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超的后半生为何是空白的

马超的后半生为何是空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542 更新时间:2024/1/29 11:06:44

马超,三国时期名将,在归附刘备后,只是在汉中之战中有所表现,虽位列五虎大将,却没有什么存在感,后半生近似空白,这是为何?

马超来降,对刘备来说是喜事也是忧事,喜天赐良将,而更多的可能是忧,重用与不重用间,刘备改如何抉择?

刘备素以仁义闻名,而马超在刘备心理形象是要扣分的,其先在父亲身在许昌而在凉州发难曹操,后在投降刘备时致其家两百余口被张鲁所杀,是为不忠不孝之人,刘备自然对马超的为人不甚看重。

再者,五虎上将中,关张赵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可以信任,黄忠以年迈,不可能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唯独马超,之前也是称雄一方的雄主,亦有逐鹿中原之心,只是落魄后投至自己麾下效命,难保其壮志未灭而再度反叛,马超在少数民族中素有威望,授以大权恐其生变,所以马超虽被刘备封为车骑将军(武将最高官职),却并未掌握太多实权,此时,马超还是在刘备考核期内的,就像公司里来了一个高管一样,不能刚上任就将所有权利赋予他。

在接下来刘备集团所发动的三场大战,即汉中之战、襄樊之战、夷陵之战中,汉中之战他是参加的,襄樊之战主要是大将关羽所主导的,夷陵之战中刘备未让马超参加也是考虑再三的,其一马超善于指挥骑兵在平原地带作战,而进攻东吴最难以攻下的地区多是山区,马超去了也不能发挥什么作用,其二,马超在羌人中有威望,让他留守后方可以震慑羌人,避免刘备率大军东伐期间,后方羌人作乱,再者,当时的马超可能身体就有些问题了,在夷陵之战之后不久马超就病死了。

章武二年,马超在刘备夷陵兵败后不到半年就病逝了,就算刘备想重用他也没有机会了,马超还在刘备考核期内就不幸病逝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马钧竟比诸葛亮还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神奇人物比比皆是,既有像关羽张良这样的义薄云天的英雄,又有似貂蝉孙尚香这样倾国倾城的佳人。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不怎么起眼的发明家,马钧。说起发明家,我们脑中便冒出来一串历史文字:某年某月,某人发明某物,对当时何人何朝何代产生了多么深刻的影响……而那些名字更是

  • 三国之外竟还有个燕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史上都说“三国鼎立”,其实在三国之外还有一个国家,由于它远居东北一隅,相比于三国的耀眼光辉不免暗淡了一些,从而被人们忽视。该国就是辽东的小霸主燕国,虽然面积不大,但实力相当雄厚,不可小觑。这个燕国实力雄厚有什么证据呢?这里有一组数据,当时辽东人口达七十万,而刘备苦心经营的蜀国

  • 诸葛亮如何在赤壁一战借东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赤壁之战中起到关建人物之一的就是诸葛亮,没有诸葛亮借来的东风,东吴的火船就不能顺流而下,火烧曹操的铁索连环船。在东吴与曹操的争斗中,最能识破周瑜心思的就是诸葛亮,当周瑜反间计成功的让曹操诛杀了蔡氏兄弟以后,当即就派鲁肃前往试探诸葛亮。诸葛亮猜到周瑜并不会容下他,但是也不能故作不知,如果诸

  • “空城计”并非诸葛亮首创,赵云早就用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中,空城计是三国时期司马懿进攻蜀国的街亭,结果马谡没有守住,就有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紧接着司马懿进攻西城,当时诸葛亮无兵可抵御,但是他计上心来,打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抚琴歌唱,悠哉悠哉。司马懿之后,怀疑城中设有埋伏,便退兵而去,诸葛亮最终凭借着无双的智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化险为夷。这

  • 邓艾偷渡阴平打败诸葛亮之子的灭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诸葛亮死后,其子诸葛瞻为蜀鞠躬尽瘁,却败于无名小卒邓艾之手。魏甘露五年(260年)五月初六,洛阳,年轻有为却又不堪忍辱的19岁皇帝曹髦,决定与司马昭彻底摊牌,率领宿卫与奴仆数百人呼喊着出宫,直扑晋王府邸诛杀司马昭。因为事先王沈、王业的告密,队伍在皇宫东门就碰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zhou)带领的人

  • 曹操中原逐鹿连破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自领兖州牧,收编青州兵,正在意气风发谋取更大发展的时候,初平三年,朝廷“诏以京兆金尚为兖州刺史”。这件事使曹操受到很大刺激,他哪里容得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成果被别人占有,因而即派轻兵迎头痛击金尚于途中。金尚抱头鼠窜,投奔了袁术。朝廷派人来做兖州牧,促使曹操加紧实现谋划中的两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张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迎帝都许,控制了权力,短短几个月,朝廷便得到了相对稳定,显露出一个政治家的治国安邦之能。当然,曹操在谋决诸多大事的时候,考虑更多的依然是军事。在他看来,一切都要服务于军事。为国失贤则亡,军无粮秣则难久。一句话,用贤,备粮,都是为了军事的需要。所以,几件大事略定便即谋划逐鹿,以期完成更大的抱负。南

  • 曹魏文帝曹丕:曹冲称象与曹植曹丕储位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丕,字子恒,中平四年(187)生于沛国j焦郡(今安徽亳县),是著名大政治家曹操的次子。曹丕的青少年时代,正是东 汉王朝迅速走向没落,群雄角逐,军阀混战的时期。曹丕4岁就 开始学骑马射箭,自幼跟随父亲南征北战,过着一种戎马生活。 建安二年(197),曹操遭到张绣围攻。曹操的勇将典韦战死,长 子曹昂和

  • 三国魏文帝曹丕:汉魏嬗代与曹植七步成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丕任魏王兼丞相、领冀州牧后,成了汉王朝的实际主宰。 曹丕上任之初,即提拔在拥立自己登上王位的过程中出了力的官 吏。他首先提升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郎为御史大夫,把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一党手里。鉴于汉末宦官乱政的教训,决定宦人不能做官,只能做跑腿服侍的杂役。为了广泛培植势力,曹丕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

  • 曹魏文帝曹丕:争雄三国与建安文学风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丕对于治国之术还是颇精通的,而且也知人善任。黄初二年(221),曹丕提升辽东(今辽宁辽阳)郡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 使这一鞭长莫及的地区保持稳定。又命张既为凉州剌史,去平息 当地胡人的反抗。重新开通了与西域的联系,密切了与西域少数 民族的关系,巩固了魏王朝的统治。黄初二年(221),刘备在成都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