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3节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第3节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80 更新时间:2023/12/12 22:21:12

第3节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於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於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史记·匈奴列传》

>

>在秦始皇打击匈奴的战争中,秦国将领蒙恬功不可没。史书记载他曾经“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

>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让我们先看一下蒙恬的个人简历。

>

>姓名:蒙恬

>

>祖籍:齐国

>

>年代:秦朝

>

>民族:汉族

>

>成就:弓弩部队、战车战术、打败匈奴、修建万里长城、发明毛笔出身:三代将门,从小受忠君爱国的正统教育。

>

>蒙恬的祖父蒙骜曾经事奉过赢政的爷爷秦昭王,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父亲蒙武当过秦国的裨将军,曾经与王翦一起灭楚,屡立战功。蒙氏一家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秦始皇对蒙氏家族非常信任器重。

>

>蒙恬小时候学习的专业是刑法、监狱管理等方面,因此长大之后曾经担任主管过审理诉讼的书记员。

>

>这蒙恬出身军事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武功谋略都没得挑。因此他的用武之地不在刑狱。

>

>始皇二十六年,就是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

>

>他领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进攻齐国,小菜一碟,蒙恬手到擒来第一次出场完美地完成了任务。

>

>因为这次功劳,他被授予内史的职务。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

>

>内史是个什么官呢,就是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打个比方吧,就和现在的北京市市长差不多。

>

>在当时的年代,如果不是深的君王信任,是不会被唯一如此重任的。

>

>从此之后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

>

>蒙恬主管外面的军事,蒙毅常常为赢政做参谋,兄弟两人简直成了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当时号称“忠信”。蒙氏家族世代为将,战功显赫,到了蒙恬这一代更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

>其他诸将相见到他们如此得势,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

>转眼间,秦国消灭了六国。

>

>秦始皇把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威胁不小的匈奴。

>

>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

>

>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就在此时,秦始皇派出一名大将北击匈奴,这就是名将蒙恬。

>

>面对匈奴的挑衅,秦始皇选择了蒙恬领兵出征。

>

>青年时代的蒙恬长年在北方边境守卫,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这是那些长年征战中原的老将们所不能比的。

>

>蒙恬是秦军里最富有进攻精神和野战能力的将领,秦朝其他将领打的多是中原地区的攻坚战,对于塞北草原上与匈奴的野战并无多少经验。

>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万能征善战的大军,日夜兼程赶赴边关。

>

>扎下大营后,他一边派人侦察敌情,一边亲自翻山越岭察看地形。

>

>第一次交战,就杀得匈奴人仰马翻,溃散草原。

>

>公元前214年的春天,又爆发了最具决定性的战争。

>

>蒙恬跟匈奴人在黄河以北,进行了几场战争,匈奴主力受重创。最后匈奴人被彻底打败,向无限的北边逃窜。史书上记载:匈奴人逃窜七百多余里。

>

>蒙恬并没有辜负众望,一战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飞魄散。后来中原再次大乱时,匈奴却不敢深入汉境,这不能不说与此战有很大关系。

>

>如前文所述,匈奴的虽然暂时兵败,但是主力尚存,而且匈奴骑兵移动速度快,随时有可能进犯秦国。

>

>在蒙恬打败匈奴,拒敌千里之后,他带兵继续坚守边陲。蒙恬又根据以城墙来制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并重新加以整修和加固,以此来作为防止匈奴南下的屏障。

>

>另外,蒙恬又派人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克服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

>

>这不但加强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更重要的是对于调动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物资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风风雨雨、烈日寒霜,蒙恬将军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受到始皇的推崇和信任。

>

>蒙恬在北击匈奴的时候,赢政就把扶苏交给了他,名义上扶苏是蒙恬的监军,但是事实上不排除秦始皇有这样的想法,扶苏需要锻炼,他的太子需要战功、需要政绩。所以他把扶苏交给自己最信任的将军蒙恬。

>

>由此可见,秦始皇对蒙恬的器重。

>

>只可惜,世事难料,随着秦始皇的猝死,蒙恬也走上一条悲剧之路。

>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大野心家赵高封锁。

>

>原来赵高这时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伙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

>

>胡亥即位后,立马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

>

>早先蒙氏得宠的时候,又一次赵高犯了法,受到蒙毅的公正执法,从此之后,赵高心里埋下了对蒙氏的怨恨。

>

>公子扶苏自杀以后,蒙恬毕竟通晓法律,不想不明不白地给人宰了,于是请求复诉。

>

>这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

>赵高一方面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剥夺了他的兵权,之后把身为光杆司令的蒙恬囚禁在阳周这个地方。

>

>再说胡亥杀死扶苏后,心里有些发虚,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害怕蒙氏再次得宠,对自己不利,于是执意要消灭蒙氏。

>

>便散布谣言说,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并杀害了蒙毅。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耿耿于怀】的意思是什么?【耿耿于怀】是什么意思?

进步的反义词是什么

精致的近义词是什么

标签: 胡人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重要意义吗?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有什么重要意义吗?陈胜吴广起义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在秦末年间,华夏大地到处都弥漫着战火,由于秦政府的横征暴敛,使得许许多多的人们加入到了起义的大军,在人们不堪重负的生活压力下,只有反抗才能生存,也就导演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宣传画在秦朝末

  • 秦始皇身世未解之谜:秦始皇是私生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始皇

    秦始皇身世未解之谜:秦始皇是私生子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

  • 争霸疑云: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谁的谋略更厉害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疑云

    争霸疑云: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谁的谋略更厉害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范增和张良谁厉害秦末农民起义后期,暴秦统治被推翻,接下来进行的就是楚汉争霸了。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开始为了中原大地的统治权的归属进行争斗。这两个人手下都有着强大的谋士为他们服务,刘邦手下有张良,项羽手下有范增。《鸿门宴

  • 话说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不韦

    话说吕不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前不久,一部关于吕不韦的电视剧,在电视台播映后,吕不韦也成为一些人关心的人物。电视剧是文学作品,而吕不韦是历史人物,两者之间有些出入,不足为奇。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是个有争义的人物,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明确的记载,但后人仍有人对这些记载有怀疑态度,如明代的王

  • 第十八节 同根相煎――长平之战弱强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之战

    第十八节同根相煎――长平之战弱强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讲完了秦国的纷争,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与秦有关的几次大战上来吧!在与六国的战争中,秦国同赵国的战争最激烈,规模也最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长平之战。如果细说起来,长平之战的起因,还与“利令智昏”这个成语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呢!公元前262年,秦国

  • 秦始皇巡游纪功七刻石浅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始皇

    秦始皇巡游纪功七刻石浅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方面以巩固发展统一中国的伟业为主旨,实行一系列改革创新:统一律令、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人同伦,车同轨”;重视发展农业、水利、交通,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融汇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为保卫、巩固国家领

  • 秦军兵器铸造之谜: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之谜

    秦军兵器铸造之谜: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军兵器铸造之谜: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在今天的陕西咸阳附近,咸阳宫曾是秦帝国的心脏。然而两千多年过去了,咸阳宫变成了黄土堆,秦军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却包藏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这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秦军强大的根源在哪儿?他靠什么

  • 叔孙通制定的“朝班”礼制:延续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礼制

    叔孙通制定的“朝班”礼制:延续了两千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世界上“趋合”与“倍反”是普遍存在的,运用到不同的事件上有不同的方法,而且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也应用不同的方法。“趋合”与“倍反”有时又互相转化,圣明的人应该掌握这一规律,把握反忤之道,或者合于此忤于彼,或者合于彼忤于此,这种反忤之术大

  • 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是怎样

    秦始皇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皇帝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

  • 秦始皇的后宫为何在史书离奇消失?揭秘秦始皇后宫轶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宫

    秦始皇的后宫为何在史书离奇消失?揭秘秦始皇后宫轶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