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废除从殉的行为 最后以为从殉妃子是谁

康熙废除从殉的行为 最后以为从殉妃子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36 更新时间:2024/1/30 16:23:52

清代的顺治皇帝因为染上了天花而去世,从顺治去世到公布的四个时辰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关于遗照的事情,很多大臣都是绝口不提,顺治去世后有谁陪葬,而谁是自愿的。现在跟着的小编一起来探讨。

熙在自撰的《年谱》中说,自己为顺治写的遗诏都经过了皇帝的认可,“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当晚,顺治即驾崩归西。王熙在官方的遗诏公布后,便将当时所有和遗诏有关的东西全部付之一炬,此后对遗诏一事便一直保持沉默,再无片言只语。

很奇怪的是,在这份遗诏中有这么一句,“端敬皇后(董鄂妃)于皇太后恪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过从优厚,未能以礼止情,诸事窬溃不经,朕之罪一也”。

“未能以礼止情”,这句话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无疑是对董鄂妃间接的谴责。王照声称自己写的遗诏已经经过顺治的同意,但以顺治的个性,他应该不会在临终前有如此对董鄂妃不利的话语,这是对他们爱情的否定。那遗诏是怎么变成了罪己诏的呢?

四小时里反生了什么?

从顺治死亡到公布遗诏中间有四个时辰(古代一时辰等于现在两小时),清史专家孟森先生推测“其间必有太后及诸王斟酌改定之情事”,而把对董鄂妃的葬礼逾度写进遗诏,显然有有意而为之,估计是反映了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怨恨。事实上,孝庄太后从一开始就对顺治和董鄂妃的结合并不满意,而顺治的早死,很自然的归结于董鄂妃的原因。孝庄太后在丧子之余,其脑海里浮现的想必是对“红颜祸水”的一腔怒火罢!

正如《红楼梦》的元春一样,每一个后妃的后面都关系着其外戚家族的命运。孝庄太后的愤怒使得另一个女人,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堂妹),感到了来自内心的极大恐惧。为了浇灭孝庄太后的怒火,保全自己的家族,贞妃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为顺治殉葬,以换取孝庄太后对董鄂妃家族的宽恕。

是年,贞妃才刚二十出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和丈夫。更可悲的是,贞妃从来就没有像堂姐一样获得过顺治的爱情和所赋予的显赫地位,但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她却要为顺治和董鄂妃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付出代价,做他们爱情的殉葬品。贞妃的死亡,历史上只把它叫做“从殉”,中国历史一种极为丑陋的古老制度。

从殉的贞妃,后来被康熙追封为皇考贞妃,埋葬在孝陵东边的妃嫔陵寝里。后来康熙为嫡母营建孝东陵地宫的时候,在地宫中与顺治合葬的只有董鄂妃和康熙的嫡母孝康章皇后。为先帝殉葬的贞妃死后依旧备受冷落,名分及合葬的哀荣都于她无关--她只不过是葬在孝东陵的众多嫔妃之一,仅此而已。值得一提的是,董鄂妃和顺治骨灰所放的地宫是清东陵中惟一没有被盗过的,这让多情的天子和他的爱人得到了长久的安宁。

由于顺治得天花暴死,惊恐之余的皇族后来选中了皇三子玄烨作为王位继承人,因为他已经生过天花并且死里逃生,这就是后来的康熙。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下诏禁止殉死的行为。从此以后,“从殉”便在中国的历史上消失了。

标签: 康熙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弟弟赵光义杀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太祖,赵匡胤,历史解密

    历史上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的神秘死亡。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字元朗,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 刘表手下猛将如云,他为什么还把荆州拱手相送给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表,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刘备本来是靠着织席贩履为生的,在遇到关羽和关羽之后才有了起兵的打算。虽然张飞靠着杀猪卖肉攒了不少钱财,但是起兵绝非儿戏,不久便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之后,刘备为了空手套白狼只得四处漂泊,在各大势力之间周旋,为自己以后称霸天下招揽人才和积蓄力量。不得不说,刘备虽然手上无兵无将,但

  • 诸葛亮空城计吓走司马懿,城楼上为何是两个书童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空城计,历史解密

    空城计诸葛亮吓走司马懿那一幕,可是被很多人流传,一些人觉得,比起诸葛亮,其实司马懿差得远,论谋略还是诸葛亮更胜一筹,真的是这样子吗?诸葛亮平时做事谨慎又谨慎,每次走下一步的时候都会想好后果,他绝对不是一个冒险的人。这点司马懿也很清楚,毕竟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他们可是互相了解的很,不过司马懿和诸葛亮不

  • 曹琴默跟丽嫔一样也是华妃一党的 为什么她能生下温宜公主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甄嬛传,温宜公主,历史解密

    《甄嬛传》曹琴默一直都是华妃的军师,为华妃出谋划策,曹琴默这个人其实很不简单,要论心机绝不在甄嬛之下,曹琴默曾几句话就让皇上和甄嬛因果郡王一事心生间隙,也是眉庄“假孕事件”的策划和实施者,可见曹琴默的心机有多厉害。一开始剧中就体现了华妃在后宫深受皇上恩宠,因为华妃的娘家势力太大,皇上不得不独宠华妃,

  • 有心计的红颜必定是祸水 揭秘晋国骊姬如何工于心计扰乱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红颜祸水,历史解密

    “骊姬之乱”为春秋年代的散文作品。故事出自《春秋左传》,作者不详。主要描写了僖公四、五、六年在晋国发生的骊姬扰乱朝政的事情。骊姬是春秋时山西人,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因姿色艳美,后被晋献公掳去,而成为宠妃。骊姬虽获得专宠,却也不安分守己。生性阴险狡诈,献媚取怜,在逐步博得晋献公

  • 胡适拿了蒋介石多少钱?揭秘胡适与蒋介石的亲密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蒋介石,胡适,历史解密

    在民国战乱时期,胡适先是提倡了白话文,后来跟随蒋介石去台湾。据史料记载,胡适有9次之多拿了蒋介石的钱,蒋介石为什么要给胡适送钱,这些钱是干什么用的人,小编也很想知道,一起来看看。台湾所藏档案显示,蒋介石确曾先后9次,命人秘密送钱给胡适据陈红民教授2011年披露, 台北“国史馆&rdquo

  • 北魏胡太后为情夫鬼迷心窍 亲手杀死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魏,胡太后,历史解密

    嚣张的胡太后上位元恪同他父亲元宏一样,只活了33岁,就死了,太子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时年6岁。胡氏被尊皇太妃,进而被尊为皇太后。胡太后在取乐之余也有烦恼,那就是盛年守寡,难耐帷幄寂寞,好在她有权势,寻找情侣极为容易。最早她和大将杨大眼之子杨白花私通,后来杨白花害怕由此祸及己身,投奔了南朝,使得胡太

  • 她是汉献帝的皇后 她在三国之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献帝,曹魏,历史解密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今天小编说的这位献穆皇后曹节,她的父亲正是曹操。(213年)曹操将女儿曹宪、曹节、曹华三姐妹同时入宫中,封为夫人。(214年)并封为贵人,曹操废掉伏寿皇后,

  • 古代宫廷做御医的职位还不如太监 揭秘太监的工资水平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监,历史解密

    在清朝年间,御医的薪水竟然还不如太监。这有点令人费解对吧?薪资待遇方面,太医院的院使月银三两,左右院判、七品御医均月银二两二钱,吏目、医士月银一两五钱(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二百五十)。雍正元年(1723年)规定:医士月给公费饭银一两五钱、米九斗。而一个普通太监月银二两,可见御医的俸银是偏低的。想晋

  • 清朝的安德海真的是假太监吗?大太监安德海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太监,安德海,历史解密

    安德海身为清朝的大太监,也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据说他在七八岁的时候就净身入宫,但是传闻中又有人说他不是太监。和慈禧太后有私情,深的慈禧的喜爱。在辛酉政变中,安德海由于充当了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訢之间的秘密联系人,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晋升为总管大太监,成了朝中显赫的人物。安德海成了总管大太监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