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破解越王勾践剑千古之谜 楚墓中的越王剑

破解越王勾践剑千古之谜 楚墓中的越王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73 更新时间:2024/1/24 14:09:21

1965年,考古学家们在发掘湖北江陵(今荆州市荆州区)的一座古楚墓时,发现了两把珍贵的宝剑。其中一把便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此剑通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剑身雕刻着黑色菱形花纹,正面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八个鸟篆铭文,专家正是通过对这八字的解读,才确定了此剑的“身份”。

勾践剑的出土令考古学家兴奋不已,但随之而来的也有诸多疑闭。这把青铜宝剑为何在沉睡了两千多年后未见丝毫锈斑,而且还锋利无比?它千年不锈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另外,越王勾践的宝剑为何会出现在楚墓中呢?越王勾践剑重见天日之后,在学术界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对宝剑千年不锈的原因颇为关注。刚开始有些人认为,古代工匠们对勾践剑的表面采用过硫化处理的工艺。但是这种说法很快便被推翻了。因为将青铜剑硫化过后,会形成一种叫硫化铜的物质,硫化铜结构不稳定,人们在用剑时,很容易使剑身触碰到其他东西,硫化铜很容易就被磨掉了。既然如此,用此方法来保护宝剑是不太可能的。

一些专家在对勾践剑的成分和其出土的墓地进行研究后,对此问题做出了以下两种解释。

勾践剑不锈的原因之一是此剑的主要成分是铜,而铜是一种不活跃的金属,在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也就不会生锈;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为主要的因素,这与勾践剑所埋藏的特殊环境有关。勾践剑出土前,被放在一座墓棺外的椁室内,椁室周围是用一种质地细密的白膏泥填塞的,白膏泥致密性好,使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真空。另外,该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地下水基本呈中性)浸泡,几乎完全与外界隔绝。我们知道,在完全隔绝氧气的情况下,金属就不会被氧化,所以即使是在中性或弱酸性水中,铁都不易生锈,更别说不活跃的铜了。

为了证明勾践剑的不锈之谜是由它所埋蔵的环境所致,专家们还列举出了几条证据。

第一,勾践剑出土后就被放在囊盒(专门存放文物的器具)中妥善保管,但是在出土后还不到半个世纪,该剑的剑身就不如刚出土时那么明亮了。这说明,目前这么好的保管条件也不如它埋在地下时的条件好。

第二,当时与勾践剑一起出土的还有一把青铜剑,但是它却没有勾践剑明亮。后来查明,虽然此剑与勾践剑同放在一个墓棺的椁室内,不过它所处环境的密封度却不如勾践剑好。

第三,1983年,在江陵马山楚墓出土了一件与勾践剑时代相近、制造工艺也相近的吴王夫差矛。由于该墓地的保存情况不好,夫差矛在出土时锈得几乎不成样子了,表面布满了绿色的锈斑。

至此,古剑的千年不锈之谜算是解开了,那越王勾践的宝剑为何会在楚墓中出现呢?

刚发现勾践剑时,考古专家兴奋不已,但随之又陷入了困惑。古越国位于现今的浙江一带,那越王勾践的宝剑,又怎会出现在远隔千里之外的江陵楚墓中呢?

香港考古学家吕荣芳和中山大学的专家在对随勾践剑一起出土的竹简进行研究后,一致认为此墓就是楚怀王时期的邵滑(也被称作淖滑)之墓。据《史记•甘茂列传》和《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载,楚怀王曾派邵滑前往越国,邵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实施了离间计,使越国内部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最后使越国发生内乱。楚怀王就是趁其内乱之际,才一举消灭了越国。吕荣芳认为,很可能是楚怀王为了表彰邵滑这位灭越的大功臣,便将从越国掠夺而来的勾践剑赏赐给了他。勾践剑是“天下第一剑”,邵滑自然十分珍爱,另外,这也是他显赫功绩的象征,所以其死后,便将这把宝剑殉葬。

吕荣芳的观点出来后,陈振裕先生又对其提出了反驳意见。他在对勾践剑出土之墓的形状、陪葬的器物,以及出土的竹简进行分析后认为此墓的主人并非邵滑,而是邵固(淖固)。邵固生活在楚威王时期,或者更早些,他生前的社会地位并不很高,只相当于大夫级别,而此墓的陪葬物正符合他的等级。但是邵滑生活在楚怀王时期,地位显赫,这些陪葬物与他的身份不太匹配。另外,史书和墓中的竹简都有记载,在楚威王之前,楚越之间的关系密切,越王勾践曾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妻。所以陈振裕认为,勾践把自己的宝剑送给女儿作为陪嫁品也是很可能的。据査,邵固是楚悼王的曾孙,对楚国忠心耿耿,楚王便将此宝剑赐予他,其死后便作为随葬品,也是极有可能的。

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则认为,春秋末年,楚国曾联合越国一起攻打吴国,勾践剑也很有可能是作为两国的互换礼物,才流入楚国的。而这次楚墓发掘的主持者,也是著名考古学家的方壮猷先生却说,在被楚国灭掉之前,越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越王勾践最心爱的宝剑是不太可能流入他国的。因此也有可能是越国被灭之后,越国的王子带着勾践剑投奔到楚国,后来又客死异乡,宝剑自此落入他人手中,成为楚国人的随葬之物。

其实,勾践剑之谜还不止这些,比如宝剑埋于地下两千多年为何还锋利无比,轻轻一划就能将20层白纸划破?另外,古人是如何在剑柄上铸出只有0.2毫米间隔的11个同心圆的?这些疑惑都有待破解。


更多精彩推荐:

兵马俑出土“失色”之谜 “灰头土脸”的兵马俑

悬空寺千年不倒之谜 半山腰的寺庙

返回大全页:

地底谜案汇总大全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氏壁到底去哪里了 消失的传国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语文教材上我们都学过“完璧归赵”一文,故事中的“和氏璧”被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视为“无价之宝”。各诸侯国为了将和氏璧据为己有,不惜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可见和氐璧是多么珍贵和重要。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块被各诸侯国争相抢夺的&ld

  • 老子李耳是否真的存在 圣贤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唐朝时期被尊封为太上老君,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一书流传于世。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关于他的生平、著述和思想的记载却非常少。战国时期名人文士的著作

  • 孔子的相貌究竟是什么样的 挺拔俊朗的美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从汉武帝开始,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就登上了“独尊”的地位,并同封建制度融为一体,被历代的王朝所尊崇。在后来不断的丰富、完善和发展下,儒家学说成为了涵括伦理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学说,对民族性格和心理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孟子为何被誉为“亚圣” 儒家宗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孔子之后的一代儒家宗师,因此被后世称之为“亚圣”,同孔子合称为&ldqu

  • 纵横家鬼谷子身份探究 究竟是人还是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鬼谷子,又名王禅,楚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曾经在鬼谷一带隐居,因而自称鬼谷子,世人也称之为鬼谷子。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鼻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根据《战国策》和《孙庞演义》中的记载,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

  • 褒姒一笑倾国倾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褒拟,西周末年人,陕西汉中人,公元前779年,被褒国作为谢罪的贡物献给周幽王,随即受到幽王的宠爱。为了赢得褒拟的欢心,周幽王不但废掉了原来的王后改立褒拟为后,还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种下了西周灭亡的苦果。周宣王驾崩后,他的儿子宫渥即位,是为周幽王。幽王为人性情暴躁,待人

  • 齐宣王是个求贤若渴的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320年,享国近四十年的一代雄主齐威王驾鹤西游求取真经去了,他的儿子田辟强(这个名字够现代吧)继位成为齐国的第一把手,这就是南郭先生的第一个老板齐宣王。齐宣王继承了他老爸的基因,特别重视人才,对于人才,就像猫见了老鼠,老鼠见了大米,必欲得之而后快。任人唯贤宣王一即位,就将特别能打仗,但因闹情绪

  • 许穆夫人挽救国家危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660年的一天,在许国通往卫国的大道上,几匹马正在飞奔前进。跑在最前面的马上坐着一个气质高贵,神情凝重的女子,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随后的是她的几名侍女。在许穆夫人一行刚刚经过的地方,十几匹马正在狂奔向前,骑在马上的都是许国的大臣。尽管他们快马加鞭,拼命追赶,但还是看不见许穆夫

  • 楚国的雄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千六百多年前,自认为火神祝融之后的楚人在商朝军队的驱逐下,被迫离开中原,向南迁徙,并被商朝认为南方的蛮族。几百年间,楚人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着重回中原怀抱的机会。于是,鬻熊率领部族参与推翻商王朝的战争,甚至死在征讨的路上。然而尝尽艰辛、饱受屈辱、付出巨大代价之后,楚人依然被周王朝排斥在中原文明主体之外

  • 楚国的劫难与成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少年楚庄王在险恶环境中成长,蛰伏沉淀,韬光养晦,从而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现实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化解国家危机,继而一方面改革楚国内在政治体制,避免了贵族专权,体现王权的魄力;另一方面通过币制改革,繁荣经济,又重用贤相孙叔敖发展农业,楚国的国力,被极大的提升。志得意满的楚庄王欲代周而取天下,问鼎中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