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平简介:屡建奇功的谋臣良相陈平的故事

陈平简介:屡建奇功的谋臣良相陈平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94 更新时间:2024/1/14 22:05:54

陈平简介:屡建奇功的谋臣良相陈平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节出身贫寒,娶妻得贵

末年,大泽乡起义肇始,天下大乱。陈胜吴广兵败身亡后,与为争夺天下又进行了四年楚汉战争。起初,项羽兵多将广,勇武有力,然而他刚愎自用,渐失民心,最后在“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哀叹声中于乌江边自刎。而刘邦开始虽然势单力薄,但他极善于用人,终于由弱变强,最后击败项羽,建立了统一的汉王朝。

>

>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天下,就在于他周围聚集了一批人才,可谓战将如云,谋臣如雨。而谋臣中最著名的当首推,其次就是。陈平以谋略出众,不仅在战争年代为刘邦打天下屡建奇功,而且为维护刘汉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

>陈平,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东南)户牖乡人。陈平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早亡,只得与哥哥嫂嫂一起生活。他家里有30亩地,地里的活全由哥哥陈伯一人干,他知道陈平很喜欢读书,就听凭陈平出外求学。陈平身材魁梧、仪表堂堂,有人问他说:“你家里那么穷,是吃了什么使你胖得像这样的呢?”陈平诡秘地一笑,说道:“当然是吃书呀!”那人听了这话,如获至宝,也回家啃书去了。谁都知道当时的书是竹简编的,怎么能咬得动呢?那人咬掉两颗牙又回来了,哭丧着脸说没效果,陈平看到他那个样子很好笑,于是说:“我说吃书不是要把书吃到肚子里去,而是要好好读书。”那人听罢很是惭愧,回去后,夜以继日地读书,虽然未见他长胖,反倒瘦了不少,但是他学到了知识,悟出了不少道理,后来成为当地的一位名士。

>

>虽然哥哥支持陈平读书,但由于家境不富裕,长此以往,嫂嫂有些不愿意了,她对陈平不顾家庭状况,不从事生产很恼怒,说:“读什么书呀!还不是吃米糠罢了,有个这样的叔子,还不如没有的好。”陈伯听到了很是恼火,就把他的妻子赶走不要了。此后,陈平可以安心地读他的书了,陈伯为有这样一个弟弟感到很自豪。

>

>等到陈平成年,该是娶亲的时候了。但是富人家没有谁愿意把自家女儿嫁给他的,而娶穷人家的女子陈平又不愿意,一时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大龄青年。过了好久,户牖乡有个富人叫张负。他的孙女五次嫁人,结果五个丈夫都死了,她成了当地有名的“白虎星”,再也没有人敢娶她为妻了。这时,偏偏陈平想要娶她。

>

>由于陈平家里实在太穷了,他也不得不出去捞一点外水。乡村里只要哪家有丧事,他就去为人家的丧事服务,总是去得早,回得晚,只是希望多得些报酬来作为生活的补助。有一次,张负在孙女婿的葬礼上,见到陈平而且只看中了他这样一个魁梧美貌的男子,很想把自己的孙女嫁给他,陈平也因为要讨好张负的缘故而特意呆到最后才走。张负借口送客,跟随陈平到了他家,却发现陈平的家竟然在靠近城墙的一条偏僻小巷,用烂席子作门,只是门外留下了许多贵人停车的痕迹。张负回到家里,对儿子张仲说:“我想把孙女儿嫁给陈平。”张仲听罢大吃一惊,怕是这老头神经出了问题,于是说:“陈平家里很穷,又不从事生产,全县的人都笑他游手好闲,怎么偏偏要把孙女嫁给他呢?”张负说:“长相如此俊美的陈平能会长久贫穷卑贱下去吗?”张仲最终无法说服父亲,张负终于还是把孙女嫁给了陈平。因为陈平很穷,张负就借给他彩礼钱,好让他做聘礼;又给他买酒肉的钱,好让他娶亲过门。张负告诫他的孙女儿说:“不要因为陈平穷,服侍人家就随随便便,服侍兄长要像服侍父亲一样;服侍嫂子要像服侍母亲一样。”陈平娶了张家女儿以后,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交游的面也一天比一天广。

>

>由于陈平地位的上升,也受到乡里人的好评和信任。村里要祭祀灶神,请陈平来主持分祭肉,祭肉被分得极其均匀,父老们说:“好!陈家做主持分祭肉的人蛮不错!”陈平颇有几分自负地说:“唉,如果让我来管理天下,我也会像分祭肉一样公平合理。”

>

第二节辅佐刘邦,屡献奇计

陈胜起义在陈县称王以后,派遣义军将领周市率军平定了原来魏国的地方,并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在临济作战。陈平也想在这乱世之时能有所作为,于是他辞别了哥哥,随着一些青年人去投靠魏王咎,魏王任命他做太仆。陈平向魏王献计,但魏王不听。这时,又有人毁谤陈平,陈平害怕,于是不辞而别,逃离了魏王。

>

>过了一段时间,项羽的军队抵达黄河边,陈平去投奔他,跟随他进入关中战败秦军,项羽赐给陈平卿一级的爵位。后来项羽东归,并在彭城称西楚霸王,同时分封了其他的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刘邦平定了三秦后,继续挥戈东进,殷王司马印反楚归汉。项羽于是封陈平为信武君,率领魏王咎留在楚国的部下前往进攻殷王,殷王战败投降。项羽非常高兴,于是任命陈平为都尉,赏赐黄金二十镒。过了不久,汉王刘邦又进攻殷地,司马印再次反楚归汉。项羽非常恼怒,准备杀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将领和官员。陈平很是害怕,于是把黄金和都尉印包好,派人送还给项羽,而自己只身一人提剑从小路逃走。在过黄河的时候,船夫看他是个美男子,又是单身独行,断定他是逃亡的将领,一定带有宝器金玉。船到河中间,船夫停了下来,眼睛死死地盯着陈平,好像要把他整个儿看透,企图谋财害命。陈平明白他的意思,也没说什么,只是解开衣服,露出上身,帮助船夫撑船。船夫知道他一无所有,于是也摇起了桨,也没有要杀他的意思。

>

>陈平总算平安地到达了岸边,于是连夜跑到修武去投靠汉王,通过魏无知的引见,汉王召见了他。这时,万石君、万石奋做汉王的中涓,接受了陈平的名片,引陈平去见汉王。陈平一行人都进去了,刘邦让他们吃完饭后好好去休息。陈平说:“我是为要事而来的,我所要说的,不能挨过今天。”当即刘邦便与他交谈起来,而且话语很投机,刘邦很喜欢他。当天刘邦就任命陈平为都尉,并让他做自己的骖乘,主管监督联络各地将领的事。这些将领们一下吵闹起来,表示不服,并说:“大王当天得到楚军的一个逃兵,也不知道他的本领怎么样,就与他同坐一辆车子,而且还要让他来监督我们这些老将?”汉王听到这些议论后,更加亲近陈平了,对他更加信任。后来陈平又随汉王东向进攻项羽,但是被打得大败。刘邦被迫撤军,并且在沿路收集散兵,退守在荥阳城里,同时任命陈平为亚将,隶属韩王信,驻扎在广武。

>

>由于此次东征的失败,许多人对陈平的才能表示了怀疑,尤其对刘邦一味地重用陈平感到不可理解,就连周勃、灌婴这样的老将都在说陈平的坏话。他们说:“陈平即使是美男子,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他的肚子里未必有奇谋异策。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与他的嫂子私通;侍奉魏王不能容身,逃出来归顺楚王;归顺楚王又不如意,又跑来投奔汉王。如今大王器重他,授予他很高的官职,要他监督各部将领。我们听说陈平接受将领们的贿赂,金钱给得多的得到的待遇就好,而金钱给得少的得到的待遇就差。陈平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好好审查他。”汉王听完这话后,也有些怀疑起来,于是召来魏无知加以责问。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才能,而大王所问的是品行,这完全不是一回事。假如有尾生、孝己那样的品行,然而对于决定胜败的关键无益的人。大王又哪有空间去使用他呢?楚汉相持不下,我推荐奇谋之士,只考虑他的计谋果真能否有利于国家。至于私通嫂子,接受金钱,又何必如此加以怀疑呢?”汉王于是又召来陈平责问道:“先生侍奉魏王不如意,便离开他而去侍奉楚王,如今又跟随我,谁知日后你又会投降到何处,讲信用的人原来都是这样三心二意的吗?”陈平回答道:“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主张,因此我离开他去侍奉项王。哪知项王又不能信任人,他所信任和宠爱的不是姓项的本家就是老婆的兄弟,即使有奇谋之士也得不到重用,我这才离开楚军的。听说汉王能够用人,因此来投奔大王。我空手而来,没有金钱就没有可资一用的费用。如果我的计谋有值得采纳的地方,希望大王采用;假如没有值得用的地方,金钱都还在,我可以封存起来送到官府,请求辞职。”听罢这席话,汉王知道自己错怪了人,赶忙向陈平道歉,并且给他更为丰厚的赏赐,任命他为护军中尉,所有将领都归他一人监督。将领们再也不敢说什么了。

>

>与此同时,项羽的军队已经把汉王包围在了荥阳城,并切断了汉军运输粮草的通道。没过多久,城里开始缺粮了,士气也受到影响,汉王很是忧虑,请求割让荥阳以西的地方同楚军讲和,但被项羽一口回绝了。汉王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于是他对陈平说:“天下纷纷扰扰,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呢?”意思是说,楚汉战争何时才能了结,同时也寄希望陈平能够想出办法来。陈平说:“项羽的为人,恭敬爱人,廉洁好礼的士人大多归附了他。只是到了论功行赏、授以官爵、赐封食邑的时候,却又显得极其吝啬,那些士人因此又不愿意归附他。如今大王怠慢而又不大讲究礼仪,廉洁的士人不会投奔大王的;然而大王能够慷慨地把官爵、食邑封给有功之人,因此那些不顾廉洁、好利无耻的士人又多会归附汉国。如果各方中有谁能去掉自己的短处,吸收对方的长处,那么他只要挥一挥手天下就可以安定下来。然而大王喜欢任意侮辱人,不能得到廉洁的士人。但楚国也存在着可以进行扰乱的因素。项王身边刚直的臣子如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之辈,不过几个人罢了。项王为人猜忌多疑,相信谗言,大王如果能够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计,离间楚国君臣的关系,使他们互生怀疑之心,这样他们内部一定会互相残杀,到时候我们乘机发兵而进攻他们,一定会取胜的。”汉王认为说得对,于是拿出四万斤黄金给陈平,任凭他怎么使用,不过问他的花销情况。

>

>陈平利用这些黄金,向楚军大量派出间谍,公开散布言论,说钟离昧等人做项王的将军,功勋卓著,然而终究没有划地称王,心怀怨恨,他们企图同汉军结成联盟,消灭项王,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称王。项羽听到谣言以后,果然产生了怀疑,并且不相信钟离昧等人。项羽对钟离昧等人产生怀疑后,有一次派使者到汉王那里去。刘邦准备了最高规格的菜肴,让人端上了桌。刘邦见到楚国的使者后,便假装吃惊地说道:“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一脸的不高兴,并且暗示侍从人员把这些菜端走,换上些粗劣的食物给楚国使者。楚国使者很是艰难地吃完了这席酒宴,回去后就把这些情况一一报告给了项羽。项羽果然对亚父范增产生了极大的疑心。亚父想急速攻下荥阳城,项羽不相信他的话,不肯听从。亚父听说项羽对他产生了怀疑,非常恼怒,于是对项羽说:“天下大事大体上已成定局了,君王您自己干吧!”他请求退休回家,七十多岁的人已难随军而行了,项羽也乐得范增离开自己,立刻就答应了这一请求。可惜范增回家还没有到达彭城,就由于背后的毒疮发作而死在路上。陈平发现自己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于是趁着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让两千名妇女从荥阳城东门出去,楚军于是发起进攻。而陈平与汉王当夜却从荥阳城西门出城逃跑。汉王这才得以回到关中,收集散兵又向东进军。

>

>此后,由于项羽渐渐失去了对下属的信任,军力也一天天衰落,而汉王刘邦则日渐强大起来,最后他采用陈平“四面楚歌”的办法,完全动摇了楚军的军心,一举击败项羽,最终建立了刘汉王朝。

>

>刘汉王朝建立以后,陈平仍然献计献策,为西汉王朝初期的巩固和加强作了许多工作,而且都是卓有成效的。

>

>还在西汉王朝正式建立之前,打败了齐国,尽收其地,自立为齐王,并派使者向汉王报告这件事。刘邦气得大骂,陈平暗地里踢刘邦的脚,刘邦也恍然大悟,于是优厚地款待齐国使者,还派张良去立韩信为齐王。

>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报告揭发韩信谋反。刘邦询问将领们,他们都说:“赶快发兵攻击好了。”刘邦默然不语,又问陈平,陈平一再推辞,说道:“将军们都说了些什么呢?”刘邦把他们说的话都告诉了他。陈平于是说:“人家上告韩信谋反的事,有人知道吗?”刘邦说没人知道。陈平又问:“韩信自己知道吗?”刘邦仍然摇头说不知道。陈平接着又问道:“陛下的精锐部队跟楚国比,哪个厉害?”刘邦说:“没法超过它。”陈平问:“陛下手下的将领用兵之才有能超过韩信的吗?”刘邦表示没有人能赶得上。陈平说:“如今军队不如他的精锐,将领又赶不上他,而要发兵攻打他,这就是逼他起兵反抗了,我认为陛下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刘邦问该怎么办。陈平说:“古代天子通常会到地方视察,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泽,陛下假装巡游云梦,在陈县会见韩信。陈县在楚国的西部边界,韩信听说天子您怀着和平的愿望出游,这种形势必然没有什么变故的,因而他会到郊外迎接陛下的。拜见时,只要有一个大力士趁机把他抓住就行了。”刘邦认为陈平说得很对,便依计行事,派出使者通告各诸侯到陈县聚会,说皇上将要到云梦泽游赏,随即起程前往。还没有到达陈县,楚王韩信果然在郊外的大路上迎接皇上。刘邦早就安排好了武士,看见韩信到了,立即把他捆绑起来,装在随从车辆里。韩信恍然大悟,并大声说道:“果然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平安,我的死期也该到了!”刘邦掉转头来,对韩信说:“你就不要大喊大叫了,有人告发你谋反。”接着刘邦在陈县会见各诸侯,并平定了全部楚地。回到洛阳时,刘邦发觉韩信并无反意,于是就地赦免了他,但是降封他为淮阴侯,并且不让他去淮阴,而是使他住在都城长安。而刘邦则与一些功臣来剖分符券以确定封地。

>

>当时陈平也参加了剖符,世世代代都有效,陈平被封为户牖侯。陈平推辞道:“这不是我的功劳。”刘邦说:“我采用先生的计谋,方才克敌制胜,不是功劳又是什么呢?”陈平说:“如果没有魏无知,我又怎能进见?”刘邦说:“你先生可说是不忘本。”于是又赏赐了魏无知。

>

>第二年,韩王信投降了匈奴。刘邦亲自率兵征讨匈奴,陈平以护军中尉的身分随军前往。由于是仓促进军,到达平城时,刘邦的先头部队被匈奴伏兵所包围,七天没有得到食物,情况十分危险。陈平于是悄悄地来到匈奴营地,偷偷地见到了单于阏氏(即夫人),送给她贵重的礼物,并挑动阏氏的忌妒心。他说:“刘邦被单于的军队重重包围,情况很是紧急,刘邦已经派人去搜求美女,想献给单于以求取和平。”阏氏惟恐单于得到汉族美女而使得自己失去宠幸,便急忙劝单于解除包围。加之当时汉后方援兵渐渐到达,汉军才得以解围。刘邦出围以后,陈平的这一奇计一直秘而不宣,世人也极少有谁知道它的内容。

>

>刘邦兵败而归,经过曲逆县时登上了曲逆城楼,极目远望,却见县城极大,因此他赞叹道:“多么壮观的城郭啊!我走遍天下,只见过洛阳和这里。”于是他回头问御史道:“曲逆户口有多少?”御史回答道:“当初秦朝时有3万多户,近年来战争频繁,人多逃走或躲藏起来,如今仅有5千户。”当时刘邦便命令御史,把陈平改封为曲逆侯,全县都给他作食邑,同时取消以前所封的户牖侯。

>

>后来,陈平又曾以护军中尉的身份跟随刘邦去攻打陈稀和黥布,并六次献出妙计,每次都增加了封邑,一共增封了六次。他的妙计有的很机密,世人没有谁知道它们的内容。

>

>就在进攻黥布的时候,高祖刘邦病得很厉害,只得随大军慢慢地回到长安。没过多久,燕王卢绾又反叛,刘邦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领兵攻打燕国。这时刘邦病得更厉害了,于是有人指责、诋毁樊哙,说他勾结吕氏,如果皇上一旦逝世,他就会把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等人全部杀掉。刘邦听到这话大发脾气,于是采用陈平的计谋,召来绛侯周勃在病榻前接受诏令。二人接受诏令后,乘坐传车急速前进,还没到樊哙的军营,陈平与周勃边走边商量道:“樊哙是皇上的老友,功劳大,而且又是吕后妹妹的丈夫,与皇上有亲戚关系而且地位尊贵。皇上因为一时的愤怒而要杀掉他,恐怕要后悔的。我们还不如把他囚禁起来交给皇上自己去处理好了。”商量妥当以后,他们没有进入军营,而在外面筑起了会坛,拿出皇帝赐予的符节召见樊哙,樊哙接受诏令后,立即被反剪双手装进囚车押回长安。绛侯周勃于是代替樊哙为将,统率部队继续平定参与反叛的各县。

>

>陈平在返回的途中听到皇上逝世的消息,因此害怕吕要会进谗言,吕后会发怒,于是自己一人坐着传车先期赶回都城长安。路上碰上了朝廷的使者命令陈平和灌婴驻守荥阳,陈平接受诏令后,立即又驱车赶到皇宫,哭得很悲伤,并且趁机在刘邦灵柩前向吕后上奏了出差的事。吕氏很是怜惜陈平,说道:“您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吧!”陈平害怕有人陷害他,因而坚决请求得到宿卫的差事。吕后于是任命他做郎中令,并对他说道:“好好辅佐教导当今的皇帝就是了。”当然,樊哙被押到长安后就被赦免了,并且恢复了原来的爵位和封邑。

>

第三节忠心为汉,治国平乱

高祖刘邦临死前,吕后曾问他道:“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如果死了,谁可以代替呢?”刘邦说:“曹参可以用。”吕后又问其后又会是哪些人,刘邦说:“王陵可以。只是王陵年少憨厚,陈平可以辅助他。陈平足智多谋,但是很难独自胜任宰相一职。”吕后还要问再接下来是哪些人,刘邦说:“那就不是你我所能知道的了。”吕后也很忠实地按这一遗诏办事。

>

>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相国曹参去世,安国侯王陵出任右丞相,陈平则为左丞相,左丞相没有设立办事的处所,经常在宫中处理政务。王陵原是沛县的豪强,缺少文化教养,感情用事,喜欢直言。起初他并不愿意跟随刘邦,后来在项羽杀了他的母亲后才下定决心跟随刘邦打天下。王陵与雍齿很要好,而雍齿是刘邦的仇人,加之王陵原本无意跟随高祖,因此刘邦迟迟不给他赐封。后来其他功臣都有了封地,甚至王陵的许多部下都受了封,刘邦这才给他封了个安国侯。即便如此,刘邦对其为人和能力还是极其赞赏的,否则也不会建议他来做刘家王朝的丞相的。只是由于王陵与高祖之间有那么一点隔膜,加之他为人过于憨直,说话也不会转弯,招致吕氏家族的不满。

>

>王陵才做了两年右丞相,汉惠帝就去世了。事实上当时朝政的大权早已为吕后所把持,为了巩固吕氏家族的地位,她想要立吕氏的子弟为王,并向王陵询问,王陵说不行。吕后又去问陈平,陈平说可行。吕后对王陵的回答极不满意,于是假意提升王陵为皇帝的太傅,实际上是不用王陵。王陵也极恼怒,于是称病辞职,闭门不出,再也不去上朝了,七年后去世。

>

>王陵被免除右丞相后,吕氏就调陈平任右丞相,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审食其也是沛县人,被吕后宠幸。等到他做了左丞相,住在宫中,百官都要通过他决断政事,而陈平的右丞相一职反倒形同虚设了,整天显得无所事事。

>

>由于陈平曾经给高祖出谋划策逮捕樊哙,吕要对他怨恨在心,多次在吕后跟前说陈平的坏话:“陈平做丞相不理朝政,每天饮酒作乐,玩弄妇女。”陈平听到这话后,饮酒作乐一天比一天厉害。吕后得知这一情况,暗自高兴。有一次,她当着吕要的面对陈平说:“俗话说:‘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只要看一看您对我怎样就行,不要怕吕要说坏话。”

>

>吕后立吕氏子弟为王,陈平假装同意。到吕后死的时候,陈平和太尉周勃合谋,终于消灭了吕氏家族,拥立文帝。其实陈平才是主要的策划者,审食其的左丞相一职也同时免除。

>

>文帝继位以后,陈平认为太尉周勃亲自带兵消灭吕氏家族,功劳极大,想把右丞相的官位让给周勃,于是称病请假。文帝刚登基,对陈平得病感到奇怪,便亲自去慰问他。陈平于是说:“高帝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到诛灭吕氏家族时,我的功劳也就不如周勃了,我愿意把右丞相之职让给他。”于是文帝就任命周勃为右丞相,陈平调任为左丞相,同时又赏赐陈平黄金1千斤,加封食邑3千户。

>

>过不多久,文帝已经熟悉国家大事了。有一次朝会时文帝询问周勃道:“天下一年审理和判决的诉讼案件有多少?”周勃谢罪道:“不知道。”文帝又问:“天下一年钱粮的收入和开支有多少?”周勃又道歉说不知道,吓得汗流浃背,因不能对答而感到惭愧。当时文帝又问陈平同样的问题,陈平说:“有主管的官员管理。”文帝说:“主管官员又是谁呢?”陈平说:“陛下如果问诉讼案件,就去查询廷尉;如果问钱粮,就去查询治粟内史。”文帝说:“如果各个部门都有主管的人,那么您主管的是什么事呢?”陈平很是抱歉地说:“臣子感到不安的是,陛下不知道我们才疏智浅,却让我们占据宰相职位。宰相的职责是在上辅佐天子,在下抚育万物,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亲抚百姓,使百官各司其职。”文帝听后,对陈平大为赞赏。周勃极其惭愧,退朝后埋怨陈平道:“您偏不在平时教我对答!”陈平笑着说:“您身居丞相之位,不知道丞相的职责吗?如果陛下询问长安城里盗贼的数目,您也要勉强回答吗?”这时周勃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陈平。过了不久,周勃称病,请求免除右丞相的职务,陈平独自担任全权的丞相。

>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他的儿子恭候陈买接替侯位。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陈平的孙子陈何由于抢占别人的妻子,被判处死刑,封国也被废除了。

>

>当初,陈平说过:“我多用诡秘的计谋,这是道家所忌讳的。我的继承者一旦被废,就不可能再兴起,因为我暗中种下了很多祸根。”虽然他的曾孙陈掌凭借卫氏的亲戚关系而显贵,希望得以接续与恢复陈氏原来的封号,但终究没有成功。

>

>陈平少有理天下之志,首投魏王,次投项羽,再投刘邦,在刘邦的信任和支持下,于乱世中发挥所长,使刘邦一次次摆脱了困境,重振军威,最后灭楚兴汉,为西汉的建立创下了功勋。不仅如此,他在刘汉王朝的巩固、发展过程中同样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经历和事迹再次证明: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得天下!

推荐阅读:

皋陶】的意思是什么?【皋陶】是什么意思?

精致的近义词是什么

特别的近义词

标签: 谋臣

更多文章

  • 汉朝服饰文化:汉朝的底层人民的服饰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朝

    汉朝服饰文化:汉朝的底层人民的服饰是怎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是一个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期,自西汉张骞出塞开创了丝绸之路后,异国的文明涌入汉朝,是文化的融合期。这一点在人们的穿着打扮上尤为显现。而汉朝的服饰有又严格的等级划分,王公贵族与下层百姓的服饰其差异也是巨大而明显的,如:

  • 汉和帝刘肇帝王档案:薄命天子雄志理政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薄命

    汉和帝刘肇帝王档案:薄命天子雄志理政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帝王档案刘肇:公元89年-公元105年在位,为章帝第四子,性格坚强刚毅,很有主见。刘肇年少有为,10岁即位,基本由窦太后及羽翼操纵朝廷。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他清除了窦氏集团,夺回了自己的权力。和帝在位18年,后病死,终年27岁,死后葬于

  • 平阳君朱健巧救辟阳侯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平阳

    平阳君朱健巧救辟阳侯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惠帝时,平阳君朱健为人刚正敢言,智慧超群。深受吕太后宠爱的辟阳侯欲与朱健结交,朱健则不肯。一日,朱健的母亲死了,因为家境贫穷,无钱发丧。辟阳侯借机给朱健送去一百两黄金,这时,其他官员也看在辟阳侯的情面上,纷纷馈赠钱物给朱健。后来,有人揭发了辟阳

  • 汉武帝征伐四方:十万大军三个月攻占南越全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南越

    汉武帝征伐四方:十万大军三个月攻占南越全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武帝征伐四方:十万大军三个月攻占南越全境南越国是原秦朝官吏赵佗趁秦末中原战乱,割据岭南地区建立的国家。汉朝建立后,南越国与汉朝大部分时间保持着一种名义上隶属,实质上独行其是的“一国两制”关系。公元前113

  •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贡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贡献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出使西域的第一人就是西汉的张骞。公元前138年,日渐强大的西汉王朝为了抗击匈奴的需要,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张骞肩负使命,带领百余人,由一位少数民族出身,名叫甘父的人作为向导,离开长安

  • 历史人物汉宣帝刘询简介 汉宣帝刘询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汉宣帝刘询简介汉宣帝刘询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宣帝刘询是卫子夫儿子的儿子,可以说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汉宣帝刘询继位以后,励精图治,是一位好皇帝,下面我们来看看汉宣帝刘询简介。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受诬陷,全家遇害,襁褓中的刘询被关入监狱,受到廷尉监邴吉的舍命保护,于是武帝为他大赦天

  • 这位汉朝皇帝 靠睡觉换来两百年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

    是上赫赫有名有名的朝代,是继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帝国,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好吧,上面都是教科书上经常出现的话,没什么新意,不过为了交代下时代背景,我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把上面那段文字再打一遍,请各位看官谅解

  • 细君公主的父亲是谁?为何罪臣之女能被封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公主

    细君公主的父亲是谁?为何罪臣之女能被封公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谋反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是一项大罪。但凡犯谋反罪之人,不仅自己要被诛杀,全家都会连坐,诛九族的都有。毕竟想要推翻自己,对于任何一位皇帝来说都不是无法原谅之事。不过历史上却有一位诸侯王谋反,他本人被杀,女儿却被册封为公主。如此

  • 汉章帝刘帝王档案:创东汉鼎盛局势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

    刘:公元76年-公元88年在位,明帝第五子,性情仁厚宽容,儒雅好学。在位13年,施行宽仁政策,废除明帝时的酷刑,使吏治清明,安定边陲。在文化学术方面有很大成就,与明帝同创了一个“明章盛世”。公元88年病逝,终年33岁,死后葬于敬陵(今洛阳东南)。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汉章帝刘是汉明帝刘庄的第五个儿

  • 汉代邮传制度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代

    汉代邮传制度的特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汉代邮传制度的最大进步是驿和邮的分流。这时,西周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车传已经逐渐被淘汰了,骑传成为长途通信的主要方式。汉朝初年,邮传制度的一个常见名称曰“置”。东汉人应劭写的《风俗通》说:“改邮为置。置者,度其远近置之也。”意思是说把原来称为“邮”的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