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是怎么灭亡的

赵国是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4 更新时间:2023/12/12 12:33:08

秦国与赵国是老对手了,一直打,打个没完,互有胜负。赵国因为连年征战,战斗力也练出来了,算是六国中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强国。

公元前236年,秦国乘赵与燕大战,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偷袭赵国,分别由王翦桓齮担任将领。这一次偷袭作战大获成功,连下赵国河间九城。

不过赵国主力却未损,况且有太行山天险可以凭借,赵国依然高枕无忧。

公元前234年,憋了两年都快憋出内伤的桓齮终于抓住了赵军松懈的机会,向东迂回百公里,从漳水的下游偷渡过河,一举攻下了防备不严的平阳、武城,赵军统帅扈辄见到突然出现在自己侧后方的秦军,方寸大乱,匆匆忙忙地就和秦军干上了,结果自然是被秦军毫不留情地碾压成渣,小命也丢掉了。

此一战赵军损失十万人,已经是伤筋动骨了。秦军那边,桓齮却是蛇心不足,还想再干票大的,于是大手一挥,率军越过太行山,占领了赤丽、宜安两邑,直接威胁着赵国的腹地。

赵王迁一见这架势不干了:得寸进尺是吧?真当我赵国是你家后院,可以随意撒野?于是他一道命令下去,将正在代北和匈奴干架的猛人李牧召了回来。

李牧可是个不得了的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称号岂是浪得虚名,他在多年与匈奴的对战中,不仅掌握了步骑兵结合的多兵种联合作战技能,而且非常擅长示敌以弱从而打出凌厉的防守反击来。

李牧一接管与秦军的战斗,便定下战略方针:秦军连续获胜,士气正高,此时正面作战的话,即使获胜也是得不偿失的,必须高筑墙、广积粮,坚守不出,等待时机。

就这样,秦赵两军便在宜安山下两两相望起来。没多久,望眼欲穿的桓齮不耐烦了,心说再望下去就得成斗鸡眼了,得想个办法。于是他便想出个“围点打援”的法子来:先率兵去攻打肥下,引诱赵军去救,然后乘机将赵军消灭于路途。想法不错,而且桓齮也照着去做了。可惜他却算漏了一点,那就是李牧的性格。

李牧常年在代北领兵作战,在当地犹如土皇帝一般,性子是十分骄傲的人。这种敌攻而我救,最后受制于人的战法绝对不是李牧的风格。

果然,李牧见到秦军的动向后,十分不屑地嗤笑道:“雕虫小技耳!”随后,他派兵出城袭击了秦军留守的大营,俘获了大量的秦军辎重和物资。

这样一来,轮到秦军急切回救了。李牧顺势布了个口袋,并将重兵放在两翼,最终重创了秦军,桓齮只带着少量亲随逃出,后畏罪逃往燕国。

此战过后,秦国并不死心,又于公元前232年派兵来攻。但是,李牧就像一堵无法逾越的城墙一般,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秦军的进攻。

不过,赵军在获得胜利的同时却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大量的精锐战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消耗掉了。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29年,赵国北部发生地震,再加上大面积旱灾以及连年的征战,国力变得羸弱不已,人心慌乱不堪。当此之时,秦军将刚占领的韩地改建为颍川郡,并以此为跳板,趁赵国被各种灾祸搅得手忙脚乱之时,悍然来打闷棍占便宜。

秦军以王翦与杨端和为将,分南北夹击邯郸,赵军负责守城的仍然是李牧,他也仍然采用坚守不出的策略,与秦军对峙。

秦军一时半会儿也奈何不了这种龟缩战术,于是动起了歪脑筋:你李牧不是能吗?战场上打不赢你,那就战场外给你上点眼药,看你怎么办。

秦于是派出间谍携带重金潜入邯郸,用一波又一波的糖衣炮弹轰炸赵国权臣郭开,还四处散布谣言说李牧私自与秦讲和,相约在破赵之后分封代郡。

赵王迁是个耳根子很软的人,被这三人成虎的谣言一说,也不动脑筋想一想,竟然真信了,来了个临阵换将,派宗室赵葱和颜聚替下李牧。李牧不服,抗命不遵,被赵王以专治不服的手段给杀了。

李牧一死,犹如擎天巨柱轰然倒塌,赵军的军心也随之溃散,赵国离败亡不远了。

果然,公元前228年,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另一位,王翦,率军一举击溃了由赵葱这根“葱”率领的赵军,赵葱被秦军当成“葱”给咔嚓掉了,颜聚则十分狡猾地逃跑了。

十月,主力尽失的赵国都城邯郸被攻破,脑子缺根弦的赵王迁被俘,押往咸阳劳动改造去了。赵公子嘉带领宗族数百人逃往代地,自立为王。

公元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破代,俘获代王嘉,赵彻底灭亡。

特别推荐》》秦朝历史人物故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燕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攻破邯郸后,秦军兵临易水,直接威胁着燕国。燕国统治集团一阵鸡飞狗跳,惊惶不已。朝臣中有的主张求和,也有的主张与逃往代地的公子嘉联合,并与齐、楚结盟,交好匈奴以共抗暴秦。而刚刚从秦国逃回来的太子丹则力排众议,他认为秦国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求和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与其他诸侯合纵联合也犹如镜中花水中月,不过是

  •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与魏之间的恩怨也是由来已久了,为了能够消灭魏国,秦国处心积虑,勤勤恳恳,采用逐步蚕食的手段,慢慢地将魏国吃进肚子里。早在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时期,一场雕阴之战,秦军就干掉了魏军八万人。魏国无奈求和,割让河西之地给了秦国。公元前328年,一代铁嘴张仪任秦国相国,凭着如簧巧舌,他硬是成功游说魏王,使

  • 楚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在攻打魏国之前,和楚国打了一次接触战,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也让秦国得出了楚国外强中干的结论。于是,在灭亡魏国后,秦国将视线转向了这位将入暮年、身体虚弱的“大叔”。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军事策略,秦王找来了老将王翦和军事新秀李信,询问了一番。王翦老成持重,他认为,楚国虽然虚弱,

  • 齐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秦朝统一六国的战争中,齐国作为最后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它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像吞服了慢性毒药一般,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深渊。一开始那会儿,秦国用了最狠的一招“远交近攻”,跟离家门口近的韩国和魏国打架,跟离家门口最远的齐国做好朋友。为了落实这个政策,秦国最聪明的头脑人物、宰

  • 秦始皇封禅泰山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20年,也就是统一后的第二年,秦始皇带着一帮干部出差,到各地检查工作,顺便公费旅游一下。所过之处,地方官吏蜂拥而迎,就好像迎接心目中的天皇巨星、梦中偶像一般,让秦始皇很是过了一把万众瞩目的瘾,风光得简直要飘上了天空。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不过在秦始皇同学看来,还是有一些瑕疵,比如官道太过狭窄,不

  • 秦始皇为什么要烧湘妃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话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坐拥七国土地,万民来朝,心中别提有多得意了。因此,他总喜欢在自己一手缔造的帝国内四处走走看看。一来,天子巡四方,可以震慑震慑原六国的遗民,使天下归心;二来,做出了如此大的功绩,如果不到处炫耀炫耀,岂不是锦衣夜行,无趣得很吗?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巡游到了湖南湘妃祠这个地方,正

  • 张良受书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良同学自从博浪沙爽了一把之后,一直躲在江苏下邳不敢出门,一直到风声过去之后,才又开始走出来散散步。这一天,张良同学出门逛街,来到了一座桥上,踱着小步,吹着小风,嘴里哼着小曲儿,自有一番小惬意在其中。这时,有一位穿着不修边幅的老头儿也上了桥来,颤颤巍巍地坐在桥边,右腿往左腿上一放,跷着二郎腿,然后三

  • 沙丘政变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210年,正值夏季,秦始皇第五次东巡到了沙丘这个地方。这天,空中乌云密布,天气异常闷热。一直负责始皇饮食起居的大宦官赵高,神色匆匆,直奔公子胡亥的住处。胡亥是秦始皇众多儿子当中的一个,这次出巡,皇帝老爸也让他随行了。这家伙从小不学无术,但却和赵高的关系很好,还拜了对方为老师,向其学习书法和法律

  • 胡亥的屠杀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二世胡亥当上皇帝后,很担心自己的皇位不稳,再加上赵高在一旁唆使,一场席卷帝国,上至皇室宗亲、下至大臣异己的清洗运动开始了。首先是自己的兄弟姐妹,秦二世胡亥对这些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丝毫没有仁慈之心,认为这些人全部都是自己皇位的潜在威胁者,于是罗织罪名,让赵高去审判。赵高本来就巴不得这些阻碍自己篡

  • 大泽乡起义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二世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七月,政府派兵去驻守渔阳。这其中有一支九百人的队伍,他们在赶往目的地时,被大雨困在了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寺坡乡),眼看就没法在规定的日期前赶到了。秦朝崇尚“乱世用重典”,素来以法律严苛著称,尤其是胡亥上台后,更是不拿百姓当人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