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

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44 更新时间:2024/1/13 2:47:07

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解析楚霸王项的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

巨鹿之战解析: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作,也是《史记》最著名的篇章。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勇猛善战叱咤风云。虽然楚军主力刚刚被章邯消灭,刘邦又分兵一部向西而去,可项羽仅率领剩下的人马,单靠破釜沉舟来鼓舞士气,便一举消灭了王离率领的至少10万秦帝国正规军,同时又击败了章邯的20万大军。他杀苏角,俘王离,降章邯,彻底扭转造反军被动局面。是项羽把造反军从死亡的边缘解救出来,并把亡秦战争推向胜利。

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政治思想工作真的有这样神奇的效力吗?不幸的是,只要我们细读《史记》便会发现,司马迁巨鹿之战的描写虽然精彩绝伦,却自相矛盾破绽百出。比如,项羽只带三天干粮拼死一战,而王离却是在两个月后才投降。破釜沉舟就算能鼓干劲,它也能鼓起肚子两个月不吃饭吗?

比如,项羽在诸侯军都做壁上观的时候,就能单枪匹马击败章邯,并在章邯的眼皮底下消灭了王离,却为什么在统领了诸侯军之后,6个月却没能再接再厉消灭章邯呢?甚至后来章邯提出会盟,项羽表面接受麻痹章邯,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也还是没能消灭章邯。项羽的战斗力怎么前后判若两人了?

再比如,司马迁说项羽多次大败章邯,可最后会盟时杀死他叔父的章邯竟然当上了雍王,与项羽的顶头上司楚怀王平起平坐。大封诸侯时项羽只封得两个王,而章邯却封得三个王。一个战胜者怕是不会这样宽大他的俘虏,即使他发神经想这样,他的部下盟友怕也不会同意。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把《史记》当信史,巨鹿之战就是司马迁撒下的弥天大谎,如果当小说,就是违背历史的胡编乱造,其目的都是为了不动声色地抬高项羽贬低刘邦。批评司马迁是让人痛苦的,但是在维护个人形象还是维护历史事实的选择中,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谎言一,项羽“破釜沉舟”勇往直前

要搞清楚项羽有没有破釜沉舟并不难,只要看一看巨鹿之战前后项羽所在的位置,一切便真相大白。请参考下图,巨鹿之战项羽军进攻路线及驻军图。

谎言二,项羽包围击败并俘获王离

时间、地点以及兵力对比否定了项羽包围击败并俘获王离。

先说时间。按照司马迁的描写,读者很容易产生时间上的错觉:项羽破釜沉舟发动进攻,跟着就击败了王离。王离投降,巨鹿之围解除。可是《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却明确记载:项羽在三年十一月渡河作战,王离却是在两个月之后的三年端月投降(秦帝国以十月为年始)。项羽只带三天干粮的进攻与王离投降并无直接因果。

项羽要想包围王离,首先要北渡漳水,然后还要穿过章邯20万大军的防地。20万大军的防地南北宽可能达数十公里,不是冲啊一声就能呼啸而过。

即使成功地闯过了章邯大军,要想包围王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章邯驻扎的棘原离巨鹿只有几公里,章邯和王离两军几乎是粘在一块儿。项羽军即使偷过,或者强攻冲过章邯的防地,立刻就会被王离和章邯夹在中间,这等于是自投罗网。如果再傻到散开兵力包围王离,结果必然被章邯、王离两支大军分割消灭。所以,项羽要想包围王离,首先必须消灭章邯。最不济也必须将章邯彻底击溃,迫使其离开棘原向西溃退。只有当章邯离开巨鹿至少几天路程之后,才能实施对王离的包围。即使是这样项羽还必须速战速决,在章邯可能返回救援所需时间之内,解决王离。否则,王离即使战败,也可以向章邯靠拢以得保全;项羽的进攻还可能被王离、章邯里应外合地消灭。

再看地点。秦将王离包围巨鹿,他的南面是秦将章邯的20万大军,再往南才是漳水,漳水再往南才是项羽。请参考下图,巨鹿之战各方布阵及项羽进攻路线图。

可是实际的战事却是:章邯的大军始终并没有被击溃,章邯也始终没有离开过棘原城。(秦朝历史www.lishixinzhi.com)章邯与项羽的位置始终都是,章邯在北靠近巨鹿,项羽在南远离巨鹿。项羽怎么可能包围击败并俘获王离呢?最后看兵力对比。《孙子兵法》说,“十则围之”,这给出了冷兵器战争的基本规律,十倍于敌才能将其包围。巨鹿之战的兵力对比却正相反,王离将赵王歇几万人包围在巨鹿城中,说明至少有数倍于敌人的兵力。我们往有利于司马迁的方面假设:赵王歇2万,王离五倍于敌10万。项羽包围王离五倍于敌就要50万。可是实际战事却是,直到收编了章邯的20万大军,又集合了齐、燕、赵等造反军之后,项羽的总兵力才不过40万。以漳水河南岸区区几万人,项羽如何能包围王离两个月并将其消灭?更何况王离的南面几公里处还有章邯的20万大军。

《史记》其他篇章的记载,也佐证了项羽没有直接与王离作战。《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项羽只是数次袭击章邯的粮道,使得王离粮草不济。然后,作壁上观的诸侯军才攻击俘虏王离,秦将涉闲自杀。”

《史记黥布列传》也没有项羽解围巨鹿俘虏王离的文字,而只说“项羽派黥布先渡漳水攻击秦军,黥布屡次得胜后,项羽才就率全军渡河与黥布协同作战。然后打败秦军迫使章邯投降。楚军屡战屡胜,各路诸侯军队逐渐归附楚国的原因,是因为黥布能够指挥军队以少胜多,使人震服。”所以,正确的结论是:项羽没有包围王离,也没有击败王离。王离投降另有隐情。

推荐阅读:

莫名其妙的意思是什么?

弛组词

出现的反义词是什么

标签: 巨鹿

更多文章

  • 童年阴影:秦始皇为何终生没有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后

    成年后,嬴政坚决拒绝立皇后,而且终其一生也没有立皇后。考古发现证明,秦始皇陵中各种设施和用具应有尽有,部署十分周密,可是却没有皇后陵。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秦始皇死后而皇后仍健在,秦王朝又很快覆灭,因此皇后未能葬在陵园内。可是,偌大的秦始皇陵园里面,却根本没有为皇后预留陵墓的位置。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任何

  • 秦始皇的功与过如何评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始皇

    秦始皇的功与过如何评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的功与过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其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各方面的举措均对后世带来不同的影响,其中有利有弊,且秦始皇为人暴戾残酷,后人对于他的评价普遍褒贬参半,但总体上功大于过。秦始皇画像政治上,他开创了皇帝一称的新观念,神话了君

  • 揭秘秦始皇兵马俑十大脸型传达的神秘信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十大

    揭秘秦始皇兵马俑十大脸型传达的神秘信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永生难忘1974年3月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当时三个青年农民在短暂的一瞬间屏住了呼吸,因为,这片田野似乎要把他们,以及他们的钻头、三脚架、木铲,一起湮没了。片刻前,他们还在和其他人一起辛苦地劳动,而此时,他们已经跌

  • 项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项羽

    项羽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项羽的故事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于是从叔父

  •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朝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历史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

  • 第1节 秦始皇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始皇

    第1节秦始皇这个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对历朝历代的王子贵胄们来说,皇位、王座这样的位置,也决不是轻易就能坐上的。历史上,除了极少数幸运者之外,大多数帝王都是经过一番残酷的争夺、淘汰,甚至踩着兄弟骨肉的尸体才登上宝座的。政和刘彻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嬴姓当上秦王的过程,包含了更多的戏剧性和传奇

  • 英布为何造反?英布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结局

    英布为何造反?英布是什么结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英布为何造反?英布是什么结局?秦末汉初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名将,如项羽、韩信、彭越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骁勇之人。有一位名将,他本是项羽帐下一员,后来投靠了刘邦,立下赫赫战功,但是最后他又背叛了刘邦,起兵造反,结局十分凄惨。这个人叫英布,可能很

  • 秦朝历史常识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朝

    秦朝历史常识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改革措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以巩固自己的政权,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他将自己定尊号为“皇帝”。自称“始皇帝”,意即自己有三皇五帝的功勋,此外,秦始皇还命令博士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堂礼仪和文书制度,命为“制”,令为“诏”,自称为“朕”

  • 范增与张良谁厉害?论“鸿门宴”斗争谁输谁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鸿门宴

    范增与张良谁厉害?论“鸿门宴”斗争谁输谁赢,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可谓是张良的最大对手,二人在智谋上也不相上下,只可惜项羽用人无方,再加上项羽除了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了,而刘邦手下

  • 第7节 颁布“推恩令”,最高明的削藩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手段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