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何不是称帝而是称霸王?

巨鹿之战后,项羽为何不是称帝而是称霸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29 更新时间:2024/1/13 22:59:33

巨鹿之战后, 项羽一方面明尊怀王为义帝,暗中却密令英布吴芮、共敖将其杀于南迁途中;另一方面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于彭城,以霸王的身份,将全国分成了18个诸侯国,分封给各个诸侯与降将、部将。

最值得后人思考的是--为何项羽要在此时搞分封?

当时,巨鹿之战中,项羽战胜了围困巨鹿的20万王离军以后,统率代、齐、燕、赵、楚王路诸侯大军,与章邯渐成雄师的大军对峙于漳水。当时,章邯急于决战,但从秦二世三年一月开始,到六月章邯降为止,两军并未交战。

项羽之所以不战,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有更深的考虑。当时,章邯手中是20万的正规军,而项羽在兵力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同关中考虑的一样:若此时诸侯又作壁上观,那么,楚军肯定不会占据优势。以这样的军力与章邯决战的话,就算是胜了,也会大伤楚军元气,是以项羽根本不肯轻易决战。

再者,项羽于巨鹿之战中全歼王离军团,早已威名远扬,当时,各路诸侯奉他为上将军,统率诸侯联军。但各路诸侯各有自己的地盘与军队,且军队成分复杂,指挥起来,恐怕难度不小。若项羽此时能够缓攻章邯,便可以利用“秦军在侧”的巨大威胁,逐渐地收服各路诸侯为己用。

很可能就从这一时期开始,项羽开始与范增等人谋划下一步的战略,而这一战略主要是收服各路诸侯(包括秦军)为己所用。

但是,当时时局大乱,群雄争霸,敢在这个时期揭竿而起的,野心都不小,要收服这些各怀异心的英雄谈何容易?有秦军威胁在前,各诸侯为自保,尚会听项羽指挥,但若秦军威胁一去,恐怕再也无人愿听项羽之令了。想要让他们对自己死心塌地,自然要拿出有分量的砝码,将诸侯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拴在一起。

有学者认为,项羽当时在咸阳完全可以立即称帝、统一天下,但事实上这不仅不可能,更不现实——当时,整个天下的地盘基本都掌握在旧贵族的势力之中,而项羽控制的地盘仅仅有关中而已。但是,关中一地如今却聚集了包括刘邦、申阳在内的大批灭秦功臣,他们不仅有功绩,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拥有各自的独立军队与忠诚支持者。

此时的项羽名义上只是楚怀王的臣子,其全部家当仅有几万楚军。以几万楚军的资本想要学始皇,将天下大权集于自己一身,那无疑是以卵击石——楚军不仅要防止几十万诸侯军再反,还要让大批野心家对自己臣服,这实在是一件荒谬的事情。

项羽从巨鹿之战开始,便利用秦军的威胁,挟持多路诸侯聚集于自己的管理之下,同时还用割地封王的条件诱惑秦降将与诸侯为自己效劳。如今,秦朝已灭,野心家们云集咸阳,翘首以待,为的就是让项羽兑现裂土封王的许诺。此时,项羽已是箭在弦不得不发——他无论如何都要给这些人一个交代。

但是,当时六国掌握在诸侯的手中,项羽本人并无尺寸之地可封,因此,他唯一能行的,就是先“王”,然后再将原有的封地打乱,以自己灭秦的威望来重新分封。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利用这些诸侯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由无封地到有九郡的“西楚霸王”。可以说,项羽的分封不仅仅是迫于形势,而且需要对各个势力有个交代,更是为自己日后打江山、坐实霸王之名直至一统天下的必要之举。

眼下,他手中最有分量的砝码莫过于“灭秦封天下”。唯有“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才有可能使诸侯臣服,从而驱除“王关中”甚至“王天下”的障碍。

标签: 秦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何选赵云当贴身护卫而不选关张?背后玄机让人直竖拇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赵云,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早年结识了关羽和张飞,三人一见如故,便结成了异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赵云是后来刘备在公孙瓒手下暂居时结识的,后来公孙瓒被袁绍击败,赵云便投靠到了刘备的麾下。关羽和张飞英勇盖世,而且关羽十分傲气,连骨子里都带着一股傲气,可谓是傲视群雄。假如让关羽去当的话关羽虽然表面不会说

  • 袁崇焕之死的背后:崇祯帝的疑心暗鬼 名将死于朝野党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袁崇焕,历史解密

    崇祯三年八月,京城西市人头攒动,喜欢看热闹的北京百姓纷纷走上街头,围观一场行刑,原来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判磔刑,将被凌迟处死。据记载,袁崇焕被杀时十分惨烈,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出钱购买其肉,将其生吞。袁崇焕到底是因何而死的呢?按照清朝官方的观点,崇祯帝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崇祯二年,皇太极率领军队突破长城

  • 武举制度的改革,不比科举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武举是以选拔军事人才为目的的科举考试制度。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始置。应武举者,宋人习武图于每年十月由州府举选送至京师,十一月于尚书省兵部进行考试。武举考试的内容有长垛、骑射、步射、马枪、翘关(举重)、言语、材貌等。兵部考试合格者依其身份不同而有不同的待遇,或送吏部参加铨选,或授予散官。德宗时,

  • 古代婚姻很自由?古代什么时期的婚姻是自由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朝,历史解密

    古代婚姻很自由?古代什么时期的婚姻是自由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古代人结婚是非常不自由的,只能依照父母之命,家里人说让嫁给谁,娶谁,就必须这样做。这其实都是后期的情况,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婚姻制度,就像是人们对待寡妇的态度,一开始寡妇改嫁也没什么,但是后来因

  • 董奉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他的医术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董奉,三国医学家,历史解密

    董奉字君异,候官县人。吴先主时,有一个年轻人任候官县的长吏,见董奉当时有四十来岁,他不知道董奉有道术。后来这位长吏罢官走了,五十多年后又担任了另外的职务,经过候官县,见当年的同事都老了,而董奉的容貌似和五十年前一样。他就问董奉:“你是不是得了道呢?我当年看见你是这样,现在我已白发苍苍,可你却比当年还

  • 宋仁宗的仁,大国领袖还是动乱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明道二年(1033 年)四月三十日, 在宝慈殿的御床上,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且穿过龙袍的太后刘娥不甘心地闭上了双眼,享年65 岁。一代传奇,终于落幕。刘娥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同时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至此,宋朝第五位皇帝宋仁宗终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开始了自己长达41 年的统治生涯。在中国历

  • 清朝六部尚书的排行次序是怎么样的的?哪个部门权力最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六部,兵部尚书,历史解密

    清朝六部按次序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尚书之首是吏部尚书,自隋唐开始吏部尚书基本上一直是六部尚书之首。甚至曾经改称为天官。吏部的主要功能是掌管全国文官的任免、考课、勋封、升降、调动等事务,除了皇帝钦点的官员,一般官员的升迁调动都要经过吏部的。类似于今天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古代的箭射出去后还会回收吗?都是怎么回收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箭,汉朝,历史解密

    在战场上,子弹是一种消耗量十分巨大的战略资源,而且子弹具有不可回收性,一旦打完之后,就不能够再次使用,虽然每颗子弹的成本只有几块钱,但是一场战争下来,也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销,然而在古代战场,能够充当子弹这一角色的,无疑就是箭了,弓箭手就好比现在战场上的狙击手。那么在古代战场,发出去的箭,还会再次回收

  • 春秋左氏传和春秋是同一部著作吗 两本书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春秋,历史解密

    导语:我国历史上名为《春秋》的有好几部著作,分别是《春秋》、《春秋左传》和《吕氏春秋》,究竟这几部作品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春秋》是战国时鲁国的史书,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孔子曾经删减过,有“一字褒贬”之说,人说“《春秋》

  • 济州岛海底现大量南宋文物是真的吗?韩国为什么会出现南宋遗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南宋,历史解密

    最近在韩国的济州岛附近发生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话说就在济州岛海底出现了大量的南宋文物,哇,这还是头一次见啊,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在韩国为什么会出现南宋的文物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9月30日,韩国文物研究人员披露,在济州岛新昌里附近海域发现了中国南宋时期的2枚印章和1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