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国灭亡的教训是什么?

吴国灭亡的教训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80 更新时间:2023/12/20 1:14:58

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国人妇孺皆知。但很少人站在吴国的立场想问题,很少人会去想吴国为何会灭亡,吴国灭亡的教训又是什么?

越国勾践在吴国服役期间,范蠡让勾践趁着夫差害病时去探望,探望时还要尝一尝夫差的粪便,装模作用的通过味道来判断夫差的病情。

两人商议好对策后,找到吴国吃里扒外和自己有一腿的伯嚭说:“做臣子的品德之一,就是主病则臣忧。听说主公抱病在床,久久不愈,我一连几天寝食不安,想跟您一起去看望主公,以表达做臣子的忠心。”伯嚭说:“您有这番美意,我怎么敢不转达给大王呢?”

伯嚭是吴国高官,越国当初就是看上他的贪婪,许诺他只要让夫差放了吴国,伯嚭将会得到比越国灭亡更多的好处。于是伯嚭心动。虽然伯嚭是贪官,全心全意帮着越国说好话,但是,大家注意一点:他终究是吴国的官员,吴国才是他的根基,夫差才是他的主子,他即便是再坏,也不会想要越国灭了吴国。因为即使夫差死了,吴国也轮不到他当家,说不定还要被杀头。而如今在吴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尊贵的不能再尊贵了,那他为什么要去做这种无收益的风险投资?

只有看清了这一点,越国人才能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把伯嚭的位置摆正。可千万别以为伯嚭贪财好色又是真心帮助勾践逃生,越国人就可以无需防备甚至随意拉拢他了。

大家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从文种来求伯嚭到现在,越国人对伯嚭虽是以利诱之,但无一不是建立在“越国将真心臣服吴国”的基础只上。越王求伯嚭带他去见夫差时说的这段话,很有意思,值得琢磨。

一、真心帮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你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伯嚭虽然是真心帮勾践越狱,但是越国人对他说话,字字透着对吴国的 “忠心”。让伯嚭没有怀疑他们动机的机会。如果伯嚭知道勾践一等人是想回去有朝一日灭了吴国,他一定不会再为了那点财物放掉勾践。

很多人都会犯这个错误:以利益诱惑求得敌手团队的重要人物暗中帮自己度过危难后,便会不知不觉忘了对方的身份,甚至还把他当成了朋友,在他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心理(尤其不掩饰你野心勃勃的真实心理)。这是个要命的错误,要知道并不是每一个把利益看得重的人,都可以为了钱把自己团队置于危险之上,毕竟团队才是他价值的体现和稳定的靠山。

那么将来有一天,如果我们以低姿态和利益引导了别人帮助我们,就老老实实把求他帮我们时表现出的“谦卑”、“可怜”、“真心悔改”、“没有野心”等牌打好,因为我们终究和他是利益对立面,无论他再如何绞尽脑子帮你,也不是朋友,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如果勾践让伯嚭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估计连渣都不会剩了。

再给大家举个熟悉的例子。

甄嬛传》里,甄嬛带发修行,后因家族需要想重返皇宫,全靠着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苏培盛帮忙。无论苏培盛多么真心实意的帮她,也不管他有多恋自己的侍女,甄嬛半分不敢和苏培盛透露回宫的真实意图。

可能有人说那真实情况少一人知道多一份安全,当然不能对苏培盛说,这确实如此。不过甄嬛还做了一出很重要的戏:甄嬛和苏培盛在凌云峰数次见面的对话中,无一不是以“牵挂皇帝,知道自己当年错了想再度服侍赎罪”来忽悠苏培盛,观众听着就头皮发麻。

为什么她一定要这样?因为雍正才是苏培盛真正的主子,他首先忠于的人是雍正,如果让苏培盛知道甄嬛别有居心,肯定会有疑虑要不要帮他,如果知道她腹中的孩子不是皇帝的,虽说不一定举报,但一定不会帮她返宫。

甄嬛和勾践的故事有点类似,就是教会大家,帮你的人你依然需要警戒,根据对方的身份该说什么话就得说什么话,千万不要什么话都往外捞。

有人问那要如何警戒呢?我们看第二点。

二、学会从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判定他是不是朋友

这一点我很多文章里都提到过,再赘述一次。

伯噽是吴国夫差的第一心腹,他在吴国的地位无人可及,他是不可能为了帮越国来灭吴国的,越国能给他的,吴国有过之无不及。他肯帮越王纯粹是因为利益驱动,以及自身的短视看不到将来的局势导致。勾践君臣也能看清这一点,所以对伯噽是非常小心的伺奉着,不敢有半句越矩之言。

如果他真正效忠的人和利益,和你有冲突,存在此消彼长或相害的情况,那么他就不是你的朋友。伯噽不是勾践的朋友,苏培盛也不是甄嬛的朋友,他们只是暂时的一种惺惺相惜或者利益纠缠。

三、不做有危害团队危险的事

伯噽心存侥幸,以为放了越国对吴国也没什么大影响,殊不知给吴国招来灭顶之灾,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虽说后来勾践也愿意重新用他,但是终究没有在吴国活的有面子有尊严,而且时时要被人暗地里戳脊梁骨,这还算最好的结局了,没死还有官当。

作为团队领头人,还是要有一些强硬的手段,古人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话不假,你放过敌手就是给自己埋炸弹。这一点雍正做的最狠,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稳住了他的地位,否则那几个兄弟联合起来,不知道要闹出多少幺蛾子。

古人云:读史明智。这里所有的文章,都是对历史故事进行深度解析,我们的目的有二:

读懂历史,学会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悟出人生智慧,提高我们的做事格局;

了解各种历史事件,打造我们博古通今的高端形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春秋三百年竟无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长达300年,为何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亡国之君?历史是对胜利者的记述,而当时与那些胜利者争锋后来却不幸失败的人后来怎样,历史书上记载的很少,我们也知之甚少。世上有开拓疆土的君主,那就一定有失地的君主,那么那些失地

  • 吴起:甘为三姓家奴只为成就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一个乱世时期,天下纷争不断,四分五裂。故而想要立足乱世必须要有武力,唯有这样才能使人臣服。而盘点此时期之能人武将,那也必定少不了一人,那就是吴起。我们对他的最先认识当数吴起变法和《吴子兵法》,由此也可见其政治军事才能。话不多说,先拿史料证明:同时期的变法家李悝曾说过:&ldquo

  • 揭秘:勾践到底做了哪些无耻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想毕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我国,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它是励志的经典典范。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全部展示出来时,我们却发现其中充满了尔虞我诈,阴险怨毒,不少地方甚至还冲破了人伦道德的底线。这个故事的主角勾践,实则是一个阴谋诡计的集大成者,是名符其实的阴谋家的鼻祖。

  • 做商人的吕不韦如何走进政治圈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在大街上看到了被秦国派到赵国做质子的嬴异人,认为此人气度不凡,有帝王之气,决定在他身上做政治投资,那么他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呢?作为别国派来做人质的质子,虽不用坐牢

  • 史上荒唐掉包计:爸爸强娶漂亮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下面,小编和大家他谈谈,史上最为荒唐的掉包计,一起来看看吧。为了巩固楚国的霸权,联合秦国共同制衡晋国,楚平王决定:与秦国联姻。他让自己的儿子熊建,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为妻。他的这一想法,秦国方面一拍即合。迎亲的重任,楚平王派给了少傅费无极(亦作费无忌)。费无极千里迢迢迎亲归来,先把孟赢等秦国人安排在郊

  • 赵奢出奇招令秦军大败 解阏与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曾经正面战胜秦军,战绩不逊名将李牧。享年约60余岁,马服君赵奢墓坐落在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紫山。秦国为攻打韩国,先进占赵国的阏与。赵王首先召见廉颇,问:“寡人想派兵救援阏与,依贤卿看能否救得了?”廉颇回答:&ldquo

  • 姜子牙有何原因能力保王朝八百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姜子阳有很多的典故留存,他对周朝的朝局影响深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姜子牙的事迹。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第三个奴隶制国家,既是“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朝代,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结束了一个时代,同时又开启了一个全

  • 战国七雄哪个国家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原始的是楚国最大,后在晋献公将晋国版图扩大了一倍后可以跟楚国抗衡。齐国一直版图不大,但地理位置有优势。战国时期的大国不是看版图,而是看人口。楚国版图大,但人口密度低;齐国人口密度一直很大。楚汉之争时,韩信灭齐后在齐地迅速征兵20余万,一举超过了楚汉兵力总和,成为垓下围歼楚军的主力。这还是秦末齐国田氏

  • 战国四大名将之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起,又称公孙起 ,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眉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地道老秦人,秦国法制成功的代表人物。从一个普通的步卒当起,凭借战场立功而当上了左更。白起作为将军登

  • 探秘:神医扁鹊的几个奇闻异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在世界上过占据重要的地位。说到中医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神医扁鹊。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缓,字越人,尊称扁鹊,号卢医。扁鹊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扁鹊在青年时曾替贵族管理客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