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枪上为什么要绑红缨?真实用途让人害怕

古代枪上为什么要绑红缨?真实用途让人害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4/2/6 18:15:31

人们说的“十八般武艺”其实就是“十八般兵器”,“枪”就是其中一种,在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化。枪由利刃棍棒组成,威力巨大,是古代战场上常见的兵器之一。由于其综合性能优越,又被称为“百兵之首”,劈、挡、投、刺作用灵活。

这又使我们想到了另外一种兵器“矛”。许多人的思维里“枪”和“矛”是一种兵器。而笔者这里用了“另外一种兵器”来形容,事实上虽然枪和矛虽然样子有些类似,但却是两种兵器。若追溯历史,矛在历史上的出现还要比枪早的多,而枪正是在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飞用的是“丈八蛇矛”,为什么不说是“丈八蛇枪”?

因为一字之差,意思完全就变了。

矛头要比枪头大,形状上矛刃扁平,怪状颇多,而枪刃多为三角眼菱形,多为对称形状。而外型上还不是两者最大的差别,最大的差别还在于杆的材质。

矛可归类为重兵器,多以枣木或精钢等硬物制成,基本上没什么韧性,重量动辄七八十斤。而枪则恰恰相反,其杆不仅韧性极佳,且轻便易用,对使用者没有太大臂力上的要求。也是由于这种原因,矛逐渐被枪所替代,朝之后很难再见矛一面。

所以说三国中张飞使矛,赵云使枪完全是两个武器两种概念,千万不可混为一谈让人笑话。矛的种类其实并不多,而枪的种类就颇为繁琐,其中最著名也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红缨枪”。

即在枪头与杆的连接处绑上红缨,如果你认为如此做法只是为了美观,那说明你还太年轻了。在枪上绑红缨这种做法完全可以体现出古人超然的智慧。而这种做法其实可用两个字加以概括,那便是“吸血”。枪头的菱形形状杀伤力巨大,相当于放血槽,刺进人的身体之后便会血流不止。可以想象的是流出的鲜血会顺着枪头流到枪杆,再流到人的手里,战场杀敌容不得半点疏忽。

若是枪杆沾满了鲜血又会怎样?

估计使枪的人连握都握不住,而增加了红缨的枪恰恰可以产生“吸血”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一些附加的“好处”,比如说在快速劈刺的同时,枪上红缨还可以有遮挡敌人视线和迷惑敌人的作用。所谓的大战三百回合往往都只是一瞬间便分出胜负,别小看这一点点的迷惑,极有可能扭转战局。

而在战场上面对的不可能是一人,所以士兵们不肯能刺完一枪再不紧不慢的拔出枪头。而在拔的这个过程中,红缨又能起到“加速”的作用。沾染了鲜血的红缨又能加固枪头和杆之间的连接,使枪头越战越牢固。

一个小小的红缨设计竟然能产生如此多的作用,你还能认为它仅仅是为了美观吗?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北抗日联军是如何在敌后抗日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在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满

  • 鬼子攻下大半个中国,还剩下这八个省从未沦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早在民国初期,日本就已经对中国有了侵略的野心,直到一九三一年,日本人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开始在东北一带发动战争,东三省的国军直接不战而逃,紧接着日本人攻破山海关,开始大范围侵犯我们的领土。战争大范围爆发后,国军方面想的不是如何抗敌,而是怎么巩固自己的政权,正是他们的不抵抗,让日军更加放肆地加快了入侵

  •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听听毛主席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评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被描写成为一个城府极深、屠杀和禁闭曹氏宗室的奸臣。据历史记载,东晋明帝司马绍听说司马懿是靠虚伪、欺诈才得以成功的,惭愧得以手掩面,为自己有这样的先辈而深感羞耻。可见,在正统文化当中,司马懿是一个与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忠臣形象截然相反的反面人物。但随着人生阅历和经验的积累

  • 远嫁匈奴的王昭君并非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晋朝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名列我国历史四大美人之一。昭君的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无数文学,艺术作品,都以她作为主角。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从大汉族主义以及大男人沙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难。甚至还有文学作品称,王昭君因深恨被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最能使英雄豪杰竞折腰,并且最为倾国倾城的,当数三国时期的貂蝉了。历来出名的美女都会与政治、文化有关,貂蝉也不例外,她是汉末三国纷争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人物。貂蝉利用美人计诛杀董卓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有精彩的描写。不过,就是这位家喻户晓的

  • 刘、关、张三人的真正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虽然人们把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视为义结金兰的榜样,但是历史的真相却是三人并没有结义。三人结义其实是《三国演义》作者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小说情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理由一:《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从未提及此事。《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刘备在乡里聚合徒众时,关羽、张飞就已投其门下。刘备后为平原相

  • 桃园三结义流传起始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至迟在宋代,民间就开始流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宋末元初赫经在《重建庙记》中就有“初,王(关羽)及车骑将军飞(张飞)与昭烈(刘备)为友,约为兄弟”的说法。到了元代,该故事越来越完备,并且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下面举两个有代表性的版本。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中对该故事是这样描述的:蒲州州尹臧一鬼欲谋自

  • 民间对于桃园三结义为什么津津乐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以《三国志》为主的正史中,曹操其实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以刘备为首的刘、关、张、诸葛亮等也并不是正义、忠义的化身,而仅仅是当时三方政权割据中的一方而已。但在其后的几个朝代中,这两方的形象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曹操逐渐变成了奸雄,刘备一方成了正义的化身,尤其是关羽和诸葛亮更是被逐渐神化,被赋予

  • 农民义军女领袖吕母首位女领袖陈硕贞女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说上一个女皇帝还有些遮遮掩掩,属于以假乱真,那么下面这位就是货真价实的女皇帝,她叫陈硕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称女皇的人!为何她名不见经传呢?那是因为她没有武则天那样大的影响,也没有武则天那样的宫廷秘闻和种种传说。陈硕真,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人,唐代农民起义女领袖,她自称仙人,民间奉以为神。唐高宗

  • 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个“女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515年,北魏宣武帝驾崩,时年六岁的肃宗孝明帝即位。由于肃宗年幼,其母胡太后临朝听政。孝明帝十九岁时密谋逼迫太后归政于己,没想到机密泄露,胡太后先下手为强,将孝明帝的嫔妃刚生下的女孩谎称男婴,立为“太子”,并大赦天下。不久,胡太后又毒死了孝明帝,立假太子为帝,改年号“武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