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对王莽的评价

历史上对王莽的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99 更新时间:2023/12/31 10:57:33

一般人提起“王莽”时,便自然而然地把“篡汉”两字续上去。再翻史书一读,总是离不开说他是西汉元帝皇后的弟弟、西汉平帝的舅舅。其人奸诈,依仗外戚专权,阴谋篡取刘姓汉朝天下。但他深恐人心不服,于是预先谦虚恭谨、礼贤下士,假行仁义,当时天下人都齐声称颂王莽的圣贤仁义之名。后来王莽终从王太后处逼得传国玉玺,自立为帝。再读下去便引出“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卑躬下士时。若使当时身便死,一生忠伪有谁知?”这首诗来。如此,二千年来的历史便把王莽定性为一个“伪君子”和一个“逆臣贼子”,使他遗臭万年。不过,我们不应不加思索地接受这个定论。事实上,当今也有多篇文章替王莽说几句好话,甚至尝试为他平反。现在谈谈。有说王莾之所以得到历史如此待遇,就在于一个“篡”字,和一个“伪”字。“篡”者,“取物而逆”之谓也,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叫做“篡”。史家称,王莾篡汉自立,开创了臣子夺取君主地位之例。中国是家天下的王朝,皇位继统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世袭制,即皇位必须从父亲那儿传承,有的因皇帝没有子嗣,继位者不一定是直系,但也必须是有血缘关系的天璜贵胄,才算正统合法。王莽是汉室外戚异姓,取而代之,自然被视为是不正当的继统,他又是这种逆取篡位的始作俑者,当然罪不容赦了。按照上述世袭制的继统标准,中国古代“篡贼”皇帝少说也有数十人。事实上,从商、周以来,举凡是成功转朝换代的人,那一个不是以下犯上、逆取簒位?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时期各国的开国之君几乎都是,今天人们较为熟知的曹丕、司马炎、杨坚、赵匡胤和胡亥、杨广、李世民、朱棣等也难脱其罪。前四人是开国皇帝,但他们都是前朝大臣,同王莾一样废主自立;后四人虽是皇室后裔,但却不是乃父确定的合法继承人,有的阴谋政变弑兄夺位,有的大动干戈赶跑侄儿登上宝座。李世民、朱棣即使被后人称颂为中国最好的皇帝之一,也洗刷不了篡位的骂名。史笔又怎能把

“篡”字作为王莽专利的一个商标呢?

至于王莽是否一个“伪君子”?我们应先重温一下当时的历史。自少,王莽已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及光禄大夫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卅八岁。翌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继位后傅太后、丁太后及其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由太皇太后王政君掌管传国玉玺,王莽任大司马,兼管军事令及禁军,立汉平帝,得到朝野的拥戴。公元1年王莽在推辞再三之后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将俸禄转封两万多人。3年王莽的女儿成了皇后。元始四年(公元4年)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得到儒生的拥戴,被加九锡。公元5年,王莽毒死汉平帝,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王氏命王莽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从居摄二年(公元6年)翟义起兵反对王莽,有人开始不断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建国元年。事实上,王莽的确是篡汉而取得帝位,而同时也是汉朝宗室所灭,所以从汉朝政权来看,王莽被视作「逆臣贼子」是理所当然。而他在取得帝位前的种种行径,更被视为作为「逆臣贼子」的理据,也可以理解。但连他清廉俭朴、礼孝长辈、谦恭下士、关心百姓等大可称道的人品,也被视为是奸诈巧伪,则似乎有点过份。

现代四大史学家之首的吕思勉也认为以汉朝为出发点的历史评价不公,即将王莽的优点全部用一个“伪”字掩盖。王莽本身博学,礼贤下士,孝敬母亲及寡居的嫂嫂,地位越高而对人越谦虚,而且自己与自己家人的生活始终接近清贫,甚至王莽的妻子因为穿着朴素出门迎客被认为是仆佣。吕思勉认为凡是作伪之人,必然是有所图的,而王莽篡汉称帝的目的达到之后,俭朴的生活,并无改变,一生作为如一,又如何能称其为“伪”?这使我想起隋杨广得位前后行径的对比,其“伪”得多矣!

如此看来,真不知是王莽的不幸,还是历史的悲哀?

不过,王莽也有他的缺点和错误。著名学者如钱穆、傅乐成、黄仁宇等俱谓他的理论完全是书生的政治,迷信复古,脱离现实,又无贤辅更猜疑部下。其败也,固然矣。

写到这里,不妨转转笔锋,谈谈那首被人传诵了千万次的诗。这诗原来出自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之三。全诗如下: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后世把后四句切割出来,又攺写成几个版本。因为琅琅上口,这诗传诵、引用了千年。王莽在一般人的印象,就被“篡”和“伪”这两个字定了形。恐非白居易始料所及。

推荐阅读:

“墙头草”雍齿简介,刘邦非但不杀他反而还被封了侯(张良之计)

整齐的近义词

鸦片战争简介

标签: 王莽

更多文章

  • 英布是怎么死的?英布是被谁杀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是怎么

    英布是怎么死的?英布是被谁杀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英布是怎么死的?英布是被谁杀的?彭越的肉酱被送到淮南的时候,英布正在打猎,见到汉使突然送来的肉酱,不由得心惊肉跳。英布明白,自己和韩信、彭越裂地封王,都不是刘邦的本意,如果说韩信被杀还有一点咎由自取的话,那么彭越则完全是冤枉的,原因都在于功

  • 霍光如何扶持刘询登基?霍光家族结局又为何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又为

    霍光如何扶持刘询登基?霍光家族结局又为何覆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宣帝刘询的祖父刘据是卫子夫的儿子,卫子夫因阿娇无子又善妒被废除后,被封为皇后,后汉武帝晚年宠爱另一个妃子勾弋夫人和她怀胎14个月所生的儿子刘弗陵(相传尧也是怀胎14月所生,汉武帝为此特建尧母门),使一些小人以为刘彻已有更换太

  • 7.经济上:调整政策,重用桑弘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政策

    7.经济上:调整政策,重用桑弘羊,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大权,抑制商人势力,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汉武帝元狩年间,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文景时代国库里累积起来的巨大钱粮储存,已经被连年战争消耗得所剩无几,而关东又连年水灾,治理河道和安置灾民的花销

  • 第九节 崇节俭思安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节俭

    第九节崇节俭思安百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人在长期经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靠勤劳节俭积累财富,创造辉煌,推动历史前进,逐渐养成崇尚节俭之风,成为中华民族高尚的传统美德。历代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都把节俭作为兴家治国之道,而视奢侈为败家丧国之畏途。故极力倡导节俭,身体力行,建成千秋伟业。

  • 汉文帝身世趣谈,刘邦喝醉走错房间宠幸其母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

    汉文帝身世趣谈,刘邦喝醉走错房间宠幸其母薄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首先我们来看看薄姬,薄姬是魏王豹的王妃,魏王豹也算是个没什么野心的人,一直跟着刘邦混,目的就是想等天下稳定封个王享受荣华富贵。imgsrc="https://www.lishixinzhi.com/hanchaolishi/p3

  • 陈平的简介与故事:社宰分肉公正无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正无私

    陈平的简介与故事:社宰分肉公正无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平(?前178),汉初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家贫。陈胜起义,他投魏王咎,为太仆。后从入关,任都尉。不久归,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与谋士范增产生矛盾。并以爵位笼络大将,为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封曲逆侯。传说他曾为刘邦六出奇计

  • 第七节 废除苛刻的刑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刑法

    第七节废除苛刻的刑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文、景两帝,全面推行与民休息的让步政策,致力于经济发展,注重人的道德思想教育。在轻徭薄赋的同时,又实行轻刑薄罚,废除苛法,使人知耻自重,自觉遵纪守法。在宽松刑法下,百姓既在精神上获得一定解放,又在肉体上免遭摧残和羞辱,使人的才智尽可能地得到充分发挥

  • 汉朝最牛家族: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 皆为汉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

    汉朝最牛家族: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最牛家族: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自汉以来,华夏王朝与南方游牧民族的争斗就从未中止,与匈奴的和平简直伴跟着全部两汉的史乘但是汉代有一个最牛家属班氏,起源于楚国贵族班氏几代先祖都曾担当太守,县长这么的官职。东汉初年,班彪

  • 汉景帝刘启 刘启的姐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姐姐

    汉景帝刘启刘启的姐姐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启的姐姐是谁刘启的姐姐名叫刘嫖,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叫刘武,这三人是窦太后与汉文帝刘恒的孩子。馆陶公主刘嫖剧照公元前180年,刘恒称帝,刘启被立为太子,窦姬被封为皇后,而他们的女儿刘嫖则成为了公主,并有了自己的封地在邯郸馆陶,于是

  • 东汉中兴名将王霸的故事:劲草感天将军屈敌,颇识边事建策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劲草

    东汉中兴名将王霸的故事:劲草感天将军屈敌,颇识边事建策和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王霸(?~59),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王霸一生戎马,斩王郎,破苏茂,平河南,击卢芳,奋其智勇,数有战功;任上谷太守二十多年,治飞狐道,建和亲策,能识边事,有益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