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十七节 景哀惠悼――因循僵化守而无功

第十七节 景哀惠悼――因循僵化守而无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3/12/13 14:47:46

第十七节景哀惠悼――因循僵化守而无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秦桓公死后,秦景公继位。

>秦景公名石,也有史家说他名后伯车。景公之后有哀公、惠公、悼(dào)公三公。四公在位之际已是春秋末期,各个诸侯国的政局都处于动荡之中,秦国自景公到悼公,虽然在这段时间里也和晋国有过好几次战斗,也取得过几次小小的胜利,但就总的趋势来说,国势仍然处于衰落状态,在此四公之中,以悼公在位时最为衰弱。

>

>秦景公在位40年,依然采取联楚攻晋的国策,秦景公多次和楚国联合,进攻晋国。公元前562年,秦军救郑国,在栎邑附近打败了晋国的军队。但这次小胜,给秦国带来的却是更为严重的军事危机。公元前559年,晋悼公任用荀偃为将,率领三军之众,会同鲁、宋、齐、卫、郑、曹、莒(jǔ)、邾(zhū)、滕、薛、杞、小邾等12国大夫攻伐秦国,以报栎邑兵败之仇。面对气势汹汹的12国联军,秦景公自料难以退敌,都城安全难以保证。怎么办呢?在无计可施之际,秦景公想出了一个很不道德的手段——派人悄悄地在泾水上游施放毒药。

>

>秦景公这一招虽然有点损,但收效却出乎意料得好。最先到达泾河边上的鲁、莒两国军队取水造饭,被毒死了很多人,后边陆陆续续到来的盟军见此情景,都心生畏惧,推诿不前,有的还想率军退去。不过,也有不怕死的,比如郑国大夫公子和卫大夫北宫括,就不怕中毒,率领军队渡过泾水,于是,诸侯各军相继跟进,并力夹攻秦军,一直打到林这个地方,也没有决出胜负。

>

>如果诸侯联军乘胜挺进,秦国即便能逃过亡国之劫,也难逃重创之灾。然而,也可能是天不亡秦,就在大战将临之际,联军中因军令问题发生了争执。起因是晋国中军将领荀偃下令说:明天鸡叫时套车,填塞水井,推平灶台,跟着我的马头的方向前进(唯余马首是瞻)。按理说担任联军总司令的荀偃命令没有错,可是时任联军下军佐的栾却跳出来反对:“什么?看着您的马头?我们晋国从没有这样的军令。我的马首还向着东方呢!”于是带着自己的下军以及附属的新军(相当于晋军的半数)掉转方向提前回国了。荀偃看到晋国人自己整出这样一出闹剧,在天下诸侯面前丢尽颜面,干脆委屈自己服从栾将军,下令全军撤退。就这样,秦国逃过了一劫,荀偃统帅军队回国,晋悼公对荀偃没有处罚,对栾(yǎn)、魏绛等下军一班将佐也是姑息不惩。这场声势浩大的伐秦战争不了了之,晋国人戏称为“迁延之役”。

>

>“林”之役之后,秦景公看到晋国民心稳定,人才济济,政权稳固,于是一方面加强与楚的联合,把妹妹秦嬴嫁给楚共王,举行了隆重的归宁之礼,一方面转而结好晋国,结束怨恨。秦景公之所以与楚联姻,是因为秦与晋的战争长期处于胶着状态,与楚联姻其目的很显然是为了获得楚国的支持。

>

>公元前579年,宋国的华元曾经约合晋楚两国结盟,规定互不侵犯,可是不久又重开战端。经数十年战争,晋楚两国都疲惫不堪,需要休整,各诸侯国更是普遍要求和平。在这样的形势下,宋国的向戎多方奔走,约合晋楚两国,并会同各诸侯召开了盛大的弭(mǐ)兵之会。

>

>“弭兵”就是停止战争的意思。公元前546年,弭兵大会在宋国举行。晋、楚、齐、秦、宋、鲁、郑、卫、陈、许、曹、邾、滕、蔡等14国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决定:由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各国共订盟约,不再打仗;除齐、秦外,各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

>

>由此可以看出,弭兵之会的结果是晋楚两国平分霸权。它为争霸各国提供了喘息和备战的时机,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消除战祸。但是,弭兵之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比较安宁的社会环境,使中原地区进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渐渐发展和繁荣起来。秦国也因此机遇而度过了一段艰难困境,社会经济得以复苏,政权也比较稳固。

>

>秦景公死后葬于丘里南,即现在的凤翔县南指挥乡南指挥村的雍城秦公陵区,即秦公一号大墓。景公陵墓工程极为浩大,据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占地约5300平方米,其中有人殉140多具。由此可见,秦国此时仍然在奴隶制度的道路上蹒跚。

>

>秦景公死后,其子哀公继位。哀公又作毕公、公,在位35年。哀公在位期间,秦晋两国罢兵息战,和平共处,国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有所恢复。而这时,吴国和楚国的矛盾却激化了,两国争战不已。秦哀公八年,也就是公元前529年,楚国发生了君位争夺的内乱,楚国的公子弃疾杀了楚灵王,自己做了楚王,史称楚平王。楚国的内乱给秦楚矛盾的转化带来了新的契机,秦国决定用婚姻的形式缓和秦国和楚国的矛盾,改善两国的邦交关系。公元前526年,秦哀公把自己的女儿伯嬴嫁给楚国的太子建为妻。

>

>秦哀公在位36年去世。太子名叫夷公,夷公死得早,君位由他的儿子继承,是为惠公。惠公在位10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惠公死后,由他的儿子即位,是为悼公。悼公在位13年,其时已是春秋末年,其他各国都已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但秦国此时仍然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秦国统治阶级的生活极度腐朽,人民群众苦不堪言,就连一些小贵族也叫苦不迭。《诗经·秦风》里就有一首《权舆》写这种情况,其诗曰:

>

>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

>于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

>诗的大意是说:唉,我呀我呀!从前住深宅大院,如今吃饭无剩余。可叹啊,可叹啊,再也无法比当初!唉,我呀我呀!从前每顿四道菜,如今每顿吃不饱。啊,可叹啊,再也不比当初好!

>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毫无疑问是一首哀怨诗,描写的是一位没落贵族因为没有继承权力和兵车,如今落到每餐吃不饱的境地。尽管他还有好大的房屋深又广,但却没有了生活来源。这说明什么?一是说明他没有土地,因而就没有租税等收入。二是说明他失去了权力和兵车之后,谁都不买他的账了。权力和兵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荣耀的象征,是地位的象征,一旦失去权力,那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了。失去兵车,同时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官位。比如秦国,它在当时称为千乘之国,它的大臣们也就是十乘之家等,如孔子在鲁国是一乘之家的官员,如果他失去这一乘车,那么他官员的地位也就危在旦夕了。这也就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已经取消了延续上千年的贵族继承制度,凡不称职者,取消贵族爵位和权力,但没有没收其祖传的居所。所以他们守着大而空荡的祖屋而饿着肚子,不停地哀叹。小贵族的命运如此,比其等而下之的社会底层人民命运的悲惨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严复

严肃的反义词是什么?严肃的近义词是什么?

比喻句大全

标签: 第十七节

更多文章

  • 秦太后赵姬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赵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以后自称为始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母亲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后。秦始皇的母亲本来是赵国邯郸的一个舞姬,姿容秀美,能歌善舞。她和大商人吕不韦同居怀孕以后,被吕不韦献给了秦昭襄王非正嫡所生的庶孙、当时被当做人质押在赵国的郁郁寡欢的子楚。不久,她就生下了嬴政,随即就被子

  • 历史趣闻之秦始皇的不死药竟是猕猴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猕猴桃

    历史趣闻之秦始皇的不死药竟是猕猴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徐福渡海为秦始皇寻找不死药的传说,由来已久。日本方面有研究说,不死药名叫“千岁”,就出产在地处濑户内海的祝岛,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天它正在进行人工种植。秦始皇上当了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

  • 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

    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匈奴被驱逐后,如何建设永久性的国防保障,亦即秦始皇巩固边防的谋略,为北击匈奴的后续步骤。修筑长城,移民实边,二者为巩固边防谋略的主要内容,当然还包括修筑直道等配套工程。有关秦长城的工程布局,专家说法不一,这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从战国中期开始,中

  • 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系

    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有关系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吕不韦列传所记载,秦始皇为吕不韦所生。载录于正史司马迁的《史记》之《吕不韦列传》。但是查秦始皇本纪,见: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

  • 徐福东渡传说是怎么一回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是怎么

    徐福东渡传说是怎么一回事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徐福东渡传说徐福东渡传说指的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能长生不老,派遣徐福率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和工匠东渡前往蓬莱求仙,之后再没有回来。徐福石像达蓬山是徐福东渡的出发点,位于浙江慈溪,现在分属于三北镇和龙山镇,因为目的地为蓬莱

  • 秦始皇是看到了什么,晚年才会执迷不悟向东方寻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才会

    秦始皇是看到了什么,晚年才会执迷不悟向东方寻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是看到了什么,晚年才会执迷不悟向东方寻仙?秦始皇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业之后,似乎就开始对长生不老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兴趣。除了派人去寻找,还曾亲自前往,寻找的地点出奇的一致,都在东方,莫非是秦始皇看到了什么,否则是什么力量能

  •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隐士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比较牛逼的学者都纷纷躲避起来了,有的到山里头互相高级,有的走在街上为了找传人,比如说这位:黄石公。传说大军师张良年轻时的时候桥上遇见黄石公,黄石公故意刁难他,叫他帮

  • 虎狼之心:秦始皇征服六国之后的南征北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征北战

    虎狼之心:秦始皇征服六国之后的南征北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吃鸟蛋繁衍出的后代话说就在西方的亚历山大大帝去世的前一年,即公元前324年,东方诞生了一个国君,他的名字叫嬴稷(也叫嬴则),职业是华夏战国七雄中地处西部的秦国的最高领导人,即秦昭襄王(前306—前251在位),据说他的老祖奶奶是吃了鸟

  • 秦汉名将之轰灭五国的老将王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汉

    秦汉名将之轰灭五国的老将王翦,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姓名:王翦生卒时间:不详出生地: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主要时代:秦汉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

  • 章邯简介 章邯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生平

    章邯简介章邯生平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章邯简介章邯是秦末有名的大将,当时始皇帝已经去世,二世胡亥登基称帝,秦二世残暴不仁,比之秦始皇更加无度,听信了赵高的话,在东巡的时候一路上腥风血雨,杀了很多的臣子,举国上下都人心浮动。后来又要重修阿房宫,到处征集百姓,搞得秦国上下民不聊生,纷纷起兵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