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末期出现的中山国,居然能在诸侯打击中坚守二百年

春秋末期出现的中山国,居然能在诸侯打击中坚守二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441 更新时间:2023/12/21 6:50:42

翻开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家熟知的就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殊不知诞生在春秋末期的中山国,虽然只是个后起之秀,却给中原诸侯带来诸多纷争,鼎盛时期,中山国一度成为三晋和其它诸侯的心腹大患,屡被诸侯打击,又几度重新崛起,不得不说,中山国虽然不属于西周分封的诸侯,但在华夏文明的星河里,却一点不比他们逊色。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山国为何能在诸侯打击中坚守二百年?

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创建了胡服骑射,好多人认为他是为了打击中原诸侯而进行的军事改革,实际上,产生这一灵感的源头就来源于中山国。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召集朝中大臣商量国事,“欲继襄主之业,胡、翟之乡”,要把赵国的进攻方向从中原转向东北部的中山国和北边的胡国。早在赵襄子时期,他就立足于要兼并中山。对于赵武灵王这一想法,有的大臣赞同,有的反对。大臣们为什么反对呢?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中山国发展的历史。

中山国是春秋末期,由晋国北部北狄游牧民族鲜虞族演变而来,建国者是中山武公,由于都城中有座山而得名中山国。中山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从建国到灭亡前后只有二百多年,可是,这二百多年的历史却与中原诸侯有剪不断扯不开的纠结,虽然最终灭国,但中山国的文化却与中原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早在春秋初,鲜虞狄人就以游牧打击为生,多次把中原弱小的诸侯作为打击对象,公元前652年,鲜虞出击邢国、卫国,迫使邢君出逃,卫君被杀,后在齐桓公指挥下,联合宋曹邢卫等多国才把邢卫两国从灭亡中营救出来。

到了春秋中期,随着晋国的由弱变强,鲜虞狄把目光瞄准了实力雄厚的晋国,并多次在魏赵等诸侯封地进行袭扰,在拉锯式的交战中,鲜虞和晋国成了死敌,双方互有胜负。

到了三家分晋以后,晋国的实力得到削弱,鲜虞也摇身一变成了中山国,不仅面积得到扩张,军事实力也得到加强,到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大力进行军事改革,把拓展方向瞄向东部平原,国土面积得到进一步扩大。可惜不久他就死了,桓公继位以后,与三晋关系紧张,致使当时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魏文侯派大军进攻中山,在乐羊吴起两位名将的打击下,中山几近灭国。

但魏文侯死后,他儿子魏武侯继位,对中山国的治理放松了警惕,致使中山国劫后余生,并在公元前380年重新崛起,重新站起来的中山国国君还是桓公,通过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他也成为了一个知耻而后勇的人。由于重建的中山国把国都建在赵国东北腹地灵寿,客观把赵国的国土拦腰掐断,赵国有如鲠在喉的感觉,所以,在赵国两次出兵打击中,中山国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为了防止赵国再次对中山国的虎视,中山国还在两国边境主要地段修建了长城。

上面是中山国从成立到发展的历史。那么,赵武灵王后来怎么让大臣们同意胡服骑射的呢?看到有人对胡服骑射的改革不感冒,赵武灵王就带领大家到赵国边境实地走了一圈,他用实际行动劝告大家,赵国虽然算是中原大国,周边却与中山北狄交战较多,从双方交兵的装备来看,中山国还是延续狄人游牧民族的作风,骏马快车,来去如风,比赵国步兵行动迅速,来之能战,战之能退。

为了让大臣们从直观上有所领悟,赵武灵王亲自换上短衣长裤,皮带束腰,穿上马靴,骑上高头大马,弯弓搭箭表演一番,他的精彩演讲让大臣们心悦诚服,于是赵国迅速掀起了胡服骑射的旋风,有战国特种兵之称的“赵边骑”就是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

在大力进行军事改革的同时,赵武灵王还吸取上两次赵国进攻中山受阻的教训,一方面大力发展国防军事,增加赵国综合国力,在原阳等地区建立骑兵营,专门培养良种军马和训练骑兵;一方面,又大力开展务实外交活动,把秦国东进注意力分散到与齐楚等国的交战上,从而为赵国攻打中山争取空间。

公元前308年到296年12年间,赵武灵王先后五次讨伐中山,到最后一战时,他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中山,俘获中山王,占领灵寿,中山国从此灭亡。

作为战国初期崛起的中山国,从建国到灭亡虽然只有二百一十年的历史,却给世人带来诸多警示。其一,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一个面积不足五百里,人口不到百万的小国,经常去跟中原大国展示肌肉,既显示了中山国能征善战的作风,同时也体现了中山国不屈的自强性格。其二,中山国虽然国小力单,但背靠太行,眼放中原,虽屡受打击却不屈不挠,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是值得其它诸侯国学习和借鉴的。其三,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中山国桓公不汲取前次灭国教训,采取硬碰硬策略,把都城建在赵国的腹地,这是造成中山国灭顶之灾的重要原因。

更多文章

  • 和珅去世之后丰绅殷德怎么样了 他的后半生生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和珅,历史解密

    和珅因二十大罪被嘉庆皇帝赐自尽,那么和珅去世之后丰绅殷德怎么样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丰绅殷德的后半生。丰绅殷德迎娶的是固伦和孝公主,累迁都统兼护军统领、内务府大臣。和珅伏法以后墙倒众人推,廷议上大臣们纷纷表示要免去丰绅殷德的职位和爵位。但是嘉庆皇帝因为公主的原因恩准丰绅殷德承袭伯爵,如果结局是这样也挺

  • 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吗 这种说法准确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人类生来有八卦的天赋,所以自古以来,宫廷秘史在民间大众当中都很有市场。比如清朝的宫廷秘史,从清初到清末,都有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早期的如孝庄太后有没有下嫁多尔衮,雍正是否被吕四娘所刺杀,乾隆是不是海宁陈家的儿子;到后来的同治死因,慈安太后暴崩之谜等等。还有一个故事,说乾隆朝大臣富察·傅恒的儿子福

  •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简介 该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历史解密

    印度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1899年G.N.寇松勋爵任英印总督。他把孟加拉分割为东孟加拉(包括阿萨姆)和西孟加拉两个省,利用分而治之的手法,挑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宗教对立。孟加拉人民立即掀起反分割斗争。当时,米鲁特城的印度士兵不满殖民当局约束他们的社会习惯和宗教

  • 诸葛亮有隆中对,其实鲁肃也有一个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出了一大批英雄豪杰,而诸葛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躬耕南阳,坐观天下,便能写出《隆中对》,预知了日后三国鼎立的格局。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举世闻名的,即使有人没看过,也会听过这个名声,然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东吴的鲁肃也曾写过一份类似的对,为东吴日后的发展作了一番谋划,这份对史称《榻上对》

  • 邯郸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惨烈呢 为何白起至死不去攻打邯郸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邯郸之战,历史解密

    邯郸之战是是公元前259至公元前257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进行的决战,此战秦军战败,损失惨重;这也是秦昭王的错误决定,刚开始秦王想让白起统兵,但是白起遭到了拒绝,白起从军事角度看是正确的,可以说白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此时攻打赵国,秦国不只是和赵国作战,而是和魏楚国作战,就是白起这番话让

  • 精绝国是怎么突然消失的?是因为气候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精绝国,汉朝,历史解密

    提起精绝国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起“精绝古城”和“鬼洞族”,相信很多人都有记忆,《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就讲述了胡八一等在精绝古城探险的故事。实际上,精绝古城并非杜撰出来的,它是真实存在过的,震惊考古界的尼雅遗址就是曾经的精绝古城。精绝国是我国西汉时期的一个西域城邦国家,地处尼雅河畔的一片绿洲之上,是

  •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为何秦琼就开始装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琼,唐朝,历史解密

    其实唐朝有很多事情都是让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比如说唐朝的时候有很多政治的变化或者政治的争端,其中李世民就是非常凸显的一个。李世民当时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突围的非常成功,并且夺得了大位,最后当上了皇帝。那么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一切确实都是非常厉害的,但是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在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之后为什么当

  • 西汉有个官职叫“复土将军”,到底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对于古代的官职,常看古装影视剧的读者肯定都知道不少,像是丞相,尚书,以及什么什么将军。但在西汉时期,曾有个十分特殊的官职,叫做复土将军,想必大部分读者都没听过,究竟复土将军是干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

  • 投降满清前明军不堪一击!为什么投降之后异常神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明朝军队在和后金(满清)作战中,节节败退,把关外的土地丢失殆尽,最后只剩下吴三桂还勉勉强强守在山海。(李自成剧照)明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作战,也显得不堪一击。李自成的农民军本来是一群乌合之众,从未经过任何军事训练,也毫无作战经验。但是李自成从陕西出发,一路高歌猛进,直杀到北京城下,无人能挡。最终,连北

  • 五代后,看看汉朝是怎么崩塌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进入中后期,契丹人灭了后晋,在中原改国号为大辽,试图统治中原,然而因为过于残暴而被大家赶了出去,皇帝死在半路上,被做成了腊肉。还记得石敬瑭是怎么死的么?手下刘知远收留了一群契丹人看上的吐谷浑人,引得契丹人大怒,石敬瑭既得罪不起契丹人又搞不定刘知远,活生生窝囊死了。石敬瑭都搞不定刘知远,他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