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秦哀公

秦哀公——申包胥哭秦庭

秦哀公

秦哀公的资料

  中文名:秦哀公

  别名:一作公、柏公

  国籍:秦国

  民族:华夏族

  重要事件:申包胥哭秦庭

秦哀公的介绍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由于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弭兵会议”(弭兵就是停止战争)。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和,订下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当时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今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太子,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所杀。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有关“秦哀公”的历史故事

  • 秦哀公

    秦哀公(?—公元前501年),嬴姓,名不详。《秦记》叫作秦毕公,《史记索隐》作秦㻫公。秦景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在位36年(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申包胥千里迢迢来到秦国求救,尽管从亲缘关系上秦哀公是落难的楚昭王的外公,但秦哀公不理。申包胥在秦国宫

  • 秦哀公在位多少年,秦哀公是秦始皇的什么人

    秦哀公,姓嬴,名昭,春秋时期秦国国君,之子,公元前536年至公元前501年在位。前505年,吴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沈向秦国求助。宝咏徘徊在秦宫外,日夜哭泣了七天七夜。秦爱公感慨道:“楚虽无道,若有大臣,岂可无所剩乎?”于是发兵救楚,打败吴军,吴王阖闾退兵回国。人物介绍中文名:秦爱公。别名:一左功、白

  • 秦国国君秦哀公简介

    秦哀公,嬴姓,赵氏,名籍,秋春时代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正在位。前 505年,吴国攻下楚国都城,申包胥背秦国供救,哀公没有理;包胥正在秦国宫门中好着没有走,日昼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动容讲:“楚虽无讲,有臣如果,可无存乎?” 因而收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支兵返

  • 秦国君主之秦哀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秦哀公,嬴姓,赵氏,名不详,秦景公赢石之子,春秋时期秦国第十四位君主,在位约35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申包胥千里迢迢来到秦国求救,尽管从亲缘关系上秦哀公是落难的楚昭王的外公,但秦哀公不理。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

  • 孟嬴公主嫁了几个丈夫 孟嬴秦哀公是亲戚关系吗

    孟嬴公主《芈月传》即将上映,里面的角色引人注目。主角芈月自不用说,其中有个角色常跟芈月形成对比,她就是孟嬴公主。孟嬴是芈月的一面镜子,她们有着相似的经历:远嫁他国、丈夫早逝、扶儿上位,但是她们的性格截然不同,一个喜欢指点前朝,一个更喜欢打理后廷。《芈月传》中对孟嬴的介绍仅限于是燕昭王的母亲。少时的孟

  • 吴国攻破楚国国都后,秦哀公为何帮助楚昭王复国?

    按照史料记载,秦哀公之所以帮助楚国,似乎是楚国大夫申包胥绝食七日所感动,实际上事情哪有那么简单,毕竟当时的吴国也算是个强国,如果没有利益驱使,秦国岂会动兵。其实只要搞清楚当时的局势,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当时秦楚结盟以抗晋,而晋国则扶持吴国共谋楚国,秦国之所以出兵,不过是为了避免唇亡齿寒,保住一个盟友

  • 楚平王抢娶了自己的儿媳孟嬴,伯嬴的父亲秦哀公为什么不管?

    春秋后期,楚平王强娶了自己的儿媳孟嬴,导致伍子胥逃至吴国,为楚国带来了灭顶之灾。但鲜为人知的是,孟嬴并不是什么没背景的民间女子,她的父亲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的秦国国君——秦哀公。那么在楚平王抢娶了儿媳孟嬴的时候,伯嬴的父亲秦哀公为什么不管呢?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秦国与晋国之间爆发了“崤之战”

  • 秦哀公出兵救援楚国,并非被申包胥感动,而是为秦国的利益和安全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使的民不聊生,社会发展遭到极大的破坏。然而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对象。很多故事还被后来者改成戏剧、评书和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成为教化民间百姓的重要材料。"申包胥哭秦庭"的故事便是典型,他以申包胥向秦哀公

  • 秦哀公:秦国第十四位君主,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秦哀公,嬴姓,赵氏,名不详,秦景公赢石之子,春秋时期秦国第十四位君主,在位约35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楚国大夫申包胥千里迢迢来到秦国求救,尽管从亲缘关系上秦哀公是落难的楚昭王的外公,但秦哀公不理。申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

  • 秦哀公为什么要帮大楚复国?原因是什么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哀公帮大楚复国,真是因为他被申包胥的眼泪打动了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哀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兴兵灭楚,楚大夫申包胥至秦国告急,秦哀公态度暧昧,于是,申包胥: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在

  •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哀公的生平简介

    秦哀公(?-公元前501年),《秦记》作秦毕公,《史记索隐》作秦㻫公,嬴姓,秦氏,族谱载其名籍,秦景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在位36年(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动容道:

  • 若没有秦哀公最终出兵援救 楚国或许已经成为了历史

    还不知道:楚国为何秦国交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国风·秦风·无衣》有专家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

  • 秦哀公是什么人?一个相当有文化的君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哀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语有”秦之恶,天下之所同恶也“的肝火说法。”暴秦不足言”成为汉以后延及明清千余年古代学界一种主流意识,深沉而固执地表示了对秦之政治、经济诸方面的不屑,其中包括对秦之文化的蔑视,认为秦人就是不懂文化的一群化外之民,是蛮夷,跟中原文化

  • 秦哀公做了什么事情成全了申包胥?

    很多人都不了解春秋战国秦哀公救楚,名义上赢得了名声,实际上成全了申包胥,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春秋战国历史上,打仗就像过家家,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他,过了两天又都和好了。但像吴国灭楚这场大仗,孙武和伍子胥那是真往死里打,为什么呢?因为伍子胥跟楚平王有世仇家恨。可是,让伍子胥想不到的

  • 秦哀公是什么样的人?一个相当有文化的君主

    古语有”秦之恶,天下之所同恶也“的肝火说法。”暴秦不足言”成为汉以后延及明清千余年古代学界一种主流意识,深沉而固执地表示了对秦之政治、经济诸方面的不屑,其中包括对秦之文化的蔑视,认为秦人就是不懂文化的一群化外之民,是蛮夷,跟中原文化格格不入。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诗经》中有段诗词,名为《无衣》,这

  • 秦救楚之战中秦哀公帮大楚复国,真的是被申包胥感动了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一读起这首苍凉悲壮的《无衣》,我们一定会想起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什么故事?秦哀公三十一年,即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兴兵灭楚,楚大夫申包胥至秦国告急,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