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叔孙通制定的“朝班”礼制:延续了两千年

叔孙通制定的“朝班”礼制:延续了两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18 更新时间:2023/12/15 19:20:28

叔孙通制定的“朝班”礼制:延续了两千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世界上“趋合”与“倍反”是普遍存在的,运用到不同的事件上有不同的方法,而且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也应用不同的方法。“趋合”与“倍反”有时又互相转化,圣明的人应该掌握这一规律,把握反忤之道,或者合于此忤于彼,或者合于彼忤于此,这种反忤之术大而言之可以协四海、包诸侯,小而言之可以运用到与人的交往。

>叔孙通对人类文化和封建政治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

>叔孙通是秦始皇征召的文学博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各地文化名人收罗到咸阳,组成了相当于现代国家元首身边的智囊团。焚书坑儒时,这个智囊团的多数成员被杀害,叔孙通却逃过了劫难。史书没有讲到他劫后余生的原因,但从中可知道,他与一般儒生不同;也许有侥幸的成分,却是一种不该亡的气数。

>

>秦二世即位后,陈胜吴广造反,秦二世胡亥召集剩下来的三十名博士问:“听说有人造反,是吗?”其他博士答“是”,并献计献策。唯独叔孙通说:“不过是些小毛贼。郡守正在捉拿他们,不足为虑。”秦二世听了很高兴,下令追查“造谣”的博士,对叔孙通反而嘉奖。无端遭殃的博士们回到舍馆后责问叔孙通:“先生怎么可以这样昧着良心说话呢?”叔孙通说:“诸位不明白,我是虎口逃生啊!”

>

>看见秦王朝没有希望了,叔孙通赶紧收拾行装溜之大吉。

>

>后来叔孙通投奔到刘邦帐下。刘邦本是粗人,历来看不起读书人,拿儒生的帽子当便壶,见到读书人就大骂。叔孙通刚到的日子里,连饭都吃不饱,什么气都受。刘邦看见叔孙通一身儒服就生气,叔孙通马上换成楚人的短装,刘邦才露出了笑容。

>

>跟随叔孙通投奔刘邦的,还有他的100多个弟子,他只拣那些出身强盗的健壮之徒加以推荐,弟子们偷偷抱怨:“跟从先生这么些年,却不推荐我们,一味举荐那些强盗,这是怎么回事儿呀?”叔孙通听到后说:“汉王在冒死打天下,你们手无缚鸡之力,能打吗?会打吗?现在还用不着咱们读书人。大家耐心些,会有办法的。”

>

>公元前201年,刘邦统一天下后,分封了20多个功高劳苦的武将,未得封赏的开始争论不休。刘邦在楼上望见大小将官坐在宫中沙地上指手画脚,情绪激昂,问张良:“他们在争论什么?”张良说:“陛下还不知道?他们在商量造反。”刘邦很奇怪:“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为什么要造反呢?”张良说:“封赏的都是你的亲近之人,这些人没得到封赏,心中不服,又担心你计较他们平生的过失,害怕性命难保,所以就想聚众谋反。”“那该怎么办呢?”“选一个你平常憎恨而大家又都知道的,马上封赏他,大家就安心了。”刘邦就封了功劳大、又最不满意的雍齿,众武将才平静下来。

>

>论功封赏的事解决了,但朝政秩序混乱,大臣们乱七八糟的,喝了酒就说胡话,甚至拔剑砍破柱子。刘邦深以为忧。

>

>叔孙通见时机已到,去见刘邦,建议制定礼法规矩。刘邦立刻呵斥他:“我在马上得来天下,你们读书人算什么东西?”叔孙通没再像以前那样畏缩,反而顶撞道:“从马上得来的天下,可以在马上治理么?”刘邦一听有理,问叔孙通该怎么办。叔孙通提出了制定上朝礼仪的计划。刘邦说行,命他去操办。

>

>叔孙通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把他规划的“朝班”礼制演习好,请刘邦出来坐朝。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朝拜仪式就开始了。准备上朝的文武百官按照官职大小,在宫外排队等候。宫门外立着刀枪铠甲雪亮齐整的卫士,飘着各色彩旗。传令官发出号令,大臣们肃穆恭敬地按着顺序快步上殿,跪拜山呼:“吾皇万岁万万岁!”刘邦见到这等声势,这等壮观,说:“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乐趣和威风,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从此改变对读书人的态度,任命叔孙通为太常,赏黄金五百两。追随叔孙通的那些儒生也苦尽甘来,各有封赏。

>

>叔孙通制定的“朝班”礼制延续了两千年,直到清末才结束,可以说他对封建礼制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叔孙通可以说很好地运用了“忤合”之术,他首先没有对失道的秦二世一味愚忠,而是另择明主而事,转投到刘邦帐下。在与刘邦的交往中,他也有效地使用了“忤合术”,先是苟合于刘邦,取得刘邦的好感,保持自己,进而寻求变化,终于在朝政秩序混乱之时发现了机会,先是忤逆刘邦之意,而最终通过礼法扭转了刘邦的态度。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拒的组词有哪些拒组词有哪些词语

迥乎不同的意思_成语“迥乎不同”是什么意思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标签: 礼制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怎样

    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皇帝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

  • 秦始皇的后宫为何在史书离奇消失?揭秘秦始皇后宫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宫

    秦始皇的后宫为何在史书离奇消失?揭秘秦始皇后宫轶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 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巨鹿

    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巨鹿之战解析: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作,也是《史记》最著名的篇章。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勇猛善战叱咤风云。虽然楚军主力刚刚被章邯消灭,刘邦又分兵一部向西而去,可项羽仅率领剩下的人马,单靠破釜沉舟

  • 童年阴影:秦始皇为何终生没有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后

    成年后,嬴政坚决拒绝立皇后,而且终其一生也没有立皇后。考古发现证明,秦始皇陵中各种设施和用具应有尽有,部署十分周密,可是却没有皇后陵。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秦始皇死后而皇后仍健在,秦王朝又很快覆灭,因此皇后未能葬在陵园内。可是,偌大的秦始皇陵园里面,却根本没有为皇后预留陵墓的位置。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任何

  • 秦始皇的功与过如何评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始皇

    秦始皇的功与过如何评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的功与过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其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各方面的举措均对后世带来不同的影响,其中有利有弊,且秦始皇为人暴戾残酷,后人对于他的评价普遍褒贬参半,但总体上功大于过。秦始皇画像政治上,他开创了皇帝一称的新观念,神话了君

  • 揭秘秦始皇兵马俑十大脸型传达的神秘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十大

    揭秘秦始皇兵马俑十大脸型传达的神秘信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永生难忘1974年3月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当时三个青年农民在短暂的一瞬间屏住了呼吸,因为,这片田野似乎要把他们,以及他们的钻头、三脚架、木铲,一起湮没了。片刻前,他们还在和其他人一起辛苦地劳动,而此时,他们已经跌

  • 项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

    项羽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羽的故事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于是从叔父

  •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朝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历史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

  • 第1节 秦始皇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始皇

    第1节秦始皇这个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对历朝历代的王子贵胄们来说,皇位、王座这样的位置,也决不是轻易就能坐上的。历史上,除了极少数幸运者之外,大多数帝王都是经过一番残酷的争夺、淘汰,甚至踩着兄弟骨肉的尸体才登上宝座的。政和刘彻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嬴姓当上秦王的过程,包含了更多的戏剧性和传奇

  • 英布为何造反?英布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结局

    英布为何造反?英布是什么结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英布为何造反?英布是什么结局?秦末汉初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名将,如项羽、韩信、彭越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骁勇之人。有一位名将,他本是项羽帐下一员,后来投靠了刘邦,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最后他又背叛了刘邦,起兵造反,结局十分凄惨。这个人叫英布,可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