可惜文成帝命短,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