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传

萧何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31 更新时间:2024/1/20 8:40:25

萧何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萧何传

萧何是沛县人,因通律令善理事曾任沛县县令的属官。

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职权内给以护卫,高祖当亭长时,萧何常帮助他。

高祖以吏职出差咸阳,同事都送三百钱资行,唯独萧何送五百。

一位秦朝监察郡政的御史,曾因萧何办事明白且有方略,让他在泗水任卒史职务,吏员考课时获第一。

御史想入奏朝廷征用萧何,萧何心中不愿,以情固请,才得作罢。

高祖起兵自为沛公,萧何任县丞督管政务。

兵至咸阳,将领们争相去秦朝府库瓜分财宝,独有萧何率先入宫把秦丞相御史所掌管的律令文书、户籍图册收藏起来。

沛公后来详知天下山川要塞、户口多少、形势强弱、民众疾苦等等,正是因为萧何握有秦朝文书图册。

当初,诸侯有约,先入关破秦者为关中王。

沛公先入关灭秦,项羽从后面赶来却要攻打沛公,经沛公亲自谢罪才得和解。

项羽在咸阳屠杀焚烧,并同范增谋划说“:巴蜀之地道路险阻,秦朝被迁逐者都居住蜀地,巴蜀汉中也算是关中之地。”因此立沛公为汉王,而将关中一分为三,以秦降将为王来围阻汉王。

汉王大为恼怒,想要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哙也来鼓动,萧何却劝道:“在汉中为王固然不好,但总比死强吧?”汉王问:“怎么是死呢?”萧何说:“如今兵马不如项羽,百战百败,不死又如何?《周书》上讲‘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俗言中有‘天汉之说,意思很好。

能屈居一人之下而得伸展于万乘大国之上者,是商汤和周武王。

我希望大王能君临汉中,安抚百姓,招引贤才,收用巴蜀的赋税,再取三秦,天下可定。”汉王称好。

于是行就国,任萧何为丞相。

萧何又推荐韩信,汉王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说服汉王下令引兵东向攻克三秦。

《韩信传》中有记载。

萧何以丞相身份留守巴蜀,通过镇定安抚晓谕布告,使百姓供给军队粮食。

汉二年(前205),汉王与诸侯联合攻楚,萧何留在关中,一面陪侍太子,一面治理栎阳。

并定法令立约束,建宗庙社稷、宫室县邑等,凡事奏请汉王,获准后实施,遇到急事,就因利乘便见机行事,待汉王回来后奏明。

在关中载录户口,征纳赋税,以水运辗转供给军需。

汉王军队数次逃散,萧何往往从关中组织士卒补充。

汉王因此把关中事务托附萧何。

汉三年(前204),汉军与项羽在京、索地带相持,汉王多次派人慰劳丞相。

有位鲍先生对萧何说:“今汉王野战艰辛,还屡次派人慰劳你,是对你有疑心了,为你着想,不如把你能作战的子孙兄弟都送去随王征战,汉王才会更信任你。”于是萧何听从建议,汉王果然高兴。

汉五年(前202),项羽已灭,汉王做了皇帝,于是论功行赏,因群臣纷纷争功,一年多也没处理完。

高皇帝认为萧何功勋最大,就先封他做赞阝侯,食邑八千户。

功臣都说:“我等披甲持枪,多则身经百余战,少则也是数十回合,攻城掠地,功劳是有大有小。

而今萧何并没有汗马之劳,只是持文弄墨议论政事,不经实战,功劳反在我等之上,为什么?”皇帝说“:各位懂打猎吗?”回答“知道。

“”知道猎狗吗?”回答“知道。”皇帝说:“打猎时,追赶捕杀野兽的是狗,而发现踪迹纵使猎狗的是人。

如今诸位是获得了野兽,功劳类同猎狗;至于萧何,正是发现踪迹纵使猎狗,类似猎人。

况且各位仅是只身随我,多也不过一家两三人,可萧何宗族几十人随我征战,这样的功劳怎么能忘。”群臣就再不敢议论了。

封赏完毕,便论功排次。

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创伤,攻城掠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高帝想屈从众臣之意,多给萧何封赏,论功排次就不再坚持,然而心中是想以萧何第一。

谒者关内侯鄂千秋进言说:“群臣议论都错了。

曹参虽有野战掠地之功,却只是疆场一时之事。

皇上与楚相持五年,丧失军队,部众败逃,独自轻身走脱就有好几次。

然而萧何往往从关中派遣兵员来补充军队,这并不是皇上命令的,有几次关中数万兵士赶赴前线时,正是汉军将少兵尽的紧急时刻。

汉、楚在荥阳对抗几年,军中无现成之粮,是萧何从关中水陆运送,使供给不乏。

陛下尽管几次丢失崤山以东地盘,萧何却总是保全关中待您归来,这才是万世不朽之功啊。

如今即便没有一百个曹参,对汉室何损?得到他们未必能保全汉室。

怎能以一时之功盖过万世之勋呢!萧何应居第一,曹参应居第二。”高帝说:“很是。”于是以萧何第一,并且赐予带剑穿履上殿的特权,觐见皇帝时不需小步趋行。

高帝说“:我听说举荐贤能当受上等奖励,萧何功绩虽高,却是得到鄂君的申辩才得以明确的。”于是让鄂千秋在原封关内侯食邑二千户上加封为安平侯。

同日,萧何父母兄弟十几人受封,都享有食邑。

又加封萧何二千户,理由是“当年差使咸阳,独萧何比别人多送我二百钱。”陈反叛朝廷,皇帝亲自率兵到邯郸作战。

而这时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纳萧何的计策诛杀了韩信,这些在《韩信传》中有记载。

皇帝得知斩除了韩信,遣使拜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令一都尉领五百兵士作相国侍卫。

这时众人都向萧何致贺,独有召平哀吊他。

召平原是秦朝的东陵侯,秦亡后沦为贫民,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果很甜美,后来世人称的“东陵瓜”即是因召平种此瓜得名。

召平对萧何说:“你将有灾祸临头,皇帝在外辛劳风餐露宿,而你安守城中不冒矢石之险,却又加封又设卫士,为什么?只因淮阴侯韩信刚刚在朝中谋反,皇帝对你也有猜疑之心了,派设都尉卫士守着你,并非宠信。

希望你辞谢封赏,将家财都用来资助皇帝的军队。”萧何听从召平的计策,皇帝果然高兴。

当年秋天,黥布又反,皇帝又亲自率兵出击。

几次派人探问相国的所作所为。

得报说:“因皇帝带兵出征,他在关中抚慰百姓,勉励民众,拿出所有粮食物资支援军队。

一如陈反叛的时候。”这时有门客劝萧何“:如此下去你不久要遭灭族之灾。

位居相国,功居第一,地位和功勋不能再高了,自入关至今,得百姓拥戴十几年了,百姓本来归顺于你,你还在努力不怠地争取民心。

皇帝所以屡次派人打听你的作为,是怕你得尽了关中民心而另有所动,现在何不多买田地,低价向人赊欠来污浊自己?这样皇帝就心安了。”萧何又接受了建议。

皇帝得知萧何的行为大为高兴。

高祖镇压了黥布回朝,路途上有百姓列队挡驾上书。

是申诉相国强行贱买百姓的田宅和数千人口。

回到朝中,萧何来拜见,皇帝笑着说:“自己向百姓谢罪吧。”后来萧何为百姓请求“:长安土地狭窄,上林苑有不少空荒地,望能让民众耕种,收获之外留下禾杆供禽兽食用。”皇帝大为恼怒说:“相国受了商人之财,替他们求情开放我的皇苑!”将萧何交廷尉,带上枷锁囚禁。

过了数日,王卫尉侍从皇帝,向前问道:“相国有何大罪?陛下忽然关了他?”皇上说“:我听说李斯为秦相,好事归功于君主,坏事自己担当。

今相国受了商贾小人钱财,为他们求种我的上林苑,以此为自己讨好百姓。

所以关他治罪。”王廷尉说:“凡职份内的事,利民的就请求皇上实行,这正是宰相该做的。

陛下怎么猜疑相国受了商人钱财呢!当初陛下与楚相持数年,陈、黥布反叛,您御驾出征,那时相国留守关中,关中稍有动摇则关西就不再属于您,相国那时不为己谋利,难道如今贪图起商人的金钱?再说秦朝帝王正是不知己过失了天下,李斯替主受过又何足效法!陛下怎能怀疑丞相是浅鄙之人啊!”高帝听了郁郁不乐。

当日,令人拿了符节放出萧何。

萧何年事已高,素来恭敬谨慎,于是光脚入朝谢恩。

高祖讲“:相国不必这样。

你为民请种皇苑,不获准许,看来我也不过是、纣一类昏庸之主,而相国才是贤相呵。

我所以拘囚相国,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罢了。”高帝死后,萧何又辅佐惠帝。

萧何病重,惠帝亲自探视病情,趁势问:“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替代您的职位?”萧何答“:知臣莫如主。”惠帝问“:曹参怎样?”萧何叩头下拜说“:皇帝已选到合适的人,我死而无憾了!”萧何每买田宅,必是在最僻静的地方,建房也不修围院。

他说:“假若后世子孙贤德,就学我的俭朴,若不贤,也不会被权势之人侵夺。”惠帝二年(前193),萧何去世,谥号文终侯。

儿子萧禄袭爵,死而无子。

吕氏于是封何夫人同为赞阝侯,小儿子萧延为筑阳侯。

孝文元年(前179),罢去同的爵号,改封萧延为赞阝侯。

萧延死后儿子萧遗袭爵,萧遗死后无子,文帝又让他的弟弟萧则袭爵,后来萧则犯罪免了爵位。

景帝二年(前155),皇帝特令御史:“已故相国萧何,是高皇帝的大功臣,与高祖共创天下。

现今他的封国祭祀断绝,朕很怜惜。

就以武阳县民户二千封萧何孙子萧嘉为列侯。”萧嘉是萧则之弟,死后儿子萧胜袭爵,后因罪免。

武帝元狩年间,再次下诏给御史:“以赞阝户二千四百封萧何曾孙萧庆为赞阝侯,布告天下,让世人明白朕是为报萧相国恩德。”萧庆是萧则之子,死后儿子萧寿成袭爵,因他任太常时失职免了爵位。

宣帝时,诏令丞相御史寻访萧相国后人,访得相国玄孙萧建世等十二人,复下诏以赞阝户二千封萧建世为赞阝侯,传位儿子,到孙子萧获,因纵家奴杀人,在死罪外处置。

成帝时再次封萧何玄孙的儿子南碈县长萧喜为赞阝侯,爵位从儿子传到曾孙,王莽败灭时才断绝。

推荐阅读:

女人面部痣相图解女人长痣面相图解_看相大全

四面八方造句

指鹿为马的故事

标签: 秦朝萧何高祖

更多文章

  • 成也萧何败萧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也萧何败萧何

    成也萧何败萧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成也萧何败萧何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最大、才能最强、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

  • 汉武帝刘彻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王娡,七岁时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54年的统治历程。前无古人的巨大功业。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他

  • 刘红夫与馆陶长公主 馆陶公主的不伦之恋:开启公主养男宠之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馆陶

    刘红夫与馆陶长公主馆陶公主的不伦之恋:开启公主养男宠之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嫖:汉文帝与皇后窦漪房的嫡女,汉景帝的姐姐。刘红夫与馆陶长公主馆陶公主是于汉文帝三年(前177年)嫁给世袭堂邑侯(食邑1800户)陈午为妻,故又称堂邑大长公主。汉文帝时封馆陶长公主;汉武帝时,升为馆陶大长公主,尊称

  • 王莽之女孝平皇后是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她这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莽

    王莽之女孝平皇后是个怎样的人?如何评价她这一生?孝平皇后王嬿是篡汉贼王莽的亲生女儿,她的父亲为了当上权倾朝野的国丈,逼着太皇太后答应了8岁的她与12岁的汉平帝刘衎的婚事,让她做了皇后。两年之后,王嬿10岁时,王莽趁着腊日大祭的机会,用毒杀死了汉平帝,王嬿就此成为寡妇,被尊为皇太后。有时候,各种封号地

  • 司马迁外孙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外孙

    司马迁外孙之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迁外孙之死司马迁的外孙叫杨恽,汉丞相杨敞之子,杨恽因告发霍氏(霍光子孙)谋反有功,封平通侯,迁中郎将。神爵元年升为诸吏光禄勋,位列九卿。这么一个显赫的人物,他的死却耐人寻味。说他的死,我们先了解一下杨恽是怎么发迹的,杨恽的父亲杨敞是前朝丞相,也是大将军霍

  • 汉朝服饰文化:西汉时期的女服服饰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女服

    汉朝服饰文化:西汉时期的女服服饰有什么特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汉是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这一时期,西汉国力强盛,社会经济、文化稳步发展,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领域进步明显,还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景象。也因此,人们对穿着打扮要求愈来愈高,衣冠服制也日趋华丽。尤其是西汉的女服服饰。那么,西汉的

  • 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比较:为什么同途殊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罗马帝国

    大汉帝国与罗马帝国比较:为什么同途殊归?,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结束了欧洲奴隶社会的历史,历史学家通常也把它作为世界历史分期的标志。大汉帝国的崩溃,虽然也带来了鼎立、西晋、东晋、三个多世纪的混战和封建王朝的割据,但中国基于大一统的惯性和基因,在公元581年,隋文帝又重新统一了中

  • 秦将李信简介 李信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的人

    秦将李信简介李信是个怎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将李信简介李信是个怎样的人?李广是西汉名将,在后世人眼中是一位对敌匈奴,对国家立有功勋的大将。但是也有“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说法。为何李广名气那么大,但是却始终难以封侯呢?秦汉唐,对于军事都十分重视。武将不问出身

  • 汉代最年轻的战神霍去病:试论霍去病的几次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几次

    汉代最年轻的战神霍去病:试论霍去病的几次战役西汉名将霍去病数度出塞痛击匈奴的赫赫武功,因而被封为西汉战神。然而这位汉代最年轻的战神成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一直以来都想写一篇关于霍去病数度出塞、痛击匈奴的文章,因为历来评说此人时都由于其浓重的传奇色彩、显贵的身份而让我们忽略了其成功背后的客观规

  • 3.太子之争:史丹为太子保驾护航,易储不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太子

    3.太子之争:史丹为太子保驾护航,易储不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皇族内部的战争极为激烈,为了争夺地位,他们费尽了一切努力,采取了一切办法。汉元帝即位不久,就立原来的太子妃王政君为皇后,第二年又立年仅5岁的长子刘骜为皇太子。但名分是名分,汉元帝当时只是随便一指便宠幸了王政君,与她并没有什么感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