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惠子

惠子——战国思想家

惠子

惠子的资料

中文名:惠施

外文名:Hui Shi

别 名:惠子

国 籍:宋国

民 族:华夏族

出生地:宋国商丘(今河南商丘)

出生日期:公元前390年(辛卯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317年

职 业: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

信 仰:名家思想

主要成就:中国名家思想的鼻祖

           名家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

           合纵抗秦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性 别:男

惠子的介绍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

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惠施是宋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公元前三一九年魏惠王死后,由于东方各国的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国,张仪失宠离去,惠施重回魏国。

惠子是战国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在魏。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曾随同魏惠王到齐的徐州,朝见齐威王。他为魏国制订过法律。

惠施在魏期间的突出政绩,一是“为魏惠王为法”,二是主谋齐、魏相王,三是主张齐、楚“偃兵”,倡言魏与齐、荆联合抗秦。其时张仪在魏,由此与惠施发生争论,惠施被逐至楚,不久转宋,与庄子相晤论学。惠、庄二人友善,交游甚密,曾发生过著名的“濠梁之辩”。魏惠王死后,张仪被逐,惠施返魏。为魏使楚,与南方奇人黄缭论天地风雨雷霆之故。后又为伐齐存燕使赵。数年后惠施病逝,终年约六十岁。

有关“惠子”的历史故事

  • 惠子

    惠子(约前370—约前310),惠氏,名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庄子的至交好友。惠子是战国时期六国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本名:惠施别名:惠子所

  • 津岛惠子

    津岛惠子(1926年2月7日-2012年8月1日)津岛(本名:森直子),1926年出生在长崎县对马市,日本女演员。20岁时主演了首部电影《安城家的舞会》(1947年),随后便以松竹专属演员的身份活跃在日本影坛。1954年,出演黑泽明导演的代表作《七武士》。2012年8月1日上午10点20分因患胃癌在

  • 金惠子

    金惠子,1941年10月25日出生于首尔,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韩国女演员。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很活跃,被公认为演技一流,曾多次获得国内国际大奖。主演了韩国电视剧史上最长寿的剧集《田园日记》,凭借《妈妈长角了》第三次摘得韩国百想艺术大赏上的电视部门赏。《母亲》是金惠子继1981年的《晚秋》、1999年

  • 惠子相梁原文、翻译和赏析

    惠子相梁先秦:庄子所属类型:初中文言文,讽刺,哲理,寓言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来日来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原文、翻译和赏析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先秦:庄子所属类型:初中文言文,认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 惠子十事

    [摘要]:惠子十事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惠施的作品?惠施(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即惠子,战国时期周朝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中国史上最早的辩论家?先秦的“名家”是一个怎样的学派?1.名家主要代表人物惠施(约公元

  • 惠子对田需:拔树容易种树难

    [摘要]:惠子对田需:拔树容易种树难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树难去易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田增加王号,希望比魏王还气派,惠子说:你必须善待你左右的人.你看那个杨树,横着栽它可以长,倒着栽也可以长,折断它也可以长.但是如果让十个人栽树,一。田需极受魏王重视。惠子(惠施

  • 从惠子相梁中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惠子相梁》出自《庄子秋水》,作者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在这篇短文中,庄子将自己比作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表现了庄子的鄙视功名、清高自守、淡泊名利、超然物外。而惠子醉心功名、利欲熏心、无端猜忌、心胸狭窄的

  • 惠子欲之梁中的惠子是怎样的人?

    我认为惠子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梁相死.惠子欲之梁.渡河而遽.堕水中.船人救之.船人曰:[子欲何之而遽也?曰:[梁无相.吾欲往相之.船人曰:[子居船楫之间而困.无我则子死矣.子何能相梁乎?惠子曰:子居船楫之间.则我不如子,至于安国家.全社稷.子之比我.蒙蒙如未视之狗耳.人物惠施(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70年,

  • 有关惠子相梁的文学常识

    人物惠施(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70年,逝世于公元前310年)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生平惠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尊齐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

  • “文言文《惠子之梁》中的惠子是个怎样的人”

    惠施为战国时代“名辩”思潮中的思想巨子,与公孙龙共同将名辩学说推向顶峰。并且为中国古代的逻辑空间的发展和认识。为对哲学形而上学的判断提倡了一种方式方法。而且使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的贡献。对老庄“无为”逻辑认识作出了解说的可能,甚至成为对刑法之术进行认识的逻辑前提。而且很多学术观点都可以通过其基

  • 庄子《秋水》六: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是庄子《春火》中的一篇文章。那篇漫笔中,庄子将本人比做鹓鶵,将惠子比做鸱,把富贵荣华比做腐鼠,标明本人厌弃富贵荣华的坐场以及志趣,取笑了惠子醒心于富贵荣华且无故怀疑他人的丑态。本文:惠子相梁,庄子往睹之。或者谓惠子曰:“庄子去,欲代子相。”因而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睹之,曰:“

  • 杨贵妃身死马嵬坡,日本却繁衍出贵妃县,山口惠子:我就是她后代

    但好景不长,3年后武惠妃病逝,年迈的唐玄宗却将灼热的目光盯到了儿媳杨玉环身上。如此不伦之恋,必须要做好妥当遮掩,才能避免其恶臭张扬,中年人李隆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唐玄宗没有对杨玉环贸然下手,而是以为太后祈福的名义,命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就这样在“孝道”这面大旗的遮掩下,杨玉环被迫离开

  • 庄子和惠子的关系

    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师,号南华真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汉族,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 惠子谓庄子译文

    惠子谓庄子译文庄子文中出现的几则寓言故事,叙述了惠子与庄子两人的对话。惠子也是宋国人,庄子的朋友,惠子和庄子观点不同,常常争辩。庄子雕像惠子对庄子说,人是不是没有感情?庄子回答是,惠子又问,人没有感情怎么能称为人呢?庄子说善恶铸就了容貌形态,天地铸就了人的身躯四肢,又怎么不是人呢?惠子又问,既然是人

  • 聂荣臻与美惠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聂荣臻与美惠子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聂荣臻是中国四川人,他是一名抗战英雄。一九四零年时的战斗中,聂荣臻救了年龄一大一小的两个日本的孩子,大的名字叫美惠子,年龄在六岁左右,另一个小的是刚出生还没满月的孩子。聂荣臻与美惠子合塑聂荣臻像是一位慈爱的父亲,对她们非常地好,没饿着她们,还找很多补品给她们吃,也会亲

  • 惠子欲之梁写了什么

    惠子欲之梁写了什么惠施的才能是各国都很佩服的,在他去接任大梁宰相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事被众人所当为典范,一直流传至今,这个故事就是惠子欲之梁,那么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惠子画像魏国的宰相去世了,魏王就加急召唤了惠施去接替宰相的职位。在惠子接到诏令之后,就立即日夜兼程的赶往了大梁,着手准备接替宰相的

  • 惠施的大葫芦讲了什么 惠子欲之梁写了什么 惠施十事主要是哪些

    惠施的大葫芦讲了什么惠施是战国时期中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而且他还算的上是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性人物和开山鼻祖,惠施的学问很是高深,魏王经常听惠施讲学,而且魏王重用惠子,惠子也非常效力于魏王。惠施在魏期间的突出政绩,在各个国家之间都享有很高的地位,然而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都在魏国。那么这么重要的人物中发

  • 庄子为何叫徐无鬼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的故事

    任何一个满腹才华的人都在寻求自己精神上的倾吐者,哪怕是追求清白名声的隐居山林之士。对于徐无鬼,惠子过世后,辩论已无人。庄子原名徐周,字子沫。自幼才思聪慧善于辩论,到处游历,竟也无人能敌。即便见魏武侯也是片字不让,几句话竟能让多年不笑的君王笑出声来,可见其学识辩才的功力深厚。庄子认为生死齐一,要么存在

  • 惠施的简介资料_惠子的逻辑主张_惠施的政治思想

    惠施简介惠施是合纵的组织人,也是个智慧非常高深的人,他善于明事物和对问题产生辩论。在当时他总是出使各国访问,这也导致了他在各国之间的声望与日俱增。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是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在当时的背景下,这么一位有智慧的人留下了些什么著作呢?著名的惠施十事指的是什么呢?惠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