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桂陵之战历史故事 桂陵之战的影响有哪些?

桂陵之战历史故事 桂陵之战的影响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542 更新时间:2024/1/29 11:08:37

桂陵之战简介:桂陵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桂陵之战的影响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桂陵之战简介

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

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桂陵之战的背景

魏国在战国初期因魏文侯的改革而变得强大起来,因而引起了其他诸侯的戒备。公元前356年,赵成侯在平陆(今山东汶上)和齐威王、宋桓侯相会以示好,并与燕文公在阿(今河北南阳北50里)会盟。由此,魏国开始有被诸国联合进攻的可能,因此魏国欲找机会突破,以解除这个危机。

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长垣),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桂陵之战的过程

一、孙膑谋划

公元前353年(周显王十六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县)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

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齐军兵分两路,一路与宋国景敌、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会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齐威王打算让孙膑担任主将,但孙膑以遭受过酷刑、身体有残疾为由拒绝。齐威王于是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让坐在带着蓬帐的车子中出谋划策。

二、围魏救赵

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庞涓率军八万到达茬丘,随后进攻卫国,齐国方面田忌、孙膑率军八万到达齐、魏两国边境地区。

田忌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但被孙膑阻止。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打赵国,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国内防务空虚,应当采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捣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撤军,魏国一撤军,赵国自然得救。

孙膑于是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东北),因为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指魏国首都大梁以东的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

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容易被切断粮道,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军,造成庞涓产生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

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接近平陵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由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高唐(今山东省高唐县)两城的都大夫率军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吸引魏军主力,果然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大败。

孙膑让田忌一面派出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庞涓迫使其率军回援;一面让田忌派出少数部队佯装与庞涓的部队交战,故作示弱使其轻敌。

田忌按孙膑的要求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设伏,一举擒获庞涓。

桂陵之战的结果

桂陵之战并没有击溃魏军主力,齐国也没有正式进攻魏国首都大梁,赵国首都邯郸仍为魏国所占领。

公元前352年(周显王十七年),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

公元前351年(周显王十八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大约在此时齐国将庞涓释放,使其回魏国再度为将。

桂陵之战的评价

魏国的失败,就是齐国战略方针的正确和孙膑作战指挥的高时。

在战略上,抓住有利时机:在作战指挥方面,能正确分析敌强我弱的局面,选择适宜的作战方法,进攻敌人的要害又是空虚的大梁,然后以逸待劳,乘机打了一个漂亮的袭击战。

另外田忌虚心听取意见。从善如流,也是战胜的前提。至于魏军最后的失败,也在于战略上未能掌握动向。

一、魏军失败的原因

1、统军主将对未来的危机预料不足,在遇到敌军攻伐非主城时没有判断出敌军的下一步行动,国内兵力空虚。

2、料敌不明,没有探察清楚就贸然追击,孤军深入。

二、齐军胜利原因

1、孙膑冷静分析出了当时战场的形势,直接出兵攻打魏军并不能造成魏国较大的损失。而围魏救赵则可以一箭双雕。

2、抛却小利,诱敌深入。

桂陵之战的影响

孙膑用围攻魏国的办法来解救赵国的危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战例,被后来的军事将领们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

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将领所欣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谢道韫生平经历 谢道韫为什么被称为咏絮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谢道韫是谁?谢道韫为什么被称为咏絮之才?以下为您介绍谢道韫。谢道韫简介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

  • 李龟年生平经历 与李龟年相关的诗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龟年是谁?与李龟年相关的作品有哪些?以下为您介绍李龟年。李龟年简介李龟年(696年-762年),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县西部)人,李景伯之子,唐朝音乐家。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此处指唐朝

  • 井陉之战背景 井陉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井陉之战简介:井陉之战背景是什么?井陉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井陉之战简介井陉之战是公元前204年汉军与赵军之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此战中汉军统帅韩信表现出了“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 南北朝玉璧之战过程 玉璧之战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南北朝玉璧之战简介:玉璧之战过程是怎样的?玉璧之战结果如何?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南北朝玉璧之战简介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

  • 唐朝睢阳之战历史 唐朝睢阳之战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朝睢阳之战简介:睢阳之战经过是怎样的?唐朝睢阳之战有多重要?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唐朝睢阳之战简介睢阳之战是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的一场著名战役,发生在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素有江淮屏障之称的战略要地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

  • 石崇生平经历 怎样去评价石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石崇是谁?怎样评价石崇?以下为您介绍石崇。石崇简介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时期文学家、官员、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大司马石苞第六子。石崇早年历任修武县令、城阳太守、散骑侍郎、黄门郎等职。吴国灭亡后,获封安阳乡侯,累官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南

  • 辽金出河店之战历史 出河店之战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辽金出河店之战简介:出河店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出河店之战造成了什么影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辽金出河店之战简介出河店之战是女真建国前与辽的一次战争。辽天祚帝天庆四年(1114),女真部首领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同年十月,攻克宁江州。辽天祚帝命都统萧嗣先﹑副都统萧挞不也统兵七千进攻女真,集结于鸭子河北。十

  • 宋金郾城之战过程 郾城之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金郾城之战简介:郾城之战过程是怎样的?如何评价郾城之战?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宋金郾城之战简介郾城之战是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史载此役宋朝岳飞所率岳家军以少胜多,予以金军沉重打击。绍兴九年(1139),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年,金朝分兵三路,东

  • 宋金唐岛之战过程结果 唐岛之战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金唐岛之战简介:唐岛之战过程是怎样的?唐岛之战结果如何?唐岛之战有什么影响?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宋金唐岛之战简介唐岛之战,又称唐岛海战、胶西海战、唐岛湾海战或黄海奔袭战,是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金双方在黄海海面进行的一次海上决战。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国海陆四路大军攻宋。当年十月,金

  • 吴楚柏举之战胜利的原因 柏举之战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吴楚柏举之战简介:柏举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柏举之战影响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吴楚柏举之战简介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