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如此开放:王后领兵善战又连嫁四国王?

商朝如此开放:王后领兵善战又连嫁四国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87 更新时间:2024/2/14 19:00:09

1936年6月,人们在河南安阳商朝遗下的17000多块龟骨中,发现有200多块用甲骨文记载了一个叫“妇好”的女人的事迹。难以置信的是,这位生活在3000多年前的女人不仅善战,而且还接连嫁了4位国王!难道殷商时期会如此开放?

甲骨文中的神秘女人

这一万多块龟板几乎全部出自商王武丁时期,武丁,是商朝最有作为的君主之一。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渐渐发现,在武丁一朝中,有个挥之不去的人物,她的名字在甲骨文上多次出现,她叫“妇好”。

人们开始破解这些甲骨文的秘密。有一条卜辞记载,“妇好先共人于庞”。它的含义是,在战争前,妇好先在一个叫做庞的地方征兵。

“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乎伐。”这条卜辞中说,妇好领了3000兵马加入了国王万人的军队,一起去征伐远方的国家。这是甲骨文中的最大一次战争,战斗的一方商帝国动用了上万人的军队。这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是一次了不起的壮举。

有关妇好的卜辞发现得越多,人们对她越感到惊讶:她是国王麾下的一名女将,不仅能够统兵作战,而且还有属于自己的领地。

妇女领兵打仗,并且能够成为一方诸侯,这在3000年内闻所未闻。商王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它为什么能给予妇女如此大的权力和信任呢?是商代推行男女平等的观念,还是妇好并非是一个等闲的人物呢?

不久,人们发现了妇好的另一个身份:她是国王武丁三位合法妻子之一,是一位尊贵的王后。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在《在甲骨文合集》第2636版中惊奇地发现,妇好离开了她的国王。

“贞,妇好有娶?”“贞,妇好有娶?”“贞,妇好有娶?”这句卜辞是在反复地询问:“妇好嫁了吗?”卜辞的结论是,妇好再嫁了,而且嫁给了3位不同的国王。这些国王都是武丁的祖先,他们去世已久,在位时都是贤明的君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在几百年的时间内嫁给4位国王呢?

墓中物证实妇好身份

1976年5月,中科院安阳考古队在进行一次例行的土地平整工作时,在小屯村西北的一片岗地上,发现了一处古墓。令考古队大为兴奋的是,这个墓出土的器物可谓源源不断。从出土的玉器来看,墓主人应该是一位温雅高贵的女人。但是,不久后,墓中又出现大量的兵器,其中一件青铜钺,两面均饰有虎扑人头像,这是军中最高统帅的象征,从这一点来看,这又应是一座将军墓。

这座墓的主人是谁呢?是男人还是女人呢?

几天后,墓中又有新发现。几乎每一个种类的青铜器上都刻有一个名字,显然这个名字就是墓主人,她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因为甲骨卜辞而名闻天下的王后妇好。

这些随葬文物使人们第一次得以旁观甲骨文中的人物,它们使甲骨文中的历史清晰起来。在丰富的陪葬品中,人们逐渐认识妇好。她的确是位战功显赫的将军,出土的青铜钺,做工细致,形式威猛,不是上将军,绝对没有资格使用这样的铜钺。

出土的一对大鼎上刻有司母辛的字样,根据考古学的研究,司母辛就是妇好死去时的庙号。根据商代的习俗,以天干为庙号的人名,只有国王和王后才能享有。

于是,这个墓葬的挖掘,澄清了关于妇好的一切推论妇好的确是一个人,她不但是位王后,也是一位手持铜钺的女将军。这位持钺的王后,消失于历史云烟中已经超过3000年,即便是《史记》中也没有记载过她的名字。

3000年后在前后相隔40年的两次意外发现中,她却作为商代最具体的形象出现在今人的眼前。商王为爱妻操持冥婚

但是,人们还是疑惑,为什么妇好会嫁给如此多的国王?难道在商代王后有权利多次配婚吗?

中华书局的老专家赵诚已经退休多年,但是对甲骨文的研究仍然痴心不改,他对《甲骨文合集》2636版有其独到的见解:

武丁是目前已知的商王中在位时间最久的国王,他享年59年,而他所珍爱的王后妇好在他之前就去世了。

商代人迷信鬼神,崇尚天命。他们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取决于上帝、神灵与祖先。武丁对妇好的感情极为特殊,也许是相爱至深,也许是相敬如宾,他对于妇好的离去总是难以释怀。

于是,这位开明的君主就把他珍爱的妻子许配给去世已久的贤王,大概他认为,这些死去的祖先会在阴世保护他的妻子,或者,他也认为,妇好的杰出完全可以与伟大的帝王相提并论。甲骨文的卜辞正是武丁对祖先急切的询问。

“妇好嫁了吗?”“大甲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吗?”“成汤已经娶了妇好!”

“妇好嫁了吗?”“祖乙已经娶了妇好!”

于是,国王放心了。

安阳,在一个多世纪的考古研究中,逐渐还原了一个古老的王朝。今天,在小屯村边,人们完整地保留了商代的宫殿遗址,已经成了那个王朝的岁月见证。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周厉王荒淫无道大肆敛财 引起国人不满暴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商朝,由于统治者对告密的不鼓励,所以告密者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而言,都不是那么突出。到了西周,特别是周厉王在位时,才有了挖掘告密者专业性的机会。周厉王是西周第十位国王,不知是不是基因突变,周朝姬氏传到了他这里就变了样。在他之前的国王即使有瑕疵,也只是无能,还谈不上暴戾荒淫。周厉王上台后不久就把姬

  • 竹简中的周文王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楚简,经过学者的精心保护和整理,现在已经正式公布的是一篇称作《保训》的文章。《保训》全篇一共有11支简,每支22~24个字,其文如下: “隹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鬲(历),恐坠宝訓。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lsq

  • 夏朝—中国第一个“家天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禹在晚年的时候,各部落的首领曾推选夷人首领皋陶为禹继承人。皋陶先死,又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禹暗地里却为其子启培养势力,当禹死后,这些有权势的贵族纷纷起来反对伯益,拥立禹的儿子启继位。启趁势杀了伯益,夺了王位。传统的禅让制度从此废除,取而代之的以父传子的王位世袭制。 同时,西边的同姓诸侯有扈氏(陕

  • 神秘消失的古国——东胡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民族,因居匈奴以东而得名。它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代,就有东胡的活动记载。从有史记载以来,东胡一直是一个强大的部落,春秋战国时曾打败燕国,秦末,曾向匈奴进行敲诈、勒索。

  • 商朝灭亡并非纣王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原始时代到封建时代,并没有出现乌托邦一般的完美天堂。而所谓的尧舜禹禅让的美好传说,周王室礼治下的安康社会,多是后期儒家对现实的不满而编造对前世的美好。而作为尊崇周王朝的儒家往往会相信胜利者的借口。据说就连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怀疑过,认为是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罪恶都加在纣的头上。商历时数百年来,动乱频繁,

  • 战国名相--吴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最卓越的战争大师

  • 追忆曾经强悍的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地理优势

  • 老子——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学问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凡做大学问的,都有一种平常人罕见的真性情,或称之为"自命清高",或称之为"孤芳自赏"。如目中无人如弥衡,狂傲不羁似李白,其文章或如长江大河纵横千里,或如匕首投枪刺人心肺。总之,其胸中学识、锦绣文章都是大大异于常人的,世人谓之"牛人"。这些"牛"人,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

  • 历史上著名“战国四公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

  • 历史上《芈月传》中真实的芈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