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津浦铁路的修建过程 津浦铁路途经哪里?

津浦铁路的修建过程 津浦铁路途经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073 更新时间:2024/1/19 11:13:01

津浦铁路的修建过程是怎样的?津浦铁路途经哪些省份?以下为您介绍津浦铁路。

津浦铁路简介

津浦铁路(Tientsin-Pukow Railway),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工建设,于1912年(民国元年)全线筑成通车,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干线,在徐州与陇海线交会,在南京浦口与京沪线(今称沪宁线)隔江相望,是中国近现代铁路交通南北干线。

津浦铁路贯穿中国华北、黄淮、江淮三大地区,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沿线途经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北起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南至南京浦口火车站,后延至天津东站,正线全长为1013.830公里,设站85个。

津浦线是近代时期中国向英德两国贷款修建的铁路,全长1009公里,仅用4年多时间就修建完成,其修建速度之快为清代铁路之最。1968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南京成为京沪线的中间站,津浦铁路也延伸更名为京沪铁路。

津浦铁路修建过程

一、津浦铁路修建计划

清光绪六年(1880),曾任台湾巡抚、直隶提督的刘铭传上书清廷,建议“议借洋债”,修建由北京经山东到江苏清江的铁路。尔后,军机大臣左宗棠、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也提过类似的建议,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均未获批准。

中日甲午战争后,遭受战败之苦的清廷宣称要力行以修铁路、开矿山等为主要内容的实政,“图自强而再弭隐患”。在此情况下,江苏补用道容闳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提出“借力于美(国)修建中国铁路”的主张,建议修建由天津经山东德州至江苏镇江府的铁路,“以为便于兴利之旨”。

总理衙门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将其建议及所附22条办路章程一并奏报,随即得到清廷批准。但由于津镇铁路与正在进行借款谈判的卢(沟桥)汉(口)铁路走向大致相同,利益发生冲突。德国公使也以山东是德国的势力范围为由,抗议铁路经过山东。迫于内外压力,总理衙门责令容闳将津镇铁路走向改为“绕山东过黄河经河南以达安徽”,并要求在6个月内招齐股金,而且只能招中国资本,不准外资入股。面对上述难题,容闳无法破解,只好作罢。

二、津浦铁路经营权归属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英国政府借口沙俄侵犯了其在长江流域的利益,要清廷给予补偿,提出津镇等五条铁路贷款权的要求,并威胁如不接受,“即视为蓄意对英国的敌视行为”。德国得知此消息后,也提出修建津镇铁路的要求。后两国背着中国进行秘商,划定津镇铁路的各自势力范围,所需资金由英德双方联合征集;铁路建成后,由英德双方联合经营。

当年9月10日,英德两国驻华使节同时向总理衙门提出要求,准许英国汇丰银行和德国德华银行共同承办津镇铁路。几经周折,光绪二十五年四月九日(1899年5月18日),津镇铁路督办大臣许景澄、帮办大臣张翼与汇丰、德华两银行签订了《津镇铁路借款草合同》。

草合同签订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借款事被搁置。义和团运动结束后,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英德两国两次照会总理衙门,要求迅速商订正式借款合同。但由于德华银行横生枝节,要求增建德州至正定、兖州至开封的两条支线,超出草合同范围,中方不允,致使商订正式借款合同事宜停滞。

三、津浦铁路经营权由中方收回

光绪三十一年(1905),收回利权运动和商办铁路运动蓬勃发展。朝廷中的有识之士对列强在华势力日炽深感忧虑,认为如果津镇铁路再落入英德手中,则“直隶、江苏、山东永为英德势力范围。平时则妨我主权、事事牵制,有事则南北隔绝、声势不通,中原全局,关系甚钜”,纷纷上书清廷,要求废除津镇铁路借款合同,由直隶、山东、江苏三省绅商集资自建。

于是,清廷特命张之洞袁世凯“妥商办理”津镇铁路事宜。英德两国在此形势下,从其长远利益着想,稍做让步,于是清廷正式批准向英德借款修建此路。双方于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十日(1908年1月13日),签定了正式借款合同。在签定正式借款合同时,因沪宁铁路即将建成通车,为便于将来两路联运并接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建议,将津镇铁路由徐州西南行,改经安徽省宿县、蚌埠、滁县,终点站为浦口。因此,津镇铁路改称为津浦铁路,借款合同亦为《津浦铁路借款合同》。

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五日(1910年9月28日)按原借款条件,续借480万英镑。1912年,再借90万英镑,华中铁路公司垫款30万英镑。总计借款为920英镑,平均每公里造价9万元。在修建干线的同时,先后建成良王庄至陈塘庄、临城至枣庄、泺口至黄台桥、兖州至济宁四条支线,共长96.54公里。

津浦铁路线路走向津浦铁路起自天津北站,经天津、沧州、德州、济南、滕州、徐州、蚌埠等地,终于南京浦口站。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国为什么是六国中最难灭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25年,自21岁亲政,并以最快的速度扫平了盘踞秦国相位多年的吕不韦和依托于太后赵姬兴风作浪的假宦官嫪毐之后,34岁的秦王嬴政已经在统一中原的道路上奋斗了长达12年之久。此时,被称为“三晋”的韩、赵、魏已然全部被PASS出局。嬴政的下一个对手,就是盘踞在江南地区,幅员辽阔,实力强盛的老牌诸侯—

  •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生平 容闳成就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简介:容闳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容闳成就贡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简介容闳(1828.11.17-1912.4.21),原名光照,谱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 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

  • 戊戌变法保国会宗旨的核心 保国会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戊戌变法保国会简介:保国会宗旨的核心是什么?保国会的主要活动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戊戌变法保国会简介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保国会亦称强国会,机关刊物《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事起,瓜分危机严重,康有为“既上书求变法于上,复思开会振士气于下”,结合各省旅京

  • 西藏江孜保卫战历史 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藏江孜保卫战简介:江孜保卫战历史是怎样的?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西藏江孜保卫战简介江孜保卫战,是1904年3月至9月西藏江孜人民抗击英军入侵西藏的一场战斗,是西藏人民反帝战争中的最大一次战役。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英国以西藏不履行藏印条约,侵犯印度边境为借口,派怀特率军

  • 罗亦农人生经历 怎样评价罗亦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罗亦农是谁?罗亦农取得那些成就?如何评价罗亦农?以下为您介绍罗亦农。罗亦农简介罗亦农(1902-1928),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原名罗善扬,字慎斋,后改为亦农,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曾领导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1916年,罗亦农考入美国人在湘潭创办的

  • 陈公博生平简介 怎样评价陈公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公博是谁?如何评价陈公博?以下为您介绍陈公博。陈公博简介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1946年6月3日),广东南海人,原籍福建上杭,寄籍南海。1892年10月19日出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人物。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党而去,跻身国民党行列,以“左派”自诩,曾任

  • 强学会发展历史 强学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强学会简介:强学会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强学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强学会简介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公车上书”不达,“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认为“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 “合群非开会

  • 梁思礼生平经历 梁思礼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思礼是谁?梁思礼取得哪些成就?以下为您介绍梁思礼。梁思礼简介梁思礼(1924.8.24-2016.4.14),广东新会县人,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

  • 中国教育家周荣鑫生平 周荣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教育家周荣鑫简介:周荣鑫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周荣鑫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中国教育家周荣鑫简介周荣鑫(1917—1976) 原名周文华。山东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西关人。曾任国务院秘书长、教育部部长。教育家。周荣鑫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

  • 蒋兆和简介蒋兆和艺术作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蒋兆和简介蒋兆和(1904年—1986)原名万绥,祖籍湖北麻城出生于四川泸州,卓越的人物画家和美术教育家。1920年至上海,曾画广告,从事服装设计,并自学西画。1927年受聘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为图案系教员。1930-193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素描教授,并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