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李鸿章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俾斯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94 更新时间:2024/2/11 8:18:45

1901年,北京的冬季格外冰冷,就连空气都传出一丝刺骨的寒意。关于岌岌可危的清朝来说,在寒风中传来的这个消息,比冬季更冷:当年11月7日,暂居在北京贤能寺里的李鸿章因胃血管决裂,大口地吐血,总算不治身亡。享年79岁。

还在陕西西安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闻讯,唏嘘不已,追加谥号为“文忠”——这是仅次于文正的谥号。在李鸿章之前,仅有林则徐、周天爵、骆秉章胡林翼等少数几个汉人,获得过这个谥号。由此可见,清朝对李鸿章的注重。

盖棺论定,当李鸿章死后,面临着后世怎么样的评价呢?

《清史稿》谈论他为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这儿,既夸奖了李鸿章“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的长处,又批评了他“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的缺陷,持论较为公允。

而来自民间的谈论,则呈两极化。其间,有一种说法,是将李鸿章必做是“东方俾斯麦”。众所周知,俾斯麦是德国的铁血宰相,在政坛上上纵横捭阖几十年,通过比年征战一致了德国,并确立了德国在欧洲的霸权,被称为“德国的建筑师”“德国的领航员”。

将李鸿章称为“东方俾斯麦”的人,是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李鸿章奉命准备建造北洋水师时,柯纳德率一支舰队来到我国访问,停靠在天津大沽口。柯纳德访问李鸿章后,竭力约请他前去自己的军舰上参观。不巧的是,到了他们约定的日子,海上突然刮风下雨,波涛汹涌,不能出海。

李鸿章不顾柯纳德的告诫,冒雨乘坐一艘小艇,穿过险峻的风浪,总算抵达柯纳德乘坐的军舰。柯纳德感慨万千地说:“中堂大人真是守约之人啊,这么大的风雨都按期前来,这样坚毅的性情,很像咱们的辅弼俾斯麦。”

就这样,“东方俾斯麦”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开来。李鸿章死后,梁超写过《李鸿章传》。在这本书里。梁启超写过李鸿章的落魄,也写过他的风景,并以不小的篇幅,讨论了“东方俾斯麦”的说法。

梁启超说:“或有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者,虽然,非谀词,则妄言耳。李鸿章何足以望俾斯麦。”显而易见,梁启超认为,将李鸿章称为“东方俾斯麦”,不是阿谀逢迎之词,便是荒诞可笑之语。李鸿章根本就不足以与俾斯麦混为一谈。

随后,梁启超还从“兵事”“内政”“交际”三方面下手,论证李鸿章为什么不足以与俾斯麦混为一谈:“以兵事论,俾斯麦所胜者敌国也,李鸿章所夷者同胞也,以内政论,俾斯麦能合历来松懈之列国而为一大联邦,李鸿章乃使庞然硕大之支那降为二等国,以交际论,俾斯麦联奥意而使为我用,李鸿章联俄而反堕彼谋。”

梁启超感叹说,从这三方面比较的话,李鸿章比俾斯麦相几乎便是霄壤之别,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这并不是以胜败练英豪。李鸿章的学问、智术、胆力,都远远不及俾斯麦者。因而他做出来的成就,也远远赶不上俾斯麦,实际上便是优胜劣汰。

梁启超最终苦口婆心地强调:“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豪。李自诉其所处之难,而不知俾亦有俾之难,非李所能喻也。使二人易地以居,吾知其胜败之数亦若是已耳。故持东李西俾之论者,是重诬二人也。” 意思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都有自己的难处。假如不能战胜这些难处,就不足认为英豪。

李鸿章常常念叨自己的难处,却不知俾斯麦也有他的难处。假如将他们两个的位置进行互换,他们的胜败依然早已注定。所以,那些说李鸿章是“东方俾斯麦”的说法,是对他们两个人的诬害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到底是主动出击,还是被逼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每一个鼎盛王朝都是踏着一条鲜血和白骨铺成的路而来。李世民就是通过发动“玄武门政变”,残杀自家兄弟,不光彩地登上帝王宝座。不过,李世民不是个不讲人伦的人,因此,可以想象,“玄武门政变”是李世民一个解不开的心结。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李世民冒天下之大不韪,打破了历代皇帝不能调阅记录自己言行的《起居注》的惯例

  • 大家了解的包青天,一半真实,一半虚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如果让大家说出一个清官,而且又很会断案的人的话,我想大部分人脱口而出的都是“包青天”这个名字吧。事实确实是这样,包拯是一个断案如神,公正廉明的清官,很多人都喜欢这么一个人。只不过我们印象中包拯的印象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各种小说、影视剧或者戏曲中的形象,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包拯和这些情节有很多的不符。比如说包

  • 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包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拯(999—1062)是北宋时期的名臣,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进士出身。他秉公执法、一身正气,深受仁宗皇帝的宠爱,更因为明察秋毫,破案无数,被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俗话说千里马还的有个好伯乐,谁是包拯的伯乐呢?笔者认为是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为什么说宋仁宗是包拯的伯乐呢,因为

  • 万世景仰只为清明的包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包公虽然在断案以及传奇性事件上得不到史书的支持,但他确实是个清官,是个刚直不阿的谏官。因此,他虽然文采不如同时代的欧阳修,政绩不如同为官的王安石,但却被老百姓铭记于心。人民需要“清官”,而世上又少有清官,这样,“包青天”应运而生,戏越编越多,人越传越神。有几件事情可以证明他的高贵人品。一是端砚事件。

  • 清朝的康乾盛世只是个假象,真相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乾盛世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伟大的时期。然而,仔细观察历史,就会发现,所谓的康乾盛世,虽然有其辉煌的地方,但背景是持续数十年的大屠杀和大破坏。盛世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番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

  •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盘点中国近代发生的所有历史大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近代史一般指的是1840年---1949年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49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

  • 民国四大美女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徽因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说起林徽因都知道她嫁给了梁思成,有一段为人称赞的美好婚姻。但是她的感情经历并不仅限于梁思成,早年徐志摩对她爱慕有加,一直想追求。俩人也

  • 民国四大美女的情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徽因出身富贵人家,很早就接触了西方文化,所以她的思想是非常的开放的。她是一个集美貌与一身的民国名媛。出身书香门第的她用她的美貌、智慧、才情,涂描了一个时代的颜色,她不光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建筑学家。她与建筑师梁思成结婚后,简直被宠成了公主。阮玲玉原名阮凤根。阮玲玉是中国无声电影时期最著名的影星之

  • 民国四大美女有胡蝶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四大美女是21世纪人们根据现代的知名度和现代人的某种审美观所认可的四个民国美女,她们分别是“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貌并重的林徽因,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和“默片影星”阮玲玉。与这名声赫赫的四人比起,民国影后胡蝶与之相比也不逊色,她代表着一种无言的美,一洗女儿之态,性格深沉、机警、爽利兼而有之

  • 民国四大美女谁最漂亮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陆小曼,可以说是民国十大才女中最为传奇,最有才华,人生最为坎坷,名气也最大的一位。她一生追求自由、坚持正义、不屈苦难,哪怕被误解被争议也保持着自身独立的人格。陆小曼兴趣广泛、天文地理科学戏曲无所不通,精通英、法、德三国语言,读书过目不忘,天生丽质、美貌出众、气质如兰,而且性格高傲。在北京的大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