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汉朝经过高祖、文帝、景帝的治理,到武帝时还需要销藩来加强中央集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回顾一下历史。>>虽然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大帝国,但是,他所所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基础并不巩固。正因如此,秦朝灭亡以后,项羽便溺历史潮流而行一度恢复分封制。>>汉高祖刘邦很会用人,这是大家都认可的道理。>>在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为了笼络人才,争取有实力的人拥护,刘邦对于一些有功的将领和有实力的地方贵族,也封他们为诸侯王。>>但是各个王在藩国里,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直接控制着人民和土地,这对中央政府有很大的威胁。“骄兔死走狗烹,飞鹰尽良弓藏。”刘邦在取得天下以后,就采取种种办法来消灭这些异姓王。>>同时,他因为自己新朝廷的实力不能到达全国各地,又认为自己本家的子弟是可靠的,因此就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王,把他们分封到各地去,以加强汉朝廷对各地区的统治,起初也的确没有发生什么重大问题。>>但过了几十年以后,情形不同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汉中央政府的力量强大起来了。各地藩王与时俱进,势力也比以前大得多了,他们各自发展势力,拥地自雄。>>这就使中央和各藩国的矛盾空前尖锐了起来。>>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汗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经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来削弱诸侯王的实力。>>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了“削藩”。>>于是吴、楚、赵、胶西、胶东、吉川和济南七个藩国,便以诛晁错的名义,实行叛乱,这就是著名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子平定以后,藩国官吏由朝廷任用,藩王只征收租税,因而等于是没有实际的政治权力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但是,封建割据的残余势力当时并没有消灭。并且在三十税一(就是政府税收是收入的三十分之一)的政策下,商人和地主大量兼并农氏的土地,各地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豪强势力。>>到了武帝初年,一些大的诸侯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这一切,到了汉武帝时必须有所解决。>>为了加快中央集权,汉武帝使出了一个高招“推恩令”进一步削弱了地方势力。>>什么叫“推恩令”呢?就是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使诸侯王多分封子弟为侯,使王国封地被分割,以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这个办法够聪明吧?想出这个主意的当然也是个聪明人,他就是:主父偃。关于这个人,我们以后还有介绍,这里先放下不说。>>且说公元前127年,武帝采纳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这样一来,藩王国被分成许多侯国,意味着王国的缩小乃至消失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此后,藩国的土地越分越小,“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势力越来越弱,自然也就无法跟中央对抗了。>>与此同时,汉武帝还用种种的借口来剥夺侯国封君的爵位。>>汉武帝每年八月会诸侯于庙中,诸侯必须出金助祭,如果金的成色被认为是不好的,就要夺爵,因这被夺爵的有一百多人。>>这些政策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有史料记载,汉朝初年因军功封侯的有一百四十三人,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就只剩下了五人了。经汉武帝自己封候的有七十五人,而其中六十八人后来被剥夺了爵位。>>因推思法而封侯的各藩王子弟一百七十五人,在汉武帝手里失侯的也有一百十三人。>>后来,汉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以此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附益法”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以达到孤立诸侯王的目的。>>经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各诸侯王被削的削,分得分。终于不成气候了。>>秦始皇开始建立起来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到汉武帝这时候才算巩固了。>>点评:>>汉武帝听取主父偃的建议,发布推恩令,来间接销藩,可以说是很聪明的一招。>>藩王问题历来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对于很多帝王来说,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治统治的稳定,也是考验个人才干的一道难题。>>英明如景帝者,在这一问题上都险些酿成悲剧。正是有鉴于此,汉武帝才对这个大难题采取软着陆的手段处理。>>不仅没费一兵一卒就成功地分化瓦解了各诸侯王的势力,而且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无话可说。>>等到大势已去的时候,武帝就采取强硬手段,直接剥夺他们的爵位。>>武帝软硬兼施地解决了诸侯割据问题,不仅没在引起政坛的地震,反而对大汉帝国走上中央集权的道路消除了最大的障碍。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7节 颁布“推恩令”,最高明的削藩手段
更多文章
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祖先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祖先
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祖先究竟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2200多年前,生物医学的研究不说等于负数,至少也是接近于零。人类发现DNA,充其量才不过五十余年时间,用于亲子鉴定更是晚近才有的事。古人的原始方法――滴血认亲――其可靠率顶多只能达到50%,实际上是自欺欺人。我们读史书,常常会遇到棘
秦始皇陵:千古之谜为何无法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谜
秦始皇陵:千古之谜为何无法揭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挖掘有时就意味着破坏,”正在西安参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席米切尔・佩塞特说,“秦始皇的地下王宫太大了,挖掘后,人们没有办法保护它。”“如果这个地下宫殿是土质结构--就像秦始皇的地下军队兵马俑一样,那么挖掘出
对秦国功勋卓著的蒙恬最后却蒙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
对秦国功勋卓著的蒙恬最后却蒙冤而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人说一个历史的瞬间,也许就能改变整个历史发展的轨迹。那么一个古代名将的死会改变什么呢?蒙恬作为秦帝国著名的战将,在他的有生之年,不仅在战场上帮助帝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彻底打败了不断骚扰中原的匈奴,而且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现今我们眼中的万里
嬴政的百万雄师是怎么在三年内彻底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百万雄师
嬴政的百万雄师是怎么在三年内彻底消失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自秦孝公起至秦统一天下的一百五十余年的时间里,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军与东方列国大小百余战,共计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五十余万。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大战场上,冷血的秦人踏着六国之人的尸骨与鲜血走上了统一之路。前237年秦王赢政亲政的这
第2节 迷信方士:东渡重洋为慕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方士
既已,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史记·始皇本纪》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其财富、土地、权势已经到了旷古未有的地步,万民拜倒在他脚下,天下掌握在手中,雄视四方
悲壮惨烈的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胜吴广
悲壮惨烈的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阳城人,字涉,是个给人当长工的,吴广,阳夏人,也是个贫苦农民。秦始皇为了抵抗匈奴,派人建造长城,发兵三十万,征集了民夫几十万,为了开发南方,又动员了三十万。接着,又用七十万囚犯,动工建造一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秦始皇一登上皇位,真的很暴政,
赵高只是秦朝的一个太监吗?赵高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生平事迹
赵高只是秦朝的一个太监吗?赵高的生平事迹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高最开始只是秦国的一个小小的宦官,他的任务是服侍始皇帝。关于他进入秦宫的说法历来纷杂。赵高是赵国的宗室远亲,也算半个贵族,但是在赵国灭亡之后,众多兄弟都被施以宫刑,其母受刑戮。这才进入的秦宫,也有一种说法是赵高不是宦官,传为宦
第一节 沙丘之变――篡诏夺嫡埋下灭亡之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沙丘
第一节沙丘之变――篡诏夺嫡埋下灭亡之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谈及秦亡于二世,史家多以具有仁爱之心的扶苏未能继承帝位为憾。如果扶苏能够继承帝位,那么扶苏就会对秦始皇的暴政作出修正,虽然秦王朝也会发生政治动荡,但凭扶苏的朝野威望及其政策的调整,秦王朝极有可能渡过几十年的动荡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
吕不韦是嬴政的父亲吗?敢掌控秦始皇的男人竟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是他
吕不韦是嬴政的父亲吗?在历史上对于秦始皇嬴政的出身一直都是一个谜,很多人都在猜测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和华阳夫人的孩子。都知道华阳夫人之所以能够当上太后都是因为嬴政的父亲,而嬴政能够成为秦国帝王则是因为吕不韦在暗中协助。那么吕不韦为何帮助嬴政登上皇位呢?吕不韦是谁?秦始皇的父亲子楚自小就被他的父王送到了
章邯怎么死的?章邯为什么要自杀呢?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原因
章邯怎么死的?章邯为什么要自杀呢?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章邯怎么死的?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章邯为什么要死,却很少人了解,作为秦国最后一名大将,章邯先被项羽招降,后又差点被韩信全灭,章邯的死可谓是以死谢罪了,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你介绍下章邯吧。章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章邯是秦国最后一个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