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啸龙吟三国是怎么统一的

虎啸龙吟三国是怎么统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82 更新时间:2024/2/28 18:36:41

公元264年春天,司马昭消灭了蜀国,俘获了蜀国皇帝刘禅,率领得胜兵马浩浩荡荡地回到了魏国都城洛阳。魏主曹奂亲自出城迎接,文武官员和欢迎的人群队伍排成了十几里路的长队。司马昭坐在车上,趾高气扬,得意洋洋。

司马昭还朝,早有一班文武大臣给皇帝上表说:“晋公司马昭,率领大兵数十万,内理国政,外灭敌寇;最近又收复了蜀国,实现了魏国祖上几代皇帝都未能实现的梦想,功劳比天还高,应该封司马昭为王,就称晋王,借此机会鼓励忠臣,永保江山!”曹奂这时候只是名义上的皇帝。

他想:“我当皇帝时,司马昭连我的名字都要改,我本名叫曹璜,叫得好好的,他非要给我改成曹奂,‘奂和‘换同音,他早就想要把我‘换下去。这一帮掌握大权的文臣武将又都是司马昭的人,他想干什么还不就可以干什么么!你要当晋王,当就是了!我这个皇位只怕早晚也是你的!”一赌气,曹奂提起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了一道诏书,封司马昭为晋王,追封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为宣王,追封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为景王。诏书一下,司马昭和他的一些心腹大臣们兴高采烈,大吹大擂地庆祝了一段时间。

司马昭当了晋王以后,再也不用去给皇帝曹奂上朝请示了,无论大小事情都在自己的晋王府中办理。封自己的大儿子司马炎为世子,立自己的妻子王氏为王妃,朝中的文武大臣有什么事情都到晋王府中来报告,晋王决定了的事情就不用去告诉皇帝曹奂了。相反,曹奂不管要干什么,总要先来告诉晋王司马昭,得到司马昭的同意之后才能照办。这时候,任何人都知道:魏国名义上的皇帝是曹奂,实际上的皇帝早就是司马昭了。

于是,有一班大臣想出一个办法:要让司马昭逐步取代皇帝,便联名给晋王司马昭写了一道奏章,说:“去年,从天上下来一个神人,身材有两丈多高,赤着脚,脚印有三尺二寸长,白头发,黑胡须,身穿黄色长袍,拄着一根藤子拐杖,在集市上游走。人们去看他,他说:‘我是老百姓的大臣,现在我告诉你们,天下必须要换一个皇帝,才能太平!这个神人在集市上游满了三天,突然之间便不见了!这是一个兆头,这个兆头说明天下要换主,正好应该由晋王来主管天下所以,晋王可以名称不变,但实际上应该行天子的职责。

从今天起,晋王应该戴上皇帝的帽子,乘皇帝用的车马,建皇帝的旗号,立王妃为王后,改世子为太子。这样就应了神人的预言,天下也就太平了!”司马昭见大臣们这样要求,心想:“这样做下去,自己不就已经是皇帝了么!父亲去世前,不要我们当皇帝,不要给他留一个坏名;我现在叫晋王,可实际上就是皇帝,这既符合父亲的要求,又合我的心思,正好!”司马昭立即点头同意。

办了这件事,司马昭非常高兴,中午吃饭时还处在兴奋状态之中,他忽然感到面部神经抽搐,嘴张不开,话不能说,脚不能动,头昏昏沉沉,从饭桌上摔倒在地。佣人们七手八脚地将他扶持进卧室,睡了一天,病势更重。司马昭觉得自己的寿命要尽了,立即传令,将心腹大臣贾充、王祥、何曾等人召进宫中,一手指着自己,一手指着几个大臣,又指指自己的儿子司马炎,嘴唇动了几下,便死过去了。

司马昭一死,何曾、王祥等扶持司马炎登上了晋王位。司马炎追赠父亲司马昭为文王,封何曾为丞相,司马望为司徒,石苞为骠骑将军,晋王手下的大臣设置已和皇帝的规格完全相同。

过了一段日子,司马炎召贾充、裴秀二人进宫,问贾充说:“当年,曹操是不是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上帝把天下交给我的话,我情愿当个周文王!是不是?”贾充说:“是的!曹操祖上三代都是汉朝大臣,当时曹操威势极大,人们都说他想当皇帝,所以他才说了上面那句话。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他只能当个王。历史上,周文王讨伐殷商,自已不当皇帝,最后是他儿子武王当了皇帝。曹操这么说的意思就是要让儿子曹丕当皇帝,后来果然是曹丕当了皇帝!”

司马炎问:“我的父王和曹操比,哪个功劳大些?”贾充说:“曹操当年消灭了许多地方势力,统一了中原,功劳很大。但是老百姓们只是怕他,并不爱戴他。到曹丕当皇帝,税收很多,老百姓负担太重,人民生活很苦。您的父王司马昭不光把中原治理得国富民强,而且还消灭了西蜀,普天下人人称颂,这份功德不但是曹操比不上,就是古代贤明的开国帝王,也很难比得上!”司马炎说:“这样说来,曹丕能够接受汉朝皇帝的名称来建立魏国,我不是也可以接受魏朝皇帝的名称来建立晋国么?”贾充、裴秀二人双双跪倒说:“您正应该早早筑坛,请曹奂让位!”司马炎大喜道:“好!这件事就请您二人代我办理!”

第二天,司马炎带剑进入曹奂的后宫,曹奂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设朝议事了,这时正和几个内臣坐在一起闲谈,看到司马炎带剑进来,连忙站起来迎接。司马炎坐下后问道:“当今魏国的天下是怎么来的?”曹奂说:“当今魏国天下,全是您祖父、伯父、父亲三人打下来的。”司马炎笑问:“你的能力怎么样?”曹奂摸不清司马炎问这句话的意思,只好笑着说:“我的文才武力都很一般……”司马炎紧逼说道:“你既然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为什么还要当这个皇帝呢?我看你不如早点退位,让给有本事的人来当皇帝算了!”

曹奂听司马炎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惊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黄门侍郎张节站在旁边,大声说:“天下是魏国的天下,当今皇帝有德有能,为什么要让给别人?”司马炎听了张节的话,心中很不高兴,索性撕破脸皮,大声说:“胡说!天下本是汉朝的天下,被曹操、曹丕抢为自己所有,幸亏有我祖父、伯父、父亲三人南征北战,才保住了今天的江山。我今天要物归原主,代曹奂管理天下!”张节大骂道:“那你就是造反!你就是国贼!”司马炎大怒:“我正是要为汉朝报仇!来人,给我将张节这个狂徒乱棍打死!”司马炎话音未落,立即上来四五个武士,乒乒乓乓一顿乱棍,打得张节当场死去。曹奂吓得跪倒地上,面如土色。司马炎一声冷笑,扬长而去。

曹奂见司马炎走了,贾充、裴秀二人站在自己身旁,战战兢兢地问:“今天的事,你们都亲眼看见了,你们看该怎么办才好?”贾充说:“皇上,依我看来,天命就是这样,魏国也到头了,您不如将帝位让出,这样还能保得自己全家活命,否则……”裴秀也在旁边附和。曹奂想来想去,只得长叹一声,同意让位。

司马炎当了皇帝,称国号为晋,追封祖父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亲司马昭为文帝,封曹奂为陈留王。几年后,司马炎又平定了吴国,从此,动乱了几十年的中国再次统一起来。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复兴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非常有才能的人,尤其是诸葛亮几乎是人们心中神一样的存在,唐朝时期的杜甫就对诸葛亮有着有着特别的情怀,在他创作的不少诗作中就有很多是对诸葛亮的赞美。对于诸葛亮的才能,从刘备三顾茅庐就可以看出来,当年的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最后他的北伐大业还未完成就

  • 北魏冯皇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魏冯皇后的故事也是颇耐人寻味的,她和人私通的事,宛如武则天与赵太后的混合升级版。北魏冯皇后介绍这位冯皇后,是孝文帝拓跋宏的第二位皇后,谥号幽(违礼乱常是为幽),这谥号已经说明了一切。冯皇后原本是文明冯太后的侄女,太师冯熙的女儿。当时文明冯太后想光耀冯家,扩大外戚势力,就把冯熙的两个女儿都送入了宫。

  • 兰陵王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史书记载兰陵王是历史上最俊美的美男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兰陵王的介绍吧。兰陵王是哪个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兰陵王的身世:兰陵王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的孙子,兰陵王字长恭,文襄第四子。兰陵王是怎么死的?据历史记载兰陵王长相英俊,武功高强,屡建战功。和电视剧演的一样,

  • 晋怀帝司马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晋怀帝司马炽,是西晋第三位皇帝,年号 “永嘉”,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之子。晋怀帝继位当年,“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中死了七王,最终东海王司马越胜出掌权。此后,西晋国力大减,无法控制全国。胡人趁机陆续建十六个非汉族政权与晋朝对峙,即“五胡乱华

  • 董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董卓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

  • 三国机密潜龙在渊剧情及主要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机密潜龙在渊剧情介绍东汉末年,灵帝宠妃王美人诞下双生子,因遭何皇后迫害,对外称只生一子刘协,另一个儿子刘平则被人偷偷带出,密养宫外。十八年后,各路诸侯互相征伐,傀儡皇帝刘协重病沉疴,为挽救大厦将倾的汉室,他密诏刘平回宫,替代自己复兴汉室。从来不知自己身世的刘平,与从小一起长大的司马懿,踏入了不可

  •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输的这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各有各的历史价值:官渡之战成就了曹操,使其有了一统河山的可能;赤壁之战则彻底碾碎了这种可能,初步架构了三国鼎立之格局;随着夷陵之战(或叫猇亭之战)刘备的惨败,三方均元气大伤,谁也奈何不了谁,三国博弈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正史上,官渡之战爆发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在这之前的199

  •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由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做法未废,但主要的选官制度却是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早在东汉末年,曹操就曾提出“惟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曹丕称帝后,于公元220年采用属下陈群的建议,正式制定了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是将察举的

  • 晋武帝为什么要传位给傻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炎,字安世,西晋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史称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纵横沙场,果敢英武,为晋王朝耗尽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但是,他却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继承,致使宫廷内外血雨腥风,西晋王朝昏暗动荡,成了一个短命王朝。英明的晋武帝为何做出如此糊涂的事情呢?从史料看,司马炎虽称得上英武果敢,但在感情

  • 梁武帝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南北朝时,佛教大盛,南朝梁武帝萧衍是位吃斋信佛、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他曾4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鸡鸣寺)当和尚。所谓舍身,一是舍资财,即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