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屈原不是自杀?屈原和楚怀王宠妃搞暧昧

屈原不是自杀?屈原和楚怀王宠妃搞暧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776 更新时间:2023/12/18 21:02:57

早年被楚怀王信任

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被流放的屈原开始文学创作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流放期间,屈原感到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喂鱼以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纪念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关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

关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原因,历来有诸多说法,却都相差甚远,恐怕是因所选择的分析角度不同所致,总括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说法是以身殉国

这一种说法,以清代学者王夫之和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为代表。他们认为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先秦采用分封采邑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就亲疏有别地分封到不同地方当诸侯,诸侯又按照同样的方式把国家分给不同的大夫。

楚国和其它诸侯国有点不同,国君和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其它诸侯只能称“公”、“侯”时,楚国国君就能自称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的称号。

楚国的君臣同样有这种关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认为,屈原所以写下著名的诗章《哀郢》,是由于哀叹郢都的陷落,宗庙社稷成为荒丘废墟,人民流离失所,楚顷襄王不能拼死抵抗秦军,楚国灭亡指日可待。

据此,现代的屈赋研究者大都认为,屈原投江是因为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不忍亲眼目睹国家灭亡,故而投江殉国。郭沫若在《屈原考》中写到:“就在郢都被攻破的那一年,屈原写了一篇《哀郢》……他看不过国破家亡,百姓颠沛流离的苦状,才悲愤自杀的。” 他在《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写道:“屈原的自杀,事实上是殉国难。”

还有一种说法是屈原以死谏楚王。持此说的人认为屈原看到楚国“党人”横行,百姓看不到希望,朝中没有忠良之臣,国家没有守备外敌的力量,楚国将面临亡国大祸。满怀救国大志的屈原却遭谗言而被流放,报国无门的他没办法身谏楚王,哀叹报国之志无法实现。绝望的屈原决心以死来震醒昏君。

屈原在《离骚》篇末有“吾将从彭咸之居”。彭咸是殷朝有名的贤士大夫。他曾忠心劝谏国君,遭到漠视,最后愤然投水而死。由此看来屈原之死是“尸谏”,是向彭咸学习而来的。

最近,有人对屈原的死提出了新的看法,那就是,屈原并非死于自杀,而是被谋杀。

屈原与其宠妃的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公元前296年,楚怀王在秦国病逝,秦国把遗体送还了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楚人正式立太子为王,是为顷襄王。耐人寻味的是,心灰意冷的屈原闻听此讯后却由不住的欢欣鼓舞、心喜若狂。因为屈原相信他的老情人“湘夫人”会想尽办法说服顷襄王,让他重返京城,再握权柄。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而流传至今的赛龙舟和包粽子是不是也在暗示当时的追杀情景呢,用赛龙舟隐喻当时追杀屈原的激烈场面;用包粽子来隐喻屈原被投入江中的悲惨事实糯米饭象征着屈原的肉体,粽叶象征着装他的袋子,粽丝象征着捆扎他的绳索;而把粽子投入水里,则象征着屈原被人淹死的真相。

当然屈原死于谋杀这一说法并没有切实的依据,只是一种猜测,但是谁又能说这种猜测不是历史的事实呢?

标签: 屈原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八卦!大哲学家王阳明被老婆妻管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怕老婆的人很多,现代文学家胡适算是圈内出名的怕老婆。在古代,来八卦一下王明阳,这也是一个怕老婆的主。王明阳是怕老婆还是尊重老婆,尤其是在古代的中国三妻四妾有什么好怕的。王阳明是大明王朝一代名臣和名将,又是心学之集大成者,到如今,其在海内外的影响仍然很大。不过,够八卦的是,这么一位巨匠居然惧内。

  • 古代斩首讲究时辰 为何午时三刻开刀问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做事讲究择时。搬家、进宅、结婚等都要择个吉日来进行。在古代,杀人是一件“阴事”,所以为什么古时候斩首的时候,刽子手会选择在“午时三刻”。人们认为在阳气最重的时候斩首,被斩者不敢出来搞事。所以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压抑鬼魂不敢出现。这应该

  • 给汉高祖戴上“縁帽子”的千古第一后吕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高祖,吕雉,历史解密

    为什么说吕雉是千古第一后汉朝不是第一个国家,而汉朝第一位皇后却被称为“千古第一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但是,秦朝是个短命的国家,短短的几十年统治被刘邦灭亡,从而建立汉朝。汉高祖刘邦开创的汉天下,两汉共四百多年。所以若要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王

  • 皇帝的饮食真的奢侈吗?其实也没那么夸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虽然现在中国的餐桌文化非常的丰富了,饮食上的规矩还有很多,但是和古代相比,如今的这些规矩根本就算不上是规矩,因为古代的时候,如果和皇帝一起吃饭,稍微有哪些不注意的地方,就可能会被杀头的,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皇帝除了在吃饭的礼仪上非常的讲究之外,在吃的丰盛程度和奇怪程度上,自然也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毕

  • 秦朝的饮食文化是什么样的 主食是以什么为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秦始皇,历史解密

    秦朝离现在2000多年,在饮食方面与现代社会差异很大。先不管能吃什么,就是当下司空见惯的炊具,比如铁炒锅,秦朝还没有,所以现在厨师必备的技能“颠勺”,在秦朝也还没出现,很多爆炒类的菜肴都做不成。秦朝和现在类似的加工方法主要是是蒸、煮、烧、烤,但是不要以为有烧烤就能尽情撸串了,

  • 北伐战争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北伐战争的成败看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国民党,蒋介石,历史解密

    记得念书的时候,历史老师讲北伐战争的时候告诉我们,由于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导致北伐战争失败了,后来上了高中学习到北伐战争时,里面加了一小段阅读,内容是:宁汉合流与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这里打引号的北伐,表明这个北伐和国共合作时的北伐不同。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北伐战争到底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我们看北伐战

  • 刘邦为其封王,他非但不领情自刎?死后还有五百壮士追随殉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名人故事有很多是我们今天所不能理解的,看起来原本和和气气的名头和场景但是发生的事情往往都很血腥,史上有一个人在刘邦招降且要封其为王的时候,竟然自刎随后还有五百将士自杀为其殉葬。在山东青岛市的横门湾内,有一座狭长的海岛,名为田横岛。这个岛屿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为曾经有一个高义之士在这里藏身,他

  • 苏秦与张仪的合纵连横,让两人功成名就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鬼谷子王诩,一作王禅,战国时期的显赫人物。相传,其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为老学五派之一。老学:苏张(苏秦和张仪)、鬼谷一派,申、韩一派,杨朱一派,庄、列一派,尹文一派。身为鬼谷子门下,不论是苏秦还是张仪的本事,世人都是有目共睹的。不同于其他名士,鬼谷子弟子的行事

  • 刘过:南宋的落魄文人,写了一首词成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过,宋朝,历史解密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长于庐陵,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这在古代是很落魄的事情,然而刘过却享有盛名,刘过以词闻名,并且和辛弃疾为至交好友,两人常有诗词唱和。不过小编最喜欢的是刘过的那首《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唐多

  • 梁武帝自食其果,开国皇帝萧衍为何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南朝梁太清三年(549)的夏天,建康城内台城(宫城)的净居殿里,一个86岁的老人独自躺在简陋的木榻上。他蓬首垢面,睁着昏花的老眼,望着低矮的 顶棚,嘴里念叨着:“蜜!蜜!”但殿中空无一人。殿门外两个懒散的看守兵,听而不闻,坐在门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家乡的牛羊肉如何如何肥美,抱怨眼下的饥 肠辘辘。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