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哲学家潘梓年生平经历 潘梓年著作有哪些?

中国哲学家潘梓年生平经历 潘梓年著作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53 更新时间:2024/1/23 0:22:02

中国哲学家潘梓年简介:潘梓年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潘梓年著作有哪些?本这就为你介绍:

中国哲学家潘梓年简介

潘梓年(1893—1972),江苏省宜兴县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杰出的新闻斗士,潘汉年堂兄。创办了《新华日报》,并被泽东钦点为第一任社长,因此被称为“中共第一报人”。

1954年调中国科学院筹建社会科学部和哲学研究所,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筹备出版《哲学研究》。创办了《自然辨证法研究通讯》,推动了全国的哲学研究。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迫害入狱,1972年4月10日在秦城监狱含冤病逝,终年79岁。1982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八宝山为他举行追悼大会,平反昭雪,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

潘梓年生平经历

一、投身革命

潘家是当地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到了潘梓年这一辈,潘梓年与二弟潘有年(即潘菽)、四弟潘美年及堂弟潘汉年先后义无反顾地先后投身革命。

1923年,潘梓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保定中学任教。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被派回宜兴重建党组织他利用县教育局长的公开身份积极开展工作,在家乡发动过宜兴暴动。

1927年9月,潘梓年调赴上海,在北新书局主编《北新》、《洪流》等进步刊物和中共江苏省委主办的《真话报》。

1929年6月潘梓年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第一任书记,他成了当时中共革命文化运动的最高领导人。同时他还于1930年秋兼任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日报》上海地区总采访。1930年,他开始投笔从政,由新闻文化人职业革命家转变。

二、狱中斗争

1930年任社会科学家联盟的负责人,后调任左翼文化总同盟书记兼文化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人。1932年春,主持丁玲田汉等人的入党仪式。

1933年5月14日与丁玲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他无视酷刑,几次昏死仍如“入定老僧”般闭口不言。在狱中,他笔耕不辍,一方面创办了“黑屋诗社”,出《诗刊》,鼓励狱友;另一方面,呕心沥血,完成了长篇哲学专著《逻辑和逻辑学》,翻译了柏格森的《时间和意志自由》等书,著译达上百万言。

特别是《逻辑和逻辑学》反响巨大,书中的“质量互变律”和“否定之否定”的见解相当独到。毛泽东还亲自去信加以赞赏,可惜,此信竟在“文化大革命”抄家中被毁。

三、办报经历

经中共中央营救,1937年6月出狱。同年12月根据中共的指示以社长的身份赴南京筹办《新华日报》的出版,与章汉夫、华岗等先在南京,后在武汉四处奔走,办交涉、找房子、搞设备,经过艰苦努力,冲破国民党当局的重重阻挠,终使《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在武汉创刊。潘任社长。

潘在繁忙的公务中,挤出时间,写社论、专论、杂文、总结,经他精心审改的稿件,不计其数。他注意改进业务,《新华日报》从内容到版面都显现出鲜明的特色,报纸坚持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日军之手,报社不得不内迁重庆。

转移过程中,船行至燕窝江畔惨遭日军轰炸,16位同志遇难,其中就包括时任报社编辑及文书的潘梓年胞弟潘美年。

《新华日报》在潘梓年的领导下克服在战时物资缺乏和在国统区办报的恶劣政治环境等不利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报道风格,把共产党抗日救国,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政治观点及时传播给广大国统区人民,从而争取到支持。

将《新华日报》办成了我党飘扬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一面团结抗日的旗帜,团结和争取了一大批民主人士和普通群众,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影响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最早创新了党报管理的方法,提出“编得好、出得早、销得多”的九字口号,钻研技术,改进工艺,自办纸厂,大大稳定了货源和提高了质量。

同样的土纸报纸,《新华日报》的印字就比别家报纸清晰。“七君子”之一的公朴专门写诗赞颂过《新华日报》的这一“奇迹”,很多群众把这一“奇迹”与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对比,说共产党办什么都要比国民党高明。

此外,潘梓年还以哲学家特有的智慧和远见,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文章,如《抗战的现阶段》、《投降主义及其各种表现》、《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战时图书杂志审查问题》、《民众变动问题商榷》等,仅在《新华日报》刊载的署名文章就达80多篇,在《群众》周刊和其他报刊发表的文章更难以计数。

四、抗战之后

抗战胜利后,奉命去上海筹办《新华日报》总馆,仍然为重庆《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写稿。1947年,重庆《新华日报》遭到国民党迫害,在吴玉章的领导下,潘梓年带领全社人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47年至延安,在党中央城市工作部任研究室主任。1948年辗转于郑州、开封、武汉筹办中原大学,并任副校长、校长和党委书记。培养革命干部的中原大学在河南成立,潘调任该校校长,同时任中原人民政府教育部长。

1949年5月16日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武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部长,在短期内完成城市的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的接管工作。

中南军政委员会成立,任文教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领导中南6省学校接管工作,正确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潘梓年著作有哪些?

著有《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大家来学点哲学》、《逻辑与逻辑学》、《文学概论》、《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等。报刊文字收入《潘梓年文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过程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简介: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过程是怎样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结果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简介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是一次发生在东西方冷战期间的政治暗杀事件,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克什米尔公主号(英语:KashmirPrincess),印度航空的一架洛克

  • 津浦铁路的修建过程 津浦铁路途经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津浦铁路的修建过程是怎样的?津浦铁路途经哪些省份?以下为您介绍津浦铁路。津浦铁路简介津浦铁路(Tientsin-Pukow Railway),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工建设,于1912年(民国元年)全线筑成通车,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干线,在徐州与陇海线交会,在南京浦口与京沪线(今称沪宁线

  • 楚国为什么是六国中最难灭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25年,自21岁亲政,并以最快的速度扫平了盘踞秦国相位多年的吕不韦和依托于太后赵姬兴风作浪的假宦官嫪毐之后,34岁的秦王嬴政已经在统一中原的道路上奋斗了长达12年之久。此时,被称为“三晋”的韩、赵、魏已然全部被PASS出局。嬴政的下一个对手,就是盘踞在江南地区,幅员辽阔,实力强盛的老牌诸侯—

  •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生平 容闳成就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简介:容闳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容闳成就贡献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简介容闳(1828.11.17-1912.4.21),原名光照,谱名达萌,号纯甫,英文名Yung 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

  • 戊戌变法保国会宗旨的核心 保国会的主要活动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戊戌变法保国会简介:保国会宗旨的核心是什么?保国会的主要活动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戊戌变法保国会简介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保国会亦称强国会,机关刊物《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事起,瓜分危机严重,康有为“既上书求变法于上,复思开会振士气于下”,结合各省旅京

  • 西藏江孜保卫战历史 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西藏江孜保卫战简介:江孜保卫战历史是怎样的?江孜保卫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西藏江孜保卫战简介江孜保卫战,是1904年3月至9月西藏江孜人民抗击英军入侵西藏的一场战斗,是西藏人民反帝战争中的最大一次战役。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英国以西藏不履行藏印条约,侵犯印度边境为借口,派怀特率军

  • 罗亦农人生经历 怎样评价罗亦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罗亦农是谁?罗亦农取得那些成就?如何评价罗亦农?以下为您介绍罗亦农。罗亦农简介罗亦农(1902-1928),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原名罗善扬,字慎斋,后改为亦农,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曾领导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1916年,罗亦农考入美国人在湘潭创办的

  • 陈公博生平简介 怎样评价陈公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陈公博是谁?如何评价陈公博?以下为您介绍陈公博。陈公博简介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1946年6月3日),广东南海人,原籍福建上杭,寄籍南海。1892年10月19日出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政治人物。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党而去,跻身国民党行列,以“左派”自诩,曾任

  • 强学会发展历史 强学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强学会简介:强学会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强学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强学会简介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团体。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公车上书”不达,“日以开会之义号之于同志”,认为“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 “合群非开会

  • 梁思礼生平经历 梁思礼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梁思礼是谁?梁思礼取得哪些成就?以下为您介绍梁思礼。梁思礼简介梁思礼(1924.8.24-2016.4.14),广东新会县人,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19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