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叶圣陶: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叶圣陶: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692 更新时间:2024/1/16 10:52:24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学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文学贡献

叶圣陶的第一篇关于儿童文学的学术论文题作《儿童之观念》,批评了中国儿童受到的坏影响。

事实上,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叶圣陶热切的主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又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并且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他所做的努力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

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教育贡献

叶圣陶教育思想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这一教育思想,以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唯物辩证的中国教育改革之学;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作品风格

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

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

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地把笔锋指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开乾清盛世千古一帝康熙,两度立废太子,引发争储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大小国事让康熙忧虑的同时,册立太子也成为了困扰康熙多年的心头刺。一向处事果断的康熙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却一直优柔寡断。究竟是怎样的局面让康熙感到为难了呢?康熙在位期间曾面临三次挑战皇权的斗争。第一次是在少年时期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也就是康熙擒扑鳌拜,此后才得以亲掌朝纲,实现了天下大权归于一。第二次是在青

  • 这几个证据足够说明 孝庄下嫁不是迷而是事实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孝庄下嫁是满清十大疑案之一,虽然民间流言沸沸扬扬。但清朝历史上从来不曾有人正式写过孝庄太后下嫁的事情。就连顺治的各种言论和记载,都对此事一笔抹杀。但是,正所谓“空穴来风”。因为有穴,才会有风嘛。孝庄要是没下嫁,为何别人不说慈禧下嫁?不说慈安下嫁,偏偏说孝庄太后?所以,这件事虽然没有得到清朝历史的正式

  • 皇帝酒后嫌老婆丑,然后被活活闷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曜(362年—396年),即晋孝武帝(372年—396年在位),字昌明,东晋第九任皇帝。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咸安二年(372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宁康元年(373年)桓温死,又由从嫂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

  • 他是最低调的皇子,自称“天下第一闲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成为皇帝之前,四阿哥胤禛并不引人注目。他出生在康熙十七年,因为母亲身份地位低下,一直被寄养在孝懿仁皇后宫中。那么四阿哥的称帝之路是怎样的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胤禛六岁入南书房读书,师从张英和顾八代。尤其是顾八代,对胤禛影响特别大,胤禛与他关系密切。顾八代是满人,隶属镶黄旗,顾是他家族改的汉姓,取八

  • 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竟被削去鼻子,不治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是西夏开国皇帝(1038年11月10日-1048年1月19日在位),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姓为唐所赐。李继迁孙,李德明长子,生母卫慕氏。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

  •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小白竟然被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桓公(?~前643年9月12日),姜姓,吕氏,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上古五霸之一,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

  • 古代的这些特务机构,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间谍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出现。一般来说,从事秘密侦探工作,运用各种方式为己方获得机密情报的人被称之为间谍,或者说情报工作人员。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中,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情报工作。关于“间谍”、“特务”等情报人员的活动记载更是不绝于史书。为什么古代中国的历代王朝都如此重视情报工作呢?一、校事三国时期

  • 古代被诛九族的家族, 为什么不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统治臣民,往往会制定十分严苛的法律法规,连坐法就是古代法规制度中最残忍的一种,其中“族刑”(即将罪犯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也视为罪犯,并追究一定的责任)又是连坐法中最严厉的一种。众所周知,族刑中最残酷的就是株连九族。 九族具体指那些,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是父三族、母三族、妻三

  • 板门店谈判陷入僵局 特工之王李克农只用一招就让美国人败下阵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朝鲜战争时期,中美双方在板门店展开了谈判。当时美国人故意拖延时间,但是特工之王李克农只用一招就让美国人败下阵来。板门店谈判的人员当时是由毛主席亲自选派的,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红色特工之王李克农。当时李克农负责幕后决策,掌握着整个谈判局面,并且和毛泽东、周恩来和金日成保持沟通。谈判初期,美国人十分狡猾,他

  • 嬴荡:好好的国君不做偏偏爱好比力气,然后被鼎压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国有个国君,名字比较吸引人记住就不说了,死的方法才叫能够吸引人。他就是著名的举鼎而亡的秦武王,姓赢名荡。秦武王赢荡是秦惠文王的儿子,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儿子赢荡即位为秦国的国君。赢荡本人根本就不适合做国君的,他本人崇尚武力,爱好和人比力气。也喜欢结交一些大力士,臭味相投!有的人想做大官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