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三节 东门之叹――仓中鼠李斯弃尸咸阳

第三节 东门之叹――仓中鼠李斯弃尸咸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4/1/19 10:05:21

第三节东门之叹――仓中鼠李斯弃尸咸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上蔡东门狡兔肥,

>李斯何事忘南归;

>

>功成不解谋身退,

>

>直待咸阳血染衣。

>

>这是唐人胡曾的一首《上蔡》诗,大意是说像李斯这样智商一流的人居然不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一直等到大难临头才悔不当初。若以诗艺而论,这首诗没有可挑剔之处,然而若以诗意而论,评述人物,尚属就事论事,就人论人之作,并没有点出李斯命运的必然性。

>

>我的粗浅看法是,李斯之死,并非其“功成不解谋身退”,而是他的文化性格使然。

>

>所谓文化性格,就是群体经验。战国之时,出于斗争和竞争的需要,各诸侯国争相招纳贤士,养士用客之风大炽。各国士人也审时度势,跻身君王门下,以求仕进,以智、以能、以才、以谋换取功名富贵。为博取功名富贵,不惜“朝楚暮秦”。苏秦张仪、李斯等人之心态,莫不如此。然而,秦国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李斯仍然以战国时期的“客”的心态(知识分子心态),看待和对待新生的秦王朝,没有完成由“卖智”到“尽忠”的价值转变。如前所述,李斯的人生蒙老师,是两只生存环境不同的老鼠。厕中鼠身处污秽之地,为寻求一饱而担惊受怕,而仓中鼠身在粮仓,不用费心而食之不尽。所以,李斯一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住好不容易得到的仓中鼠的位置。是与非,错与对,好与坏的标准,都以是否于自己有利,是否能保住自己“仓中鼠”的地位为准绳,因而,尽管李斯为秦国统一天下竭诚尽力,为胡亥登上帝位出谋划策,为保住高爵厚禄献“督责之术”,但仍然难逃一死。

>

>我之所以说李斯死于其文化性格,是因为李斯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和秦国、秦王朝的兴衰捆绑在一起。从入秦那一天起,李斯就是以打工者的心态对待秦国的政事,尤其是在焚书坑儒和沙丘之变中,李斯的作为,不但断送了秦王朝,而且也断送了自己。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设宴招待群臣,博士仆射周青臣等人称颂秦始皇的武威盛德,说什么“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等等。秦始皇听了,当然十分高兴。但是,齐人淳于越却对周青臣的“面谀”很不以为然,他向秦始皇进谏说:“我听说殷商和周朝统治达1000多年,分封子弟及功臣作为臂膀辅翼。而现在陛下您虽统一天下,可是公室子弟们却还是平民百姓,如果一旦出现了田常、六卿夺权篡位的祸患,朝中又没有强有力的辅佐之臣的时候,靠谁来相救呢?”淳于越还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意思是说,秦始皇要想要将皇位传之于百世万世,就应该向古人学习,分封诸子功臣。

>

>周青臣等人肯定秦始皇的功勋,淳于越认为秦始皇不及古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在秦始皇听来,心里无论如何都不是味儿。其实,分封与郡县之争,在秦刚刚统一六国时发生过。其时,丞相王绾等人就向秦始皇提起过把秦始皇的儿子们分封到燕、齐、楚的故地为王,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理,朝中很多大臣都同意这种看法,唯独李斯表示反对。李斯的观点是,周王朝刚刚兴起的时候,也曾经大封子弟,但是后来各个封国之间互相攻击,就连周天子也无法禁止。如今海内一统,普遍设置郡县,对皇帝诸子以及功臣,只要让他们坐食赋税并重重的赏赐,就可以了。设置郡县,诸子和功臣有禄无权,安享荣华富贵,这样天下就会安宁。秦始皇也认为,过去战乱不止,都是分封惹的祸,现在天下刚刚统一,如果分封立国,就是自寻战乱。那次的郡县与分封之争,虽然以李斯为代表的郡县派胜出,但是分封派的声音始终没有停止。这次,便是上次论争的继续。

>

>秦始皇不动声色,把这种议论交给李斯处理。李斯极善于惴摸秦始皇的心思,他抓住淳于越的“师古”言论大做文章,上书给皇帝说:“古时候天下分散败乱,彼此之间互不服从,所以才诸侯并起,一般舆论都称道古代以否定当代,装点一些虚夸不实的文辞来扰乱社会,人们都认为自己的一派学问最好,以否定君主的法令。现在陛下统一了天下,分辨了黑白是非,使海内共同尊崇皇帝一人;而诸子百家各个学派却在一起任意批评朝廷的法令制度,听说朝廷令下,立刻就以自己学派的观点来议论它,回到家便心中不满,出门则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用批评君主来博得名声,认为和朝廷不一样便是本领高,并且带领下层群众制造诽谤。这样下去而不加以禁止的话,皇帝的权力威望就要大打折扣,私人的帮派也会形成。因此,还是严厉禁止为好。我请求把人们收藏的《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著作,都一概扫除干净。”

>

>李斯的建议正中秦始皇的下怀,有了李斯的理论支撑,秦始皇断然下令,凡《秦记》之外的史书,不是博士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都要烧掉,只准留下医药、占卜、种植等类书籍,其余的全部焚毁。此后,再有谈论诗书者都要“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官吏知而不检举者与之同罪。命令下达30天之后,若还有人不服从,判处黥刑并罚做筑城苦役。若有想学习法令的,以官吏为老师。林剑鸣在《秦史稿》中评论说,这一次焚书的最初起因,本是分不分封的问题,而主张分封或反对分封的大臣,都是为秦始皇的长久统治打算,本无根本对立。但是,李斯借题发挥,最后竟然搞成焚书的结局。所以说,过去有人把焚书看成是秦始皇的主意,这是不对的。从《史记》所记的秦始皇对这两次关于分封的态度来看,这时的秦始皇还没有昏聩到一听不同意见便暴跳如雷的地步,如果没有李斯从中作祟,推波助澜,秦始皇未必能想出这样的主意,做出焚书的事来。

>

>在秦始皇时期,李斯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在一身”。李斯身居丞相高位,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都是秦国的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然而,正如李斯所担心的那样,盛极必衰,尽管他在拥立胡亥这件事上功列第二,但是他也明白,无论治国才能和政治智慧,胡亥根本无法和秦始皇相比,秦始皇是把能臣强将玩弄于股掌之上,而胡亥则是被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上。特别是秦二世听从赵高的话,残杀公室大臣和皇室诸子之后,李斯对于自己的政治地位和身家性命的安危,更是充满了恐惧之感,深怕这种抄家灭族的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所以,在胡亥即位之后,李斯始终慎言慎行,任凭赵高之流胡作非为,祸国殃民,从不多说一句,真正做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时词语拼音时的拼音和组词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

格外的近义词是什么?格外的反义词是什么?格外的意思是什么?

标签: 东门

更多文章

  • 李斯之死 李斯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斯

    李斯之死李斯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斯与赵高钩心斗角赵高唆使胡亥除掉公子、大臣之后,便将目光锁定在曾经的盟友——宰相李斯身上。对于李斯这个盟友,赵高也没有放过,借胡亥之手除掉了这个对手。当日的“沙丘之变”是二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暂时联手,虽然赵高凭借这个功劳跃居为郎中令,但他平时利用职

  • 秦始皇改革哪些方面?秦始皇郡县制如何推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郡县制

    秦始皇改革哪些方面?秦始皇郡县制如何推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改革秦始皇登基后,统一了六国,创建了秦王朝,此后秦始皇采取了一些列的政治举措来实施改革,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等都是秦始皇的改革措施,下面来罗列下秦始皇各个措施,秦始皇改革主要从6个方面进行。《古今大战秦俑情》秦始皇剧照1、

  • 第十七节 景哀惠悼――因循僵化守而无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第十七节

    第十七节景哀惠悼――因循僵化守而无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桓公死后,秦景公继位。秦景公名石,也有史家说他名后伯车。景公之后有哀公、惠公、悼(dào)公三公。四公在位之际已是春秋末期,各个诸侯国的政局都处于动荡之中,秦国自景公到悼公,虽然在这段时间里也和晋国有过好几次战斗,也取得过几次小小的胜

  • 秦太后赵姬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赵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以后自称为始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母亲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太后。秦始皇的母亲本来是赵国邯郸的一个舞姬,姿容秀美,能歌善舞。她和大商人吕不韦同居怀孕以后,被吕不韦献给了秦昭襄王非正嫡所生的庶孙、当时被当做人质押在赵国的郁郁寡欢的子楚。不久,她就生下了嬴政,随即就被子

  • 历史趣闻之秦始皇的不死药竟是猕猴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猕猴桃

    历史趣闻之秦始皇的不死药竟是猕猴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徐福渡海为秦始皇寻找不死药的传说,由来已久。日本方面有研究说,不死药名叫“千岁”,就出产在地处濑户内海的祝岛,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天它正在进行人工种植。秦始皇上当了徐福,在中国古籍中,是一个头脑聪明、胆大心细的骗子,因为当过方士,大约还是个

  • 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

    秦朝修筑长城,阻止匈奴南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匈奴被驱逐后,如何建设永久性的国防保障,亦即秦始皇巩固边防的谋略,为北击匈奴的后续步骤。修筑长城,移民实边,二者为巩固边防谋略的主要内容,当然还包括修筑直道等配套工程。有关秦长城的工程布局,专家说法不一,这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从战国中期开始,中

  • 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系

    千古谜案: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有关系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按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吕不韦列传所记载,秦始皇为吕不韦所生。载录于正史司马迁的《史记》之《吕不韦列传》。但是查秦始皇本纪,见: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

  • 徐福东渡传说是怎么一回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是怎么

    徐福东渡传说是怎么一回事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徐福东渡传说徐福东渡传说指的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在统一六国之后,为了能长生不老,派遣徐福率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和工匠东渡前往蓬莱求仙,之后再没有回来。徐福石像达蓬山是徐福东渡的出发点,位于浙江慈溪,现在分属于三北镇和龙山镇,因为目的地为蓬莱

  • 秦始皇是看到了什么,晚年才会执迷不悟向东方寻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才会

    秦始皇是看到了什么,晚年才会执迷不悟向东方寻仙?,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是看到了什么,晚年才会执迷不悟向东方寻仙?秦始皇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业之后,似乎就开始对长生不老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兴趣。除了派人去寻找,还曾亲自前往,寻找的地点出奇的一致,都在东方,莫非是秦始皇看到了什么,否则是什么力量能

  •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隐士

    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是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比较牛逼的学者都纷纷躲避起来了,有的到山里头互相高级,有的走在街上为了找传人,比如说这位:黄石公。传说大军师张良年轻时的时候桥上遇见黄石公,黄石公故意刁难他,叫他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