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节 旦夕祸福由天定

第一节 旦夕祸福由天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47 更新时间:2023/12/27 1:31:59

第一节旦夕祸福由天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大凡有野心的人都很勇猛,勇猛的人却未必有野心。刘章是前者的代表,韩信是后者的代表。但有一句话说的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与世无争的刘恒在大家争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捡了一个大便宜,继承了皇位,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

>从反吕行动开始到吕氏集团彻底瓦解,似乎只在一刹那,然而,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政变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那一刹那的惊心和动魄、那一刹那的艰辛和苦楚、那一刹那的永恒和升华。

>

>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吕氏政权的毁灭而烟消云散了,一切的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长安城又得以平静下来。只是这看似平静的长安城里,谁又会知道,宫殿之内,正进行一场激烈的会议。

>

>参与会议的包括陈平、周勃等主要朝中重臣,这次会议很重要,重要到关系国家的命运。因为他们在议论选新皇帝的事,新皇帝的正式候选人共有三个。

>

>候选人一:刘章。

>

>提名原因:第一个吹响反吕革命号角的人。

>

>优秀事迹:诛吕行动可以说是刘章最拉开序幕的。他先是在吕后在世时的年会上,借用“军法敬酒”计谋斩了一个吕氏家族的小字辈,给了吕氏家族一点颜色看。吕后归西后,吕产吕禄联合吕氏家族准备诛灭朝中全部大臣,来个宫廷政变,但终因“条件”不成熟而宣告失败(主要是惧怕荥阳手握重兵的灌婴)。刘章从他夫人吕氏那里知道这件事后,意识到再这样等下去,一旦吕氏真的付诸行动,只怕这天下真的要变成吕氏了。于是他和弟弟刘兴居联手给兄长齐王刘襄写了一封里应外合的密信,并许以事成之后“皇帝之位”侍之。齐王本来就是一个抱负极高之人,再加上“皇帝”这样的职务太诱人了,所以他不顾一切(甚至还除掉了阻止他造反的丞相召平),然后又利用刘氏宗亲的关系,把叔叔刘泽手下的兵马也夺了过去,最终声势浩大地打出了造反的旗帜。

>

>优势:少年有为,敢打敢拼,富有年轻人特有的朝气。

>

>劣势:辈分太小,威望不足,在刘邦的孙子辈中都排到中下游去了。

>

>结论:自古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也。说白了,就是这皇位再怎么轮也轮不到你刘章的身上来。因此,第一位候选人因“先天条件不足”被排除在外,实属可惜。

>

>候选人二:刘襄。

>

>提名原因:第一个“拉大旗作虎皮”公开反吕。

>

>优秀事迹:刘襄被刘章拉下水后,高举“反吕大旗”直接向吕氏“动武”。吕氏家族的两根顶梁柱吕禄和吕产面对刘襄的“兴风作浪”,倒是显得很人道主义,他们也许是知道刘襄虽然联合了刘泽的人马,但毕竟还是有限的,于是派灌婴去“支援”。灌婴也不客气,两军接上头后,就真的来了个大联盟,从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使吕氏家族的人不敢轻举妄动。最终陈平和周勃在宫内给了吕氏家族的人上了最后一堂军事课。就这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把吕氏这反革命集团彻底给毁灭了。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刘襄功不可没。

>

>优势:刘襄作为刘邦的长孙,又有“牵敌之功”,是入选呼声最高的一位。

>

>劣势:刘襄的“外史”太强,其舅舅驷钧为人暴恶,和吕后完全有的一拼。

>

>结论:吕氏因为外戚强大,才横行一时。假若立刘襄为帝,驷钧会不会仗着“国舅”这块金牌子打造出第二个“吕氏春秋”来呢?因此,皇帝的又一大热门人选因家庭作风问题落选了,亦为可惜。

>

>候选人三:刘恒。

>

>提名原因:两大热门人选刘章和刘襄相继落选后,代王刘恒捡了个便宜。

>

>生平事迹:代王刘恒是当年刘邦后宫第三人薄姬的儿子。这个薄姬当年见戚姬和吕后两人在后宫争得不可开交,她知道这场后宫的战役无论谁胜谁败,她这个同是后宫的人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于是,当年刘邦立刘恒为代王时,她便以儿子年幼为由,亲自陪儿子去上任了,从而巧妙地避开了后宫之争。到了代地后,他们母子也从不张扬,而是诚诚恳恳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从来不轻易得罪某一个人,也不去主动结交某些人。事实证明,他们这种淡泊名利的做法是很成功的,因为无论朝中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都能确保一方平安。

>

>优势:刘邦众儿子中,现仅存两个,刘恒年龄又较长,又有仁孝之名,不愧为君。另外,刘恒的母亲薄姬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从不曾参与政事,没有后患之忧。

>

>劣势:暂无。

>

>结论:刘恒在诛吕行动中虽然寸功未立,却拥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刘邦众子孙中无人能望其项背。因此,“老好人”刘恒一经提名,众人齐刷刷举手全票通过。

推荐阅读:

淼怎么读?是什么意思淼淼嫣然是什么意思

汉族人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叫汉族?

矜持的反义词

标签: 旦夕祸福

更多文章

  • 3.元凤政变:权利之争,霍光得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之争

    3.元凤政变:权利之争,霍光得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权力令人眼红,但权力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斗争打下来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益面前,权利与斗争总是分不开的。自从车骑将军金日病逝后,剩下的三位辅政大臣霍光、桑弘羊、上官桀之间就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盐铁会议,已经开始了他们之间为争夺权

  • 汉哀帝有多爱他的“男人”:毫不介意他有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他的

    汉哀帝有多爱他的“男人”:毫不介意他有妻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哀帝有多爱他的“男人”:毫不介意他有妻子公元前49年三月,汉宣帝刘询去世,太子刘爽即位,为汉元帝。元帝即位后,经常生病,才能也不如他的父亲,不能明辨是非,且重用奸臣,朝政一天比一天混乱。到了汉成帝、汉哀帝时期,无数农民破产流亡,

  • 揭秘刘邦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揭秘刘邦称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建立了汉朝。因为刘邦建部长安(今陕西西安),所以历史上称他建立的汉朝为“西汉”,又称“前汉”或“先汉”。刘邦是西汉的第一个皇帝,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刘邦能得到天下,并不是偶然因素的作用。正如他自己所说:“要论出谋划策,决胜于千

  • 苏武持节归国: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当

    苏武持节归国: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人。父亲苏建曾爵封平陵侯,任右将军、代郡太守。苏武因这关系,被封为郎官,再升为中监。出使匈奴汉朝武帝时期,位于北方边疆的匈奴日益强大起来,经常侵犯边关,引起连年鏖战,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苦

  • 吕后是陷害戚夫人为什么刘邦不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邦

    吕后是陷害戚夫人为什么刘邦不阻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时期,除了男人们的斗争以外,女人之间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吕后和戚夫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刘邦后期越来越宠爱戚夫人,甚至是要把太子给废了,然后重新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这下吕后肯定就着急了,还好朝中大臣们也都不赞同废长立幼,所以把

  • 囚徒翻身做主人――汉宣帝刘询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囚徒

    囚徒翻身做主人――汉宣帝刘询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宣帝刘询纵观中国历史上300多位皇帝,只有一位曾经有过牢狱之灾,他就是西汉著名的宣帝刘询。刘询在襁褓时即入狱,靠女囚奶妈抚养,成长过程中历尽艰辛。登基后,他抓住时机铲除霍氏家族,掌握朝政大权。他对内整顿吏治,惩治贪腐,减轻百姓负担;对外降

  •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韩信破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例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韩信破赵之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这是唐代诗人王涯作的《从军词》。戈是兵器,甲是铠甲。风云是战阵名称。古代作战,有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阵。韩信是汉朝初年著名的大将、军事家。成安是赵将陈余,陈余曾经被封为成安

  •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 文帝承前>第三章 汉文帝前三年至前五年 公元前177至175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年

    《汉兴八十年》第六卷文帝承前第三章汉文帝前三年至前五年公元前177至175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三章汉文帝前三年至前五年公元前177至175年/第四节大哉贾谊在接管皇位的时候国家可谓是内忧外患,在外面临强大的匈奴,而在内有各个诸侯国逐渐强大的威胁,已经将汉朝转换成正常和平时期模式的文帝在摒

  • 汉哀帝刘欣是怎么死的?汉哀帝之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哀帝

    汉哀帝刘欣是怎么死的?汉哀帝之后的皇帝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哀帝是汉成帝刘骜的侄子,而且他本来是不能够承袭皇位的,但是因为汉成帝没有儿子,所以就让他坐上了皇位。后来因为他的身体不好,导致刘欣二十几岁时就过世了,在当时传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刘欣和董贤的故事了,他们俩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汉哀

  • 两晋时也有个“姜太公”:范长生88岁任成汉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两晋

    两晋时也有个“姜太公”:范长生88岁任成汉丞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南死的这个人叫李雄,是蜀国(国号为“大成”)的皇帝,活了61岁。西北有个“”,这里也是一个独立王国,过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悠闲日子。更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半仙”,88岁时出山做了第一任丞相。两晋时也有个“姜太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