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皇帝刘恒 汉朝第5位皇帝

汉朝皇帝刘恒 汉朝第5位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466 更新时间:2024/1/10 2:14:39

汉朝皇帝刘恒汉朝第5位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汉朝皇帝刘恒:汉朝第5位皇帝

概述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汉朝第5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四子,惠帝刘盈弟,母薄姬,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后世将这一时期与其子景帝执政的时期统称为“文景之治”。

【人物简介】

汉文帝刘恒[1]公元前197年封为代王,建都晋阳。惠帝崩,吕后分立刘恭、刘弘为帝。吕后死,齐王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之。公元前180年登基为帝,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7岁。葬于霸陵(在今陕西长安区东)。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登基:是偶然,还是必然】

汉文帝刘恒,以德政治天下,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治世”是治平之世,也就是太平盛世。

初封代王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庶妻薄姬所生。薄姬是吴(今江苏苏州市)人,秦末,魏豹自立为魏王,纳薄姬为妾。楚汉战争初期,魏王豹韩信、曹参打败,她也成了俘虏,后被送入织室织布。刘邦见薄姬有些姿色,就纳入后宫。高祖四年(前203年),她便生下了刘恒。刘邦专宠戚夫人时,薄姬基本上就没有被宠幸过,在后宫争宠中属于中立派,为人谦和,谁知这正是她没有遭到吕后暗算的一个原因。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带兵平定了代地陈豨的叛乱,就立8岁的刘恒为代王,都于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

代王即位

公元前180年,高后吕雉病死,遵照吕雉的嘱咐,吕产吕禄各自住在北军和南军不敢离开,他们聚兵长安,妄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刘姓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结成联盟,共同诛灭诸吕。齐王刘襄发难于外,周勃夺取北军于内,杀尽诸吕的所有男女成员,史称“周勃安刘”。

诸吕被灭以后,有人提议立齐王刘襄为皇帝,他不仅是高祖刘邦的长孙,又有首先起兵反诸吕之功。但因为齐王的母舅家族势力比较强大,大臣们害怕再来一个吕氏专权,所以被否决了。淮南王刘长也因“家母恶”被否决。

周勃和陈平主张立代王刘恒,“代王方今高祖亲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这是众人能接受的惟一方案,得到了赞同,于是派人去请代王。

代王刘恒见到迎请的使者后,颇为犹豫,又请母亲薄太后给拿主意。薄氏不肯轻易让儿子去冒险。母子决定先让薄氏的兄弟薄昭到长安去见太尉周勃。周勃向薄昭讲明大臣们立刘恒为皇帝的真意后,刘恒这才程进京。

刘恒至京,丞相陈平等拜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子,不当奉宗庙。大王,高祖长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刘恒再三推让之后,于高后八年(前180年)九月三十日,遂即天子位,时年24岁。刘章的弟弟东牟侯刘兴居提出清除宫内的奸佞小人,于是和太仆夏侯婴进宫,用车将后少帝载出,然后拥护着法驾去迎接皇帝,当晚,刘恒进入未央宫。

从上述史实可见,文帝登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主观方面看:汉文帝并不是高祖得宠之子,母亲薄姬也不是宫中得势之人,这却使文帝从小就无荒淫之举、骄矜之态,素有“仁孝宽厚”的美誉。更何况刘邦在世的儿子仅剩两名,他又年长于淮南王刘长。他的自身条件,使他成为最佳人选。

从客观方面看:文帝即位,实际是刘姓宗室集团与功臣集团之间相互妥协、精心谋划的结果,是最高统治集团进行的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是皇权体制的重新组合。在汉初,皇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宗室、功臣、外戚三种势力构成。三大集团既有共同利益,又各有特殊利益,而每种势力的消长都可能引起皇权结构的变动。所以,任何势力过度追逐自身利益,都会打破均衡,导致冲突。诛除诸吕就是这种冲突和斗争的结果。因为文帝母族“薄氏谨良”,即软弱谨慎,对宗室和功臣两大集团构不成威胁,所以才得到他们的首肯。

皇权这种结构关系,使文帝不可能推动积极有为的政策。刘恒之“势”天生不足,必须掩饰自己的权欲,必须实行妥协的政策,以免刺激宗室、功臣集团出现过敏反映,诱发不测事件。

【皇权:是分割,还是集中】

文帝刘恒入京,仅带宋昌、张武等六人。汉文帝下定决心要尽快整合皇权体制,以恢复和加强国家政权的运转能力。

巩固皇权

军权是最大的权,文帝深谙此道,所以在他进入未央宫的当天夜里,就命令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命张武为郎中令,巡察保卫宫中。有司衙门分别诛杀少后帝及其三个弟弟于他们自己的府第里。皇帝回到前殿,连夜颁布诏令,大赦天下。

文帝知道自己在汉廷并无雄厚的政治基础,有的宗室认为他是“摘桃派”,仅仅是依靠一批老臣的拥戴而登上皇位的,他所面临的是不断壮大和日益骄横的诸侯王势力,所以他首要的任务是采取恩威并施的两手策略来巩固皇权。

“恩”:封赏功臣、宗室

汉文帝即位之后,首先封赐诛诸吕有功之臣。文帝前元年(前179年)十月,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组成新的汉廷中央。随刘恒入朝的官员,有的官至列卿。

除了保留旧有的诸侯王之外,汉文帝又立了一批新的诸侯王。同年十二月,立原赵幽王刘友之子刘遂为赵王;徙封原琅邪王刘泽为燕王。后来,又立刘遂之第刘强为河间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立皇子刘武为代王,又徙封为淮阳王,后徙封为梁王;封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

同年正月,即刘恒即位三个月后,根据群臣的建议,文帝立长子刘启为太子。这样,自汉高祖以来,预立太子就成为汉家的定制。三月,立窦氏为皇后。

“威”:坚决地镇压两起诸侯王的叛乱

由于汉王朝大力推行无为政治,对诸侯王势力的恶性发展,起了催化作用。诸侯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必然使刘氏宗室内部在皇权和王权的分割问题上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从文帝即位后就开始激化了。文帝三年(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叛乱,首开王国武装反抗汉廷之先例。文帝派兵镇压,叛军顷刻瓦解,刘兴居被俘后自杀。

只过了三年,淮南王刘长又举起了叛旗。但尚未行动,即被朝廷发觉。文帝派人传讯刘长入京,罢去他的封号,将他发配蜀郡。途中,刘长绝食而死。

贾谊献策

两起叛乱虽被平息了,但汉初诸侯王势力的恶性发展,实际上已成为对抗中央朝廷的分裂势力。朝廷中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到了非从根本上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贾谊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

时年28岁的贾谊上《陈政事疏》(即《治安策》),提出两点:第一,亲疏不是主要问题,即同姓诸侯王不比异姓王可靠。第二,是强者先反叛,弱者后反叛,在这样的封国条件下,最后都是要威胁中央集权政权的。贾谊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是“众建诸侯王而少其力”,即分割诸侯王国的势力,从而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文帝十分欣赏贾谊的《治安策》,然而,当时他正用心于稳定政局,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形势不允许他与诸侯王公开对抗。直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齐王刘则死,无子嗣位,文帝才分最大的齐国的六国。又封刘长的三子刘安、刘勃、刘赐等为王,将淮南国一分为三。贾谊关于众建诸侯的建议,至此才得以实施,但皇权和王权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权和集权的问题依然存在。由于文帝对同姓诸侯王基本上采取姑息政策,所以导致了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

【治世:是利国,还是利民】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文帝即位之时,不仅国家财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还相当困顿。造成这种贫困的状况,是由于“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农民遭受残酷剥削,淫侈之风日益严重,以及社会背本趋末的结果。这表明汉初一度缓和的社会矛盾,到文景时期又逐渐趋于表面化。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怎样才能求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安民为本

年轻的贾谊作《过秦论》为文帝提出治国的根本方针为“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这股要求安民的社会思潮,是惠帝以来朝野共同的要求,也是巩固西汉统治的需要。

在“安民”方针指导下,归纳起来,文帝采取的措施有:

减省租赋

为了吸引农民归农力本,文帝以减轻田租税率的办法,改变背本趋末的社会风气,用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即纳1∕30的土地税,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此以后,三十税一成为汉代定制。此外,算赋也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

减轻徭役

文帝“偃武兴文”,“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这样的减免,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令列侯归国

文帝即位之初,列侯多居长安,远离所属食邑,造成“吏卒给输费苦”,给人民增加了一项新的转输负担。文帝二年(前178年),即诏令列侯回归封邑,做官吏的及有诏令特许的,要将太子送归封邑,其他任何人不许留居长安,以减轻人民的负担。

弛山泽之禁

文帝后六年(前158年),文帝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从而促进了农民的副业生产和与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盐铁生产事业的发展。弛禁的结果,“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废除过关用传制度

汉代在军事重镇或边地要塞,都设关卡以控制人口流动,检查行旅往来。出入关隘时,要持有“传”,即通过关卡的符信(凭证),方可放行。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三月,文帝取消出入关的“传”,从而有利用于商品的流通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入粟拜爵

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号称“智囊”的太子家令晁错向文帝建议:“募天下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采取公开招标价卖爵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军粮。晁错又建议,入粟拜爵办法实行后,边境积粟足以支5年,可令入粟者输于郡县,是郡县也积粟;边境和郡县都已充实,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入粟拜爵办法的实行,是农民的处境暂时有所改善。

躬修节俭

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也要求从简。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第一个治世

由于文帝采取了上述的方针和措施,就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统治秩序也日臻巩固。西汉初年,大侯封国不过万家,小的五六百户;到了文帝和景帝时期,流民还归田园,户口迅速繁息。列侯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口倍增,而且比过去富实多了。中国古代社会开始进入治世。

推荐阅读:

慷慨淋漓的意思|成语大全

激烈的近义词

末代皇帝溥仪为何不能生育?宫女们很喜欢在床上,和他玩一个游戏

标签: 汉朝

更多文章

  • 第四章 汉宫飞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第四章

    第四章汉宫飞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宫飞燕,肯定说的不是大汉宫廷中冬去夏来自由翱翔的燕子,是说的一个身若飞燕一样轻灵的女人,这个女人的名字,就叫:飞燕。加上姓氏,就是。据说,赵飞燕是苏州人,天生丽质,但是出身低微,认识刘骜之前,她是阳阿公主的宫女。这女孩儿,估计从小就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她

  • 一往情深而命定缘浅邓禹与阴丽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情深

    一往情深而命定缘浅邓禹与阴丽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往情深而命定缘浅邓禹:邓禹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据说他与阴丽华一起长大,他的一生都因阴丽华而绽放,因阴丽华而凋落。邓禹与阴丽华初次见她,她正毫无顾忌地在弟弟的脸颊上重重地亲一口,如此活泼不羁,如此青春明媚,那时的他们都正年少,他只是心动,还不

  • 汉朝都有哪些皇后?汉朝皇后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

    汉朝都有哪些皇后?汉朝皇后大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高祖的皇后吕后,名雉,字娥殉。生得漂亮,聪明伶俐,性格活泼好动。吕雉父亲吕公是沛县县令的好友,因遭人诬陷到沛县县令家躲避。沛县的官吏豪杰听说县令家里来了位旧交。都纷纷前往看望。当时刘邦仅是一小亭长(秦法:乡村十里为事。十亭为乡),他也到县

  • 司马迁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编撰的《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

  • 二十四孝故事:卖身葬父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卖身葬父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

  • 汉武帝刘彻的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的皇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武帝的皇后:汉武帝的生前身后,一共有过四位皇后。汉武帝的皇后依序分别是:废后陈娇、戾太子母卫子夫、孝武皇后李夫人、昭帝母赵钩弋。1,陈娇出身显贵。她的母亲是汉景帝同胞长姐馆陶公主刘嫖,她的父亲则是堂邑侯陈午。堂邑侯这个封爵,起自汉高祖刘邦的大将陈婴,陈午

  • 5.巩固政权:推行无为,颁布律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律令

    5.巩固政权:推行无为,颁布律令,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鉴于的“赋敛无度”、“戍徭无已”的教训,实行了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政策。谴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的苛法。从而巩固了政权。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正式在汜水(今山东曹县附近)即位称皇帝,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或“前汉”,宣布定

  •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为什么一心要灭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雄才大略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为什么一心要灭匈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汉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一百多年间,匈奴的祸患一直困扰着中原各国,因为对匈奴来说,物资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的中原地区简直就是人间天堂,所以,匈奴时常南下搞骚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匈奴可以说是中原各国眼中的一个灾难,人人都想除之而后

  • 「穿越者」谋夺了最强大王朝的一切, 此后饥荒旱灾, 逢战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王朝

    汉朝在我国算是少有的强大王朝,在汉武帝时期达到最顶峰,打散了匈奴,开创了丝绸之路,扩大了领土!周边国家都得仰仗汉朝鼻息,在强大王朝中却出现了一个人物,可以终结了西汉王朝,窃取了西汉的一切,自立为「新朝」,他的改革被称为「新政」,他也是备受争议的「穿越者」。虽然王莽在位期间很短暂,但是他的改革和为人处

  • 公元23年昆阳之战:王莽数十万军队土崩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莽

    公元23年昆阳之战:王莽数十万军队土崩瓦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3年昆阳之战:王莽数十万军队土崩瓦解气候对战争输赢的影响,史书上多有记载,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有板有眼地描写了诸葛亮借东风,周瑜火烧曹操船舰的全过程。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小说里的故事不代表历史的真实。其时曹军在赤壁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