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湖南为何多出人才

湖南为何多出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79 更新时间:2024/2/10 10:19:21

近代湖南何以人才辈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湖南人的基本素质与特殊性格是人才蔚起的基础.一个人能否成才,取决于他有没有基本的素质和顽强的性格.一个地区的人才状况,恐怕也取决于此.因为这是人才成长的基础。

在漫长的古代,湖南开发缓慢,长期被人称为“瘴疠卑湿”之地,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大都是苗徭等“蛮族”.物远逊于中原和东南地区,以至“湖南人物,罕见史传”.唐大中年间长沙刘蜕考中进士,号称“破天荒”。

至宋代,文化发达的江西陆续向湖南移民,湖南的经济和文教事业开始有了较大进展.长沙岳麓书院、衡州石鼓书院建立,与江西白鹿洞、河南嵩山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

经元末明初的战乱,湖南人口锐减,几乎十室九空,经济顿形衰败.明洪武年间开始,邻省即大量向湖南移民,借移民之力,经济得以恢复,明代湖南人才亦开始有迅速发展的趋势,但与临近的江西相比,仍相形见绌.那时江西籍的名人占全国同期的7.8%,湖南仅占1.2%.

明末清初,闯献造反,清军入关,三藩战乱,湖南各州县迭遭蹂躏,又陷入旷野无人的境地,据各地志书记载:

醴陵“死亡过半,业荒无主”;慈利县境“百里无人烟;沅江县“户口十损七八”;桂东县仅存63丁;武冈“郡人十不存一”.据有人研究,明清鼎革之际,湖南丧失了大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因此,清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屡颁“召民开垦”的谕旨.于是大量移民进入湖南.

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的《湖南人由来考》,到清乾隆嘉庆年间,湖南全省外来移民占人口总数的九成以上.宝庆府、邵阳县、武冈州、湘阴县、靖州等七个州县人口中移民占98.4%.

移民主要来自闽、粤、赣、鄂、四川,而以江西为多.例如:康熙年间所修浏阳县志记载:“浏鲜土著,比闾以内.十室有九皆江西之客民也.”慈利县“土著老民,百不存一.其后迁徒新户,十常得九,稽其户籍,以江西为最多.”

事实上,考察近代湘籍历史名人的祖籍,有许多都来自江西.象著名思想家魏源及同族、清末出任两江总督的魏光焘的先世即是从江西吉安迁到湖南邵阳的.

上述情况表明,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度移民,特别是明末清初的大移民,使湖南居民的族缘与血缘得到了更新,从而导致人口素质的提高.大凡离乡背井迁往他方的移民,大都据有开拓意识和自力更生、勤奋创业的精神,相对而言,那些秉性懦弱、得过且过、游惰懒散、无所作为的人,往往不愿离开熟悉的本土去追求新的生活.一般来说,就生理、心理因素而言,移民是优越于土著的.

由于移民的辛勤劳作,到康熙时,湖南水稻生产已有了较大发展,赢得“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从而为湖南经济的恢复、人口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外来移民与土著居民中的苗、瑶、侗及土家族长期相处,既有彼此争斗,亦有相互联姻.

据谭其骧对宝庆一府和靖州、湘阴七州县中土著九族的考证,发现有四族系蛮族后裔.所以谭其骧认为,“清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窃以为蛮族血统活力之加入,实有以致之.”

也有人说:“汉人与苗人通婚,成了一个混血的民族,所以才有特殊的个性.”近代维新志士、民国“第一流人才内阁”总理熊希龄即为湘西凤凰人,人称“熊凤凰”,祖籍江西丰城,母亲吴氏系苗族.这即是例证之一.

综上所述,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两次大移民,使湖南全省人口素质实现了更新,带来了移民所有的开拓精神与进取意识,加上与少数民族联姻,吸收了苗瑶等族强悍、刻苦的习性,从而逐渐形成了有别于他省的特殊的民风:朴实勤奋,劲直勇悍,尚气好胜,霸蛮任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宁古塔是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皇帝每次都会把犯人发配到宁古塔。那么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呢?为什么犯人都发配到那?宁古塔是什么地方?宁古塔其实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其地原为渤海故壤、上京龙泉府故址,距今县城35千米(今宁安东京城)

  • 苦寒之地宁古塔现在还有人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宁古塔在古代确实是一个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方,是清代犯人的流放之地。就是这样一个曾经条件恶劣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也成为了一个景点,当然有人会觉得到这个地方来有什么好的,值得跑过去看看吗,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有些人就想去看看,那究竟这个成为旅游景点的地方现在有什

  •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六次人口大迁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你最初的老家在哪?许多人的回答都是自己的出生地,但中国历史上的六次人口大迁移,你知道几次?第一次 衣冠南渡,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被称为“衣冠南渡”。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

  • 古代被发配的人为什么中途不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流放制度,也就是发配,这种流放制度一直都存在,而且随着历史的变革,流放的地点也随之改变,比如西北绝域、西南烟瘴和东北苦寒之地以及一些海岛。这些地区都是统治者认为非常合适的流放地点,因为这些地方连生存都很困难,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流放在一定程度上比酷刑还让人难以接受,然而这种被人们认为极为不幸

  • 古代被皇帝赐死时,为何还要谢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君主第一的背景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不了解历史的人,看到这种场景肯定感到很别扭,都要杀自己了,自己还得感恩戴德的感谢皇帝,这不是有病吗?相信经常看古装影视剧的人,都对这种场景不陌生,皇帝让太监拿着自己的圣旨去见大臣,宣读完赐死之后,大臣还会跪着说一些谢主隆恩的话,有人要说了,这是不是电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十分的多,不过有的十分的开明,开创了一个繁华的朝代,那么历史上有哪些皇帝能称得上千古一帝呢?为你解析。第四位: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

  • 最公认的千古一帝:汉武帝和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史学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也就是说至今还没有哪位统治者在治国之功上能超越秦皇汉武,秦始皇跟汉武帝到底有什么功劳呢?秦始皇秦始皇绝对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因为是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没有他中国还处在奴隶社会,根本不会存在封建社会。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乱世的帝王,六国之间的战争

  • 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盛世:汉武帝康熙乾隆在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秦始皇完成华夏大一统算起,到清朝灭国,在这两千余年的历史中,其实大盛世也仅仅出现过四次;所谓盛世,指的是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国家富庶、军队强大,外交、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极致。但是在这四次盛世中,前三次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因为当时的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

  • 黄埔名将郑洞国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军官学校的摇篮——黄埔军校曾经为抗战贡献过许多知名将领。今天我们来说说关于黄埔名将之一郑洞国的事迹。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郑洞国。郑洞国,湖南石门人,用兵稳健大胆,长于夜袭。其人在黄埔系中素称“长者”。虽然他并不具有长者的年龄。堪誉为“长者”的,是他宽厚的胸怀、博大的气度。抗战期间,三为军长,转战长城

  • 舒婷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舒婷,原名龚佩瑜,女,汉族,1952年生,福建晋江人。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笔名的由来 舒婷出生时,祖父循族谱“佩”字辈,为其起名叫“龚佩瑜”。舒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