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曾经贩盐的王仙芝,为什么会当上起义军首领?

曾经贩盐的王仙芝,为什么会当上起义军首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4/1/21 23:09:35

唐朝末年,历经长期的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朝政越来越黑暗。特别是到了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执政年间,两位荒唐帝王整日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天下百姓备受皇室和官僚地主的压榨盘剥,加上连年的天灾,许多人被逼无奈,举起了反抗大旗,浙东、桂林地区先后爆发了裘甫、庞勋领导的起义,虽被朝廷镇压下去,但更大规模的起义浪潮已经风起云涌、不可遏制。

唐末起义军领袖王仙芝

这时候两个盐贩子走上了历史舞台,一个叫王仙芝,一个叫黄巢。唐朝末年盐税特别重,有些贫苦百姓为了逃避官税,就靠贩私盐挣钱,但贩私盐很危险,需要拉帮结伙一起干,时间长了,这些盐贩们便自发结成了一支支队伍。王仙芝、黄巢就是两只盐贩队伍的头。

公元874年,濮州盐贩头王仙芝聚集了几千农民,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还发出宣传文告,揭露腐败朝廷造成贫富不均的罪恶,这个号召很快得到了贫苦百姓的响应,参加起义的人越来越多。不久,冤句(今山东曹县北)的盐贩头黄巢也起兵响应。

黄巢善于骑射,脑袋瓜也灵光,五岁的时候就能对诗,长大后曾经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但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他在长安看到官吏的贪腐和残暴,心里充满怨气,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的诗,诗中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此诗用菊花作比喻,隐晦地表达了黄巢推翻唐王朝的决心。

王仙芝和黄巢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之后,在山东、河南一带迂回转战,接连攻下许多州县,声势越来越大。朝廷非常恐慌,命令各地藩镇将领镇压起义军。但各地藩镇为了保存自身实力,只是徘徊观望,不肯出力。唐僖宗没办法,最后想了个招降的柔招,派宦官到蕲州去见王仙芝,说只要他归降,朝廷就给他个“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衔。听说有大官可做,王仙芝脑子一热便答应了下来。

黄巢听到这个消息气坏了,马上带上一群兄弟,直奔王仙芝住处,痛骂对方一顿,高声说道:“当初咱们说好要同心协力,推翻朝廷,拯救百姓,你现在却要投降朝廷,你让我们这些兄弟怎么办?!”王仙芝还想狡辩,黄巢抡起拳头一顿暴揍,边上的人也跟着大骂。王仙芝被打得鼻青脸肿,为了保命赶紧认错,把朝廷派来的使者也赶跑了。

此后,黄巢与王仙芝兵分两路,王仙芝向西,黄巢向东。不久,王仙芝率领的起义军在黄梅(在今湖北)被唐军打败,他本人也被杀死,残留的队伍重新汇合到黄巢手下,大家推黄巢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黄巢调整进军方向,转而进攻唐军兵力比较薄弱的南方地区,过长江,进浙东,一路势如破竹,攻城拔寨,经过一年多征战,一直打到了广州。

起义军在广州休整一段时间后,黄巢又带兵北上,击败荆南节度使王铎、淮南节度使高骈的联合阻击,顺利渡过长江。起义军向各地发出檄文,说:“我们进攻京城,只向朝廷问罪,不干别人的事。你们各守各的地界,不要触犯我们!”各地藩镇将领接到檄文,都龟缩不前,保存实力,黄巢起义军势如破竹、急速北进。

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

公元880年,黄巢率领六十万大军攻取潼关,浩浩荡荡向长安挺进。唐僖宗李儇仓皇向成都逃去,来不及逃走的朝廷官员全部出城投降。黄巢坐着金色轿子入城,几天后在长安大明宫登基称帝,国号大齐,黄巢起义达到了最高潮,黄巢本人也登上了他人生的最高峰。

但是长期以来,黄巢起义军有个缺陷,就是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就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几十万人马进入长安以后,四周还是唐军势力。没过多久,朝廷调集各路兵马,包括李克用率领的四万沙陀骑兵,合围长安。黄巢派出大将朱温驻守同州(今陕西大荔),但是关键时刻,朱温却投降了朝廷,坑了黄巢一把。黄巢军大败,只好撤出长安。

黄巢带领起义军一路撤退到河南,又遭到朱温、李克用的围剿。公元884年,黄巢在攻打陈州(今河南淮阳)失败后,一路被唐军紧追,最后退到泰山狼虎谷。见大势已去,黄巢毅然自刎,结束了他豪迈悲壮的一生。黄巢侄子黄皓率领起义军残部逃到湖南湘阴一带,被当地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但民间传说黄巢并没有死,而是出家当了僧人,还做过著名寺院的主持,临死时,指着脚下示人,有黄巢两字;也有人说五代的高僧翠微禅师,就是黄巢……传说就是百姓美好的愿望,就让这传说一直延续下去。

黄巢起义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唐王朝的黑暗统治。公元907年,也就是黄巢起义失败后的第23年,黄巢的部将朱温篡唐自立,开了五代乱世之幕。

标签: 唐朝王仙芝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张良被后世尊为谋圣,但他也为刘邦献过毒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良,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五年,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跟群臣一醉方休。酒酣,刘邦突然给群臣抛出一个重大问题:楚汉相争,何以最后是刘胜项败?群臣七嘴八舌地畅所欲言之后,刘邦做了总结,你们说得都对,但不全面,我刘邦之所以最后会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我刘邦会用人,接着,刘邦抛出了汉初三杰的概念。所谓汉初三杰,即张良、萧何

  • 1200年来仍受欢迎的美白方法,杨贵妃是什么美白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杨玉环,野史秘闻

    1200年来仍受欢迎的美白方法,杨贵妃是什么美白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女子如何美白养颜?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为此费尽心机,经过上千宫女临床试验后,终于从数千种中药材中研制出一物——美白霜,并迅速风靡长安,甚至出口波斯和东瀛等地。而1200年后的今天,杨贵妃当年所使用的方法,

  • 历史上朱高炽在位时间没有一年,他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他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庙号“明仁宗”,1424年8月12日-1425年5月29日在位,前后不到一年,仅仅十个月。在这十个月当中,朱高炽其实还是做了不少事情,他都做了哪

  • 宏村古建筑为徽式建筑,为何被专家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宏村的古建筑为徽式建筑,主要特点为青砖黛瓦马头墙。承志堂是其中一幢大型宏伟精美的民居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宏村街坊巷弄纵横交错,建筑雕刻、室内外装饰装修诸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宏村村落整体轮廓清凉明秀,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中国画里乡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宏村

  • 赛约河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赛约河之战,成吉思汗,战史风云

    兵分三路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蒙古军除留3万军镇守南斡罗斯外,其余12万人分三路向马札儿(今匈牙利)进军。(参见《草原帝国》第六章)北路以拜答儿为统帅,率领察合台部下的3万人摧毁马札儿外援波兰;南路以合丹为统帅,率领窝阔台部下的3万人,绕过喀尔巴阡山脉,自南迂回前进;中路以拔都、速不台为统帅,

  • 刘备临终前留下10个字,诸葛亮为何没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禅,三国,历史解密

    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场景可谓是打动了无数人,其中有一句话更是读哭了后世不少人。刘备曾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华和能力不必多说,比曹丕强了10倍不止。如果阿斗能够辅佐他成事,就尽量辅佐他;如果不能,你就自己看着办吧!这番话其中蕴含的信息量不可谓不大,诸葛亮当即脸色惨白,跪下磕头:臣必定辅佐太子一统天下。从这

  • 大臣坚持穿旧衣服,朱元璋夸赞,刘伯温却说此人留不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提到朱元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大杀功臣,却不知有一段时间,他的态度是完全相反的,这段时间,就是他的当吴王的时候,当真是求贤若渴,不惜以各种手段笼络人才,留住人才。这个时期的朱元璋,心胸非常宽广,许多人才都是在这个时期加入的朱元璋阵营,同时也是朱元璋最终能夺取江山的重要原因,即便是元朝的来使,只有其

  • 唐太宗怒砸魏征墓,直言进谏真的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李世民,魏征,风云人物

    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从谏如流的明君,一个是犯颜极谏的诤臣,圣君良臣珠联璧合,共同打造了名垂青史的“贞观盛世”。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哭失声,喟然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殁,朕失一镜矣!”唐太宗以魏征为镜的感慨更是让这段君臣

  • 丁香油是一种很强烈的精油,它在现代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丁香油,为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丁香枝蒸馏的丁香油用制杀菌药、香料、漱口剂、牙痛的局部麻醉药、合成香草醛,还可作增香剂和增强剂。还可用于烹调、香烟添加剂、焚香的添加剂、制茶等。可作为药用,中药饮片“丁香”、“鸡舌香”、“公丁香”即为桃金娘科丁香的花蕾,性温,味辛。香气馥郁,味辛辣,常

  • 在隋唐演替中起到重要作用,瓦岗军到底是怎么覆灭的?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卑鄙小人背后偷袭杀了瓦岗带头大哥,间接帮助李世民打下大唐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隋炀帝为了梦中那”远迈周汉“的伟业,不顾百姓的承受力,上马了一系列大工程。隋炀帝枯水季节让百姓挖运河,丰水季节让百姓修长城,还修建了东都洛阳等一系列大功臣。隋炀帝不仅仅上马了一系列的大工程,还三次讨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