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厕所有多少叫法,多得不可思议

古代厕所有多少叫法,多得不可思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65 更新时间:2024/1/21 5:30:32

在没有厕所之前,人类是在哪里方便的?这从十六世纪之前的欧洲可以看出,他们是拿起夜壶随便往大街上倒的。而在中国,一个文明之邦,至少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使用完备的厕所了。

《周礼·天官》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其中的厕所被叫成“匽”。匽即“偃”。其实单论厕所的叫法,就多达近三十种。如“清、溷藩、溷轩、圊、偃、屏厕、都厕、西间、西阁、舍后、更衣室、雪隐、公厕、官厕、路厕、民溷、屏、厕、圂、茅厕、茅坑、粪坑、坑厕、厕坑、厕屋、溷厕、厕溷、藩溷等,可见中国的如厕也形成了一种文化。

先秦时代的公厕什么样子,《墨子·旗帜》载,“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溷,垣高十二尺以上。”,其中的“民溷”就是指厕所,而“溷”字,是指猪圈旁边的厕所,所以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厕所就是与猪圈连在一起的。

这种厕所,在几十年前,中国的农村还在广泛应用。人粪与猪粪混为肥料,在中国已流行了三千多年。先秦时代的茅坑是很深的,近代学者尚秉和经考证认为周代时期的厕所“颇与今日之洋茅厕相类”。可见中国古代的厕所之先进。春秋时有一位晋景公,就是掉进厕所里淹死的,从史籍的另一个侧面说明春秋时代中国已经有了先进的厕所。

中国是一个讲风水的国度,在家里建厕所,一般选在西方或南方,所以厕所的名字又叫“西间”、“西阁”。又因为厕所常建在屋后,所以厕所又叫“舍后”。至于为什么叫“上厕所”而不叫“下厕所”,是因为古代的厕所都是连着猪圈的,而厕所是在猪圈里搭个台子,人要在台子上解手的,所以叫“上厕所”。

据发掘出来的文物,是四级台阶。古代也是有马桶的,不过那时不叫马桶,大便用的马桶叫“行清”,小便用的马桶叫“虎子”。为什么叫“虎子”呢,据说与汉将军李广有关。汉将军李广曾经醉射一块像猛虎的石头,箭入坚石。回家后制造了一尊象卧虎一样的便器,称它为“虎子”,用来小便。一来表示纪念,二来表示对猛虎的轻蔑。后来流传开来,人们纷纷将用来便溺之器叫做“虎子”。

不过到了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名叫李虎,于是为了避讳,改“虎子”叫“兽子”或“马子”,慢慢的“马子”改称“马桶”了。其实就是老百姓说的“尿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省常德安福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林伯渠曾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革命活动,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

  • 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毛主席和音乐家田汉共同的恩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徐特立,被尊称为延安五老之一。他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68年11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大家都知道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田

  • 年龄差了一轮,李白与孟浩然如何成为好朋友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

  • 李白的圈内好友们,原来他是个社交达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代,诗歌文化高度繁荣,涌现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那么,在众多诗人中李白的“朋友圈”中有哪些诗人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白的朋友圈都有哪些著名诗人。1、杜甫:李白与杜甫是好友相信应该不少人知道,李白年长十一岁,杜甫是李白的“贤弟”,李白曾多次为杜甫写诗,如《沙丘城下

  • 李白和王维,同年生同年死有共同好友,但是他们居然没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

  • 李太白和他的六个好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白一生共有六位最知心的朋友,第一位是贺知章,是个小老头儿。他对李白有知遇之恩,对于小李老师来说,他是老师,是前辈,是知音,更是精神导师。语文课本里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都是贺知章写的。公元742年,八十三岁的小老头儿贺知章,和四十二岁的李白相遇,贺

  • 李白贺知章:相差40几岁的忘年交,李白交友真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唐代的李白与贺知章,是一对令人称羡的“忘年交”。贺知章他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当他身居太子宾客时,李白还是一个平民,诗才也只初露头角。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一见如故,对饮畅叙,结为忘年知已。贺知章身上没钱买酒,竟毫

  • 李白贺知章金龟换酒的故事,因酒结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金龟换酒唐天宝元年(742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他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观紫客去浏览,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景慕,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起来。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当他读完《蜀道难》时,惊讶地对李白说:“看来,你就是

  • 皇帝自称朕,那么太上皇自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自从秦始皇创建秦朝,并且开创“皇帝制”以后,相应地也就诞生了皇帝这一职业,皇帝都自称为“朕”,并且这个职业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通常都是寿终正寝以后才能够自动退休,很少存在有当过皇帝但是却提前退休的人,当然很少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中国古代就出过二十来为太上皇,基本都是干过皇帝却提前退休的存在。历史

  • 贺知章的趣事二则:酒量和李白有得一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少时就以诗文知名。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轶事典故(1)为子乞名: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