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之外竟还有个燕国

三国之外竟还有个燕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98 更新时间:2024/1/29 11:06:12

史上都说“三国鼎立”,其实在三国之外还有一个国家,由于它远居东北一隅,相比于三国的耀眼光辉不免暗淡了一些,从而被人们忽视。该国就是辽东的小霸主燕国,虽然面积不大,但实力相当雄厚,不可小觑。

这个燕国实力雄厚有什么证据呢?这里有一组数据,当时辽东人口达七十万,而刘备苦心经营的蜀国才九十万,由此可见,在重量级上其与蜀国是一个量级的,该国从董卓时一路存活到司马懿掌权近50年的时间,在群雄乱世的三国时代,这个辽东小霸主究竟有多能耐呢?

辽东公孙政权自190年初具规模,到238年为司马懿所灭前后存活48年,经历了三代四位统治者: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创建者公孙度少年有成,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幽州刺史,在董卓把持朝政时,已经在辽东做了四年太守了,后来经过同郡人徐荣的推荐,董卓承认了公孙度对辽东的控制。

公孙度首先巩固政权,然后着眼东北以外的范围。当时辽东郡东有玄菟郡和乐浪郡,东北就是高句丽,北方则为扶余部落,西边是乌桓。公孙度首先选择收拾高句丽,因为高句丽自西汉时就存在,经常侵犯汉朝边境,实为一大隐患。公孙度本打算会是一场浴血奋战,没想到幸运的是一战就搞定。之后公孙度又平定了境内的山贼,开始坐稳政权,野心更加膨胀,于190年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自此正式成了一方诸侯。

接下来的几年里,公孙度西征乌桓,北克玄菟郡、乐浪郡,并将势力一路发展到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设立了带方郡,为了便于统治,将女儿嫁与百济。公孙度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东至日本九州岛的邪马台国,北到扶余,西至乌桓都臣服于公孙氏。不仅如此,公孙度还派柳毅夺取了山东青州东莱诸县,至此控制了渤海、黄海的交通要道,一度成为东北亚霸主。

汉献帝建安九年即公元204年,公孙度去世,孙子公孙康即位。就在公孙康即位的第三年发生了一场大事,这一年袁尚袁熙逃到了乌桓,曹操一路追杀过来,破之,屠柳城。乌桓的单于们和二袁逃到了公孙康的地盘,以求庇护。公孙康是怎么做的呢?他当然知道其中的利害,果断将一行人砍头,将脑袋给曹操送上门。曹操原本打败乌桓后已经精疲力竭,辽东这块硬骨头也非一朝一夕能啃下,看到公孙康既然如此谦逊、识趣,也就罢了,于是兴致盎然地打道回府了。

公元221年,公孙康去世,当时他的儿子尚小,公孙康的叔叔公孙恭被推举为辽东太守,此人比较软弱,后被长大后的公孙渊也就是公孙康的儿子取代。此时的中原已成三家鼎足而立的局势,互相牵制互相观察,寻找突破点。

魏国主要是向西域经营发展,蜀国则是向云南地区发展,吴国积极发展海外关系,到达了台湾和东南亚,东北亚在辽东政权的控制之下,吴国无从插足。吴国在与魏国的交手中,深知辽东的战略重要性,孙权屡次派使者去辽东游说,与之联盟,以此来牵制魏国。公孙渊作为辽东霸主,一直就不甘心屈居魏国之从属地位,如今吴国伸出了橄榄枝,于是于魏国决裂,公元237年自立为燕王。

这次公孙渊可捅了马蜂窝,以前魏国不收拾你,是因为除了你有点实力外,更重要的是你老实、谦逊,如今撕破脸了,魏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理。公元238年,司马懿帅军讨伐辽东,最终破襄平城,公孙氏辽东政权灭亡。

对于公孙氏的覆亡可以说是“成也辽东,败也辽东”,本来凭借偏居一隅而发展壮大,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其无法向中原广阔拓展,虽然在东北亚可傲视四方,但一遇到强大的中原枭雄,还是只有败亡的结局。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如何在赤壁一战借东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赤壁之战中起到关建人物之一的就是诸葛亮,没有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东吴的火船就不能顺流而下,火烧曹操的铁索连环船。在东吴与曹操的争斗中,最能识破周瑜心思的就是诸葛亮,当周瑜反间计成功的让曹操诛杀了蔡氏兄弟以后,当即就派鲁肃前往试探诸葛亮。诸葛亮猜到周瑜并不会容下他,但是也不能故作不知,如果诸

  • “空城计”并非诸葛亮首创,赵云早就用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中,空城计是三国时期司马懿进攻蜀国的街亭,结果马谡没有守住,就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紧接着司马懿进攻西城,当时诸葛亮无兵可抵御,但是他计上心来,打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抚琴歌唱,悠哉悠哉。司马懿之后,怀疑城中设有埋伏,便退兵而去,诸葛亮最终凭借着无双的智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化险为夷。这

  • 邓艾偷渡阴平打败诸葛亮之子的灭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死后,其子诸葛瞻为蜀鞠躬尽瘁,却败于无名小卒邓艾之手。魏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洛阳,年轻有为却又不堪忍辱的19岁皇帝曹髦,决定与司马昭彻底摊牌,率领宿卫与奴仆数百人呼喊着出宫,直扑晋王府邸诛杀司马昭。因为事先王沈、王业的告密,队伍在皇宫东门就碰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zhou)带领的人

  • 曹操中原逐鹿连破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自领兖州牧,收编青州兵,正在意气风发谋取更大发展的时候,初平三年,朝廷“诏以京兆金尚为兖州刺史”。这件事使曹操受到很大刺激,他哪里容得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成果被别人占有,因而即派轻兵迎头痛击金尚于途中。金尚抱头鼠窜,投奔了袁术。朝廷派人来做兖州牧,促使曹操加紧实现谋划中的两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张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迎帝都许,控制了权力,短短几个月,朝廷便得到了相对稳定,显露出一个政治家的治国安邦之能。当然,曹操在谋决诸多大事的时候,考虑更多的依然是军事。在他看来,一切都要服务于军事。为国失贤则亡,军无粮秣则难久。一句话,用贤,备粮,都是为了军事的需要。所以,几件大事略定便即谋划逐鹿,以期完成更大的抱负。南

  • 曹魏文帝曹丕:曹冲称象与曹植曹丕储位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丕,字子恒,中平四年(187)生于沛国j焦郡(今安徽亳县),是著名大政治家曹操的次子。曹丕的青少年时代,正是东 汉王朝迅速走向没落,群雄角逐,军阀混战的时期。曹丕4岁就 开始学骑马射箭,自幼跟随父亲南征北战,过着一种戎马生活。 建安二年(197),曹操遭到张绣围攻。曹操的勇将典韦战死,长 子曹昂和

  • 三国魏文帝曹丕:汉魏嬗代与曹植七步成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丕任魏王兼丞相、领冀州牧后,成了汉王朝的实际主宰。 曹丕上任之初,即提拔在拥立自己登上王位的过程中出了力的官 吏。他首先提升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郎为御史大夫,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一党手里。鉴于汉末宦官乱政的教训,决定宦人不能做官,只能做跑腿服侍的杂役。为了广泛培植势力,曹丕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

  • 曹魏文帝曹丕:争雄三国与建安文学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丕对于治国之术还是颇精通的,而且也知人善任。黄初二年(221),曹丕提升辽东(今辽宁辽阳)郡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 使这一鞭长莫及的地区保持稳定。又命张既为凉州剌史,去平息 当地胡人的反抗。重新开通了与西域的联系,密切了与西域少数 民族的关系,巩固了魏王朝的统治。黄初二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

  • 魏文帝曹丕:文武双全的曹魏开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延康元年(200)十月二十 八曰,东汉颍川郡(今河南许昌)祭 坛高筑,一位黄袍加身、受禅称帝 的君王正得意地俯视着坛下的臣 民,接受他们的朝拜。这位倾祚汉 室、开创新朝的中年人,就是曹魏 帝国的第一代君主曹丕。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

  • 三国魏明帝曹叡:因仁而立编订新律的甄宓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延康元年(220)正月,曹操死,曹丕袭位为魏王。这时的明帝年方十五,英俊潇洒,颇得父亲曹丕的喜爱。由于宫中的条件比较优越,少年的明帝聪明好学,能文能武,尤其是骑马射箭的技术极为娴熟。就在这年初春的一天,首都洛阳的天气虽说还有 些寒意,但已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望着屋外明媚的春光,曹丕 再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