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鬼谷子大智慧,太精妙,太高深

鬼谷子大智慧,太精妙,太高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078 更新时间:2024/2/14 2:18:03

中国历史漫漫长河,谋士名人辈出,在辅佐君王谋求天下的过程中,诞生了无数讲述智谋方面的书籍。比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和《鬼谷子》这样的谋略书籍。有句话叫“纸上谈兵”,光会说不会做可不行,如何从书中的战策实际运用呢?实际上谋划一共分为四步,制定谋略,游说谋略,执行谋略,解决问题。

有朋友肯定会问,谋略跟游说有什么关系呢?有的,譬如说我有了好点子,好方法,如何让别人接受这是个问题,如果说服不了别人,再好的点子也执行不了,自然就不会有什么生产力,所以游说的方法非常重要。那么我们讲一个三国故事,看看古人是怎么谋划的吧。

三国后期贾诩,因为劝服张绣投靠曹操之后,一直留在曹操身边做谋士,曹操对他也非常的信任。

后来曹操的儿子曹植声名鹊起,才名极盛,这时候曹操就想废掉太子曹丕,改立曹植。

于是有一天,曹操就一个人找到贾诩,想跟他商量一下关于废立太子的事情。

见面后,曹操就直截了当的说:“爱卿,我觉得应该立曹植为太子,他性格很像我。”

结果贾诩听完的话,一直闷不吭声。曹操就纳闷了,他就说:“爱卿,我在跟你说话,你怎么不吱声呢!”

贾诩故作深沉的说:“真正的想一件事情,一直没想清楚,所以不敢说话。”

曹操就好奇地问:“爱卿在想什么?”

贾诩故作感慨地说我在想,袁绍刘表两家父子的事情。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忘不了他们两家的下场。

曹操听完话后,若有所思,知道贾诩话里有话,再一想袁绍、刘表确实因为废长立幼的事情,导致袁绍始料不及的严重后果,觉得贾诩说的的确有道理,于是哈哈大笑的走了。不久之后,曹丕被立为太子了。

从这段对话里面我们可以看出,贾诩果然不愧是三国群雄里杰出的谋略家。只用了区区数言就说服了一代枭雄曹操。

鬼谷子说,“口者,心之门户”,那么贾诩是怎么思考谋划着呢?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鬼谷子的奇谋八法。所谓谋略八法指的是“事,谋,计,仪,说,进,退,制

他们的关系是“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进,进生退,退生制。”

因为阴阳变动,所以发生事情,那发生事情就需要有谋划,谋划之后就要定计策,奇计生于三仪,通过三仪之间的相互参验就形成了说辞,拥有了比较系统完备的说辞,就可以去进献,在游说的时候,要确定好自己的退路,有效的解决问题之后就可以退却。

谋:事,谋,

定:计,仪,

说:说,进,

制:退,制。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任何一件谋略,都是循序渐进的。如果贾诩的表现没有循序渐进,没有那么多铺垫,那么就很难说动曹操了。

如果贾诩在开头,就直接跟曹操,我觉得应该离曹丕为太子。要不你看看袁绍和刘表的下场。这样既缺乏互动性,又缺乏说服力,曹操是否会听信他的建议,或许尚未可知。

因此任何的游说工作都必须要做好铺垫,从谋略的策划使用到最终的控制事态,这三者缺一不可。

这正是鬼谷子的谋战八法:凡事要三思,谋划得人心,游说讲套路,克敌可制胜。

学习国学鬼谷子谋略智慧,小编带您一起体验鬼谷论道。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鬼谷子-环转退却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鬼谷子谋术之--环转退却原文: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解释:若要撤退或离开某种环境,千万不要仓促慌乱,落荒而逃。要善于环转因化,巧用金蝉脱壳之计,假造表现,以进为退,让对手莫知所为,这是撤退的大法则。故事:陆逊以进为退三国时期,孙权亲率大军攻打魏合肥,并派陆逊带一小部份兵攻

  • 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771年,犬戎部族大举进攻西周,由于周幽王一直以来烽火戏诸侯,导致诸侯未及时前来救援,镐京被陷,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第二年,幽王之子即位为平王。平王深感镐京地区遭到严重破坏,又怕犬戎再次攻来,所以准备东迁洛邑,又害怕东迁途中遭戎人骚扰,于是想要让各大诸侯前来护送,这本是诸侯国的义务,但是经过

  • 周携王:西周政权摇摆不定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幽王死后,平王继位迁都洛阳,史称东周。一般认为,西周和东周,虽然都是周朝,但是,天子的地位是不同的西周的天子地位至高无上,对诸侯说话也是一言九鼎,而东周的天子,基本上是摆设,甚至于东周的天子还要依靠势力较大的诸侯来苟延残喘。而历史上,其实周朝也有机

  • “三家分晋”终在上党灭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之前的六百年前,那时周朝刚刚建立不久,姜太公除了是周武王的老师之外,还是周武王的岳父,他把女儿邑姜嫁给了武王。邑姜为武王生了两个儿子后,年轻的武王就去世了。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时其年少,就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掌管政事。大儿子名叫姬诵,就是成王,小儿子名叫姬虞,字子于。小儿子为什么叫姬虞?只因

  • 史上最彪悍三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放眼中国历史,彪悍猛将有很多,在这些人当中谁又会是最厉害的呢?“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时隔千年仍是让人惋惜。和刘邦比也许就差个“腹黑”,为了逃命刘邦两三次把自己的两个娃推下马车,项羽却不忍心把敌人的父亲煮了。如果做一个武林盟主

  • 中国政权延续最久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延续最久的朝代是周朝。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自称为周。周武王牧野一战打败商纣,建立了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046至前771)与

  • 周文王的祖先是谁 他的子嗣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文王,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周文王姬昌,姓姬,名昌,季历的儿子,季历早年征战外族部落,创下了辉煌,却招来商王

  • 历史上是否真有姜子牙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姜子牙很多人都是从封神演义中熟知他的,他其实是一个介于神话传说和现实之间的人物,他命运多仄,而又大器晚成;他年轻时默默无闻,到八十岁才官至宰相。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姜子牙这个人呢?姜子牙说是姓姜,但准确来说,应该姓姬。因为他是姬姓下边的一支,姜是他的姓氏。在古代姓和氏是分开的,而现在统一叫姓氏。此外他

  • 帝辛:含冤千年的一代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商纣王的昏君之名赫赫扬扬了千年之久,再加上文人的附会,商纣王帝辛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大昏君,其实历史上的他并不是如此。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道:“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

  • 商太宗:猥琐发育终成史上第一位太宗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宗”,是中国古代帝王常见的庙号。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太宗。从汉朝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说起“太宗”,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想必就是那位