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与汉初儒学发展关系初探

汉文帝与汉初儒学发展关系初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25 更新时间:2023/12/24 22:23:45

汉文帝与汉初儒学发展关系初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汉文帝与汉初儒学发展关系初探

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说“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在《礼书》中又称“孝文好道家之学”。显而言之,司马迁认为道家和法家是汉文帝的主要治国思想。实际上,汉文帝不仅好刑名之言、道家之学,儒家思想在汉文帝的治国方略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不仅重视儒家思想,而且自觉将其贯彻到治国策略中,从而造就了文帝一朝显著的文治。

文帝之前的高祖及吕后时代,儒家思想并未得势,不但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与重视,而且遭到黄老等思想的排挤、贬绌。到了文帝一朝,儒学的境遇有了显著的变化。汉文帝对儒者和儒学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和照顾。汉文帝深知儒家经典《六经》中包含诸多统治经验,所以十分重视对儒家经典书籍的搜求、整理、研究和推广。文帝曾经命诸生根据《六经》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文帝重视对儒家经典《尚书》的整理研究。“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当他得知九十多岁的济南伏生,在齐鲁传授儒家经典《尚书》闻名,但因年老行动不便,不能来京授学,便派太常掌故晁错前往其家学习《尚书》。为了进一步鼓励儒家文化的发展,文帝设立了《书》、《诗》博士官。伏生的弟子欧阳生和张生皆被任《书》博士,《诗》博士则有燕人韩婴、鲁人申培公等。博士一职尽管只是汉初的微小官职,但是正是这种职务,由于可以直接面君议政,充当皇帝的顾问角色,所以更有利于儒者发挥自己的特长,更便于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影响最高统治者。这些举措对于鼓励儒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使汉初儒学得以渐渐复兴。汉文帝对儒学的重视,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开拓了儒家思想的政治空间,为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帝时期,儒生也开始受到重用。《史记》、《汉书》的《儒林传》都记载,儒者在文帝时“颇征(登)用”。一些治学优秀的儒士在文帝朝担任了重要官职。例如,“徐生以容为汉礼官大夫”(《史记·儒林列传》),北平侯张苍、及梁大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太中大夫刘公子皆因修《春秋左氏传》而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和重用。其中,贾谊更是深受文帝赏识,而能“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这与高祖时代,主要以军功作为做官的依据是明显不同的。儒者在政治舞台上开始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对政治的参与度日益提高,能够提出很多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建议和举措。文帝对此的态度是,不但能重用儒士,而且积极采纳儒士提出的合理思想和策略。作为文帝时儒者代表的贾谊,为文帝提出很多政治上的合理建议。比如,如何解决诸侯王问题、匈奴问题等。汉文帝对于贾谊从儒家思想出发提出的的建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采纳并且将之运用到治国政治中。《汉书》贾谊传记载:当时,有人告发周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针对这一事件,贾谊从儒家礼治思想出发,向文帝提出建议,对待臣下要以礼相待,要“养臣下有节”。汉文帝“深纳其言”。后文帝时再有大臣犯罪,不再受刑。《汉书·贾谊传》云:“(文帝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所发之。”《贾谊传赞》曰:“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可见,贾谊的思想对汉文帝影响之深,以及汉文帝对儒士的重视,对儒学思想的重视。

汉文帝的治国思想处处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仁政色彩。汉文帝以文治国,自觉将儒学思想贯彻到治国方略中。“仁政”的治国理念是孟子在儒家先贤的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奔驰天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仁政”是儒家所大力提倡的明君贤主应有的理想治国思想。汉文帝正是践履着儒学提倡的仁政的宗旨,施行仁政。文帝关心弱势群体,关爱臣民。继位之初,即下诏“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数。”同时遇有灾年,即“发仓庾以振民”(《汉书·文帝纪》)。文帝还宽减刑罚,废除肉刑,文帝元年即废除相坐律,二年五月又废除诽谤妖言之罪。十三年下令废除肉刑。文帝还将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农本、民本思想贯彻到治国政策中。文帝在位期间,采取重农、劝农的政策,多次下诏劝农耕作,谓“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汉书·文帝纪》)并采取轻徭薄赋、鼓励农业发展的措施。于汉文帝十三年,下诏免田租。在对待战事上,文帝也从顺应民心、安民保民出发,尽量避免战争。总之,儒家思想在汉文帝的文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帝朝出现前所未有的安定繁荣的局面,儒学的功劳不可抹煞。而儒学在政治上的日益有用性更是完善了自身,加快了儒学的发展步伐。

在选贤和用贤上,汉文帝也是遵循儒家尚贤取能的思想,推行贤人政治,并开创了新的求贤取士之法察举制。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二年十一月下求贤诏:“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十二年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后十五年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文帝察举取士的一般步骤是: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丞相列侯公卿及地方郡国按科目要求荐举人才,皇帝亲自对被举者进行策问,按对策高下,区别授官。文帝时开始的察举制,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武帝之后成为汉朝人才选拔的一项制度被固定下来。察举制的出现,对于选拔出更优秀的儒士提供了一条有利途径,儒士在通往政治舞台的道路上更通畅。

汉文帝本人更象一位儒家的谦谦君子。汉文帝一生勤俭持国,施行德治仁政。他的言行处处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德”和“仁”的美德。每遇天灾,往往先检讨自己,下罪己诏,反省自身,及时找出问题并调整政策。例如,文帝继位的第二年十一月和十二月两次出现日食,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文帝及时自我检讨,曰“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丐以告朕。”(《汉书·文帝纪》)在汉文帝的言行和诏书中,常常出现“朕甚自愧”,“朕既不明”等自我反省的语句。可以说,汉文帝正是实践了儒家修齐治平的宗旨,使其一人之德布施于社会,政绩卓越,使汉朝社会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繁荣和稳定,他被司马迁称为“仁君”(《史记·孝文本纪》),是当之无愧的。

汉文帝推行文治,政绩卓越,一方面得益于儒学,儒家思想是其文治盛世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文治盛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儒学的发展。既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开拓了儒家思想的政治空间,儒学从汉文帝时期发展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从默默无闻到一枝独秀,亦得力于汉文帝的重视与支持。汉文帝之文治与汉初儒学的发展关系密切如此。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推荐阅读:

时词语拼音时的拼音和组词

【感慨】的意思是什么?【感慨】是什么意思?

用盼望造句

标签: 儒学

更多文章

  • 汉哀帝刘欣是怎么宠幸董贤的 汉哀帝为了搞基不惜整死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哀帝

    汉哀帝刘欣是怎么宠幸董贤的汉哀帝为了搞基不惜整死宰相他坦言自己的性取,并公布了他与关智斌的同性恋情,这段相恋多年的同性恋情终于浮出水面。他坦言自己的性取,并公布了他与关智斌的同性恋情,这段相恋多年的同性恋情终于浮出水面。汉成帝刘骜死后,汉哀帝刘欣即位,是为汉孝哀皇帝。公元前7年,汉成帝去世,汉哀帝刘

  • 司马相如《子虚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子虚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田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

  • 金屋藏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金屋藏娇

    金屋藏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金屋藏娇的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与其皇后陈阿娇的故事,景帝离世后梁王夺位,当初刘彻是中宫太子,陈阿娇的母亲长公主扶了刘彻一把,让他顺利的坐上了皇位。他与陈阿娇青梅竹马,还是幼年的时候其祖母窦太后问他长大要娶一个什么样的媳妇,他言要娶表姐阿娇为妻并为阿娇盖一座金屋子,自

  • 汉景帝时参与七国之乱叛乱的诸侯王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都是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的一次诸侯的一个叛乱,参与叛乱的有七个诸侯国的藩王,他们分别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胶东王刘雄渠。汉景帝刚即位时内忧外患全部向他扑来,外有匈奴人不断滋扰汉朝边境,内有各地藩王蠢蠢欲动。西汉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即有封国

  • 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真相:劫色劫财千年骗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真相:劫色劫财千年骗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真相:劫色劫财千年骗局在中国戏曲史上,“琴挑”是一出非常有名的折子戏,不少剧本都以它命名。“琴挑”一词最早源自汉武帝时期一位大文豪的浪漫故事。此人与史学家司马迁并称为&l

  • 汉朝服饰文化:汉朝军服服饰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

    朝是继秦朝之后的王朝,是汉朝文化统一与科技高度发达时期,在这一时期,汉朝和约略同时期欧洲的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当然,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军事武力的保卫,而军事武力也离不开外在的事物军服铠甲等。那么,汉朝时期的军服是怎样得呢?汉朝军服和军帽有啥特点?那么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

  • 第二章 请君入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请君入瓮

    第二章请君入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133年6月的一天,有一个名叫聂壹的商人到了军臣单于的帐前。这个聂壹,在历史上并不著名,从头到尾,他的名字也就曾出现在这一页上,之前没有,之后也无人提及,只是为他安排了一个时期魏国名将先祖的传说。而聂壹本人,除这一页外,在史料中再未出现。按史料的说法,

  • 王政君的故事: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荷叶

    王政君的故事: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王政君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她是王政君,一位平凡的女子,没有出色的外表,没有讨人欢喜的性情。自出生起,她的人生就不尽如人意,纵然生在官宦人家,但母亲并不得宠。小时候,王政君对于父亲的概念

  • 汉灵帝刘宏有几个儿子?汉灵帝刘宏子女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有几个

    汉灵帝刘宏有几个儿子?汉灵帝刘宏子女有哪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灵帝刘宏有几个儿子?汉灵帝刘宏子女有哪些?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世袭解渎亭侯,父刘苌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

  • 西汉宰相王陵简介 王陵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陵

    西汉宰相王陵简介王陵最后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宰相王陵简介王陵最后是怎么死的?汉高祖刘邦继位之后,任用了不少宰相,本文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宰相还是项羽送给刘邦的。这位宰相就是王陵。王陵是沛县豪族,刘邦还没有发达的时候,事之如兄长。但当时王陵对刘邦这个人却没什么好印象,甚至于对他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