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探秘:战国七雄里的韩国

探秘:战国七雄里的韩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4/1/20 23:02:35

韩国是为我们的邻邦,提到韩国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韩国只有10万平方公里,但雄心万丈,渺小的地球已经容纳不下他们了,即将统治火星,接下来就要冲出银河系了。但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个韩国,他就是战国七雄之中的一国。

韩国思密达最擅长两件事情,头一件就是抱大腿挨胖揍,古代时抱中国爷爷的大腿,现在抱美国爸爸的大腿。有时还经常被中国的朝代敲打,更是被日本连番暴打。第二件事,就是发明历史,中国的历史,现在基本都成了韩国思密达的发明创造了。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确实存在过一个韩国。历史课本上讲过战国七雄,除了六大雄秦、齐、楚、赵、魏、燕外,就剩下一小雄韩国了。

说来也巧,思密达韩国面积在大国中显得特别小,而战国时的韩国,同样在大国中显的非常袖珍。思密达面积不到10万平方公里,而战国时韩国,面积也约9万多平方公里。可以说,韩国(下皆称中国历史上的韩国,如提首尔之韩国,则称韩国(首))是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的国家。

韩国在哪呢?主要范围在河南省西部,强盛时还占过山西南部,即临汾附近。

韩国的出身可是非常牛的,那在当时,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金枝玉叶,天子后裔。韩国王室最远的老祖,可以上追到周文王、周武王,自然就姓姬了。

周成王把弟弟叔虞封在唐,后改称晋,就是威震天下的晋国,立国于山西。晋国分为大宗和小宗,小宗是指曲沃,相当于庶出,大宗主宰晋国。曲沃小宗传到了曲沃武公姬称,姬称想取代大宗,在公元前678年,曲沃灭晋。曲沃成功地以小宗代大宗,从此成为晋国新主人,相当于明朝的永乐灭建文,姬称也就是晋武公,其子晋献公,其孙晋文公。

姬称有个亲叔父,叫姬万,姬称以小宗代晋后,封叔父在韩原(山西河津),所以以韩为氏。韩万死后,谥为武,所以世称韩武子。数世传到韩厥,韩厥从晋伐齐立功,封为六卿之一,也就是韩献子,从而提到了韩氏在晋国的地位。献子传宣子,宣子传贞子,韩贞子迁都平阳(山西临汾)。贞子数世又传至康子韩虎,韩氏的实力更加壮大。

晋国史上有名的智伯被灭,谁灭了智伯呢,就是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三家。三家灭智,就等于瓜分了晋国的所有权力。虽然当时还没有三家分晋,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时间问题。武子韩章代康子,又传景侯韩处。这时的韩、赵、魏三家已是把晋国一分为三,各过各的,但还没有周天子钦定的名份。

直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宣布,晋国解体,韩赵魏三国取而代之,《史记·韩世农》:“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三家分晋,赵魏实力最强,地盘也大,而韩国地盘就小多了。三家分晋时,秦、楚、齐是最大三强,再加上赵魏,这是当时五家最大的,韩与燕比较弱。

虽然韩国较弱,但韩国的存在感却非常强悍,远超燕国。早在韩国立国不久后的公元前397年(韩烈侯韩猷三年),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就刺杀了韩国国都侠累,侠累在重重保护下依然被刺杀,轰动天下。

韩国是小了点,经常被大国欺负,但是,他可以欺负比韩国更弱小的啊。古往今来,弱肉强食。大家都熟悉春秋小霸郑国吧,郑庄公非常有名,郑国是被谁灭掉的呢?正是韩国。

韩国要灭郑,也是没办法的事,韩国和郑国的范围基本重叠,所以必须要挂一个。郑国内部仇杀不断,韩国就利用郑之乱,不停蚕食郑国,最终在公元375年灭郑。灭郑后,韩国干脆“鸠占鹊巢”,把郑国的都城当成自己的新都,就是现在的河南省会郑州以南下辖的新郑市。

新郑市区有个郑韩故城,就是指郑与韩的旧都。

韩国和韩国(首)一样,经常刷存在感。传到韩昭侯韩武,也称釐侯。韩武在位八年时,干了一件大事,就是任命著名的法家申不害出任韩国首-相。申不害是郑国人,郑亡后,申不害在韩国做个小官。著名的“围魏救赵”,赵向韩求救,就是申不害从中运作的。申不害受到韩昭侯重视,任韩相,进行了著名的申不害变法。申不害打击韩国的贵族豪门,收回特权,对官员严加考核,以才见用。同时,韩国发展经济,强大军-事。申不害任韩相15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韩国达到了鼎盛时期。

虽然整体实力依然偏弱,但诸侯没有敢欺负韩国的。

自公元前337年申不害死后,韩国国势开始下滑,因为申不害后继无人,也没有国君再执行申不害的变法。韩国的地理位置过于偏中,被秦、楚、齐、魏、赵挤在中间,成了“压缩饼干”,根本无法对外扩展生存空间。而秦国自商鞅变法,国势日渐强大,有统一之志。秦要统一,必须东进,而秦国东进的第一站就是韩国。韩国和秦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所以,这也注定了韩国被灭亡的命运。

公元230年,秦始皇十七帝,早已有力无气的韩国第一个被秦国灭掉。

韩国怒刷存在感的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名人实在太多了。除了申不害,还有张开地。对张开地不熟?不要紧,你一定知道张开地的孙子,就是汉朝三杰之一的张良。张良是正宗的韩国人,但可不是思密达,希望思密达不要抢张良。

郑国,不是春秋那个郑国,这是著名的水利家,郑国渠就是他修的。郑国入秦修水,本想当间谍,让秦国劳民伤财,不想却让秦国的关中地区成为富饶之地。

说到韩国的名人,怎么能少得了韩非。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的影响可谓空前。

韩国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秦始皇的统一,实行的就是法家。执行秦国法家思想的是李斯,而李斯的思想来源,基本都是韩非的。所以说,韩非虽被同学李斯害死,但韩非虽死秦法在。自汉之后,奉行儒家,实际上各朝各代压根都不信儒家,只是出于统治利益,让百姓从儒,自己则从法。有种说法,中国的历史,就是“外儒内法”,表面上都是彬彬儒家,实质上全是强硬法家。

可能是因为韩国实力比较弱小的原因,在之后的朝代中,没有一个以韩为国号的。 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韩国这个国号,倒被思密达给用了,还加了个“大”字。

可大在哪呢。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庞涓为何会败给孙膑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白起每次指挥的战役,其战法战术均不同,几乎每次都有新的创举,这也是他被称之为神的原因。庞涓对阵孙膑,两战两败,人不以庞涓为弱,却以孙膑为胜之。赵括对阵武安君,为何不道武安君之神而单弱赵括。这是中国传统学派造成的历史偏见,其意思就是,庞涓被孙膑两次打败,人家却不说庞涓无能,而是道孙膑更胜一筹。而白起全

  • 孙武斩杀了哪些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女人和女人之间,除了交流沟通、相互守望之外,最主要的社交方式就是“勾心斗角”,为了争夺更优越的男性资源和更为安全的保护,必须要学会争抢,这是她们的生存之道。多数女人会用以柔克刚的方式竞争,更懂得掩饰和伪装。而在异性的面前,女人不需要使用太多心计,因为男女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冲突

  •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对于初秋战国时期的那段历史,大家都了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但大家对差点统一中国的中山国有所了解吗?大家都知道晋被瓜分后,渐渐迎来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但是还有一个国家在这个夹缝中生存了几百年,差一点称霸!素有“神秘王国”之称的古中山国,在中国战国时期由游牧民族白狄族中的鲜虞部

  • 秦惠王为什么送秦昭王去燕国当人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前段时间芈月传热播,下面,我们就来讲讲有关的那段历史,一起来看看吧。樗里疾名疾,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 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秦昭王,嬴稷,秦惠王的宠儿。是秦惠王两个

  • 荒淫无道毫无廉耻的卫宣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宣公(?公元前700年),姬姓,卫氏,名晋,是卫庄公的儿子。卫宣公这个人荒淫无度,毫无道德廉耻,管她是婶子还是大娘,只要他看上了就必须要弄到手。他爹卫庄公有个小妾叫夷姜。这个夷姜长得很漂亮,丰满成熟,有韵味。虽说夷姜是卫宣公的小妈,但这样的尤物卫宣公哪能错过,费尽心思弄到手。卫庄公活着的时候两人就

  • 齐襄公和文姜真的有兄妹乱伦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男女大防,可就算如此,尚有人敢不顾名节,公然乱伦,这其中文姜和他哥哥齐襄公就是其中典型。齐襄公,姜姓,吕氏,名诸儿,是齐僖公的长子,齐桓公同父异母的兄长。齐僖公生的英俊潇洒,很招女孩子喜欢。其本人也是拈花惹草,酒色之徒。齐襄公有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历史上称文姜。文姜是当时有名的绝色美人,《诗经》有

  • 丑女钟离春什么样的人 她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丑女钟无盐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一人物。齐宣王是战国时齐国的君王,在民间颇有“名声”,如妇孺皆知的“滥竽充数”就来源于他,“君子远庖厨”同样来自于他。但是,民间能够记住这位君王,更是因为他的老婆,一

  • 晋景公是谁 他为何掉进茅坑被淹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因为站在权利的巅峰,有很多人最后都不得善终,但有一位皇帝的死法堪称奇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说起历史上皇帝的死因,多种多样,有外敌入侵被杀的,有城破国亡自缢而死的,还有被权臣逼迫喝毒酒而死的。但是我们今天讲到的这位皇帝死因太过奇葩,他是上厕所时掉进茅坑被淹死的,他就是历史上春秋时代的晋

  • 此人谋略堪比鬼谷子,却不知道其姓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的第一谋士肯定是鬼谷子了,鬼谷先生兼为兵家兵圣和纵横家始祖。而同期还有一位谋略不亚于鬼谷子的人物鹖冠子。鹖冠子,生卒年不详,也不知其姓名,只知道是楚国人,大约生活在赵武灵王时期及往后,也是一位鬼谷子一类的世外高人,生性低调、不爱做官,曾追随过赵武灵王,帮助武灵王出谋划策,是武灵王身边的红人,

  • 战国楚王为儿子提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为大家来讲一个关于战国时期楚王为儿子提亲的故事。这太子长大了,爹就得操心给孩子办婚礼,什么样的层次就娶什么样的媳妇,不过彩礼也是随着身份而上升的。封建社会结婚都比较早,一般就是十五六就结婚,还有更早的就是指腹为婚了,也就是娃娃亲,这个楚平王呢,看着自己孩子也十五岁了,就寻思着找一门亲事,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