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十三节 滋润濡养――励精图治造福巴蜀李冰兴修都江堰

第十三节 滋润濡养――励精图治造福巴蜀李冰兴修都江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071 更新时间:2023/12/15 16:10:45

第十三节滋润濡养――励精图治造福巴蜀李冰兴修都江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前面讲过,秦昭击魏伐赵、灭二周之所以能够取得节节胜利,根本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远交近攻和近攻远交军事战略的成功运用,其次便是国内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巴蜀地区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发展,为秦国的军事斗争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战国时期的巴蜀地区,不仅物产富饶,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是水路攻楚的必由之地。秦昭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从巴蜀攻占楚国巫郡及江南地,设黔中郡,在此有利形势下,昭王着手从根本上解决巴蜀问题,以谋反嫌疑罪杀蜀侯绾。至此,蜀国统治者彻底灭亡,秦国在巴蜀的郡县制政权才真正得以巩固。“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巴蜀的稳定,对秦国以后的统一战争有着重大战略物资保障作用。

>

>秦将巴蜀纳入版图之后,对巴蜀之地的经济建设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都江堰工程就是其中的典型事例。这项工程变水患为水利,对增强秦国实力,改善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很大作用,至今,生息在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上的人民还沐享着它的泽惠。诸如此类事例当不止李冰父子,其他地方也一定会有,只是已被浩茫的历史湮(yān)没了。为了使读者诸君对李冰父子的功业有一个比较深的了解,下面我们专门就都江堰的修建,予以详细解说。

>

>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专家,大约在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被任命为蜀郡守。司马迁在《史记》里对李冰的记载很少,只有短短的三个字:“蜀守冰”,没有记载李冰的姓,也没有记载李冰的家族地望,班固的《汉书》上记载李冰姓李,这与后来的考古发现是很吻合的。

>

>李冰的事迹史料上面记载得很少,我们无从得知李冰为蜀郡守时的所作所为,但是,从民间传说和文人的零星记述中,我们还是大概能够看得清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水利学家的面影。

>

>余秋雨在他的文化散文《都江堰》中,对都江堰和修建它的李冰给予了很高的政治文化评说。余秋雨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因为正是因为有了都江堰,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的民族有了重大的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都江堰灌溉的不只是天府之国,而是整个中华民族。

>

>余秋雨认为,李冰任蜀郡守,对四川来说,是一大幸事,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更是一大幸事。因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李冰,他懂得并遵循着一个最简单,但又最为重要的从政之道,那就是: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就必须成为水利学家。

>

>的确如此,李冰担任蜀郡守之后,非常关心老百姓疾苦,经常走访民间、倾听民众的呼声,以解决老百姓的困难。他了解到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经常发生水涝灾害,时时威胁着两岸人民,就像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宝剑,使人们整天提心吊胆,难以安居乐业。于是他就和儿子二郎一起,对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行程数百里,沿岷江逆流而上,亲自勘察岷江的水情、地势,决心为四川民众解除洪灾之患,开凿幸福之源。

>

>如今看来,李冰最令人敬重的,还不仅仅是他为国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而是他作为一个水利工程师的绝世才华和智慧。我们完全可以合理的想象,当他在崇山峻岭中考察时,一定会发现岷江上游两岸山高谷深,水流顺势而下,水流很急,但到了灌县附近,岷江江面逐渐开阔,水流进入一马平川的水道,声势浩大,一泻千里,冲垮堤岸,造成洪涝灾害。细心的他也会发现,从上游夹带的大量泥沙也因水面开阔而大量淤积,使河床升高,水位上涨,造成更大的水灾。他也许会在凝思之际那偶尔的一抬头时,特别地注意到了灌县城西的玉垒山,正好挡住江水东流的去路,使得两边的江水在这里积聚,流速减缓。说不定,他在与江边老水工的攀谈中,会得到这样的信息:即每年洪水季节,玉垒山西边江水滔滔,冲击堤岸,造成水患,而东边却常常缺水,发生旱灾。由此,他可能会形成这样一个治水理念,即治理岷江水患,就必须打通玉垒山。于是,在他治水的最初的方案中,就有了废除前人开凿的引水口,将引水口移至玉垒山处的草图。

>

>从现在都江堰的实址来看,李冰在实地考察基础上,一定是确定了一整套治理岷江的完整周密方案。按照这一方案,首先就要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这样既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

>

>于是李冰组织了上万名民工,打响了开凿玉垒山的战斗。

>

>这是治理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民工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人们盼望着都江堰的修成能解除千百年来的旱涝灾害,给万亩良田带来丰收,使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由于开始时施工没有经验,加上玉垒山山石坚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每天只能凿开很少一部分山石。这可急坏了李冰,他觉得多拖一天,当地老百姓就多一天处在水患边缘,时间久了,民工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到那时工程就更难以进行,甚至有可能半途而废。为此,李冰天天苦思冥想,坐不稳、睡不安,他不能辜负老百姓的期望,不能再让老百姓过那种灾害频仍却毫无保障的危险日子,他决心一定要坚持下去。于是,他又发动民工出主意、想办法,集中众人的智慧。有一个很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在柴草的燃烧下就会爆裂。李冰采纳了这一建议,实践证明非常有效,工程进度大大加快,大家的干劲也更加高涨。

>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的口子,这就是都江堰非常有名的“宝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过宝瓶口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旱区,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终于完成。

>

>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李冰在开凿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构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在江心构筑分水堰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因为江心水高浪大,水流湍急,筑成的堰堤要很坚固,否则随时都会被洪水冲走。李冰在构筑分水堰时,开始采用往江心抛石的办法,使石块逐渐增高、加大而形成堰堤,结果没有成功。抛下去的石头,经不住洪水的冲击,不断地被洪水冲走。李冰再次陷入困境,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积极寻找办法。他想到了岷山一带盛产大竹,许多当地人用竹子盖房,编竹笼盛东西,这使他大受发。于是他决定借鉴其方法,请来许多竹工,然后让他们编成长3丈、宽2尺的大竹笼,再在里面装满鹅卵石,然后让民工将沉重的大竹笼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结果大竹笼在急流的水中安然不动,稳稳地固定在那里。就这样,分水大堤终于建成。大堤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而下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面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江水然后再分成许多大小河渠,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灌溉网,浇灌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从此以后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难。后来,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纷至沓来

慌张的反义词是什么

骆驼的驼峰储存的是什么?

标签: 都江堰

更多文章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皇帝?为何扶苏没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皇帝?为何扶苏没当上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胡亥是历史上一个评价并不高的皇帝,他骄纵、任性,却偏偏受到秦始皇的宠爱,他是秦始皇的幼子,父母都独爱幼子的,可见二世受宠的程度。胡亥的父亲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因为是第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就给后来做皇帝的立下了榜样,不管是好

  • 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起义,反暴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泽

    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起义,反暴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初,官府征集阳城(今河南方城)一带的数百名贫苦农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县)戍边驻守,陈胜、吴广为屯长。陈胜,又名陈涉,阳城人;吴广,又名吴叔,阳夏人(今河南太康)。陈胜虽然出身苦寒,却是个胸怀大志的人。有一天,

  • 秦将王离为何被俘?王离是被项羽所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

    秦将王离为何被俘?王离是被项羽所杀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王离为何被俘秦将王离与楚军交战,秦军战败,全军覆没被降。为何王离率领的秦军会战败,无外乎以下这几个原因:各诸侯国认识到赵国的重要性、楚军奋勇杀敌的勇气、天气状况及秦军将领关系不融洽。秦二世灭六国,派王离和章邯前去攻打赵国,赵国被毁,赵

  • 霸王以少胜多,英布降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霸王

    霸王以少胜多,英布降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刘邦平定三秦以后,项羽就预感刘邦会东进,但是当时有张良的一封信,而且自己也想先平定齐国,然后一心一意地对付刘邦,所以让刘邦钻了空子。面对刘邦的攻势,项羽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一面派郑昌为韩王,前往韩地抵挡刘邦东进,一面派龙且抵挡北路军

  • 第二十四节 豕虫之孽――车裂秦王政顺天而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王

    第二十四节豕虫之孽――车裂秦王政顺天而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韩非未能在秦国建尺土之功就不明不白的死了,这使秦王政很是郁闷。不过,令秦王政更为郁闷的事还在后边呢!公元前238年,是秦王政即位以来最为郁闷的一年。秦王政郁闷什么呢?因为,按照古代男子成年之时要举行“冠礼”的惯例,公元前238年,已

  • 揭秦时荧惑守心天象秦始皇死之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象

    揭秦时荧惑守心天象秦始皇死之征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对天象都极为重视,因为他们都认为天象表达了天意。在众多天象中有两种备受关注:一是五星连珠,二是荧惑守心天象。什么是五星连珠呢?就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排成一条直线,这被看成是最吉利的天象。史书记载刘邦登基那一年曾

  • 秦史大爆料:秦朝灭亡之后其实还存在陈胜的楚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

    秦史大爆料:秦朝灭亡之后其实还存在陈胜的楚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众所周知中国朝代是这样排序的: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这是咱们从小就背熟了的。其实,秦之后,汉之前,应该是有一个楚朝的,仅仅大家一向没有供认它的存在。秦朝之后,是否有个楚朝,有待考究。咱们看一下秦消亡到汉高祖刘邦当上皇

  • 第3节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胡人

    第3节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於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於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史记·匈奴列传》在秦始皇打击匈奴的战争中,秦国将领蒙恬功

  • 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重要意义吗?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重要意义吗?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在秦末年间,华夏大地到处都弥漫着战火,由于秦政府的横征暴敛,使得许许多多的人们加入到了起义的大军,在人们不堪重负的生活压力下,只有反抗才能生存,也就导演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宣传画在秦朝末

  • 秦始皇身世未解之谜:秦始皇是私生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始皇

    秦始皇身世未解之谜:秦始皇是私生子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