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的异姓王为何往往下场不太好呢?

古代的异姓王为何往往下场不太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04 更新时间:2024/1/21 21:08:27

异姓封王之所以难上加难,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他在楚汉争霸获胜之后,最终选择了延续秦始皇的皇帝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分封异姓王的皇帝,他一共分封了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来换成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等八个人为异姓王。

后来发现这些异姓王威胁中央政权,就先后除掉了七个,然后换上自家的同姓王。刘邦是册封异姓王的第一人,同时也是明文禁止异姓封王的第一人,这便是著名的白马之盟——出自《史记.吕太后本纪》中“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可以说从刘邦之后,异姓封王的难度直接上了天,但是后世还是出现了许多异姓王,他们都是如何做到的,具备哪些条件呢?

第一,权臣或外戚。

皇帝年幼或失权成为傀儡的时候,真正掌握国家大权的往往是权臣(这里的权臣指的是非皇族的,像宇文护、多尔衮这样的皇族权臣不包括在内)、外戚,当然有的人既是权臣又是外戚。这些人是事实上的皇帝,封自己或者家里人当个王很简单,有的人封王是篡位称帝的准备工作。

例如,刘邦死后,他老婆吕后临朝称制长达十六年,她视白马之盟为空文,封了自己娘家吕姓亲戚一大堆当王——吕王吕台、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东汉末年的魏王曹操、曹丕,晋王司马昭、司马炎;东晋末年的楚王桓玄、宋王刘裕;南朝梁末年的陈王陈霸先;北周末年的隋王杨坚等等。

第二,割据一方的军阀。

王朝末期,战乱不止,很容易出现拥兵割据一方的军阀。这些人完全不受朝廷的控制,掌握着自己割据地的全部军政财大权。胆子大,条件成熟的军阀甚至直接称帝,但大多数人都是退而求其次,要么自立为王,要么装装样子求封为王,或者先称王,之后再称帝。这一类比较著名的有东汉末年的汉中王刘备、吴王孙权;隋朝末年的唐王李渊、郑王王世充;唐朝末年的梁王朱温、岐王李茂贞、晋王李克用、越王钱镠、临清王罗弘信、太原王王处直等等。

第三,亡国皇帝。

自古谋朝篡位者,即使明目张胆到了极限,也会装装样子、走走形式地去安置一下前朝皇帝。其中,降格成王就是一种方式。旧朝皇帝降格成王,篡位者升格为成皇帝,那这个降格而来的王相对于新朝就成了异姓王。这一类异姓王身份过于尴尬,几乎都没落什么好下场,数量也不多。

有三国时期魏国的末代皇帝曹奂,被篡位者司马炎降格为陈留王;东晋末年原晋帝司马德宗,被篡位者桓玄降格为平固王、其弟司马德文被篡位者刘裕降格为零陵王;南朝宋的末代皇帝刘淮,被篡位者萧道成降格为汝阴王;南朝梁的末代皇帝萧方智,被篡位者陈霸先降格为江阴王,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被篡位者赵匡胤降格为郑王等等。

第四,附属国(包括游牧部落)君主。

这些人受封为异姓王比较顺理成章,因为严格意义上讲,这些人在地位上甚至和中原王朝的皇帝是平等的,只不过,一方面是实力不如中原王朝,不敢直接硬怼,只得自降身份,接受封王表示臣服;另一方面是文化差异,游牧帝国的首领称号原本就五花八门,他们甚至对中原王朝的帝号与王号的区别没有明确的概念,不做深入计较。例如,西汉初年的南越王赵佗、东瓯王姒摇,清朝的科尔沁郡王等等。

第五,功臣。

他们是异姓封王的主力军,能占到异姓王总数的一半以上。不过功臣封王也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死后追封,第二类是活着受封。很明显,第二类的难度要明显大于第一类。

死后追封功臣既可以表现皇帝的宽厚,安抚人心,又因为受封人已经去世,且王爵不能世袭,国家不用付出什么实质性的代价,一举两得。因此,死后追封的异姓王的人数量极多。光宋朝就有谯王郭守文、河南王慕容延钊、威武王石守信、渤海王高怀德、琅琊王王审琦、韩王赵普(追封)、济阳王曹彬、舒王王安石、鄂忠武王岳飞、鄜王刘光世、蕲忠武王韩世忠、循王张俊、申王秦桧、涪王吴玠、信王吴璘等多达十几个。

异姓封王难度最高应当是功臣活着受封,王爵作为最高的爵位,要想凭着功劳受封,一般是需要取得极大的军功才行。不过,历朝历代封王的功劳是不一样的,因此难度也有所差异。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权臣、外戚、军阀,压根就没有异姓功臣被封王。

唐朝军事活动较多,文臣武将有很多立军功的机会,而且唐朝对于王爵也并不吝啬,再加上后期藩镇割据时间很长,可以说,唐朝应当是活着异姓封王人数最多的朝代(没有之一)。

有吴王杜伏威、燕王罗艺、汉阳郡王张柬之、扶阳郡王桓彦范、博陵郡王崔玄暐、南阳郡王袁恕己、平阳郡王敬晖、东平郡王安禄山、西平郡王哥舒翰、汾阳郡王郭子仪、雁门郡王郭锐、武威郡王郭昕、定襄郡王郭英乂、大宁王仆固怀恩、临淮王李光弼、西平王李晟、武威郡王李怀仙、晋昌王辛京杲、高平王薛嵩、南平王李希烈、通义王朱滔、雁门郡王田承嗣、张掖王段秀实、昌化王白孝德、常山王王景崇、颍川王陈敬瑄、琅邪王王重荣、钜鹿王时溥等等。

北宋封王的功绩是收复被辽国占领的幽云十六州,终宋一朝只有宋徽宗时期的宦官童贯做到了,他奉行“联金灭辽”,北上伐辽的时候却令人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不得已花了一百万贯钱将燕云之地从金国人手里赎了回来,被宋徽宗封为广阳郡王,然而却就此埋下了靖康之耻的祸根。

明朝活着封王的主要有忠勇王金忠、宁夏王李成栋、延平文王郑经、延平王郑克塽、晋王李定国、秦王孙可望、蜀忠王刘文秀、延安王艾能奇、巩昌王白文选、庆阳王冯双礼、汉阳王马进忠、黔阳王皮熊、真定王郑鸿逵、汉中王吴三桂、兴化王洪承畴等等,但除了蒙古贵族出身的金忠以外,其余异姓王均是在明朝灭亡之后,处于四面楚歌的南明皇帝不得已才册封的。

清朝活着受封的异姓王则比较典型,都是在清兵入关之后,充当马前卒的,有定南武壮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敬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义王孙可望等等,几乎每一个人都是臭名昭著。

在中国古代,“家天下”的观念深入每个人的骨髓,统治者最希望的就是“化国为家”,让自家的子孙世世代代统治着国家,而异姓封王就意味着要与外人共享国家,这是统治者最不愿看到的。所以,历朝历代都在想尽各种方法提高封王的难度,或者是削弱异姓王的权力。

而真正名副其实的异姓王往往是谋朝篡位者,这也就是为何异姓王往往集中在王朝的建立初期和灭亡的末期的根本原因。国家是他们的私产,要想尽办法争夺、保护,只不过这些过程有太多苦难,连累了广大的黎民百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因没子嗣而烦恼,大臣知道后把小妾献给皇上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楚王,春秋,野史秘闻

    古代都是由皇帝统治着天下,皇帝执掌朝政的好坏决定了天下百姓的生活是否安定。在古代皇帝有绝对的权力,他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一般皇帝的位子都是直接传给他的嫡长子,如果没有孩子的话也可以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兄弟,皇帝是不会将皇位给外姓的人的。在这个朝代皇帝没有子嗣,于是大臣就将自家小妾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操作满分

  • 卢俊义真的是被吴用坑害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卢俊义,宋朝,风云人物

    读水浒会发现,很多人认为吴用没啥本事,只会坑人上山。这种看法其实不对,因为吴用的智谋,在水浒中就是一流,大小战役中,他的计策很少失手。另外,所谓的“坑人”,其实主要是指“智赚玉麒麟”。因为宋江要为晁盖报仇,活捉史文恭,所以想到了请武艺更高的卢俊义。当时吴用与李逵下山,假扮成算命先生,到卢俊义家写了一

  • 隋朝到底是什么样的?隋炀帝也像影视中所知道的那样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朝,隋炀帝,文史百科

    说起隋朝,我们似乎并不陌生。各种影视作品以及书籍中它出现的频率可不算低的了。“隋唐演义”,“隋唐英雄传”之类的,但是细想一下呢?隋朝出现的时候,身边还总是跟着一个唐朝。而隋朝与唐朝站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存在感极弱,似乎只是为了彰显唐朝而存在,估计隋朝若有灵的话,一定是活在了唐朝的阴影之下吧。但是真正

  • 曾经贩盐的王仙芝,为什么会当上起义军首领?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王仙芝,战史风云

    唐朝末年,历经长期的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朝政越来越黑暗。特别是到了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执政年间,两位荒唐帝王整日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天下百姓备受皇室和官僚地主的压榨盘剥,加上连年的天灾,许多人被逼无奈,举起了反抗大旗,浙东、桂林地区先后爆发了裘甫、庞勋领导的起义,虽被朝廷镇压下去,但更大规

  • 张良被后世尊为谋圣,但他也为刘邦献过毒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良,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五年,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跟群臣一醉方休。酒酣,刘邦突然给群臣抛出一个重大问题:楚汉相争,何以最后是刘胜项败?群臣七嘴八舌地畅所欲言之后,刘邦做了总结,你们说得都对,但不全面,我刘邦之所以最后会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我刘邦会用人,接着,刘邦抛出了汉初三杰的概念。所谓汉初三杰,即张良、萧何

  • 1200年来仍受欢迎的美白方法,杨贵妃是什么美白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杨玉环,野史秘闻

    1200年来仍受欢迎的美白方法,杨贵妃是什么美白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女子如何美白养颜?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为此费尽心机,经过上千宫女临床试验后,终于从数千种中药材中研制出一物——美白霜,并迅速风靡长安,甚至出口波斯和东瀛等地。而1200年后的今天,杨贵妃当年所使用的方法,

  • 历史上朱高炽在位时间没有一年,他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他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庙号“明仁宗”,1424年8月12日-1425年5月29日在位,前后不到一年,仅仅十个月。在这十个月当中,朱高炽其实还是做了不少事情,他都做了哪

  • 宏村古建筑为徽式建筑,为何被专家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宏村的古建筑为徽式建筑,主要特点为青砖黛瓦马头墙。承志堂是其中一幢大型宏伟精美的民居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宏村街坊巷弄纵横交错,建筑雕刻、室内外装饰装修诸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宏村村落整体轮廓清凉明秀,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中国画里乡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宏村

  • 赛约河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赛约河之战,成吉思汗,战史风云

    兵分三路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蒙古军除留3万军镇守南斡罗斯外,其余12万人分三路向马札儿(今匈牙利)进军。(参见《草原帝国》第六章)北路以拜答儿为统帅,率领察合台部下的3万人摧毁马札儿外援波兰;南路以合丹为统帅,率领窝阔台部下的3万人,绕过喀尔巴阡山脉,自南迂回前进;中路以拔都、速不台为统帅,

  • 刘备临终前留下10个字,诸葛亮为何没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三国,历史解密

    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场景可谓是打动了无数人,其中有一句话更是读哭了后世不少人。刘备曾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华和能力不必多说,比曹丕强了10倍不止。如果阿斗能够辅佐他成事,就尽量辅佐他;如果不能,你就自己看着办吧!这番话其中蕴含的信息量不可谓不大,诸葛亮当即脸色惨白,跪下磕头:臣必定辅佐太子一统天下。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