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一生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139 更新时间:2024/1/24 0:03:04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最能使英雄豪杰竞折腰,并且最为倾国倾城的,当数三国时期的貂蝉了。

历来出名的美女都会与政治、文化有关,貂蝉也不例外,她是汉末三国纷争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人物。貂蝉利用美人计诛杀董卓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有精彩的描写。不过,就是这位家喻户晓的美女,至今身份仍扑朔迷离,尚未见底。

貂蝉有名无姓,不知出处。《三国演义》说她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妓;《三国志评话》说她是吕布之妻,姓任,小字貂蝉;戏里说她是吕布的部将秦宜禄的老婆,也有人说她是董卓的婢女;元人说她是掌貂蝉冠的宫女,貂蝉冠是东汉武官帽冠,“附蝉为文,貂尾为饰”;民间则另有传说,说她是个孤儿,无名无姓,从小在郊野与大自然为伴,行同乞丐。一日大司徒王允去郊外巡视,偶然发现了头上长满癞疤的她,就叫随从上前问话。随从嫌她脏丑不愿近前,她就大哭起来,边哭边用又脏又破的袖子擦脸,用脏手抓头皮,结果丑女顿时变天仙。王司徒觉得此女不同一般,可怜可爱,就收为义女,视如亲生,爱如珍宝,貂是山野中的珍兽,蝉在古人看来也是美好的事物,于是为她起名为貂蝉。此外,还有人将貂蝉写作貂婵,认为婵是用来表现她美好的意思。

至此,我们发现,貂蝉的名字中“蝉”有两种说法:一为蝉,一为婵。其中“貂蝉”更被认同。那么,这样一位连名字都存在异议的美女真的存在吗?哪一个是真实的貂蝉?

传说中的貂蝉。

古籍上虽没有有关貂蝉的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学者孟繁仁先生对文学作品作考证后得出结论: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十五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冠,从此更名为貂蝉;东汉末年,各地军阀割据混战,社会混乱不堪,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

当时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再加上有个勇冠三军的义子吕布,他更是目中无人,为非作歹。朝中大臣人心惶惶,一些人心中不免生出反抗的想法,司徒王允就是其中之一。

有天晚饭后,王允到花园里散步,脑子里琢磨如何除掉董卓。不过要除董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先离间他和吕布的关系,否则就是以卵击石。正在王允百思不得其计的时候,花园的另一边传来女子的叹息声,顺着声音,他悄悄走了过去,发现府中的歌妓貂蝉正坐在石台上闷闷不乐。平日里王允待貂蝉就像女儿一样,他上前问道:“貂蝉,你有什么伤心事啊,干吗深夜在这儿唉声叹气的?”貂蝉一听王允这么问她,就说出了原委。原来她一直因为王允收养了她而希望能够报恩。最近她见王允总是愁眉不展,特别是今晚,更是坐立不安,猜想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儿,而且还十分棘手,自己又帮不上忙,才唉声叹气的。接着,她表示,只要王允有用得着她的地方,她一定万死不辞。貂蝉的一番话,让王允立刻想到,吕布和董卓都是好色之人,可以利用貂蝉使一个连环美人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以秋波,报董卓以妩媚。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之际,入董府探视貂蝉,并相邀于凤仪亭相会。貂蝉一见吕布,便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惹得吕布怒火中烧。此时董卓恰好回府撞见这一幕,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趁机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以上内容多数出自《三国演义》。在以男性为主体的《三国演义》之中,貂蝉无疑是其中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正是有了貂蝉,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于宫门前被戮。她的出现甚至加速了东汉末年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延续。大文豪金圣叹评曰:“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足以杀之。”

然而,在演义体小说中,自从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这位胆色俱佳的奇女子便不见了踪迹。关于她的后事,众说纷纭,却莫衷一是,这就不免令人疑窦丛生。

按照《三国演义》以及其他演义的记载,貂蝉涉及王允、吕布、董卓三人,如果真有这个人物,正史中一定会有她的记载。然而,其他三人的事迹均在,却没有貂蝉这个人物。

在《三国志》《后汉书·王允传》中详细记载了王允、吕布诛除董卓的事。其中提到,汉末初平元年(190年),董卓迁汉献帝于长安。董卓自为太师,非常骄横,大臣、将士只要说话不小心,触犯了他,就要掉脑袋。更有甚者,“法令苛酷,爱憎淫刑”,冤死者达“千数”,以致百姓在路上都不敢说话,只能用眼神交流。一些大臣怕保不住自己,都暗暗地打算除掉董卓,这其中就有司徒王允和尚书仆射孙瑞等人,他们常常一起密谋诛卓。当时董卓手下有一个心腹叫吕布,是一个出了名的勇士(并未提到义子关系)。董卓知道人们都恨他,所以叫吕布随身保护着他。人们慑于吕布的勇猛,不敢对董卓下手。后来,王允利用两人都是并州人的关系,设法买通了吕布。

《后汉书·吕布传》《三国志·吕布传》都记载了这么两件事。一则是:董卓叫吕布守中阁(内厅),而吕布“私与傅婢情通”。对此,吕布“恐事发觉,益不自安”。唐代颜师古在《汉书》上注称:傅婢,就是打理主人衣服衽席之事的侍女。这个与吕布私通的傅婢,应是董卓宠幸的侍女,否则吕布不会感到“益不自安”。

另一则是:有一次,吕布稍不如董卓意,董卓拔出手边的戟就扔了过去,幸亏吕布眼疾手快,把身子一侧,躲过飞来的戟。后来吕布向董卓赔了不是,董卓也表示宽恕他,但吕布“由是阴怨卓”。

吕布向王允讲述了自己差点被董卓杀了的事,王允觉得时机已到,就把诛杀董卓的密谋告诉吕布,让他做内应。吕布起初碍于“父子”般的情分犹豫不决,王允发他道:“你姓吕,与董卓本来就是不骨肉至亲,如今你担心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提什么父子之情啊?董卓掷戟之时,想到过父子情吗?”吕布觉得有道理,于是答应了王允。随后,大家经过周密布置,趁董卓朝会之际,吕布终将董卓刺杀。

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都提到一个傅婢,勉强可以视其为传说中的貂蝉。但是她跟王允毫不相干,王允不可能利用她实施“美人计”。再说,这个傅婢,仅是董卓与吕布决裂的一个心理因素,不是形成诛灭董卓的核心人物。

在《后汉书·董卓传》中,则既没有貂蝉的身影,也没有傅婢的影子。书中是这样说的:当时王允与吕布及仆射士孙瑞密谋诛杀董卓。有人或许知道了此事,于是背着一块写着“吕”字的布在街上行走,边走边唱:“布乎!”有人将此事告诉董卓,董卓不知道什么意思。汉献帝三年四月,皇帝大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群臣。董卓穿着朝服准备乘车进宫,还没起程,拉车的马忽然受惊,将董卓摔到泥里。董卓回家更衣,他的妻子觉得不吉利,阻止他进宫,董卓没有听妻子的建议,但是却加强了防卫,吕布等人捍卫前后。王允和士孙瑞秘密将此事告诉了皇帝。商量过后,士孙瑞带给吕布讨卓的诏书,同时令骑都尉李肃和吕布的十余个心腹勇士穿着卫士服,埋伏于北掖门内。董卓快到门前时,马受惊不行,董卓觉得古怪,准备打道回府,后经吕布力劝才继续前行。董卓进了北掖门后,李肃挥戟便刺,可是因董卓盔甲厚重,只伤了手臂。董卓掉下车来,环顾四周大声呼叫:“吕布何在?”吕布答:“有诏讨贼臣!”董卓知道大势已去,大骂道:“庸狗,怎么敢做这样的事?”吕布也不答话,举矛就刺,周围的士兵很知趣,一拥而上斩了董卓。

这段记载中很明确地说,董卓被杀,王允是主谋,吕布是具体执行者,但与貂蝉无关。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认定,貂蝉其人、其事纯属虚构。而《后汉书》《三国志》中都提到的傅婢,恐怕就是后世好事者和小说家笔下附会出来的貂蝉之样本。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貂蝉”一词倒非罗贯中所创,宋代大诗人陆游《草堂拜少陵遗像》中就有“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还?”的诗句,不过那个“貂蝉”并非二八佳人,而是喻指达官贵人。

如果说貂蝉此人不存在,为什么民间津津乐道,说是王允设连环美人计,利用貂蝉杀董卓呢?首先是因为民间作品的渲染,如《刺董卓》《貂蝉女》《锦云堂暗定连环计》等杂曲的广泛流传,特别是《三国演义》的宣传,使人们以假为真。

此外,人们相信貂蝉的故事,或许还有以下三个原因:其一,董卓生性淫乱,连公主都不放过,让此狂暴淫乱的历史罪人死于女子的石榴裙下,解恨而且合理;其二,吕布此人品行很差,他在归于董卓帐下之前就有背叛丁原的劣迹,由这样的人物作为杀董大业的主角,人们不乐意,所以让他只是充当貂蝉、王允的杀董工具,合情合理;其三,王允为国为民,老谋深算,只有他有资格设计美人计,为此就得为他设计出个美人女儿貂蝉。

以上种种因素加在一起,貂蝉在民间的形象就坐实了。

貂蝉的七种下落: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推断貂蝉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物是不存在的。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貂蝉的命运也不完整。她在完成义举后,就被主流文人所抛弃,不知所终。但仍有一些人在孜孜不倦地追寻她的下落,并且形成了“惨死”和“善终”两大结局。

“惨死系列”至少包含四种不同的版本。

昆剧《斩貂》中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后,其妻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关羽拒绝受纳这位污点美女,又怕她被别人玷污,于是乘夜传唤貂蝉入帐,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

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中则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去引诱。貂蝉使出浑身解数,上下挑逗,关羽心如磐石,断然铲除了这个情色祸患。

明代以后,在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下,貂蝉和关羽的故事又演变出第三种版本。明剧《关公与貂蝉》中的貂蝉向关羽详述了自己施展美人计为汉室除害的经历,痛说内心冤屈,赢得关羽的爱慕。但关羽决计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好怀着满腔柔情自刎。

第四种版本是说貂蝉在关羽的庇护下逃走,削发为尼。后来曹操派人追捕,为保全桃园三兄弟,貂蝉毅然触剑身亡,一缕幽怨的香魂,追随国家大义而去。

“善终系列”则有三个版本,一是貂蝉削发为尼,以佚名方式写下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贡献,最后在尼姑庵里寿终正寝;第二种版本则称关羽不恋女色,护送貂蝉回到其故乡木耳村,此后貂蝉一直守节未嫁,终于熬成了一个贞烈老妪,乡人为其建庙祭奠。在这期间,为了谋生和丰富群众文艺生活,貂蝉还组织戏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戏台,成为该村的一个诱人景点;第三种版本称貂蝉被关羽纳为小妾,并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后终相厮守,不料自己兵败身死,貂蝉从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无主的村妇。

1971年左右,还有人在成都北郊拾得一块古碑,其铭文约略为:“貂蝉,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葬于华阳县外北上涧横村黄土坡……”这里的“炎帝”,疑为“关帝”的讹记。直到1652年,清顺治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后,民间才开始出现“关帝”的简称,因此,这块墓碑可能只是好事者的伪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关、张三人的真正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人们把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视为义结金兰的榜样,但是历史的真相却是三人并没有结义。三人结义其实是《三国演义》作者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小说情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理由一:《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从未提及此事。《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刘备在乡里聚合徒众时,关羽、张飞就已投其门下。刘备后为平原相

  • 桃园三结义流传起始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至迟在宋代,民间就开始流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宋末元初赫经在《重建庙记》中就有“初,王(关羽)及车骑将军飞(张飞)与昭烈(刘备)为友,约为兄弟”的说法。到了元代,该故事越来越完备,并且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下面举两个有代表性的版本。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对该故事是这样描述的:蒲州州尹臧一鬼欲谋自

  • 民间对于桃园三结义为什么津津乐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以《三国志》为主的正史中,曹操其实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以刘备为首的刘、关、张、诸葛亮等也并不是正义、忠义的化身,而仅仅是当时三方政权割据中的一方而已。但在其后的几个朝代中,这两方的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曹操逐渐变成了奸雄,刘备一方成了正义的化身,尤其是关羽和诸葛亮更是被逐渐神化,被赋予

  • 农民义军女领袖吕母首位女领袖陈硕贞女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上一个女皇帝还有些遮遮掩掩,属于以假乱真,那么下面这位就是货真价实的女皇帝,她叫陈硕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称女皇的人!为何她名不见经传呢?那是因为她没有武则天那样大的影响,也没有武则天那样的宫廷秘闻和种种传说。陈硕真,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人,唐代农民起义女领袖,她自称仙人,民间奉以为神。唐高宗

  • 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个“女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515年,北魏宣武帝驾崩,时年六岁的肃宗孝明帝即位。由于肃宗年幼,其母胡太后临朝听政。孝明帝十九岁时密谋逼迫太后归政于己,没想到机密泄露,胡太后先下手为强,将孝明帝的嫔妃刚生下的女孩谎称男婴,立为“太子”,并大赦天下。不久,胡太后又毒死了孝明帝,立假太子为帝,改年号“武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

  • 传说寿命很长的达摩?到底活了几年呢?说出来你都不一定相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咱们国家发展的历史是特别的漫长,咱们从古时候发展到现在,是经历了特别长的时间,在这中间除了一些统治者之外,还存在很多的教派。在众多的教派之中,佛教是一个一直存在的教派,而且佛教的影响力在世界上也是特别的大。那么在佛教里面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就是达摩了,达摩祖师是咱们中国禅宗的创始人,达摩祖师来自于南天

  • 达摩与少林寺武术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术又源自何方?这一问题自明清以来就争论不休,其中以达摩或少林初祖跋陀创造两种说法流传最广。我们姑且以为达摩确实到过少林寺,那么,他与少林寺武术有什么渊源吗?也没有。因为《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续高僧传》,以及《旧唐书》《景德传灯录》等一大批史书中,均没有提到达摩与少林武术有关

  • 韩信死的到底冤不冤?专家:就凭这三条罪过,的确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信之死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西汉历史上的著名冤案,刘邦也因为韩信之死声名狼藉,被认为是过河拆桥的批判典型,尤其那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凄凉之语一直被当作刘邦的罪证,在对待韩信的问题上,刘邦和吕后虽然手段不光明正大,但是却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因为刘邦除了默许吕后害死韩信,在其他方面确实没有

  • 历史上真正的唐玄奘西行中的障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西行途中的最大障碍来自妖魔鬼怪。在小说中,唐僧是由唐太宗亲自任命去西天取经的。临行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然而,真实的玄奘在西行伊始,最主要的障碍却来自朝廷。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国人不允许出境。贞观元年(627年),玄

  • 真实历史中唐玄奘去西天拜见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中,唐僧要到达的目的地是西方天竺的大雷音寺,拜见的是如来佛祖。而现实中,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没有雷音寺,更没有如来。真实的如来即释迦牟尼,诞生于前六世纪,并于八十岁涅槃,而玄奘西行已经是六世纪的事情,中间已相隔千年,玄奘到那里当然见不到如来了。玄奘要去的是当时令众佛教徒无限神往的佛教圣地那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