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伏波将军马援的历史故事简介

伏波将军马援的历史故事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3/12/8 10:36:21

伏波将军马援的历史故事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达,就是豁达,是一种生活态度;不达则执,执着,同样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

>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或达,或执,无所谓高低之别,上下之分。过分的达,放浪形骸,荡佚不羁,不管不顾,率意而为,随便过了头,也令人不敢恭维。过分的执,成为偏执,顽执,执拗,别扭,太认死理的话,也是使人敬而远之,躲避三舍的。达和执,常常决定于人的性格,人的秉赋,人的成长环境,以及人的命途际遇。应该可以改,但要真的改起来,也难。

>

>不过,豁达之人,未必不会在某事、某时变得执着起来;反之,执着之人,在什么问题上,突然表现出豁达,也不是不可能。什么都达,或者,一切皆执,生活中,历史上,有这样的人,不能不为其片面性而遗憾;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该达则达之,该执必执之,有张有弛,这才叫做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这才能于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

>

>然而,这岂是说到就做到的吗?所以说,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也就表现在这些地方了。

>

>有一年,作客广西合浦,参观地下发现的古汉墓,了解到远在汉代,这座城池就具有相当规模了。这座古城,当时,不仅是南珠的产地,还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边陲重镇。后来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除了感动人的合浦珠还的故事外,还知道了一个历史教科书上的伏波将军马援,曾经在这里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

>这位保卫和开拓南疆的汉代大将军,在戎马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里,称得上是一位“达而不执”的明智者,这是很不容易的。虽然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执而近拗”,遭至军事失利,犯了小人,死后被夺官削爵。重新阅读这位历史上的将领,确有很多值得汲取的教训。

>

>西汉末年,为乱,旧的平衡完全打破,新的政局尚未形成,有实力、有地盘的各路兵马,纷纷画地为王,群雄并列,干戈四起。当时,汉光武帝刘秀,并不是最具立国成势的气派,常常被追打到无以逃生,有时,连粥都喝不上的。然而,有识见的马援,决定追随他。

>

>“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

>这句史书上常见的名言,就是出自他的口。应该承认,他在这种选择中,表现出了他明达识变的思路。他选择了刘秀,刘秀也选择了他,于是,成就了他为彪炳史册的一员名将。综观其一生,他不光是一员很得军心的武将,更是个有头脑的政治家。

>

>马援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不凡俗的举止。他的大哥马况,一位读书人,要他正正规规地成材,让他静下心来好好读书。这是一般人都要走的路。也是中国人或者世界人直到今天,所有父母兄长免不了要对年轻人谆谆教诲的。但这普遍适用的规律,对于马援这样的个例则不灵,他坐不下来,读不进书,兄长为他苦恼,他自己也很不痛快。

>

>《后汉书》说他:“曾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他具有反潮流的气质,不想作章句儒,而是他的精神无法集中到书本上。最后,他哥哥不再坚持他必须从儒学这条路走下去,就说:“你走吧!我不拦着你。一位优良的工匠,是不会把未完成的工料展示给别人的。现在,我看不出来你将来如何,会不会成为大器,但还是按照你自己的愿望,做你愿做的事,或许更好一些。”于是资助马援到边郡放牧种田,当兵习武,从事他喜爱的工作。

>

>做兄长的马况:因才施教,不照常规苛求,是达;听任自由发展,不加以绳束,是达;同样,做弟弟的马援,“因处田牧,至有牛马羊数千头,谷数万斛”,最后“尽散以班昆弟故旧,身衣羊裘皮绔”。不能不说,这也是一种达;他对于劳动所得,物质利益,看得很轻,“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那就更是我们所不能企求到的达了。

>

>在“王莽末年,四方兵起”,天下未定之时,马援未投身刘秀之前,依附西北的诸侯隗嚣,受到很好的信任,到了参与军机、“与决筹策”的地步,这也是马援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前,暂时栖身。后来,公孙述在蜀中称帝,与刘秀抗衡。于是,隗嚣派马援去观察形势,决定何去何从。马援接受任务去了西蜀,一方面为隗嚣今后的决策提供意见,一方面也不排除在那种混乱的局面下,对三种势力进行比较,为自己未来的进取,作实事求是的选择,这种从容不迫地在动态下,观察一个个可能的合作者,进行聪明的选择,不能不说是一种达。

>

>马援所以要到西蜀去,也是想实地看一看这位公孙述,结果大失所望。此人甚至比优柔寡断的隗嚣,还要差劲。他本与公孙述同乡里,老朋友,到得那里,还不应该“握手欢如平生”?谁晓得这位老乡,拉开帝王架子,搞一套觐见仪式,整个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所以,马援心里想,像这类沐猴而冠的家伙,决非成事之辈。便对他的款待和许愿,根本看不在眼里。而且回到西北后,对隗嚣说,公孙述称帝时,连他自己都担心,犯嘀咕:“当皇帝容易,可当不长久怎么办?”他老婆倒想得开:“朝闻道夕死可也,哪怕当上一天皇帝也值得。”像这样的井底之蛙,加之狂妄自大,你还能指望他什么呢?一席话说得隗嚣心乱意迷。于是他建议这位军阀,审时度势,“不如专意东方”,也就是要他向刘秀示诚。其实,这也是他自己观察时局,而作出的决断。

>

>一个人若不能豁达行事,无大器度,也就无高瞻远瞩之胸襟,便会局促于眼前和部分的利益。隗嚣虽然接受了马援的建议,遣子入质,但不久又反复变卦,致使作为使者来到刘秀身边的马援,处境尴尬。不过,凡达者,都有其坦然自若的心态。他第一次见刘秀时,曾经问道:“我去见公孙述,他怕我挟带武器,盘查再三。到你这里,你马上接见,并无戒备,难道你不怕我行刺吗?”刘秀笑道:“你怎么会是个刺客呢?顶多是个说客罢了。”所以,“居数月,而无它职任。”刘秀不用他,也是很自然的谨慎行为。马援不被用,也能放达自如,从容对待。于是,已经来到刘秀身边的马援,一方面给隗嚣做工作,使之回心转意;一方面对光武帝请求:“三辅地旷土沃,而所将宾客猥多,求屯田上林苑中。”

>

>马援想得开,既然刘秀你不放心,那么,我就到一边去呆着,等待你的考查。刘秀不愿意他回到西北,脱离他的掌握,重回敌人阵营,可也不敢太信任他,怕他真是奸细或怀有其他目的。马援这个建议,正中下怀,还真的马上拍板同意,这就是两个达者的聪明对阵了。

推荐阅读:

断章取义是什么意思?

浙组词_浙字组词大全

【聚精会神】的意思是什么?【聚精会神】是什么意思?

标签: 军马

更多文章

  • 东汉195年之五、汉和帝刘肇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汉

    东汉195年之五、汉和帝刘肇时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个无头鬼奴,真是去找死。宋江爱慕关胜、并于阵前鞭打假黄信,更兼敬其祖上,使大将呼延灼前往诈降,深得彩京赞赏、石秀,成梁山泊马军五虎大将之首,出动大军攻打大名府、阮小七二人,其人形象与关云长相似、郝思文二将攻打梁山:。梁山为救身陷牢狱的卢俊义

  • 陈阿娇简介,陈阿娇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阿娇

    陈阿娇简介,陈阿娇结局是怎么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阿娇简介,陈阿娇结局是怎么样的?陈阿娇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我国的历史典故金屋藏娇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帮助刘彻成为汉武帝的一大助力,那么陈阿娇简介,陈阿娇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解答。陈皇后(生卒年不详),小名阿

  •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罢黜百家

    七国之乱很快地被平定了。天下又恢复平稳安定局面。汉景帝依旧推行减赋税、轻徭役的安民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国家出现一派富裕景象。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春,景帝病逝,享年47岁,在位16年。景帝死后,皇太子刘彻继位,这便是我国历史上被称为一代雄主的汉武帝。这时的汉朝最为繁荣和昌盛。政府里的存钱和储

  • 汉武帝刘彻最爱的女人是谁 刘彻的妃子哪个死的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彻

    汉武帝刘彻最爱的女人是谁刘彻的妃子哪个死的最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武: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历史上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刘备都是汉朝有作为的皇帝,也是刘姓的代表人物。既然皇帝有与任何女人发生性关系的特权,后宫遍是佳丽美色,获得这种权力的康熙

  • 汉顺帝刘保 汉顺帝的皇后梁妠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是怎样

    汉顺帝刘保汉顺帝的皇后梁妠是怎样一个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请问:汉顺帝的皇后梁妠是怎样一个人?由用户努力奋斗nulifendou提供的知识:梁妠,是大将军梁商的女儿,汉顺帝刘保的皇后。126年丙寅汉顺帝刘保永建元年。阴丽华从小温顺柔弱,但她得到的宠幸却一点都不少,备加安抚,情洽意美,他诏令

  • 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司马迁到底有多冤?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司马迁到底有多冤?,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史记》第001讲。了解司马迁的人都知道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那么此事的缘由是怎么样的呢?司马迁为什么为李陵辩护呢?司马迁司马迁遭受宫刑的原因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只是提了一句,并没有说得很具体。不过在《汉书·司

  • 宦官干政为什么是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宦官

    宦官干政为什么是大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在中国的历史中,一个新王朝在历经风雨之后总会走到重新洗牌的地步。一个腐朽王朝的陨灭总经历几次痛苦的挣扎,总伴随着几个关键的幕后推手。在一阵轰轰烈烈之后,旧的王朝便这样土崩瓦解,新王朝便在那片废墟上破茧重生。宦官,又叫太监,本是宫

  • 英布的故事:举旗反秦归汉为王,宠姬兴祸逼反英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王

    英布的故事:举旗反秦归汉为王,宠姬兴祸逼反英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英布(?~前195),汉初三大将(英布、彭越、)之一。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称黥布。六安(今属安徽)人。初为骊山刑徒,后逃往长江为群盗。陈胜起义时也聚兵反秦,归属项梁、,后又归。最后被逼而反,逃跑后被杀。一、举旗反秦归汉为王

  • 汉朝建立后刘邦大杀功臣,为何唯独留下了这一个人?真的信任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这一

    汉朝建立后刘邦大杀功臣,为何唯独留下了这一个人?真的信任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建立后刘邦大杀功臣,为何唯独留下了这一个人?真的信任他?萧何是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天文图册等

  • 汉文帝刘恒两次被下属忽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两次

    汉文帝刘恒两次被下属忽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文帝刘恒两次被下属忽悠自古以来的官场中人,有能说能干的,有能说不能干的,有能干不能说的,最差的,当属既不能干又不能说的。一般意义上讲,得志的大多是能说能干者,政绩突出,同时善于归纳总结宣传美化;其次是仅仅能干但很不善言辞,这类人很吃亏,归之于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