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著名书法家祝枝山,为何却几十年都没考上功名?

明代著名书法家祝枝山,为何却几十年都没考上功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76 更新时间:2024/1/1 3:32:48

四大才子讲了两个了,今天小编继续来聊下一位,人称“明朝狂草第一人”的祝允明。因天生右手有六只手指,所以自号“枝山”,一些学作品中也称他为“祝枝山”。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唐伯虎的画,祝允明的字”,祝允明所书写的《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等,均是精品之作。然而在诗文书法方面才华横溢的他,在科举仕途上却屡遭碰壁,跌跌撞撞。

话说这祝允明5岁能写大字,读书过目不忘,立即成诵,9岁能作诗,被称为“神童”。19岁中秀才,之后的科考路上可就把祝允明给难住了。成化十六年(1480年),祝允明第一次赴乡试,不幸落第。想着下次再来,于是乎回去接着复习,紧接着又失败了两次。弘治二年(1489年),赴应天乡试,住在了南京老丈人的家中,可是中途生病,回苏州就医,无奈耽误了乡试。弘治五年(1492年)秋,32岁的祝允明终于中应天乡试,不枉自己十几年的苦苦煎熬。

本想着再接再厉,进京参加会试,一展宏图。但是命运女神再一次给祝允明泼了冷水。弘治六年(1493年)春,祝允明兴致勃勃进京赶赴会试,不中。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祝允明再次屡屡碰壁,与进士擦肩而过。正德六年(1511年)祝允明第七次会试不中,而长子祝续此时已经得中进士,选为庶吉士,祝允明悲喜交加。正德九年(1514年),七次不中的祝允明决心不再参加会试,50有余的他赴京就选,授广东兴宁知县,而长子祝续已经是礼科给事中,升职很快,这叫老父亲祝允明情以堪?

嘉靖元年(1522年),在兴宁勤勤恳恳打工了多年的祝允明转任为应天府通判,依旧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一年后,祝允明就称病辞职还乡了。但幸亏老天爷让祝允明生得好,祖父祝颢是正统进士,出生就是书香门第。父亲又娶到了大学士徐有贞的千金,祖父和外祖父的声名远播,也让祝允明年少时结交了许多诗书画方面杰出的名士。并且在青年时期,又成为了当时著名书法家应祯的女婿,得到了岳父大人的细心指点教导,在书法方面更是占尽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尽管在仕途上诸多不顺,看起来确实是一位不得志的文人,但或许也正是这种遭遇,让祝允明的草书狂放不羁,表现出了玩世不恭的倔强之气和隐逸之风,多年的不得意也使得其超出了师辈们的文学境界,独具一格,放浪形骸,成为“明朝狂草第一人”。

标签: 祝枝山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的郑国怎么老是挨打?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郑国,春秋,历史解密

    网上曾经盛传过一个搞笑的段子,那就是朝鲜说:谁打我我就打韩国。其实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确确实实的存在一个国家动不动就被胖揍一顿,那就是晋楚争霸时期的郑国。由于当时郑国被夹在两个大国中间,有事没事就被想要争霸的那一方揍一顿,于是“吃饭、睡觉、打郑国”的段子也因此应运而生,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其

  • 同古会战简介 会战的经过及结果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缅甸,历史解密

    1942年1月日军攻占仰光,1942年3月19日,在200师师长戴安澜领导下,发动了同古战役,蒋介石的计划是以200师不惜代价死守同古争取时间,掩护远征军主力向同古一带集结。而主力第5军迟迟未集结,造成200师牺牲很大,但由于中方不愿进攻,只想保存实力,而英军却又将右翼空开,造成日军包围200师,孤

  • 吴国和蜀国有不共戴天之仇 为何诸葛亮却选择伐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曹魏,历史解密

    诸葛亮为何伐魏不伐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知道载中,诸葛亮对魏国进行五次北伐,226年曹丕病死后,曹叡接受帝位,诸葛亮看准时机,准备两年,于228年发动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为何选择伐魏?难道不知道吴国对蜀国来说有不共戴天之仇吗?(先是背后捅刀

  • 红颜薄命,三国时期的美女大多数下场凄凉,洛神甄姬的结局更是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谈起三国的知名佳人,大伙儿会想到谁?我觉得有许多人要提及貂蝉、二乔。确实,这3位佳人称得上倾城倾国,古代历史非常知名。其中,貂蝉更是被评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以闭月之姿,成为古代美女的代名词。但是,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并没有这么出名的美人,有着不输于貂蝉和二乔的美貌,她就是我

  • 古老民族:粟特人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粟特人,唐朝,历史解密

    粟特人原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古中东伊朗语的古老民族,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粟特(Sugda,Soγd)作为丝路贸易集散地和中转站的疏勒,必然格外地吸引粟特人到此经商并定居。直到11世纪,喀什噶尔城郊还有大批的操粟特语的村落,这在麻赫穆德

  • 赵氏的下宫之难,为什么受害者成为最大受益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下宫之难,春秋,历史解密

    赵盾将晋国的第一卿位家族--狐氏,排挤出了晋国的政治舞台,而兼朝权与军权於一身,也使赵氏独大晋国。本文就接着讲赵氏的下宫之难,也即著名的“赵氏孤儿”案。事情还得从赵盾之父赵衰说起,赵衰跟随晋文公重耳流亡翟国的期间。翟人攻打廧咎如,得其二女,即叔隗与季隗。翟君将叔隗与季隗送与公子重耳,重耳娶其妹季隗,

  • 东汉末年腐败的原因是什么 根源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三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腐败现象极其严重既有人性使然的因素在里面,也有国家政策的失当的原因,也有外戚宦官专权的影响。首先,我们从人性角度分析:为官治国的官员其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是否能够超越人类生存第一和希望自己过上更好生活以及趋利避害本性?看看载及结合我们自己的体验基本每个人都能够很明显的给出答案——不能。(当然

  • 明朝末期人口不到一亿,清朝却达到了四亿,是何原因让清朝人口疯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据史料记载,在明以前人口规模始终存在一个瓶颈,即使是文景之治下的汉朝与开元盛世下的唐朝人口依旧在六千万左右,迟迟没有超过这个数值。明朝以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海内承平,人口数量激增,峰值时达到一亿多。然而与清朝相比,明朝的人口规模仍然十分有限。根据《明实录》记载,明朝在天启三年(1623)时有516

  • 亚历山大灯塔简介 名字的来源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亚历山大灯塔,埃及,历史解密

    亚历山大灯塔是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迹之一。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灯塔约在公元前280~278年建成,巍然屹立在亚历山大港外1500年,但因在两次地震中极度受损,最终于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2015年5月9日,埃及决定重建亚历山大灯塔。名字来源亚历山大灯塔(Pharos)成了许多语言中“灯

  • 雍正继位为什么会引发争议 具体事情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康熙,历史解密

    雍正继位篡位说一直是个谜团,直到现在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争议话题。总之就是各说各有理。近年来随着以雍正王朝为代表的众多清宫剧的火爆,雍正继位篡位说在大众心中的答案似乎越来越清晰。很多人认为雍正王朝中的完美剧情就是很好的解释。同时很多人根据剧中修改遗诏中的&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